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228章 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第228章 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第二天,锦州市、义县。

杨铸等人裹着厚厚的棉袄,笑呵呵地在一处中型农贸市场里逛来逛去。

这次与辽省的合作范围看起来非常广,但除了在大豆油产业这块布局外,其它的其实更多只是选品而已;刨去各地政府上报出来的各种品牌的产品之外,杨铸也一直叮嘱李骏,不要什么东西都依靠政府推荐,工友之家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好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眼睛。

而要想最便捷地见识到各种稀奇古怪东西的话,年前这段时间跑各地农贸市场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专门的“年货街”,一般四村八寨的乡亲都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家的好东西拿到城里面的农贸市场里面来卖钱。

虽然说东北各地的物产其实颇有些大同小异,但其实细微地方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而且工友之家选品的理念就是“一切从消费者体验出发”,而并不是一味追求成本和规模化;因此既有的许多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农产品反而不一定能入他们的眼。

况且……经过评估后,如果选中的产品真的非常出色,对于目前的铸投商贸而言,扩大生产规模,使其能够工业化莫非是件很难的事情?

以“考试”的名义把卓君月和陆菲菲打发出去四处乱转以后,李骏提起手里面的那一小瓶散装大豆油,又仔细看了看那明显带着水汽的浑浊油色,叹了口气:“辽北一带已经是辽省的大豆核心产区了,大豆油竟然还是卖到5块钱/L,这个价格……不算便宜啊!”

杨铸瞄了一眼他,知晓这货其实一直很迷惑为什么自己会把大豆油项目看的如此之重——重到了仿佛其余的合作项目都只是个打掩护而已。

诚然,由于现在华夏还没有引进出油率高了一大截的转基因大豆种子,这些都是由老品种演化而来的本土大豆蛋白质虽然比进口的大豆高了40%,但出油率却一直徘徊在17%左右;即便是计入豆粕的各种收入,其单纯的商业价值委实有些让他看不上眼——至少他所知道的经济收益 社会收益远超大豆油项目的就不下于十个。

而杨铸并没有解释的意图,事实上,这事也不方便解释。

………………

东北三省虽然素来有“北大仓”的美称,但你要让普通人说出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宗农产品,估计除了大米之外,十个人里至少有一半无法讲出第二个。

事实上,东北除了大米之外,也是全国最重要玉米和大豆的核心产区之一;尤其是大豆,这种附着产业链几乎关系到一半日常民生物资的经济作物,才是杨铸此次计划的真正核心。

华夏后世的大豆种植虽然分布在许多省份,但总体来说,内蒙、黑龙省、吉省、辽省这四个省份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在2000年年初,由于内蒙尚由于荒漠化问题尚未得到真正重视,故而没有进行有计划地大规模大豆种植,因此东北三省才是华夏大豆种植的龙头老大,其中黑龙省的大豆产量更是接近全国的一半。

至于杨铸为什么没有直接杀向黑龙省,而是跑辽省这边来敲边鼓……除去许多额外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以杨铸现在的平台消化能力,根本无法在黑龙省那边占据主动;要知道,那里可是华夏粮食集团的核心营地呢,而且人家跟郭氏集团合作的南海油业现在依旧处于蜜月期,自己何必跑那里去不讨喜?

而以杨铸拿到的数据来看,由于从90年代开始,大豆和玉米的比价越来越不合理,辽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从巅峰时期的77.3平方公里降到了去年的23.5平方公里,产量更是只有39.3万吨;

这个数字,如果按照60%的取量拿去榨油,以自己的工友之家项目现有的网点数量和最低销售能力,刚好可以消化完毕。

至于说如果销售的好,产能尚有缺口……那不正好趁了杨铸的心意,把这事的影响力向吉省和黑龙省扩散嘛!

而且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辽省的大豆种植面积虽然是东北三省里最少的,但是由于其有着大连港这个便利,其大豆加工企业却是三个省里最多的,这就更加符合杨铸的心意了。

嗯……

如果上辈子的轨迹没有出错的话,今年,也就是2000年的12月,华夏就要正式加入wTo了,

接下来,就要发生一系列对华夏影响极为重大的事件了……

2001年华夏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顺带着把各种无法自育的转基因种子带入了国内,并且一度把华夏大部分的本土品种挤得消失在市面上——大豆也是如此。

要知道,种子可是农业的“芯片”啊!

而到了2003年,国内大豆产量不足1000万吨,进口量也只有2500万吨,但是压榨产能已经高达7000万吨,大豆压榨行业有一半产能被闲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游资开始炒作华夏粮油企业的需求,不断推高大豆期货价格。

2004年,有传闻称因为气候原因,漂亮国大豆将大幅度减产,华夏粮油企业开始高价在期货市场买入,大豆价格暴涨至翻倍。

由于期货价格的影响,国内豆农也纷纷扩大了种植面积。

然而漂亮国农业部突然宣布,当年大豆非但不会减产,甚至还会丰收。前期低价建仓的游资开始抛售手中的大豆,大豆价格一落千丈。

消息传来,国内粮油企业面临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危机,国内的豆农也因为大豆价格暴跌而血本无归。

aBcD四大粮商此时趁虚而入,配合当年华夏的招商引资政策,纷纷控股或参股华夏的主要榨油企业。到2008年,华夏90多家主要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华夏85%的实际加工总量。当年,华夏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也突破了70%,即便是国家后来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但大豆,成为了华夏粮食安全战略里那颗最醒目的地雷。

而那些外资之所以能顺利地控股这么多榨油企业,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多为ToB,自身没有足够的Toc销售能力;

而自己力所能及地把部分榨油企业的产能转化为工友之家的自有品牌,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8年后的那一刀带来的疼痛。

而且,说不得布局顺利的话,几年后可以狠狠背刺某些企业一下。

这……才是杨铸花费那么大精力搞这个项目的真正原因!

呵呵,一般来说,只要资产超过8位数,那么这个人基本上追求的便不是物质生活了,而是社会存在感;

杨铸两世为人,不管哪一辈子都不是单纯地为钱活着,上天眷顾,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不搞点什么动作,那岂不是很不给老天爷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