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439章 孵化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第439章 孵化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3:49

第439章 孵化

不得不说,城口县的美食固然很有特色,除了格格面之外,腊肉粉粑粑、蛋皮、牛肉脯等特色小吃味道也很是令人眼前一亮。

但是这个价格嘛……

“有没有搞错!一碗排骨格格面竟然要8块钱!?在双庆吃小面也只要3块钱的说!”于晓华手里拿着刚买的三两黄牛肉脯,扯下一小丝放在嘴里,愤愤不平地嚷嚷着,眼珠子却是滴溜溜地看着杨铸,似乎生怕自己这位金主不高兴。

花花同学的埋怨倒是不无道理,同样是二两面,格格面只不过多了一小格顶天只有二两的粉蒸羊肉排骨和三两铺在下面的土豆而已,价格竟然要比双庆那边的小面贵了足足5块钱,这种物价完全打破了她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认知——在她想来,越偏僻越穷的地方,物价应该更便宜才对。

而杨铸也略有些意外,虽然他知道由于资源的高度集中和交通的便利性,越发达的城市除了房租以外,其实民生物价远比二三线城市便宜,但是城口这边的物价水平真的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就在刚才,他还在某个牛肉火锅店门口随即采访了下一伙刚出店门的消费者,结果得知这5个人在没有点名贵酒水的情况下,一顿饭竟然消费了将近600元,这可把他惊的不轻;

而在某家专卖城口本地特产的商店,询问了颇有名气的城口老腊肉的价格后,13元/斤的价格更是让他深有感触——要知道,在2001年,全国新鲜猪肉的均价也就是6元钱/斤罢了,2002年甚至还有所回落;

再说了,腊猪肉又不比牛干巴,成品的损耗真的不大,如果不是那种悬挂2年以上的老腊肉,损耗甚至可以控制在10%以内,这一来一回的,几乎等于是双倍鲜肉价格还多——虽然说老腊肉不管是腌制还是熏制,都有额外的成本,再加上店主号称采用的是本地特有的黑毛猪,又多了一分加成。

但现在毕竟不比后世,在这个农产品尚未通过地理标识来大幅溢价的年代,这种价格溢幅委实有些超出普通人的心理预期——而且在当下,刚脱离温饱线不久的大众们,大部分也尚未意识到黑毛土猪跟长白猪肉的真正区别。

想了想,杨铸侧头看了看跟在旁边的刘骞,笑眯眯地问道:“骞哥,这事你怎么看?”

刘骞则是一脸的不以为意,操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说道:“这不挺正常么?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往大城市里面跑?”

“事实上,在我们老家酉阳,物价也比双庆贵的多!”

“不然的话,我们这些进城讨食吃的棒棒也不会过的那么省了——要知道,虽然被人看不起,但是我们这些出卖劳动力的棒棒的收入其实还是蛮不错的,之所以过的那么苦哈哈,无非就是要养活老家那一屋人,所需要的开支真的太大了!”

顿了顿,刘骞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城口这边的物价竟然比我们酉阳还要贵上一些,却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都该差不多的才对!”

“以我对双庆这边的了解来说,我估计这边物价之所以这么高,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嘛,经常在乡下混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苦哈哈除了一些特殊日子,平时是舍不得下馆子或者买那些贵到离谱的特产零食的——也就是说,进这些店消费的人,其实就是那么一撮有钱人!”

“而城口这边锰矿那么有名,不出意料的话,这边县城的物价其实是被那些过来谈业务的老板和矿业公司的职工哄起来的——毕竟卖矿有多赚钱大家都晓得,在事出有因的情况下,对于一块两块的涨价没有那么敏感,而这些人的数量其实真的也不少,店老板涨起价来毫无心理负担,;”

“所以慢慢的,你家看到我家涨,也跟着涨价,他家看到我家涨,也跟着涨价,一来二去,城口县的物价就飞到天上去了!”

杨铸点了点头,而于晓华在旁边也恍然大悟——越是人口基数少的地方,越容易被具有主导地位的核心消费者带动价格心理预期这个朴素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见到两人赞同自己的说法,刘骞顿时高兴了起来,继续说道:“第二个原因,两位老板应该也感受到了——那就是交通!这边的交通环境确实有点恼火!”

“两位老板可能不清楚,这边的路难走,通行时间长、车子费油,配件损耗严重、货物损耗高、货物品质下降等等原因会直接影响运营运输成本,外面运过来的东西价格高只是本地物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边跑车的风险太大了!”

说到这,刘骞叹了一口气:“话说回来,人哪有不怕死的,就算是我们棒棒,遇到暴雨天或者去那些地势陡峭帮客人搬货的时候,也要涨一下价;要不然一个不注意,就是残废!”

