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各自变招

晋末多少事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各自变招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各自变招

王猛快速接上话茬:

“所以其必定也要变招,我们着眼之处,不过其能变招之处。”

“武关道狭窄,围绕争夺,不过淅水谷地。当时王师便是在此上岸、直击关中,因此岳父军中,有不少对此地形地势熟悉的人。

坚守淅水谷地,并不是大问题。更何况既图谋已暴露,那武关也就有所戒备,羌人再无施展之地。”杜英指了指南侧。

“潼关本为雷弱儿所控,姚襄和雷弱儿是否能就战事的统率达成一致,尚且还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是否可以击破潼关外的我军了。

邓羌彪悍,苻黄眉虽然可能不太想和我们合作,但总归是要给邓羌几分面子,也不可能坐看邓羌犯错,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担心过潼关······”王猛径直说道。

接着,两个人忍不住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河东?”

河东,对于现在的关中来说,的确是一方还未涉足的土地。

但对姚襄来说,这是姚家父子曾经多次转战之地。

穷途末路之人,自然而然会想办法向着自己熟悉而敌人可能不太会瞩目之处逃窜。

河东,俨然是摆在姚襄面前最好的选择。

南下、西进都不可取,自然就要北上,总不能向东去和两淮王师、河北鲜卑人拼命。

“不,不只有河东!”杜英抓起来木杆,在沙盘上接连点了好几个地方,“从潼关前往河东,只是在风陵渡渡过大河这般简单。

可是南阳、许昌,应该还有为数不少的羌人兵马。纵然姚襄不考量这一路兵马的死活,他们还是存在的,并且是我们的敌人。

而这一路兵马,想要北上和姚襄汇合,何其难也!洛阳的周成,在这一次姚襄支援潼关的路上没有任何行动,大概也是知道姚襄的目标不是自己,而且对方就是行在路上的刺猬,没有多少肉,还可能被扎到手。

但若这个刺猬的刺没有那么锋利了呢?周成恐怕也会忍不住下嘴吧?再加上王师横行于南阳、潼关等地,这一路兵马,选择北上,也就等于将自己置之死地。”

“他们也没得选······”王猛话音还没有落下,便骤然皱紧眉头,沉声说道,“淮南?”

“不错,从许昌,到淮南,顺着汝水入淮水,一路上可是颇为顺遂啊。”杜英径直说道,“我们也不能小觑对手搜集消息的本事,说不定权翼已经知道镇西将军卧床不起,也就能够推测出江左、荆蜀各方会在寿春争权夺利。

大司马想要在襄阳冷眼旁观南阳战事,那么权翼又为什么不能收兵许昌,窥探寿春,也做这个黄雀呢?”

“寿春,寿春······”王猛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这下寿春可真的要热闹起来了。

都督,若权翼在姚襄军中,则姚襄应该会挥师北上河东。若权翼在南阳军中,则其应该会率部重返许昌。

所以我军必须要出河东、击许昌,步步要走,步步不能错!事不宜迟,余不能再等了,即刻前往蒲坂军中。而许昌这边,恐怕就得交给都督了。”

“师兄也觉得我应该走一遭?”杜英顿时好奇问道。

率军东出,杜英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想法。

但是杜英又有所担心,既是因为凉州,乃至于关中本身,都存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也是因为巴蜀、荆州等各方势力迟迟没有表露出对关中鲜明的态度,而河东的张平、北方的铁弗部等虽然都已经被杜英划入敌对势力的范围,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明确露出过敌意。

所以这些人都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仇寇。

这些不稳定因素加起来,让杜英并不想轻易离开长安。

并且他在不久之前把长安城周围走了一圈,也发现长安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甚至说日新月异都不足为过。

关中各个府衙在杜英的指点下,举一反三,的确有很多让杜英都感到惊喜的创造和革新。

因此杜英更想要留在长安,既是观察这些或许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超前思想,是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发生一些令人惊喜之改变的,当然也是为了在一条道路可能走偏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更正,以尽可能的减少走弯路。

而一旦杜英率军出征,自然就又把长安变成了“放养”状态。

最终所能得到的结果,总归是难以猜测的。

“现在或许还不着急。”王猛摇头,“谢镇西还在淮南一天,羌人就还翻不起什么风浪。

而且就算是谢镇西真的有什么不忍见之事发生,江左必然也早就派人前往寿春,等着接过来两淮兵马之权。

再加之大司马还屯兵姑孰,既有虎视江左之意,也有北顾两淮之心。要说大司马没有一点儿对中原以及青徐等地的图谋,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大司马,被挡在建康府门外,自然也需要一份有分量的功勋来敲开建康府的大门,让江左各家和司马氏彻底没有了拒绝他的理由。”

北伐,便是最好的敲门砖。

桓温北伐关中,虽不算半途而废,但是胜利的果实几乎都落入杜英的手中,所以他还是需要寻找另外一块敲门砖的。

羌人若贸然南下,就是把这块砖往桓温手上送。

“所以······”杜英一时也有些糊涂了。

“等!”王猛只说了一个字。

杜英若有所思。

而旁边的参谋们则一人拿着一支炭笔,“刷刷刷”写个不停。

他们之前分析问题和策划战术,目光所及,只是自己负责的那个区域,因此现在王猛和杜英把所有的情报串联起来,得到的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整个过程,显然都值得参谋们思考和学习。

王猛看了一眼他们,还是解释道:

“如今各方都虎视淮南,却都不先动,就是因为谁先动,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只能等,等风云变幻,等有人按捺不住。

当然了,只要表面上风平浪静,下面如何暗流汹涌,都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尽可以派遣人先去淮南探路,但都督本人不可擅动。

姚襄不动,谢安不动,桓温不动,那我们也不动。”

“只能这样了。”杜英笑了笑,“甚至关中还要摆出无意插手淮南之姿态。看来余更得老老实实的待在长安当忠臣了。”

各自变招,各有新的谋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