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462 天价“补品”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第462 天价“补品”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3:49

第462 天价“补品”

众所周知,对于自家兄弟隐瞒身份,后果非常严重。

自己真实身份曝光的当天,花花同学就一脸八卦地给萝卜去了个电话,然后用一种极为夸张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跟这位发小足足嘀咕了一个多小时。

于是乎,后知后觉的杨铸在大惊之下给自家兄弟去电话想要解释解释,却无一例外地都被直接挂断了,一同传过来的只有一条短信:“不敢高攀杨总!”。

面对着两辈子最好兄弟的怒火,杨铸对某人恨得牙痒痒之余,也愁的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不过呢,地球人都知道,大侠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要有一腔热血之外,还得兜里要有票子。

所以呢,没过几天,面对着亟需整改的螳螂村及周边三个村民小组,共计116户41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农危改”项目,某位张大侠不得不把主意打在自家兄弟身上——没法子,此时的镇雄,老鼠钻进公账都会哭着出来,委实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这些扶贫项目。

但是这货不但矫情,还很有些土匪本色,就算是找自家兄弟帮忙也绝对不走寻常路。

于是,杨铸在几天后忽然收到了一个加急的包裹,见到自家兄弟给自己寄东西,满心欢喜的杨铸打开一看,却是一小包九块九包邮品质的土茶,以及……一封信。

这封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大意就是这包茶是萝卜同学未来的岳父大人花费数十年苦寻后,终于在某处寻得汇聚天地灵气之宝地,耗尽无数心血之后方得以栽培茶树三两棵,比起武夷山的大红袍母树有过之而不及,堪称万金不换之稀世珍宝;配以自家岳丈独家秘方七揉七晒之后,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而今,萝卜同学花费了无数口舌,在数次呕血苦求后,终于说动自家未来岳丈把这二两视为传家宝的绝世佳茗割爱给自家兄弟;

不过嘛,兄弟归兄弟,事关自家未来岳丈,最起码的辛苦费还是要给他老人家的。

这钱呢,要的也不多,拢共……18.4217万!

见到自家兄弟把“强买强卖”这一套兴起于新世纪的剪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杨铸着实有些哭笑不得……你丫的到底是大侠还是大盗?

以他的身家自然不会把这十多万块钱放在眼里,只不过对着这一串有整有零的数字却好奇的紧。

这时候,早就跟萝卜串通好了的花花同学说出了实情,这笔钱是拿来做搬迁前的老房子临时加固的——搬迁安置地的费用正在向上级申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批的下来,但是那些老房子大多年久失修,为了以防万一,萝卜才想出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面对着自家兄弟的胁迫,杨铸还能说什么?只能当场咽下一口杂味极重的茶汤后,违心地赞了声“好茶”,然后大手一挥,立即打电话让小丫头给萝卜把钱转了过去——没法子,这种事情只能走私账。

或许是尝到了甜头,又或许是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动作让萝卜同学感到很过瘾,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萝卜热情高涨,隔三差五地就给杨铸寄各种各样的“稀世珍宝”,有时候甚至一天能到两个快递。

面对着那一盒盒稀奇古怪的东西,杨铸简直要崩溃了——他倒是不在乎钱,可是自家兄弟寄过来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一根号称是来自钟鸣,在民间珍藏了数十年的“千年五加皮”——那玩意上面的泥土都还没晒干,运过来后都有些发霉了。

两尾号称是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捕捉上来的“极品弓鱼干”——就这巴掌大小的个头,菜市场上的售价绝对不会超过2块钱,鱼肉没晒透不说,肚子里的内脏还没去除干净,打开箱子后一大股恶臭味。

两根号称是稀世珍宝的“千年灵芝”——天见可怜,就那两枝顶多只有半巴掌大小的玩意,杨铸很怀疑它们长出来的时间有没有一千分钟。

最过分的要算那一小罐“价值”7.6万,号称是采自深山绝岭,千丈悬崖上的岩蜜了。

看着那瓶子上尚未撕干净的标签和里面明显粘稠度有问题的液体,杨铸彻底怒了……你丫的直接从商店里买成品糊弄我也就罢了,结果还买了一瓶假货!?

