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半推半就的说客

晋末多少事 第七百一十九章 半推半就的说客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七百一十九章 半推半就的说客

仇池源出氐羌,凉州也有曾经贸然自立的黑历史,所以现在王师真的要打到面前了,他们怎能不心中忐忑?

因此苻坚应该已经派人前往仇池和凉州,请求增援。

再配合上他汇聚兵马的举动,意图可想而知,就是要等两边援军也赶到之后,和杜英一决高下,同时,氐秦兵马尽数汇聚在安定,也能够让苻坚对安定有绝对的掌控权。

这也可以防范仇池和凉州怀着坏心思而来,直接夺了氐秦兵权和地盘。

“若凉州和仇池真的会出兵的话······”房旷缓缓说道,“这其实也并非不是一个好机会。”

堂上众人登时忍不住瞪大眼睛。

一战破三家,听上去是不错,可是这三方兵马,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两三万以上了吧?

王师兵马才多少?

两场苦战下来,可战之兵也就只剩下不到万人,就算是长安那边又有一两千新兵临时补充进来,也可能才到人家的一半。

这到底是谁来打谁?

“仇池出兵,或许还抱着几分救援氐秦之意,但是凉州出兵,绝对不会为氐秦而来。

氐秦欺压凉州久矣,凉州亦想报此仇。因此出兵救援,或许只是迫于形势,但只要氐秦稍微占据上风,凉州兵马必然不会卖力。”杜英沉声说道。

凉州将领们的心思,乃至于凉公本身的心思,杜英还是很清楚的。

他虽然都快忘了生父的模样,但是自家这个实力不怎么出众,却也坐拥丰厚家底的老爹,总归不是一事无成的二世祖,有关凉州的情报,事无巨细,早早地就送到了杜英的案头上。

所以杜英有信心保证凉州兵马的表现,必然很拉胯。

因此以王师现在的实力,只多了仇池一个对手,似乎并不是很难对付。

杜英所流露出的态度,竟然是真的要和西北三方势力在安定城下决战。

隗粹一时有些担忧,但是很快又变得激动起来。

若是真的能够取胜,那一战定西北,不是空话!

“除此之外,还有天水的王擢。”房旷提醒道,“另外,江左和荆州是否会乐意于看到盟主高歌猛进,也得两说。”

决战的想法固然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房旷仍然有责任提醒杜英,这个想法的确还有很多可能被忽略的地方。

“江左和荆州······”杜英斟酌道,“太远了,而且曾经氐秦雄霸关中的时候,他们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不见得就会愿意给氐秦这个机会。

死灰复燃,有时只会掀起更滔天的火焰······所以他们的着重点,应当不会在氐秦,但不能确保不会在其他地方,比如说洛阳和许昌······”

“驱狼吞虎,老计策了,但是屡屡有人上当。”房旷感慨道,他甚至已经能想象,羌人在这两方的唆使下,扑向关中。

“不过天水那边,余倒是很好奇王擢到底在想什么。”杜英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

“报!城外有天水来人,自称是奉王擢之命而来的使者!”

众人面面相觑,又紧接着看向杜英。

杜督护这张嘴,还真着实是厉害。

杜英则无奈的笑了笑,并不是因为他的嘴开了光,而是形势所迫之下,王擢这一等一的墙头草,又怎么可能保持沉默?

————————————

王擢的使者叫梁殊。

这倒是出乎杜英的预料。

他站在堂前,本是负手而立,结果听闻使者报上名字之后,当即大步走下台阶。

房旷下意识的伸手想要阻拦,以盟主之尊,自然不合适降阶相迎。

不过还不等房旷伸出手,杜英就已经越过他,朗声笑道:

“之前就曾经听闻梁兄之名,结果余派人向西去寻觅,却迟迟未曾找到梁兄,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相见,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梁殊登时错愕,不过杜英竟然听说过自己的名字,而且看样子还是听到过好名声,这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杜英则笑着解释道:

“阎负已经在长安城中,虽然现在还没有朝廷的官职,但是已经被余和师兄倚为左臂右膀。

其曾经屡次提及,当时在氐人麾下时,还有相得者,正是梁兄。奈何长安战乱时,梁兄正奉命前去劝说王擢休战,所以未能及时和阎负一起投入王师麾下,言语之间,颇为遗憾啊!

因此余派人手持阎负亲笔信西行,奈何中途又有战火阻隔,没有打听到梁兄的下落,当时还颇为遗憾。”

梁殊又惊又喜,自己当时和阎负的关系的确不错,属于相互欣赏,没有想到阎负竟然还对自己如此推崇,更没有想到阎负竟然已经在长安太守府中担任如此重要的任务。

虽然阎负还没有什么实际官职,但是既然其说的话能够进入杜英的耳朵,并且为杜英所重视,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阎负在杜英心中重要的地位。

那一句“左臂右膀”,绝对不是杜英夸大其词。

而这也意味着,今日的谈判,或许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艰难。

也似乎有一条康庄大道,向自己敞开。

当即,梁殊退后一步,郑重见礼,同时不无感慨的说道:

“鄙人当时的确就在天水秦州刺史处,得闻长安为王师所复,一时感慨于前路迷茫,幸而秦州刺史提议,让鄙人客居天水,方才免于乱世流离之苦。”

杜英已然明白梁殊近期的心酸遭遇,他本来是作为说客前往天水的,结果谁知道到了天水,回头发现,长安都没了。

接着便是扶风之战、新平之战,一连串的变化,让梁殊这个说客一下子没有了劝说王擢的必要——氐秦都快灭亡了,还能劝说个啥?

而且讽刺的是,根本没有用梁殊劝说,王擢就主动从前线撤回了兵马。

一来是因为杜明被任命为天水太守,并且随时准备进入天水,让王擢感受到了权力将要被夺的危机感。

二来也是因为杜英的崛起让关中的局势进一步混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算杜英还打算和桓温并肩北伐,那至少和江左也不是一条心的,所以同一面旗帜下,这其实是两方,甚至是三方势力。

因此王擢并不想贸然卷入到这种都快看不懂的复杂争斗之中。

等着这其中有一方逐渐崭露头角,在行投靠之举,显然更稳妥。

王擢退兵,氐秦兵败,梁殊想来也陷入无助,因此王擢有意留他做说客,他也就半推半就留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