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经典咏流传

晋末多少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经典咏流传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四百一十六章 经典咏流传

杜英站在一边静静欣赏着,既是欣赏着书法,也是欣赏着佳人。

搬出来“横渠四句”会引起这些人的震撼,本来就在杜英的预料之中。

这乱世之中,很多治学之人都会有前路茫茫、无从行进的感觉,甚至还会怀疑自己所走的路是否是正确的。

而横渠四句或许在太平时代不会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既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太平,那还有什么好感动并且意欲发愤图强的呢?

但是在这乱世之中,却足以帮助很多人找到曾经的赤忱、找回心底的那一份悸动。

经典咏流传,这就是经典啊。

横渠先生能凭借四句话而封神,为后人所传颂不休,自然有其道理的。

郗超等人或许有些奇怪,杜英为什么不自己动笔,但是或是想到了谢道韫代表谢家的独特身份,或是想到了之前察觉到的杜英和谢才女之间可能不太正常的关系,一个个也都释然。

只要当事人不解释,那么围观群众们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而在关中盟高层们的眼中,这件事更是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人家小情人秀恩爱罢了。

————————————-

关中书院的第一堂课,杜英实际上就说了几句话,却大出风头。

之后罗含又请郗超讲了几句,郗超虽然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和杜英的水平差太多,但是罗含请之殷切,自己也却之不恭。

不过郗超毕竟是郗超,他的应变能力也很快。

既然杜英已经把整个课堂的思想境界抬高到了云端,那郗超索性就放低身形,直接脚踏实地。

所以他认认真真的带着学童们学习了《论语》的几个篇章。

学童们摇头晃脑,跟着一起朗诵,学的还挺认真。

这让杜英也有些无语,这家伙还挺机灵。

只可惜郗超是桓温的谋主,现在大家或许还能并肩,可是谁知道日后又会不会成为战场上的对手?

这也是个难缠的妖孽啊······

郗家有什么弱点呢?

还有袁家,还有梁惮······

杜英摩挲下巴。

别人把他当盟友,而他已经开始琢磨别人的弱点。

——————————

第一堂课上完,宾客各自告辞。

大家都不是闲云野鹤,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当然不可能在书院待上一天。

不过杜英留下了四句话,也给了这些人提醒。

这关中书院若是真的能够遵循杜英的意思,在关中盟的呵护下茁壮成长,那么日后说不定真的会成为名动一方的人才汇聚之地。

既然如此,那么此时作为书院成立的见证者,自己当然也得留下点儿墨宝。

后人来此,当然只会记住那些留下墨宝的人。

因此一个又一个,题诗作赋,好不热闹。

不过杜英的目光可挑剔着呢,你们写是可以的,但可不是什么着急情况下写出来的歪瓜裂枣都能被留下,那样的话后人岂不是要说关中书院真的什么破烂都收,是不是没有底气?

因此杜英让罗含先审阅一下,然后自己再挑选。

最后只会有两篇诗文能够分立“横渠四句”的两侧。

不过为了安慰大家,也为了给那些根本憋不出诗词、却也分外眼热的关中盟高层们一个交代,杜英会把所有人的名字刻在碑上,大家作为与会者,当然都有资格享受后人的敬仰。

如此,自然是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宾主具欢。

而今众人散去,杜英也慢慢悠悠的向着自家院子的方向走去,今天杜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事,盟中上下一切已经步入正轨,需要他操心的并不多。

下一次涉及到盟中重要事宜需要杜英做出决断的时候,应该就是关中盟的地盘再次扩张的时候了,那估计要等到入长安。

入长安······杜英撇过头,向北看去。

好像也快了。

当然,盟中事情不多,不代表着杜英无官一身轻。

他转而看向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的谢道韫,谢才女从书院离开之后就魂不守舍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待天气稍微转凉一些,征西将军必然会汇聚大军,准备向长安发起进攻。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征西将军应该会先倾向于扫清华阴等地的羌人和氐人爪牙。

这就意味着进攻伊始,关中盟和谢伯父、梁州刺史将要承担在南侧的主攻任务,为征西将军还师争取时间。”

一直说到“争取时间”,谢道韫好像才恍惚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眸子中摆明带着“所以呢”的疑问。

杜英皱了皱眉,这丫头的心思都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按理说以她平时表现出来的聪明,应该已经领悟到了自己的意思才对。无奈,杜英只能解释道:

“长期以来,盟中兵马编制混乱,上下称呼不定,甚至多以兄弟相称,此为草莽之气也,一支真正令行禁止的军队,当然也要在编制上有所规整。

余之前就已经请师兄代笔,和谢伯父联名上书征西将军,请求对关中盟军队重新整编,从而更方便指挥。因为此支军队之指挥权,一直都在余和谢伯父的手中,因此征西将军不会拒绝这个请求。”

谢道韫反应过来:“所以杜兄近日要北上林氏坞堡?”

杜英拍了拍额头,这总算是明白了。

“到时你是留在少陵还是前去林氏坞堡拜见伯父?”杜英随口问道,“好些时日没有见过谢伯父了吧?”

谢道韫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谢家的人应该半个月之内就会陆续抵达,余还是坐镇少陵为好,总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耽误了家族大事。”

杜英对于这个回答并不奇怪,这其实本来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那正好,盟中有关于盟主的各项事宜,你先帮我兜着,若是签字批准的,除非事关人命,否则能签就签了。拿捏不定的可以询问留守的参谋司和洪聚兄,再商议不准的,送林氏坞堡。”

虽然一路上能够带着佳人同行是最好的,但是杜英也得考虑一下人家的感受不说,本来就还得在盟中找一个合适的人顶替自己现在“签字机器”的工作。

谢道韫显然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丫头天天把“谢家”挂在嘴边,实际上骨子里还是个善恶分明、明晰利弊的人。

杜英甚至都有理由怀疑,她念叨着“谢家”,是一直在提醒总是忘了为家族争取利益的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