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232章 一世人,两兄弟

第232章 一世人,两兄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春节这个华夏人最重要的节日对于杨铸而言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在无数个拜年电话和逐渐乏善陈可的春晚中,杨铸度过了除夕之夜;

不过好在买了不少烟花和二踢脚,有着漫天烟火和小丫头充满恐惧与兴奋的尖叫作润色,这个大年倒也过的不算无聊。

等来到了大年初一,便是杨铸老妈喜闻乐见的串门环节了,整日里不是婆媳俩手挽着手外出购物,就是带着小丫头四处拜访各位叔叔阿姨;

整日里在家里面闲得无聊的杨铸也曾自告奋勇地报名,想要陪着小丫头一起去串门,结果却被老妈无情地拒绝。

按照母上大人的话,“一群女人家长里短的,你一个大男人跟过去算什么?”

虽然很明白老妈那种迫不及待的炫耀心理,毕竟这种各方面条件都极为出挑的儿媳妇在她的朋友圈里绝无仅有,但是你这种有了儿媳忘了儿子的态度未免也太让人伤心了吧?

杨铸默默的吐槽。

于是等到老妈他们出们,看见老爹正偷偷摸了瓶衡水老白干出来时,杨铸赶紧缩回屋,正打算以睡回笼觉的借口逃避自家老爹的“摧残”时,屋子里的座机铃声却响了起来。

………………

半个小时后,杨铸坐着客运小巴在315国道的一处岔路口下了车。

步行了两百多米后,看着眼前那家熟悉的“碧川饭店”,杨铸心中感慨了一下,脸上不由自主地挂上了一丝微笑,然后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杨铸,你小子怎么磨叽到现在才来,赶紧自罚一杯!”一个矮胖矮胖的人影站了起来,操着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叫嚷到。

杨铸哈哈一笑,先是极为主动地跟这个矮胖的家伙狠狠拥抱了一下,又扫过了饭桌上一溜的熟悉身影,这才有些感慨地松开手,接过那一大杯绝对不符合齐鲁做派的啤酒,然后咕咚咕咚地一饮而下。

杨铸现在的这副做派,如果让熟悉他的人见到了,估计会惊掉一地下巴;

毕竟他不喜欢喝酒的事情身边人都知道,除了偶尔跟老李头来上那么一两次以外,就算是对着奉天和辽省的一众领导,他也绝对不会饮酒超过三小蛊。

嗯……

虽然今天是初高中的同学会,彼此间的感情纯粹了许多,但如果依着杨铸往日的性子,他也绝对不会喝多少酒,更加不会上来就自罚那么大一杯啤酒——开玩笑呢,这一大杯啤酒足足350mL,以他的酒量,这一杯下去,脑袋就已经开始微微发晕了。

而他之所以这么爽利,其根本原因就是眼前的这个矮胖矮胖的家伙。

…………

眼前这个家伙叫张孟平,外号萝卜,滇黔贵石油钻探公司的子弟,由于常年被金庸古龙洗脑,哥们义气极重,在同学里也很有些名气;

从单位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主要职工都来自于云贵川三省,而张孟平则是滇南昭通人——嗯,没错,就是在有些地区名声其实并不太好的昭通。

其实如果按照正常轨迹,杨铸和他虽然是同学,但彼此的交往其实并不很亲密,此时的交情远远不足以让他热情到这种程度;

真正让他这副亲昵到失态的原因,则是因为上辈子的一段经历。

上辈子杨铸在某个单位待了几年,等到企业倒闭后,痛定思痛下,决定创业。

可是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很浪漫,做起来却是满满的痛苦与挫折,短短五年多年时间,杨铸便经历了三家公司从初创到倒闭的沉重打击,差点一蹶不振;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其丰富的一线操盘经验,他莫名其妙地被一家咨询公司看中,并邀约其成为西南分公司的事业合伙人之一,并赶赴山城开展各项任务;

不过名义上虽然是“事业合伙人”,但杨铸在西南分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里的那些勾心斗角且不去说他,关键是,杨铸对这边人生地不熟,许多业务压根底就没法顺利开展。

于是大半年后,公司老板很有些失望对杨铸下发了最后一项任务……各地正打算搞电商扶贫,而公司的某个甲方非常希望介入到这一揽子计划里去,如果杨铸不能在年底前在西南地区搞定至少三个县级区域,那么……