“更何况这一路上走过来,你们也发现了,开车、尤其是开卡车,这边的路,风险太高了——没下雨还好点,一旦下雨天或者下雪天,司机简直是在拿命在拼!”

“在这种一个不小心就没命的情况下,这边的运费怎么可能低的下来?——就算是运气好,出了点小事故,人没事,但是诸如货物全部损坏、因为运输时间逾期导致商家拒收等情况也会折进成本里面去;长此以往,这边的运费比其它地方高上一大截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际上,我有一个认识的棒棒朋友,他以前就是图着运费高才借钱买了辆卡车跑城口这边的,后来因为出了交通事故,商家拒收那一车子的蔬菜不说,委托方也不肯承担损失,最后弄的他直接破产,最后只能去当棒棒的——据他所说,这种事情简直不要太正常,弄的现在人家一听到跑城口这边,脑袋都摇成拨浪鼓了”

听到刘骞这么说,杨铸心里一叹,眉头皱的更紧。

事实上,正是因为隐隐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他才对原本脑海中形成的那个计划犹豫了起来的。

原本在他的勾勒中,在巴蜀地区构建一个高效率、高触达率的庞大物流体系是作为计划的三大核心点存在的。

而作为全盘计划存在的基础,“2 2 1”物流配送体系,是他打造的重点,而之所以瞄准棒棒军,就是因为棒棒军是杨铸构想中,那个“1”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2 2 1”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个“2”,指得是商品供应物流链,即实现“产地-中转中心-大区仓储调配中心”三者之间的2个高效物流直达环节;

而第二个“2”,指的是商品配送物流链,即实现“大区仓储调配中心-一级物流仓储中心-城市仓储中心”三者间的2个高效物流配送环节;

最后一个“1”,则是指末端配送,即通过大量抢占“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市场,将铸投商贸的触达触须,逐步伸到末端消费者这里——不要小看这个,其实在“得物流者得天下”的电商时代,这一个步骤的战略意义外人无法想象。

而之所以邀约刘骞陪同自己过来一路考察……

一方面是他认为吃苦耐劳、美誉度良好,偏偏又带着浓重“袍哥风格”的棒棒军是末端配送的理想人选,如果假以扶持和引导,不难与包邮区的“四通一达”们一较高下,作为名单上的人选,有必要与刘骞构建最起码的私人信任感。

另一方面则是“蜀道难于上青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杨铸在一开始就担心在商品供应物流链这个环节就会遇到输送不变的情况,于是考虑着是不是届时让棒棒军参与该环节,通过人力去克服一些自然障碍。

其实在杨铸的构想中,就算让棒棒军参与,也不会有太长时间,期间的成本就算高昂了些,也可以暂时忍受——毕竟华夏“基建狂魔”的称号举世皆知,估计用不了两三年,城乡公路就会修到家门口,届时的成本就可以完全控制下来。

可是,千算万算,杨铸万万没想到的是……城口这地方,交通情况竟然恶劣到了这种程度!

这还没进乡去考察末端运输路段现状呢,摆在面前需要克服的艰险路段就已经将近100公里——别的不谈,光居高不下的货品运输折损率和配送延迟所带来的消费体验感下降,就是他无法接受的东西;而这么长的距离,根本没办法通过棒棒军的人力措施来进行弥补!

至于说高猛曾经提过明年城口这边就会竣工二级公路,实现“8小时抵达双庆”……

呵呵,对于杨铸来说,且不论这条公路届时能不能按时通行,就算到时候真的可以通行了,中间也足足隔了一年半的时间——今年的任务你怎么完成?难不成在领导们的眼皮子底下就这么拖着?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铸一边考虑着晚上是不是跟要跟程永刚通一个电话,重新谈一谈条件;一边则是彻底放飞了自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客,好好欣赏起城口的优美风光起来。

………………

下午五点半,杨铸等人如约而至,一大桌子人吃了顿觥筹交错的丰盛晚宴后,便借口需要勾选考察项目名单提前回到了自己房间。

胡乱勾选了两个农业项目后,杨铸掏出手机来,一边吐槽着城口糟糕的通讯信号,一边宛如人体指南针似的四处筛选信号良好的位置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听着这绝对不是花花同学整出来的声响,杨铸有些疑惑地走过去开了门,却见到一个约莫三十岁上下,自己从未见过的青年人在高猛的陪同下,站在门口。

“这位是??”杨铸扫了扫这名脸上略带忐忑的青年人,然后把目光移到高猛身上。

高猛笑嘻嘻地看着杨铸:“哈哈,杨主管,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了!”

