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九百七十章 伯夷为何发笑?

晋末多少事 第九百七十章 伯夷为何发笑?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九百七十章 伯夷为何发笑?

顿了一下,杜英也不得不无奈的承认:

“想要改变一个人大概是从小就培养成的想法也是很难的,因此这估计也是一个要持续几个月乃至于几年的工作,在此期间,军中主簿、长史等,自己的思想要先端正,然后才能教导士卒。

余之前就有在各军之中遴选精英,进入关中书院,或者另外开设新的书院以专门培养军中人才的打算,奈何战事频频,这种抽调骨干人才返回关中的举动,有可能动摇军心,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如今关中至少已经能够保证有一支军队处于休整之中,因此也就可以从这支队伍里抽调将官先尝试进行整训,然后再让这些将官们去培训其余军中将官,进而培训士卒。

函谷守军,余认为正好处于战备但无战事的之中,可否抽调出来一些人?”

“这是自然。”不需要苻黄眉回答,邓羌就先应下。

杜英的语气是在和他们商量,但是苻黄眉和邓羌都知道,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苻黄眉则打量着杜英,虽然这样给人一种不敬的感觉,但俨然此时苻黄眉心中的震惊已经让他顾不上那么多。

他迟疑片刻之后,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都督所想要改变的很多,但是都督还是要考虑到,其实很多人大概并不是很能接受都督的想法,因此他们恐怕会反对都督的决策······”

杜英的目光扫过他:

“所以这其中包括你么?”

苻黄眉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

“都督刚刚都已经说过了,和属下所见略同。在属下看来,一些陋习旧制,自然是要改的。

而且属下现在已经是没有根系和牵挂的人了,更不介意陪着都督大闹一番,如果我们真的成功了,那都督总不可能亏待属下,而就算是失败了,本就应死之人,何惧之有?”

苻黄眉现在好像是看开了一般,有时候也不在乎话能不能说,都会说,因此显得颇为直截了当。

杜英一摊手:

“你们选择支持,那就好。正是因为相信你们,所以余倾向于在函谷军中先推行这三个举措。

而余也不能确信如今要做的这些事完全都是正确的,因此若能够在函谷军中证明,不管是对是错,都会是我们的经验。

余想看到的是,一支军队可能发生的最真实的改变。”

说到这里,杜英的脸上已经流露出真诚的神色,他看着苻黄眉,等待着苻黄眉的答案。

邓羌顿时皱了皱眉,靴子在摩擦地面,讲道理,我才是主帅。

这件事,岳父磨磨蹭蹭的,要不就让我应下来吧。

苻黄眉咳嗽一声,邓羌撇过头看风景去了。

你是岳父,你说了算。

苻黄眉缓缓说道:

“那如果什么改变都没有呢?”

杜英笑道:

“那说明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说不定应该换一个方向,至于换什么方向,到时候再考虑大概也来得及吧?”

苻黄眉也露出笑容:

“这是自然,那就谨遵都督之命。”

表面上是在看风景,实际上耳朵一直竖起来听着这边动静的邓羌,露出奇怪的神色。

所以不让我说,你自己要说,这也没有什么区别嘛!

明明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为什么你们两个相视一笑,给人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老阴比和老阴比联手的快乐?

邓羌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弄不懂,也懒得去弄懂。

不过他现在已经清楚,杜英和苻黄眉已经达成一致。

他也笑了出来。

杜英和苻黄眉顿时有些奇怪的齐齐看向他,目光之中蕴含的意思,大概是在问:

这个憨大个笑什么?

他也听懂了?

杜英想了想,索性直接问道:

“伯夷为何发笑?”

邓羌挠了挠头:“都督和岳父都笑,若我不笑,岂不是显得和你们有差别?”

顿了一下,邓羌又一副“其实我想了很多”的模样,补充道:

“而且之前都督让我砍人,岳父也让我砍人,万一岳父认为要砍的,都督认为不能砍,那岂不是很尴尬?现在既然都督和岳父已经达成一致,那么以后我就不需要为到底砍不砍而担心了,你们两个肯定让我砍一个人!”

杜英默默扶额。

苻黄眉则长叹一声。

这个女婿,我要不还是不要了。

-——————

杜英前来函谷关,主要是打算以函谷守军为基础,推动新的军中制度,从而建立起以募兵制为核心、将领和士卒各司其职、军队官衔分明的管理制度,一改关中军队的乱象。

而且趁此机会,杜英也可以把一些平日里仍然在立场上倾向于朝廷的将领给挪出统带兵马的重要位置。

杜英现在还没有卸磨杀驴的资本,不能直接把这些人清扫出去,毕竟大部分出身江左的人,对江左还是有挂念的,杜英也不可能把军中接近半数的将领都扫地出门,只能针对几个过于嚣张的,而且也只是把他们转移到清贵位置上,自然也是为了安抚所有出身江左的将领。

心怀南朝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杜英并不会着急要了他们的性命。

而且我们以后也可以一起打回去,这也是另外一种回家的姿态了。

这一切的改革和人的调动,也都是为了和朝廷撕破脸皮做准备。

不过大司马真的是杜英的好朋友,就大司马如今咄咄逼人的姿态,不管杜英是不是和朝廷翻脸,朝廷大概都不会优先对付他,甚至大家还有明面上翻脸,背地里搞暧昧的机会。

但除了改革军制之外,杜英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校阅函谷关的兵马。

这一场校阅,是为了庆祝王师东出潼关以来,取得的大捷,毕竟王师东出,抢占的地盘其实并不是很大,但却剿灭了氐秦最后的抵抗力量不说,还击溃了羌人,并且更重要的是,从潼关到函谷关这一线州郡要塞都落入关中的手中,宣告着关中四面要冲以及传统意义上的雍州、关中之地,尽数为杜英所有。

这也的确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

当然,王师军容之盛,杜英也是要展示给关中,乃至展示给整个天下人看的,

关中各大报刊都派遣了记者前来,甚至还有一些专门招募了画师,就为了记录下王师军队的军容威严、都督的雄姿英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