只不过,两辈子的兄弟,杨铸自然知道萝卜搞这些恶作剧是为了什么,为了能让这货出气,杨铸不得不苦着脸,当着花花同学这个内奸的面,把这些“真.天价伪劣产品”一一吃到肚子里——不过那两尾弓鱼没吃,那玩意已经变质了,吃下去要死人的。

………………

从小金库里前前后后掏了近四十万,连续吃了七八次“补品”之后,萝卜总算肯接杨铸的电话了,正当杨铸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的时候,结果眼下竟然又接到了自家兄弟的快递。

想起自己前段时间天天跑厕所的痛苦经历,接过盒子的杨铸忍不住缩了缩菊花,胆战心惊地看着花花同学:“萝卜这次又要干什么啊……有啥事他老人家直接来个电话不就行了么?”

花花同学则是幸灾乐祸地看着他:“这我哪知道啊,你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杨铸撇撇嘴……这段时间,花花同学最大的乐趣就是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跟萝卜两个分享杨铸各种各样的糗事以及讨论下面要给杨铸寄什么“补品”,要是说这个内奸不知道自家兄弟所图何事,他一万个不相信。

深吸一口气,杨铸以一种必死的决心拆开包裹,结果却发现里面除了一封信外,就只有一盒蓝色的“香格里拉”。

看着这盒滇南新出不久的香烟,杨铸顿时长长地舒了口气——虽然说蓝色的香格里拉只是该系列里最便宜的一款香烟,但是对比于以前那些能要人命的“稀世珍宝”,委实好的不是一点两点。

阿米豆腐,老天总算开了一次眼了啊!……这一刻,杨铸感动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见到里面竟然是盒香烟,花花同学顿时大为失望,旋即忿忿地捏起了自己的小拳头,很有些掏出电话拨过去破口大骂的冲动——萝卜这个叛徒!前两天明明说好了要寄一瓶霉豆腐臭死这货来的!

把花花同学脸上的表情纳入眼底,杨铸不无得意地笑了笑,然后打开自家兄弟的来信,一目三行地看完后,略一沉思,然后把信递给了于晓华:“这事交给你去办了吧,等到咱们回县城的时候,你找个时间跟谢邀聊一聊。”

于晓华接过信快速浏览一遍,便明白了杨铸为什么会这么说。

信里的事情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镇雄县经过前几年的探索,想要通过打造农业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培植、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每年安排100-3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核桃、竹子、木漆等“绿山、富民、增收快”的主导产业给予扶持;

同时,有感于自己的交通问题,他们想要发展一下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因此,包括天麻、黄精、重楼、吴茱萸等优势药材的价值发掘是重点项目之一,给出的带动指标也并不低——三年内,带动就业人口要超过2.3万人。

只不过镇雄那边虽然愿意在土地流转这一块给出政策支持,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引进的企业必须满足“提供种苗、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保底收购”这三点……也就是说,引进的必须是实力和信誉都有保证的国内大型企业或者地方龙头企业。

因此,已经成为镇雄扶贫办明星人物的萝卜同学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给自家兄弟寻求帮助——铸投商贸虽然本身并不是做药的,但架不住杨铸路子野啊,铸投商贸的关联商家那么多,顺藤摸瓜一下,总能对接到一批子符合要求的药企的,到时候能够引荐个三五家,那对于萝卜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帮助了。

只不过并不清楚杨铸最近商业动向的萝卜万万没想到,自家兄弟最近刚好在这一块分了一块不小的蛋糕出去,别说引荐三五家药企了,就算是直接说动他们在镇雄投三五个a类项目,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听到杨铸把这事丢给自己,花花同学有些不满意:“这段时间天天帮着你干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已经很辛苦……谢邀那边,为什么你自己不去说?”

杨铸翻了个白眼:“谢邀那边已经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了,那么这件事就不适合我去开口……我去聊这事不但有以势压人的嫌疑不说;一旦开口了,人家肯定会瞧在我面子上在镇雄投一个a类项目,那么这事对于萝卜而言却未必是什么好事!”

听到杨铸很有些臭屁地自吹自擂,于晓华不服气的皱了皱鼻子,不过想到这货现今的影响力,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说的是事实。

只不过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花花同学却有些不太理解:“一个a类项目诶,这么大出风头的事情怎么就对萝卜不是好事了?”

谷鵥

杨铸笑了笑:“我问你……这种招商引资的项目,你觉得是招商局的事情,还是萝卜他们扶贫办的事情?”

于晓华想了想:“两边都沾边吧,不过严格地来说,应该是招商局为主……你是怕到时候不好算功劳?”