“这位是城口精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虽然很冒昧,但张总一直对公司心怀仰慕,知道你来我们城口县之后,也一直在拜托我帮忙引荐一下,我实在推辞不过,因此只能过来叨扰你了。”

“嗯……杨主管,你不会生气吧?”

看着高猛在那假模假样的一脸愧疚,杨铸眼角忍不住跳了跳,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不好意思,今天晚上喝了点酒,头有点晕,有啥事咱们明天再聊吧!”

说完,就要关门。

高猛见到区区一个小主管竟然如此不卖他面子,惊讶之余,却也又有些着急。

要知道**这家公司并不在推荐名单上面,而杨铸等人明天就要正式开拨进行实地考察了,届时如果真的要找机会让两边详谈的话,少不得要走一些申请程序——这对于他来说,委实有些被动与冒险。

再说了,就从刚刚杨铸给出的反应来看,这货明明就是没打算给自己面子,届时万一直接找理由拒绝自己的申请要求,那时候传出去,自己的脸还往哪儿搁?

正当高猛伸打算死皮赖脸地在今天争取一两个小时的面谈时间的时候,**情急之下却直接把半个身子卡在了房门处:“杨主管,别误会!虽然我们精创科技并不在推荐名单上,但我真的对贵公司仰慕已久,这次求着高科长帮忙引荐,也是我这边有个好项目打算与贵公司进行合作,真的没有强买强卖的意思!”

“半个小时,不,给我十分钟!”

“给我十分钟简单介绍下我们的项目,如果到时候您不感兴趣,我立马赔罪走人,绝不拖泥带水!”

看着**一脸的焦急与渴望,以及凌在半空中的一份文件,杨铸莫名想到了自己前世那段四处寻找天使投资人的经历,心有感触下,手上一松,任凭房门被挤开,却也不接那份商业计划书,只是虚手一引:“进来坐着聊吧!”

屁股甫一沾在沙发,刚刚舒了口气的**就马不停蹄地拍起马屁来:“杨主管,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贵公司可是我们的偶像啊!”

“撇去贵公司独步天下的o2o业务不说,单就您所在的投资中心,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就扶持了四百多家优质中小企业;在这个现金流大过天,银行贷款审批却难如登天的年代,可谓是万家生佛也毫不为过啊!”

杨铸对这些马屁毫无感觉,只是似笑非笑地掏出手机来看了看时间,轻飘飘地说道:“张总,你还有八分钟!”

**和高猛脸色齐齐一僵,刚才看到杨铸这么爽快地松开手,以为他碍于情面,愿意给自己足够的详谈时间了,结果这货说是十分钟,就真的只给十分钟。

略一打量杨铸的表情,觉得这货不像是在开玩笑,**当下也顾不得许多,赶紧收了马屁,开始说起自己的构想起来:“杨主管,关于贵公司来我们城口的使命,我已经知晓了;”

“而我们城口县包括交通、物产、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企业规模构成等现实情况,下午的见面会上想必您也了解个大概;”

“毫不避讳的说,身处双庆地区旮旯就角落里的我们,除了天时以外,地理、人和,全部都沾不上边!”

“或许在您看来,地理因素、尤其是交通因素,是造成贵公司投资顾虑的最大障碍因素;”

“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看来,外在客观因素我们或许有办法慢慢来解决,但是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才是制约本地经济发展和投资回报率的最大障碍!”

“高科长有句话说的好——扶贫不是施舍,帮扶也不是让人家当冤大头;只有两边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和利益互补,这条路才能长久走的下去!”

杨铸闻言,很有些讶异地扫了外形并不“高猛”的高猛一眼,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有些尖耳猴腮的家伙竟然会有此见地,当下兴趣也来了几分,笑眯眯地看着**说道:“这话倒也有道理,所以……张总,你想让我们投资的项目是什么?”

**听到杨铸的态度有所转变,信心顿时多了几分,深吸一口气说道:“杨主管,我之前说了,既然外部的客观因素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慢慢解决,那么对于身上带着帮扶任务的贵公司来说,其实最容易制约你们投资回报率和帮扶效果的就是人的因素了;”

“换而言之,就是当前城口这边的本土农产品企业以,无论是从观念意识上还是管理水平上,甚至是产品质量把控上,都无法满足贵公司的长期合作要求——毕竟,铸投商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众所周知,而贵公司合作商家和区域如此之多,未来绝对不可能花费太多的人力资源来专门关注我们这么个小地方的企业;”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

“与贵公司合作,面向城口县本地企业,成立一个o2o产品项目孵化中心!”

孵化中心!!??

杨铸眉头一挑,看着**那张略带忐忑的脸,兴趣顿时被勾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