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九百零四章 下辈子消停点

晋末多少事 第九百零四章 下辈子消停点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九百零四章 下辈子消停点

王猛认真的想了想,从杜英的身边走过,拍了拍杜英的肩膀:

“会的······不过下辈子吧。余素来不是喜欢半途而废的人,但下辈子,咱们还是消停一点,读读书、写写字,山中好逍遥。”

话音还未落下,王猛的人已经走出议事堂,旋即杜英便听到了他的喊声:

“来人,传令袁方平,直接率军前往蒲坂,不用再来长安!还有,把六扇门留守的校尉叫过来!”

“殷举呢?”杜英好奇的问道。

六扇门的统领都不在?

“派往许昌了。”王猛随口答道,旋即皱了皱眉。

杜英径直说道:“让他去淮南吧,许昌这边,大概也不需要密探了。而且汉人去羌人之中探查消息,收效甚微,还容易暴露。”

“也好。”王猛点了点头,现在许昌羌人的意图也已经全部暴露出来,六扇门再留在许昌探查消息,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还有暴露之后被一网打尽的风险,“江左呢?”

杜英沉默。

王猛扭过头:“怎么,还不想跟朝廷撕破脸皮?朝廷的密探怕是也已经入了长安。”

杜英苦笑:

“余只是觉得,人手不够啊。”

王猛却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般,人向外走去,声音则远远传来:

“想要以一隅之地而撼动天下,本就难!”

————————————-

原本人满为患的议事堂,在杜英来了之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已经空空荡荡,也算是令人啧啧称奇了。

但是所有接受命令并且奔赴向不同位置的参谋们,却很清楚,这一条条命令下达,也意味着关中这个新兴、不算庞大,但是锋芒同样锐不可当的战争机器,开始轰鸣运转。

杜英看着空荡荡的议事堂,有些无奈。

虽然嘴上说着要谨慎,但是一个个动作麻利的很。

杜英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激动和期待。

之前再怎么忙碌,只是为了守住关中这一亩三分地。

可是现在不一样,开疆拓土、征讨不臣,此男儿之所为也。

这让杜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很清楚,这并不是一句口号是,而是这些人真的有信心这么做。

至于他们的信心来源,自然是他这个大都督。

“我也不是常胜将军啊,未来的路,和历史上的意境越来越不一样,让师兄出兵河东,却还是遵循着历史的轨迹来。

循规蹈矩,会不会出错?而若标新立异,又会不会出错?没了上帝视角,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人······”

杜英挠了挠头,喃喃自语,同时举步向侧厢走去。

临近侧厢,他已经能够听到女子说话的声音。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

就在都督府的侧厢,有一个特殊的新设立机构,是专门服务于关中的妇孺,包括但不限于妇孺的安顿、教育、工作安排和保护等等。

这个机构超脱于各个曹司,但是又和礼曹、工曹、关中书院等部门有着密切联系。

谢道韫带着她在关中盟礼曹担任掾史时打下的班底坐镇其中。

周蓬儿的声音最是响亮,正激动的禀报着女子纺织学院今年的招生情况和财政开支。

纺织书院显然也得到了不少工坊的大力支持,因此都督府本身反倒是没有承担太多费用,这也让周蓬儿颇有底气的建议继续扩大招生,以满足现在关中的庞大需求,甚至还可以向巴蜀、荆州等地输送培训好的纺织女工。

甚至周蓬儿还提出,要在两到三年之内,让关中的纺织布匹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巴蜀,打造属于关中的纺织品牌,而不能和现在一样,注重产品数量而不是质量,在花纹款式设计上更是基本都是奔着抄袭蜀锦而去。

这也导致关中纺织品的产量虽然日日升高,可是在外口碑却一直不怎么样。

“······经过属下对长安、商洛、岐山、新平等地超过三十家纺织工坊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关中纺织工业的普遍问题。

如果不改进纺织品的样式,并且研究探索新的颜色组合,关中纺织品将会一直被蜀锦压在下面。

如此一来,只要蜀锦稍微增大产量,就能够快速抢占原本看不上的二三等世家和寒门的市场,从而进一步挤压我们,这也让关中的货物不得不压低价格、减少产量,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周蓬儿的声音爽朗,颇有辨识度。

杜英则站在门外,颇有些诧异的听到了诸如“恶性循环”这些颇有后世商业风采的名词。

这些都是杜英说给谢道韫听的,看来谢道韫的确有认真的教授这些下属,并且注重市场调研、实事求是。

接着,杜英便听到了谢道韫平淡的声音:

“百余年来,蜀锦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半是因为蜀地也战乱不休,反倒是季汉之时太平了些时日,也半是因为蜀锦一直为了供应此世之顶层,无论是皇室还是世家,都以使用蜀锦为荣。

因此就算是蜀中想要扩大蜀锦的产量,恐怕皇室和世家也不会允许,世家绝对不会允许曾经自家千金难求,并且也在仓库之中存储了很多的蜀锦,短短一两年甚至几个月之间就人皆可用。

世家的底气,不仅仅在于其掌权,也在于其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家底。绫罗绸缎,也一样是家底的一部分,蜀锦贬值,会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

周蓬儿应了一声,有些无奈。

蜀锦和关中织品所面向的市场不一样,所以的确短期内双方还是很难形成竞争或者交叉的。

周蓬儿负责纺织书院和纺织工坊,自然也想为自己手下争取财政上的倾斜,在现实数据上夸大其词是不敢,但对未来的揣测上,当然可以说的危言耸听一些。

“但是关中织品,以后也早晚要面对蜀锦,还有江左、荆州等地新崛起的一些纺织品。”谢道韫接着说道,“蜀锦之所以能够横行,也是因为中原战乱,而南方的纺织一般都是小门小户,虽星罗棋布,但没有人组织和宣传,不成气候。

相比之下,蜀锦早早地便由官府管控和发展,工坊建设、人员招募,背后都有成都府的鼎力支持,是益州经济税收的顶梁柱。

现在关中的织品也是如此,甚至都督府对其重视更胜于益州。因此我们也不是不能在更高端的产品上和蜀锦碰一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