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东南来人

晋末多少事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东南来人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东南来人

对于这门亲事,谢奕本身虽然同意,但是不代表他是心甘情愿的同意。

因为亲事一成,就意味着谢奕和桓温之间出现了一条怎么也不可能弥补的裂缝。

谢奕不期望这样。

他或许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家主,没有办法带着家族在乱世之中谋求到最多的利益,甚至还有可能把家底败坏干净,但是他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军中将领,戎马一生,所为的不就是湔雪耻辱、收复中原?

而今放眼江左,还有这样志向和追求,又能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就只有桓温了。

那些清谈名流,根本不入谢奕的眼,也就是自家安石,至少还有王佐之志,只是一直懒得出山罢了,谢奕还算是勉强能够接受。

实际上军方和以清谈名流为主的世家风流人物之间的积怨,也已经很深。

并不只是利益不同,还有理念、观点上的不同。

清流歧视军方,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年桓温曾经冒雪出猎,身披衣甲,半路顺道拜访名士中的代表人物刘惔和王濛,两人嘲笑桓温为老贼,又笑其披甲摆出来赳赳武夫的样子,桓温则回怼一句“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观念上的差距,可见一斑。

因此谢奕在个人情感上还是倾向于听信和遵从桓温的,此时他也

选择听桓温的劝,乖乖坐下。

其实刚刚桓温所说的那些话,谢奕也不无恶劣心思的想,如果能够成真,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对于杜英,谢奕还是很欣赏的,至少胜过王家那舞文弄墨的小子。

杜陵杜氏,又是中朝豪门,还是先帝姻亲,也完全配得上谢家。

但是事关女儿的未来,事关家族的兴亡,谢奕没有话语权,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罢了。

立场还是要坚定的。

桓温瞥了他一眼,这家伙倒是比自己想像之中的还要镇定。刚刚也是自己一时兴起好像过于刺激他了。

不过谢奕的镇定让桓温惊讶之余,也有些好奇。

为什么?

难不成这老兵还真的看上杜英了?

桓温不介意甚至很支持杜英搅黄了王谢联姻但是他有点儿担心谢奕反其道而行。

这家伙可不只有一个闺女。

虽然剩下的还小,但是杜英也没加冠呢。

要是这家伙直接按照自己刚才的提示反过来把杜英抓走,把别的女儿许配给他怎么办?

那桓温亏大发了。

所以桓温适可而止岔开话题:“下午参军就会过来另外平道和嘉宾一起,这两天应该也会抵达。”

谢奕不由得诧异问道:“参军年迈,怎么还劳烦走一遭?”

征西参军罗含,表字君章素有高才谢尚曾经夸奖他为“湘中之琳琅”,而桓温给出的评价更高,“江左之秀”这个称呼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

罗含不但颇有军政才能,而且还是散文大家,被后人视为散文的先驱。同时他还是湖南地理研究第一人。

已经过了花甲之龄罗含这些年的身体素质已经不是很好。

朝廷也素知罗含之名,所以之前就把他调入建康担任尚书令。

而桓温北伐之后又以征西将军府缺少人才为名,把本来就是征西府参军的罗含又从建康拽了回来。

对此罗含亦然任劳任怨。

反倒是桓温不太好意思让他跟着大军一路奔波了,五十多岁的年纪对于一名将领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名文士来说,身体素质摆在那里,这一番舟车劳顿,保不齐就会闹出什么事来。

所以罗含一直留在荆州坐镇。

“荆中粮草已经告罄,参军来信说其在荆州也已经无能为力,所以还不如军前效力。”桓温无奈的说道。

“到时候是要跟参军喝一杯。”谢奕笑道。

桓温翻了翻白眼,这家伙真是想方设法的讨酒喝。

不过他也知道,谢奕往往就是过过嘴瘾罢了,桓温是不可能准许的,而谢奕也知道军中规矩和方寸。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喝酒误事。

“嘉宾和平道可有什么好消息?”谢奕接着问道。

如桓温所想,喝一杯的事,谢奕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

桓温不由得苦笑一声,没有回答。

“嘉宾也搞不定啊。”谢奕皱眉。

嘉宾是郗超的表字。

郗超是南渡名臣郗鉴的孙子,辅国将军、会稽内史郗愔的儿子。

同样未曾加冠,年少便有高名。

当初桓温入蜀,闻少年之名而征召他为征西府掾,后来因为在破蜀的时候出谋划策、立有大功,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桓温麾下谋主第一人,是军中唯一有资格当得起“军师”称呼的人物。

而今日的郗超,也不过只有十八岁而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已经上了年纪的罗含不久就会退居二线,所以罗含的参军之职,就是留给郗超的。

只不过这小子太年轻了,现在还不好直接把他推到这么高的位置上。

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和谢奕看到杜英之后并不觉得奇怪,甚至还对这个年轻人颇多亲近之意的原因之一。

杜英这样的年少英才,他们不是没有见过,郗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所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乱世之中,本来就多出妖孽。

而且也正是因为郗超作为桓温的谋主,一直任劳任怨,为了桓温而奔波,显然已经算是桓温的心腹。

所以桓温对于杜英的警惕和戒备也不是非常高。

自己既然能够让郗超全心全意的追随,自然也能够让杜英死心塌地的为他效力。

“郗家毕竟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东南世家之中,格格不入之下,谁又会愿意看在郗家的面子上而攘助于我,不要忘了,本将可是他们眼中的大敌。”桓温自失的一笑,“也就是方回愿意提供一些人手和粮草罢了。”

谢奕点头,郗家在东南士族之中也是比较奇特的存在了。

郗鉴老爷子能够位列南渡功臣之列,并不是因为治国理政之功,而是因为他坚守山东、收拢救助百姓无数之功,是因为他屯垦两淮、巩固江淮天险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