走投无路的杨铸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一帮子老同学,在掏出电话本逐个了个电话过去询问现状后,总算知道了张孟平那时候在滇南的某个县政府的扶贫办里工作。

虽然杨铸也知晓了这位老同学日子过的并不怎么如意,但抱着万一的心思还是给他去了个电话。

出乎意料的,这位老同学接到杨铸的电话后,并没有任何搪塞,只是说会尽力帮忙。

连等了三天的杨铸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以为对方只是敷衍,打算自己发挥当初跑业务的精神,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陌生拜访的时候,张孟平终于回电话了,告诉杨铸,他所在的县城,相关领导已经答应抽出时间来听报告,但需要杨铸亲自过来面谈。

欣喜若狂的杨铸当即便坐飞机杀了过去,然后经历足足两小时的汇报后,对方终于答应让杨铸的甲方加入进来试试——后来杨铸才知道,这三天来,性格很有些拧巴的张孟平直接当了三天小尾巴,连人家上厕所都跟着,最终这位领导实在是烦的不行了,才答应让杨铸过来做汇报。

而当晚杨铸见到张孟平的住处,见到那不足三十平的出租房,以及那空荡荡的家具和收缩式小餐桌上的孤零零的面条和老干妈的时候,才知道这位老同学过的有多不如意——按照张孟平的说法,扶贫办的工资其实真的不高,虽然此时有许多油水可捞,但他这人性格拧巴,不屑于此,再加上他这人喜欢喝两杯,每个月的工资付完酒钱后,就只能下点面条对付对付了,至于找女朋友结婚什么的,就更别想了。

当晚,两个人就着5块钱一斤的玉米酒喝的烂醉,而张孟平知道杨铸至少还需要搞定两个地区的合作才能保住饭碗后,当即拍了胸脯,近二十年的老同学了,杨铸过得也不容易,怎么也不会看着他落难。

于是第二天,这位老同学舔着脸从同事手里借了一辆车,然后就这么直愣愣地带着杨铸顺着地图,从附近的临县开始一个个地进行扫荡。

虽然说滇南很重乡土情谊,大家算得上是老乡,但你区区一个最基层的扶贫办小科员就这么冒失地带着一位企业代表过来想拿项目,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因此,在未来的大半个月里,虽然张孟平把死缠烂打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看着自己的老同学为自己的事情这么拼命,杨铸感动坏了,直接劝他回去,要不然被处分就糟了,自己的事情就听天由命吧,大不了返回泉城重头开始;

孰料张孟平径直拒绝,按照这位老同学的说法,他这一辈子够失败了,唯一能够慰藉自己的,便只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他还保留着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从来没有摸过不该摸的东西;第二件便是从记事起,他从来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兄弟;而杨铸现在的境况这么困难,要是他撒手不管,那还对得起那近二十年的交情?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除了每周一必须要回去点卯开会外,张孟平愣是带着杨铸跑了足足三十个县政府;

或许是老天开了眼,又或许是张孟平死缠烂打的功夫真的很磨人,不管怎么说,到最后,终于有四个县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说,为了此时,张孟平还被自己的领导开会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不是他的工龄在那放着,外加他本地人 少数民族的因素,难说自己这位老同学就此丢掉铁饭碗。

至于后来……

随着杨铸慢慢的扎稳脚跟,外加参投了一些项目,有了足够人脉和资金的他最后顺利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且越做越大;

但张孟平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不计得失出手相助的恩情他却永远记在心中;虽然这位老同学未来性格越来越有些古怪,死活不肯接受杨铸的各种花式资助;但杨铸无论再忙,每隔一两个月总会抽出时间,带上一大堆东西,在那个并不出名的小县城里,与他好好喝上一台。

毕竟……那将近两个月的风餐露宿,和某人傻子似的哥们义气,算得上杨铸两辈子以来,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

而此刻的张孟平自然不知道杨铸心里所想,见到杨铸这位向来有“闷葫芦”外号的老同学甫一见面就给自己这么热情的一个拥抱,狐疑之余,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一脸恶寒地盯着杨铸:“这才几年不见,你这家伙该不会是被掰弯了吧!?”

杨铸恶狠狠地勾住张孟平的肩膀:“萝卜,听说你考上公务猿了!?你小子成啊,看我今天灌不翻你!”

张孟平一脸睨视地看着他:“就你那点小酒量?来来来,让老夫见识见识!”

于是在哄笑声中,杨铸落座,然后发狠似地给自己满上了一杯啤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