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七百二十三章 余未曾否认清谈

晋末多少事 第七百二十三章 余未曾否认清谈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七百二十三章 余未曾否认清谈

杜英微微一笑。

梁殊登时明白,如何让秦州刺史接受这些条款,并且体会到这些条款之中的潜台词,这是杜英给自己的考验。

这是杜英开给王擢的谈判条款,也是给梁殊的投名状。

伸手拿起来那张纸,梁殊轻轻摩挲了一下。

纸质细腻,早就听闻长安那边重新开始造纸,所造的终南纸在氐人贵族之中甚至都颇受欢迎,只不过以梁殊的地位,当时还没有资格见到正统的终南纸。

造纸,甚至还有其余的工商业,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

这是梁殊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关中。

也大概就是杜英和之前关中任何一个枭雄,乃至于帝王都有所不同的地方吧。

别人带来的是权力的交替更迭,是杀戮,而杜英带来的,却是实打实的改变,难得的向好的改变。

这让梁殊更加确信自己所做的选择没有问题。

珍重的将终南纸折叠、收起来,梁殊起身拱手:

“那属下就告辞,定将督护之诚意原封不动的告知秦州刺史。”

杜英想了想,补充一句:

“其实添油加醋也没有关系。”

众人皆是忍不住发出笑声。

梁殊亦然一笑,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气氛他也非常喜欢,大概是因为杜督护年轻,所以自然而然的不喜欢端架子吧。

梁殊离去的动作很快,似乎恨不得立刻就飞到王擢身边,逼着他允诺这份条款。

而隗粹看着梁殊的背影,感慨道:

“能够把敌人的使者变成自己的使者,普天之下,恐怕就只有督护一个人了。”

“区区几句话,能当百万兵。今日亲眼所见,方知诚不我欺。”房旷也应和道。

“并不只是几句话的缘故。”杜英却摇头,“更因为我们坐拥关中,更因为梁殊也很清楚,我们的确在为关中做些什么。

他也是见识过荣华富贵、见识过军阵威严的,因此即使是面对万千兵马,也可能不会选择低头和妥协,否则当时也不会有胆量前去找王擢,也不会面对王擢的诚心邀请和信任而不愿意留下来。

他想要寻觅的是一个真正能够改变些什么,哪怕不至于改变整个天下,而是改变一个小小关中的势力,为之效忠、为之奋斗。

而梁殊最终选择了站在我们这一边,这说明吾与诸君的所作所为,显然得到了这些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认可。”

杜英清楚的看到,刚刚自己提到要开办更多书院的时候,梁殊眼前一亮。而最后摩挲那终南纸的时候,眼底更是充斥着感慨唏嘘。

闻言,众人皆肃然。

他们做了什么?

显然不是征伐。

打仗谁都能打,而以杜英为首的长安太守府真正给关中带来的,是劝农耕、开工坊、设书院,真正让关中呈现出太平气象。

“督护所言,发人深省啊。”隗粹点头,在场的众人,大概也就只有他有资格评价杜英所说的话,“所以同样的事,为什么会出现在关中,却没有出现在江左,没有出现在荆州呢?”

杜英看了隗粹一眼,心里暗道:

没想到这个自己一直在循循善诱,想要让他们自行思索出来的问题,最后竟然被隗粹提出来。

不管转念一想,隗粹只是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勇猛了一些,其实能坐在行军司马位置上的,自然也是心思细腻之辈。

包括自家岳父。

只是岳父明明有从小培养出来的世家争斗之能耐,却从来不愿意用出来罢了,大概他仍然想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而不愿意沉沦在这尔虞我诈之中。

“盟主以农耕为本,以工商振兴,自有所不同。”房旷解释道,“而南方······”

说到这里,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因为南方有世家,世家只会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又怎么可能真的会为一方州郡、一方百姓着相呢?

房旷没有说出答案,但在座的诸位,都已经明了。

杜英叮嘱道:

“这是一个好问题,以后可以留在关中书院的课堂上。问一问那些总角小儿们,或许他们并不知道答案,但是那些年长一些的新学生,总归是知道的。”

说到这儿,房旷忍不住问道:

“盟主真的打算让天水的文武吏员轮流前来书院读书?”

这些人的年龄应该都不小了,再重新坐到书院的板凳上,是否会有所不妥?

难免会有很多人提出不满。

杜英沉声说道:

“想要这些人放下老一套的想法,不再一心为自己敛财,不再视百姓为鱼肉,不再独善其身,总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

人性如此,单凭潜移默化的熏陶,远远不够,若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要坐在这个位置上,又为什么要领着一份俸禄,那关中留之何用?

其实别的条款,余都可以和王擢再谈,但是这一条,绝对没有退让的可能。”

众皆凛然,督护是认真的。

“而且让他们去书院,不是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当然,有一些人可能根本不识字,也应该学一些知识了。”杜英解释道,“但主要仍然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所以请人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是一部分,带着他们在关中走一走、看一看,知道今日之关中已截然不同,是另一部分。

而诸位,房旷,隗粹!”

作为在座的文武官吏之首,两人同时挺直腰杆。

“你们是曾经亲眼见过且参与到其中的,所以现身说法,正是你们的任务。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说,不用也不要抱着教导的态度,而是用交谈的态度。”杜英微笑道,“告诉他们事实,让他们去思考,并且引导他们得到答案。”

隗粹若有所思,而房旷忍不住问道:

“盟主曾教导我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也曾言‘绝知此事要躬行’,那和他们交谈,岂不是又是一场清谈?”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杜英抚掌赞叹,接着解释,“余从来没有全部否认过清谈。

清谈者,居于庙堂云端之上而俯瞰芸芸众生,不知其疾苦,而论其疾苦。

更有甚者,抬头再望苍穹,意欲探其深邃,求玄之又玄的道理,却忘了凡尘之中还有太多的人不能果腹。

但清谈之初,终归是集众人之智,想要为这荒乱的世道,寻得一条坦途、寻得一个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