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晋末多少事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桓冲顿时一惊,看着杜英:

“士卒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这不是一个需要商讨的问题!”

为朝廷而战,为陛下而战,这是必然的答案。

杜英却对桓冲惊恐甚至带着警惕的神情置若罔闻,径直说道:

“现在这个问题,早就已经不止有一个答案了。大司马,不也给出了新的答案么?”

桓冲一时楞然。

显然桓温麾下的兵马,也是为了桓家而战,为了荆蜀而战。

桓冲可以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担保,这些桓家的兵马,没有半点儿忠君体国之心。

否则自家兄长这些年就白忙活了,更不可能在江南如此肆无忌惮的横着走。

忠诚于桓家的兵马,就是桓温最大的底气。

显然现在杜英也想给出一个新的答案。

桓冲直勾勾盯着他,虽然话是这么说不假,但是至少桓温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表露出来过任何一点儿谋反之意。

但杜英若是现在骤然提出来这样的说法,那简直就是要明目张胆的造反了。

桓冲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在自己面前出现。

甚至就算是兄长有这样的打算,他也要劝一劝。

天下未定、胡尘未平,汉家内斗,岂不是要让胡人笑掉了大牙?

杜英并没有在意桓冲的目光,淡淡说道:

“余打算在军中也设立类似于私塾的部衙,让教书先生进入军中,或者由军中主簿兼任这个工作。

其主要目的就是教导将士们识字、读书,从而也给将士们一个学习和认知整个时代的机会。”

桓冲顿时愣住,这,好像和自己想象的开头有点不一样?

杜英自顾自的说道:

“既然将士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战,那我们就要教给他们,就要教导他们。

士卒,首先肯定还是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之前幼子兄说的不错。因此,认字,才能读书,才能看懂军令和舆图。

余期望的是,未来我军中的将士,纵然是在没有诸如校尉、偏将等中层将领的指挥下,也能够接受命令、决断作战方案。

即使是在战场上被打散了,犹然可以三五成群、自行向前发起进攻,而不需要等待主将下达命令。”

说罢,杜英伸手指了指舆图:

“当然了,现在我们所处的西北,地势广阔、视野开阔,军队想要走散、被打散,倒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的对手现在的确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未来,关中王师继续北伐,总归是要面临这样可能的困境的,所以让士卒们识字读书,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那么说不准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都督设立参谋司,本意也是如此吧?”桓冲微笑着问道,“现在来看,参谋司之中人才辈出,都督的一番苦心的确没有白费。”

不过说着,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

现在的西北,地势开阔,可是未来有可能要争夺的北方,地势难道就不开阔么?

真正称得上地势复杂的,应该是山脉纵横的巴蜀,应该是河网密布的江南······

杜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仍然在透露着自己的野心。

“参谋司更多的是选拔将领,精益求精,而现在要做的,则是普及。”杜英缓缓说道,看桓冲愣在那里,“怎么了?”

“没什么事。”桓冲赶忙摇了摇头。

杜英接着说道:

“这只是其一,而余认为,最重要的的,还是要让士卒们通过读书认字,了解到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战。”

桓冲皱眉,所以兜兜转转还是回到这个话题上了?

他虽然隐隐约约猜测到了答案,但还是拱了拱手:

“愿闻其详。”

杜英沉声说道:

“他们要知道,是谁让他们不得不出战,是谁在肆意屠杀他们的家人,又是谁,让他们流离失所。

只有当他们意识到,有太多太多除了粮饷之外,犹然还需要他们拿起兵刃的理由,那么他们才会真正的愿意远征千里而无悔,真正愿意流干鲜血而不恨。”

桓冲又愣在那里了。

他以为杜英会说,士卒们要意识到为关中而战,为都督而战,为能够给他们粮饷的人而战。

朝廷给不了什么,杜英可以给得了很多。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从杜英的口中听到了这个答案。

“很意外么?”杜英问道。

“很意外。”桓冲知道自己脸上的神情已经出卖了自己,所以索性也就不掩饰了。

杜英轻笑一声,似乎已经明白桓冲的想法,接着说道:

“余认为,唯有这样训练和培养出来的兵马,才是真正能够让我们实现北伐宏愿的兵马,才是真正能够给这乱世带来太平的兵马。

这乱世之中,胡人已经足够嚣张了,百姓也已经足够悲惨了,骑在百姓脖子上为威作福的那些人,也不配让这些将士们披肝沥胆,为他们卖命厮杀,为了他们的利益卖命厮杀。

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无畏的身影,应该向着胡人冲锋,应该背朝着他的家人、面朝着已经沦丧在胡尘之中的家乡冲锋,不是么?

更重要的是······”

杜英顿了一下,身形未动,但是目光之中已经流露出来一种不容抗拒的坚定:

“他们,也包括我们,就算是战死在这里,也要知道,为何而死。”

桓冲怔在那里,似乎一直在琢磨着杜英所说,良久之后,方才缓缓开口,而他的声音也有些干涩:

“一旦这样,一支军队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了自己去学习知识,这可能会让他们有反抗主帅命令的心思······”

杜英摇了摇头: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可以选择或者掌控的,根据关中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必然,只是早或者晚而已。”

“书院?”

“不错。”杜英缓缓说道,“关中现在正在全面推进书院和私塾的建设,未来经过私塾启蒙、书院培养和选拔的学子,通过考校之中可以从文或者从武,而那些没有进入书院的学子,也会广泛的进入各行各业之中,军队也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对道德仁义的认知、对文字的识读,乃至于对天下大势的了解,本来就是关中人未来注定会具有的,王师士卒,以后主要出自关中,自然也不会例外。

因而与其等着军中将士们慢慢的自己完成这种蜕变,倒不如我们自己先动手来推行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