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八百零五章 精简吏治,选拔人才

晋末多少事 第八百零五章 精简吏治,选拔人才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八百零五章 精简吏治,选拔人才

“不然。”王猛摇了摇头,“纵观之前太守府内各个曹司,其实职能并非无可重叠和整合之处,楼高百尺,却摇摇晃晃。

而且师弟后来设立的商曹和工曹,又相当于在这高楼之上,再增设房屋,看上去各曹司各司其职,但那是因为现在很多掾史都兼有其余的身份,在外奔波,以至于某些曹司很难发挥出来既有的作用,而有的曹司却不得不兼顾到本来不是其主要负责的方面。

因此现在看上去一切正常,等到诸多掾史和吏员逐渐就位之后,就会显得冗余。比如田曹所掌管的粮秣耕种之事,粮秣之用在何?

一部分在军队尔,行军打仗所需;一部分在仓库也,是为饥荒之年屯储,如今关中战事频繁、流民众多,所以仓储这方面还是小事,一年到头能不从外面采购粮食就谢天谢地了;还有一部分,自然在市集也,由官府所准许的商贾进行售卖,并由官府统一调整价格。

这三部分,归于田曹,但是又可以分别归属于军中、掌管钱粮仓储和支出的仓曹以及如今新设立的商曹。

这般之后,田曹一应吏员,都可以划归在三处,而田曹掾史,便可以委任为一方郡守。相同的道理,其实也可以应对在礼曹、仓曹之类上,因为管理户籍和管理钱粮,都牵扯到算学和统筹,那么让户曹来兼并仓曹职能也无妨。

而关中书院如今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考校和管理机制,所以礼曹虽然不能直接解散,但其中负责礼仪教化的人,可以转入新设立的几处书院之中,只留下负责考校、选拔官员的人就可以。

如此调整之后,原本的曹司之中,其实已经可以取消一到两个,所腾出来的人手,就可以放在其余更需要人的位置上去。”

杜英斟酌道:

“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没有一点儿冗余的话,遇到突发变故,又可能会没有调度的余地。”

关中现在所遭遇的突发变故,一点儿也不少,每一次对外征战,都需要从后方抽调大量的官吏填补空缺。

所以杜英既要精简吏治,又不能完全精简到每个岗位的人都没有抽调出去的可能。

王猛微微颔首:“折中即可,毕竟精简吏治,总归比不上任用和选拔更多的人才,关中书院那边是否已经在准备新一轮考校?

此次王师横扫梁州、雍州诸多州郡,这些地方可还有很多世家等着让他们的子弟担任一官半职呢。”

杜英无奈的说道:

“余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一次北地辛家竟然会眼巴巴的跑到长安来,给王家献上厚礼。

这一副盼望着王家能够尽快把余赶走的嘴脸,令人恶心!

而辛家周围,还有诸多拥趸,说明有类似想法的不只是辛家一处,甚至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观望风向!

所以这些人选拔出来,可真能为我所用耶?”

王猛笑道:“世家生存之道,本就如此。”

杜英叹了一口气:“但······”

王猛直接打断了他:

“世家名义上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实际上讲究的,还是谁的拳头硬,这一次,师弟已经告诉了他们,这关中到底是谁做主,因此他们又怎么敢再有造次?”

杜英笑道:“原本以为在灭氐秦上,已经让他们意识到了余的厉害。”

“能打胡人,那是一方面,能在战场之外,战胜江左和大司马府,这是另一方面,自然不同。”王猛说道,“现在他们应该已经死心了,就算是不死心,慢慢的也会发现自己再无其他希望,只能遵从刺史府的命令。

而且现在选拔人才,只是多了考校这一轮罢了,对于现在这些世家来说,其实并不是不能接受,只要仲渊将抓住了他们的管家和子弟的消息散播出去,他们会乖乖就范的。”

杜英明白王猛的意思,当你要打开一扇窗,别人会有意见,但是当你要掀开屋顶的时候,别人就会允许你开窗。

原本对于太守府的一系列或明或暗削减世家的手段,这些北地世家显然很有意见,可是当现在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的时候,就会乖乖同意杜英的举措了。

“把抓住的人放回去,这件事就此作罢。”王猛接着说道,“距离这些人归心,也已经不远了。”

吓唬一下,再表示既往不咎,辛牢等人就算是百般不愿,也必须要跟着杜英的步伐走了,他们也应该清楚,再有下一次,杜英绝对不会客气。

“那便让关中书院快些准备下一次考校。”杜英斟酌道,“针对现在关中面临的新局势,余还是很期待能够从中听到有破局之法。”

王猛好奇的问道:

“要考问考生对于出兵河洛的看法?”

杜英颔首:“不然呢?个人的德行和知识的确需要考验不假,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能够认清当前局势的人才。”

“这样也好,不过······”王猛的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恐怕结果不会太好,且走一步看一步。

而且这些人才之中,也不一定就必然因满足这些才能选拔,人各有长处,我们也可以增设更多的考校科目。

无论是太守府的各个曹司,还是市集、书院、工坊,乃至于田间,都需要有真正了解并且感兴趣的人去监督和管理,不拘一格,才是关中选贤举能的宗旨所在。”

要是关中这些世家子弟们都会有这么长远的目光和能耐的话,早就在氐秦之中搏得一席之地,毕竟氐秦虽然以氐羌为主,但是并没有完全忽视汉人的存在。

因此王猛更倾向于选拔出来一些有长处的人才,不能求全才。

杜英苦笑一声,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未来东出潼关,也总归要有一些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的人去完成。

因此,杜英缓缓说道:

“出潼关,就意味着要进入河洛,中原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天下瞩目、四面皆敌,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余不得不问一问自己,也问一问师兄,现在的关中,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个本事?”

河洛,四方都在虎视眈眈,可是各方都没有轻易动河洛。

以至于洛阳现在竟然掌握在一个晋朝叛徒手中,残兵败将、乌合之众,也能在此苟延残喘经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