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217章 滇南弥勒制糖集团的困难

第217章 滇南弥勒制糖集团的困难

接下来的餐桌上,林大小姐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变得有些主动起来。

频频举杯之下,不但王董、蒯经理两人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就干掉了两壶紫糯米酒,就连杨铸和张孟平两人在她的言辞鼓怂下,至少也有小半斤下了肚;

那么多酒下肚之后,场面顿时变得热切无比。

杨铸看着林可染那微微染上红晕的小脸,心中冷笑。

虽然这糯米酒喝起来甜甜的,极易入口,初次接触的人很容易把它当成饮料,

但上辈子在滇南待过一段时间的杨铸知道,这玩意就跟自酿葡萄酒一样,喝起来好喝,但是后劲却也极为可怕,一个不注意喝多了,在床上死睡个一天一夜都未必能缓过来。

而虽说女人天生半斤酒量,但照着林大小姐这架势喝下去,就算天生两斤酒量都白搭!

哼哼,看你到时候怎么个出丑法!

杨大官人不无恶意地想到。

………………

又是一杯紫米酒下肚,王志泉吃了两口菜,这才开始诉苦起来:“林总监,不怕你笑话,别看我今年东奔西跑地重组了不少糖厂,看起来风光无比,但是老哥我……难啊!”

前前后后至少喝了一斤的林可染除了脸上的红晕多了几分外,看起来竟然没有一丝醉意:“哦?王董,怎么说?”

王志泉叹了口气:“以前只是个小厂长的时候,只需要管好那几百号人,不让他们饿肚子就行了;”

“虽说也很艰难,但幸亏当初有你们泉城汽水厂和杨小哥出手相助,帮我们度过了难关,这日子是逐渐好了起来;”

“可是你们集团也是经历过重组后才成立的,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外表看起来,我们滇南糖业集团兼并了足足十四家大大小小的糖厂,附属产业更是无数,俨然一副行业小巨人的样子;”

“但是……这些糖厂原本就是效益不好,濒临破产的不良资产啊!”

“撇开那高达二十多亿的历史外债不说,一下子多了近万名职工张着嘴等着我喂饭……”

“我这压力……”

“哎~不瞒你说,我已经快半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林可染笑了:“王董,你这话就太过谦虚了!”

“这两年你们弥勒糖厂在制糖行业里的名头谁不知道?”

“全国范围内,近半的食品饮料企业需要用糖了,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你们,”

“有了这种名气和业务网,那区区20亿外债算得了什么,养活近万名职工不也是轻轻松松的事么?”

王志泉叹了口气:“林总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弥勒糖厂现在固然是有了一点小名气;”

“承蒙业内各位朋友帮衬和厚爱,弥勒糖厂的糖的确不愁销;”

“可是……那也仅限于弥勒糖厂啊!”

“由于各个糖厂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水平都不太一样,导致我们集团现在的白糖品质很不统一;”

“其余的糖厂过去也因为各种原因,流失了不少客户;再加上客情维护不善,最终沉淀下来的老客户委实没有多少;”

“这就带来了一个极为棘手的事情——目前的滇南弥勒制糖集团,需要用弥勒糖厂的客户资源,去消化整个集团十四个糖厂的所有产能!”

“而我们现在的尴尬之处在于……食品饮料业的商家朋友们,固然对于弥勒糖厂的白糖来者不拒,但是除此之外,其它厂的白糖却很不愿意接受啊!”

“眼下榨季马上就要开始了,除了弥勒糖厂是爆单的之外,其余十三个糖厂竟然只拿到了不到两万吨的订单……”

“哎~~一想到还有足足8万吨的订单缺口,老哥我是连睡觉的心思都没有了!”

说着,王志泉长叹一口气,神情寥寥地把身子往后靠了靠。

林可染一脸愕然:“食品饮料企业用糖自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只要符合原料标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别说8万吨了,80万吨都吃得下……除非那些糖是不达标的瑕疵糖或者高硫糖。”

说到这,林可染有些狐疑地看着王志泉:“王董,你们弥勒糖厂的制糖工艺、尤其是脱硫工艺挺有名的啊,在重组后,难道没有对其它糖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指导?”

王志泉苦笑一声:“做实业的,向来注重生产,遵循品质第一;重组后都是一家人了,我怎么可能不派专家和技术人员过去帮忙提升那些糖厂的生产工艺?”

