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七百七十二章 是空城计,是鸿门宴?

第七百七十二章 是空城计,是鸿门宴?

郗昙顿时满脸笑意,激起来脸上不少褶子。

麻思则撇了撇嘴,毫不犹豫的反驳道:

“关中从未轻农耕,若无关中之农耕,则无王师今岁之六月粮,也就没有长安之胜。

至于长安城外的工商集市,乃是太守府招引其余地方商贾,并且安顿关中流民之举,若无这些工商集市,长安也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汇聚起十万人家。”

郗昙顿时眉毛一挑,想要说什么,王凝之已经适时地摆了摆手:

“此话也有几分道理,毕竟因地制宜嘛!关中久经战乱,凋敝多年,若不用些非常手段,也难振兴。”

王凝之本来就没有打算让郗昙和麻思在这件事上起争执。

不管怎么说,关中的“另辟蹊径”,目前所能看到的效果当然是很好的,这也让外人挑毛病也没有办法用事实反驳。

王凝之很清楚,关中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当然也不可能和江左相比,因此这里的人所看到的也都是眼前,搬出来一些圣人学说,或者玄而又玄的清谈话题,关中的人怕是也只会嗤之以鼻。

所以郗昙说到最后,必然会理屈词穷。

有一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既然已经预料到了结尾,王凝之也没有必要找这个不痛快。

不过王凝之的话,仍然让麻思忍不住皱眉。

“非常手段”?

说到底,还是觉得关中不过是走的歪门邪道罢了。

正统的国家治理方式还是在江左。

这让麻思忍不住想要问一句,是谁在胡人的马蹄下瑟瑟发抖、仓皇南渡,又是谁在一片胡尘之中揭竿而起,最终成就光复故土之功?

不过对面毕竟是代表朝廷而来的,这话若是丢了出来,那就是在抓着朝廷的痛处打,因此麻思硬生生憋回去了,只是不冷不热的说道:

“太守上任几个月,除去率军征伐在外,人在长安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月余。

但在太守的指挥下,如今的长安,收拢周围流民、开拓商路,同时重新分化田地、屯储粮草,虽然不能称之为富足,但是俨然已经胜过氐秦在时。”

郗昙顿时笑着说道:“不过月余,就能治理好长安,太守真乃不世出之年少英才,更也是这关中,人才济济啊!”

说着,郗昙还双手张开,衣袖挥舞,笑眯了眼。

他名义上是夸奖杜英,但是实际上更是为了夸奖长安太守府的其余官吏们靠得住,其中自然也包括眼前这位麻思。

这笑眯了眼的神情,似是在说:

我在夸你,难道不高兴吗?

麻思却脸色一沉,郑重说道:

“关中能有今日,盖因太守,太守府上下,王师上下,皆无异议。所以关中人才多寡还在其次,若无太守,便无诸位眼前之关中。”

说罢,麻思一打马,领先王凝之和郗昙几个身位,竟是再也不想和郗昙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

“你,你这小儿,怎地如此无礼!”郗昙顿时气得直哆嗦。

王凝之轻轻咳嗽一声:

“看来杜太守在长安所得人心多矣,中丞还是不要总是在这些话题上挑衅太守府属官为好。”

这里毕竟是长安,是杜英的地盘。

王凝之是来文斗的,不是来武斗的。

郗昙如此挑衅,他有点儿害怕太守府的这些杀胚们会忍不住直接在城外将他们解决了,一了百了。

至于麻思他们为什么被王凝之认定为杀胚······

一个文官,腰间悬着形制古怪的刀也就算了——王凝之不认识那是关中打造的横刀,但是文人一般都是佩剑的,佩刀本来就有杀伐之气,而无君子之风——而且马鞍上随着战马颠簸,一晃一晃的,分明就是一把劲弩。

谁家文人马背上挂弩的?

说的不好听一点儿,江左很多平日里喜欢服用五石散的世家子弟,身体虚弱之时,上马都是一个大问题,张弓搭箭那是想都不用想。

王凝之还年轻,未深受其害,所以现在还能策马而行。

更何况这些人跟着杜英打氐蛮的时候,大概也没有什么文人和武将的区别,都是一起抄家伙上阵。

而这大概也就是几个月之前的事罢了。

所以王凝之看麻思,从来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文人。

王凝之这么一说,郗昙心中虽然愤懑,可是也不好再做争辩。

还没入城呢,就惹得这位金字招牌的准女婿好几次打断和明显的不满了,可不是好事。

前面策马疾行的麻思,显然也没有料到,一心想要做文官的他,还是被认定为了赳赳武夫。

不过长安城已经就在眼前,麻思也看到了城外迎接的人影。

谢奕策马迎上来。

“参见司马!”麻思拱了拱手。

谢奕含笑致意,看麻思脸上犹有怒容,不由得压低声音问道:

“这是······起了口角?”

要是动手的话,以这家伙曾经赖以横行河北战乱之地的身手,恐怕后面跟着的那些使团成员,都得躺着入长安不可。

麻思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输了?”

“那倒没有。”

“那还有什么好生气的?”谢奕笑道,“大男儿,挺起胸膛来!”

麻思愣了愣,旋即意识到自己刚刚伏下身子疾行,在别人看来,显然是受了气,定然会揣度是不是麻思输了口角。

对我方士气显然是有影响的。

尤其是现在的太守府,最是外强中干的时候,因此麻思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大家心中不一样的想法。

脸上露出愧然神色,麻思勒住马。

而谢奕已经迎上王凝之:

“叔平贤侄儿,江左一别,经年未见,竟也长得玉树临风也!”

王凝之也一抱拳:

“虽隔经年,但是谢伯父仍是我大晋的中流砥柱,风采不减当年啊!”

“人老了,就别夸赞了!”谢奕哈哈笑道,“这年头,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以谢奕的性格,按理说应该咄咄逼人才是,为何说的如此谦逊?

王凝之和郗昙等熟悉谢奕的人,心中不由得泛起疑惑。

这让王凝之甚至第一时间都没有去应和谢奕,而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长安城门。

洞开的城门,迎接着他们,又似乎要一口吞噬他们。

而已经被肃清的门口,只剩下一排排站立的士卒和太守府衙役。

就像是引弓待发的刽子手。

谢奕这一出,是空城计,还是鸿门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