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杜英:夸张了

晋末多少事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杜英:夸张了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杜英:夸张了

这一声“王师”,由无数的妇孺老弱、布衣百姓们齐齐呼喊出,四野回响。

晋军将士们齐齐打了一个激灵。

而谢奕下意识的攥紧了缰绳,眼眶之中甚至都有些晶莹。

王师,王师!

真是久违的称呼啊。

此次一路北上,打着打着,他们都已经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在做的是进攻另外一个和晋朝同等级的敌人,差点儿都要忘了,他们是来驱除贼寇,是来解救这些胡尘之中艰难求生的百姓的。

一声“王师”,包含着多少殷切的期盼?

一声“王师”,激荡着多少人的心?

一声“王师”,让多少男儿热血激荡,恨不得提剑杀上长安?

谢奕翻身下马,此时他有些惭愧,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一声称呼。

毕竟距离晋朝的兵马、距离典午的旗帜、距离这被称为“王师”的人们,上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上一次还戍守这个地方,已经太远太远了,远到已经不再是一代人的事了,而是几代人的空余恨。

而即使是过了这么久,这些百姓们依然在等待着王师。

他们,来的太晚了!

所以谢奕已经无颜再摇摇晃晃、颇为自在的坐在马背上。

至于刚刚对于这个关中盟的猜测甚至“理解”,此时都已经烟消云散。

前方人群分开,几名老者颤颤巍巍的向前走,正是各个坞堡的族老们,当然没有什么比他们更能体现出来“父老”这个词的意味。

而老人们中间,还有一个年轻人。

虽然一介布衣,但是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剑眉挑起,自带着几分豪气,不是周围这些百姓能够相比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更主要原因是,周围的这些百姓们都是坞堡之中勤勤恳恳的老农们,一辈子在战乱中东躲西藏,哪里见过眼前这阵仗,而且如果不是盟主的命令,他们也不相信眼前这些兵马不会加害于他们。

经历过乱世的人,谁还没点儿应激后创伤?

见到这些兵马,自然就想到自己被追打、抢掠,甚至于家破人亡的过去,没有自信也诚惶诚恐,都是正常。

所以他们几乎是下意识的想要低头回避。

如果不是因为盟主此时展现出来的自信给了他们底气,恐怕他们是出坞堡都不情愿的。

因此自然和杜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谢司马,久仰大名,草民杜陵杜英,参见司马!”杜英率先走上前,躬身行礼。

谢奕微微一笑,当即上前搀扶住杜英的手臂:“杜盟主请起,杜盟主如何得知谢某身份?”

“乌衣王谢,分立江表,家世煊赫不说,谢氏家主征战在外,勇猛之名,我等即使是在胡尘之中,犹然听闻。今日见诸军之中,只见将军身形挺拔,相貌堂堂,如何还能不知?当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谢奕眉毛一挑,嘴角上翘,自然就有一抹难以掩饰的笑容。不过到底是官场上混的久了的,像他这种直肠子人,也知道有些神情不能表露的太早,当即收敛。

杜英一直在观察着他的神情,自然是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

“谢某不过征西将军马前卒也,过奖了!”谢奕拍了拍杜英的手背,谦虚地说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虽然谢奕看上去很谦虚,但是微微眯着眼里带着的笑意和满意自然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同时他刚刚还是标准的托举杜英手臂的动作,此时已经变成了轻轻拍杜英的手背,个中亲近和满意,自然不言而喻。

杜英心中自然有些无奈,这位谢将军还真是个什么都瞒不住的直肠子,要是换做桓温或者谢安在这里,应该顶多只是微微一笑,接着又换上深有城府或者淡然的样子。

也难怪谢家真正的掌舵者是谢安而不是谢奕。

这家伙真要是带着谢家往前走,恐怕怎么被别的世家阴死的都不知道。

“将军请!”杜英郑重侧开身。

而谢奕则抓住杜英的手腕,连连点头:“且同走,当要让杜盟主为本司马介绍介绍,这偌大的坞堡、偌大的关中盟,又是怎么在夹缝之中生存的,我等简直不敢想象此地竟然还有汉家儿郎、汉家土!”

这话说的就有意思了,杜英轻轻吸了一口气。

看上去谢奕是在感慨,但是又好像是在试探性的询问杜英。

你可得跟我解释解释,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解释不清楚,那就不用解释了,刀剑伺候!

不过又好像······

杜英看着谢奕,原来对付别的对手的时候,他总是在一遍遍回想,自己和师兄是不是有哪里没有算到。

但是看着此时谢奕脸上的笑容和赞赏的神色,杜英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次,对上谢奕,自己好像并不需要想太多。

他的意思应该就真的只是表层的意思。

就算不是,这个地方也必须要解释一下。

只见杜英接着轻叹了一口气——刚才的吸气便是为了现在——缓缓说道:

“个中难处,将军或许不知,我们各个坞堡,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又能如何同氐蛮、羌蛮抗衡?所有的赋税,我们万万不敢漏下;所有的子弟,我们亦是不敢派出去;所有的粮食,我们必须要小心翼翼的看护,避免哪日就被蛮夷破门而入、洗劫一空。这其中,又不知道有多少血泪,即使是杜某自己,犹然年少,都未曾感受过。”

旁边的一个个族老们,顿时感同身受,纷纷点头,更有甚者,直接出声附和,就差“声泪俱下”了。

杜英被这帮家伙弄得一头黑线。

夸张了,夸张了。

他刚才说的虽然也是事实,但是基本上都是那些战火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所遭遇的,对于大多数的世家坞堡来说,一向是和关中的各路豪强井水不犯河水。

即使是秦国一时势大,也没有说欺压的世家们喘不过气来,毕竟秦国也害怕外患还在的情况下,把内部的这些世家逼反了。

不过大家既然都这么说了,再看旁边的不少百姓亦是面带激动和感慨,显然是想到了不堪回首的往事,杜英亦是只能陪着大家“忆苦思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