“只不过……”

“滇南弥勒糖业制糖集团毕竟是今年刚重组成立的企业;我虽然给那些用糖企业打包票了,说今年其它糖厂出来的品质一定跟弥勒糖厂出来的别无二致;”

“但毕竟没有现有成品可以参考,空口白牙之下,大部分用糖企业是不信的,任凭我怎么说,都只推脱说等到成品出来后看看情况再下单;”

“虽然我也理解他们,这种关乎自家企业产品口味、品质、甚至质检的原料,谨慎点没有坏处;”

“毕竟一旦下单之后,紧跟着而来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生产计划了,届时一旦白糖品质不过关,耽误了他们自己的生产,连锁负面反应的确很大。”

“但是……对于我们滇南弥勒制糖集团来说,如果不在榨季结束前就把这8万吨的订单处理掉,后果同样难以接受啊!”

杨铸闻言,默默点了个头。

而一旁的张孟平由于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完全没有厘清这方面的逻辑,很有些一头雾水。

悄悄碰了碰杨铸的胳膊:“喂,杨铸,我怎么有点听不懂?”

“既然只要白糖品质达标,那些企业就肯要,为什么不先生产出来囤着,慢慢卖就好了啊,有什么难以接受的?”

杨铸正要回答,却觉得腹中的酒液开始翻腾起来,脸色煞白之下,赶紧夹了两筷子热菜压住,这才没有出丑;

小丫头见状,赶紧给他舀了一碗汤放在面前。

见到自家男人已经完全没余力说话,小丫头扭过头来小声解释道:“萝卜哥,制糖行业不同于咱们平时见到的快消品行业,糖厂的核心业务是ToB业务;”

“也就是说,这些糖的大头,是卖给国内各个食品饮料企业或者分销商的,只有很少一块会变成自己的白糖产品直接流入市场渠道;”

“而不管是食品企业还是饮料生产企业,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在上一年的年底来制定下一年的生产计划的,因为市场变化而追加产能的情况并不多;”

“因为食品和饮料生产企业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就导致了糖厂在开榨前拿到的订单非常重要;”

看到萝卜同学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小丫头换了个说法:“这么说吧,如果在2月份榨季结束前,糖厂拿到的订单无法覆盖其70%以上的产能话,糖厂下一年的日子将会非常不好过。”

“因为接下来的一年中,糖厂很难遇到大规模采购的企业订单;”

“虽然制糖企业一般都需要预留部分白糖,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个比例寻常都不会超过10%。”

“也就是说,剩下的那20%白糖,要么储藏起来当成陈糖,等到下一个榨季降价卖出去;”

“要么就干脆把它们加工,变成c端产品,流向市场。”

“但是无论怎么做,对于糖厂来说都有点得不偿失;”

“如果储藏起来当陈糖,等于在做双碱法;”

“因为白糖非常怕受潮结晶,储存难度比较大;”

“如果量不大还好,量大的话,不管是仓储硬件设施还是人工管理费用都是一笔不小开支——而对于没有事先准备的滇南制糖集团来说,一旦需要储存的糖超过2万吨,那简直是一场灾难了,光新建仓储室就是一笔庞大的费用。”

“而做成c端产品……比如说是袋装糖的话,”

“虽然因为有包装原因,可以很好地预防受潮,但生产线和人工工资又是一笔开支;”

“除此之外,做c端产品最大的成本并不在生产,而是在渠道铺设和营销费用上;”

“虽然说食用白糖对于消费者而言属于半刚需产品,原则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资金去做营销推广;”

“但是你想想看,即便王董他们只把20%的订单缺口转化为c端产品,那也是1.6万吨白糖,按照一袋白糖400g计算的话……足足有4千万袋!”

“这么多产品,你让一个毫无c端根基的糖厂去做市场?”

“光铺货、仓储、物流、促销这一块就足够令王董他们崩溃了,更别提如果销量不佳的话,接踵而来的退货和后续管理!”

听到这,张孟平总算明白了,心中咂舌。

乖乖,20%就是4千万袋糖?要是那8万吨全部没订单的话,那不就等于是2亿袋了!?

想到那个可怕的数字,萝卜同学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看向王志泉的眼神不免也有些怜悯起来……

………………

听闻王志泉的一席话,林可染面色不变,笑吟吟地看着他:“看来王董今天请我吃饭,是有大事想与我商量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