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五百六十二章 王家想要的

晋末多少事 第五百六十二章 王家想要的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五百六十二章 王家想要的

王羲之是当时郗鉴亲自“捉”来的东床快婿,和夫人郗璿也感情和睦,这些年要说对郗家一点儿照料都没有,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郗鉴铁骨铮铮,本来就得罪了江左众多世家的利益。

所以郗鉴去后,郗家下一代又没有能振兴门楣的,只是依靠父荫苦苦支撑。如果不是王羲之多加照拂的话,郗家早就已经被玩坏了。

而且也如果不是王羲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横加阻拦,郗超也不可能在桓温的幕府之中混的如鱼得水,甚至都快要带着郗家直接倒向桓温这边了。

“两家相互扶持罢了。”王羲之淡淡说道,“王谢两家,同出江左,余亦然期望能够如此。

仲渊既知此道理,自然也应该莫要打扰王谢两家的联姻。若是仲渊想要与江左结盟,江左各家也是欢迎的,届时别说是其余各家,王谢两家的嫡女和庶女,尽可以让仲渊挑选。

而若是仲渊坚持要打破王谢联姻,那恐怕最先需要做出选择的,是陈郡谢氏。”

谢奕微笑着说道:“仲渊一表人才,余甚欣赏之。”

言下之意,谢家已经做出选择了,至少是谢奕秉持这样的态度。

王羲之显然也早就料到谢奕会这么说,所以仍然看向杜英。

无奕这个武夫粗鄙的很,还死脑筋,和他说这些没有用。

王羲之期望的是杜英能够主动做出让步,这样自然皆大欢喜。

杜英郑重说道:

“王谢联姻,自成一体,杜氏就算掺杂其中,也难以占据重要的地位,此余所不愿也。

而杜氏与谢家联姻,摒弃王氏,那谢家能够占据主导,杜氏也能够说话有些分量,岂不是更好?”

谢石听闻,也是眼前一亮。

归根结底,王氏拳头最强,所以王谢联手,只能是王谢,不能是谢王。

相比之下,杜陵杜氏就没有这么大的底气了,到时候还不是以谢家为主导?

“这么说来,仲渊是不愿了?”王羲之眯了眯眼。

杜英一动不动,但是他仍然第一次在这位相貌平和的书圣脸上感受到了不满,甚至是威胁的意思。

“两情相悦,利益相关,自是不愿。”杜英从容说道。

“两家翻脸,恐非司马和太守所乐见。”王羲之的语气愈发严肃,甚至不再以表字称呼谢奕和杜英。

杜英微微向前探身,伸手撑住桌子,冷声说道:

“这里是关中,右军可要想清楚了。”

王羲之哼了一声:“若非此地是关中,焉能容尔等聒噪?”

谢奕登时露出不满的神色,就差直接拍案而起。

王右军这是完全不把陈郡谢氏放在眼里啊!

不过杜英的声音及时响起,又让谢奕先按捺住了:

“右军既然知道此地不是江左,那就没有必要惺惺作态。王谢联姻之事虽不可为,但是并不意味着大家以后便形如仇寇。”

“此话何意?”王羲之收起来刚刚难得露出的咄咄逼人的目光,似乎就等着杜英在说这句话。

“右军前来拜访,而不是直接调集江左舆论、引动江左商贾,以暗流冲撞关中,那么就说明右军有心想要谈条件。”杜英缓缓说道,“又何必遮遮掩掩、佯装生气?”

王羲之皱了皱眉,有一种心思都被看穿的感觉。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为何又对世家之间的手段和想法如此熟稔?

他固然是出身杜陵杜氏,可是根据搜集来的消息上看,杜英几乎没有在凉州待过多久。

相比之下,和杜英一样,在世家氛围之中待的少的谢奕,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恨不得拔刀相向。

显然谢奕没有看得出,王羲之咄咄逼人的背后,其实是在逼迫谢家主动让利?

只要利益谈得来,别的都好说。

对于世家来说,礼义廉耻之类的,在家族实打实的既得利益面前,真的得往后放一放。

至于忠君体国之类的······抱歉,世家的字典里就没有这个词。

“长安郡守府内的位置并不多,但是王氏若愿意的话,关中盟也不是不可以让一些出来。”杜英缓缓说道,“余之前就已经思忖过,至少有五六个掌管刑罚、税收、商贸、礼教等重要位置的正职或副职可以留给王氏或者其余江左子弟。

毕竟右军是代表江左而来,不是代表王氏而来,总也要给其余各家一些宽慰,不是么?”

王羲之本来想要直接点头答应,不得不说,杜英还是非常大方的。若是他所说的这些都属实的话,那至少在长安郡这一方土地上,王家的话语权很重。

说不定真的能成“王与杜,共关中”的局面。

这是王羲之难以拒绝的诱惑。

不过他旋即意识到杜英话里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在。

“宽慰?”王羲之斟酌着这两个字,“所以太守的意思是,这些位置主要还是为我王氏所有?

在座皆为世家,有些话自然也可以明说。王氏此次北上,既是为王室和王氏之未来,也是为江左各家之未来。

若是随便安插几个位置就将江左北上的子弟打发了,那余恐怕没有办法向诸家交代。个中苦衷,仲渊应该能体会才是。”

王家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显然王羲之也得尽可能地保证其余世家的利益,不然王家这江左第一世家的地位恐怕就要受到质疑了。

毕竟现在王氏也在面对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杜英点头:“右军所言,也有道理,可惜现在长安之地虽大,但是也没有这么多位置······”

“仲渊何出此言呐!”王羲之眉毛微挑,“大司马念尔功高,特许以三郡之太守于关中盟。所以除了长安之外,还有扶风和华阴······”

“逸少兄的胃口,未免太好了一些。”谢奕看不下去了,冷淡淡的打断王羲之的话。

杜英笑道:“江左皆有所求,情理之中,奈何关中的地盘就这么大,也不可能处处都安插江左之人,届时如何服众?

现在关中百姓也好,王师将士也罢,恐怕都只会认可我关中盟所选官吏,关中民风素来彪悍,若是真有不忍见之事发生,也在所难免。

而且就算一切顺遂,余亦不能保证百姓都会遵从江左子弟所令,此地自有民情。右军将军还请体谅。”

我关中自有民情在此,江左子弟真的能胜任这些工作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