杨铸摇了摇头:“不完全如此,你再想一想,萝卜是什么级别?这种涉及到镇雄重点经济项目的事情,为什么上面会忽然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如果是考虑到我和他的私人关系,为什么萝卜的职位没有变化?……至不济,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给出一个小组长或者副组长之类的暗示也成啊!”

于晓华听出了杨铸言语中的含义,顿时眼睛一睁:“你的意思是……有人想要薅萝卜的羊毛?”

听到花花同学用词的谨慎,杨铸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叹息一声:“萝卜那个家伙,性格太容易被拿捏了;在镇雄那种遍地困苦的地方,只要带他去现场转一转,让他主动站出来不计名分地帮忙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说实话,他的性子真的不适合在那个圈子里混。”

说到这里,杨铸冷笑一声:“只不过……薅我杨某人的兄弟的羊毛,却得先问我答不答应!”

转过头来看向于晓华:“花花,等今天晚上回城口后,你跟谢邀见次面,让他派人去镇雄走上一趟,直接跟萝卜敲定2-3个c级项目就行了,其余的,不管萝卜怎么口灿莲花,也别去瞎掺和!”

于晓华皱了皱眉:“你们这样打禅机,镇雄那边的领导看得懂么?”

杨铸嘿嘿一笑:“别小看人家,在那个圈子混的都是人精,只要谢邀那边的人只跟萝卜对接投资项目,他们自然知道粤省黑土地药厂是冲着谁的面子过去的;”

“只肯投资两三个c级项目,他们也知道是我的意思是什么……就算他们装作不懂,不给萝卜安排个信号性质的临时职位,反正两三个c级项目也得好几百万投资额呢,够萝卜去交差了!”

于晓华撇撇嘴:“整天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小动作,你们这些人活的累不累?”

杨铸耸耸肩:“我也没办法啊,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放在台面上来说。”

说到这,杨铸想起来一件事:“你今天晚上跟谢邀聊的时候,记得提醒他,不管最后投的是c级项目还是a级项目,都要争取一下类似于双层ppp架构的合作机制;”

“也就是说,即便镇雄现在还没有相应的运营管理平台,最起码也要做到或者的基层架构”。”

于晓华皱眉:“就算现在的地方政府其实也拥有着模式探索的权利,但是……你就这么看好温老的双层ppp合作模式?要知道,现在这东西还在实验阶段,你就不怕到时候出岔子?”

杨铸叹了口气:“我的确很看好双层ppp合作模式,但是说实话……从宏观层面讲,我觉得这种模式放在镇雄这种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地方去主攻农业开发升级更有战略价值,而不是放在城口这种耕地稀缺的地方去尝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发。”

“因此,在我看来,在镇雄开辟一块试验田,或许对于温老和领导小组而言,更有借鉴意义。”

于晓华撇撇嘴,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杨铸这个提议更像是想要避开温老。

幼稚!

此时杨铸在花花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像极了一个身处叛逆期地熊孩子。

不过想起一件事,花花同学拍了拍杨铸的肩膀:“谢邀那边,估计要等到明天才能碰面了,今天晚上我已经约好了人,到时候你得陪我一起去见一见。”

杨铸皱眉:“什么人,需要我出马?”

于晓华翻了个白眼:“您老人家成立这个山城食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不就是想涉足双庆地区的食品制造行业,同时在帮扶本地食品制造企业的同时,构筑自己的行业脉络么?”

“那你总该知道,在双庆这边的食品制造业,咸菜产业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吧?”

杨铸挑了挑眉:“今晚上你约了这边咸菜产业的龙头企业?”

于晓华点了点头:“准确的说,是几家比较大型的咸菜企业相关负责人,但是最大的那两家企业不在其中。”

杨铸点了点头,心说这才合理。虽然双庆这边最大的两家咸菜企业跟铸投商贸都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以对方的规模和地位,商务接待下自己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说到大晚上的跟其他人一起拜访于晓华这个刚成立没几天的山城食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却绝无可能。

这不是什么礼不礼貌的问题,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毕竟当下两者之间的社会地位根本就不对等,真要这么做,等同于人家主动把自己的身份自降两个等级,任何规模以上的企业都不可能这么干。

“既然是你约的,你去谈就行呗,拉上我干什么?”虽然并不在意一些有的没的东西,但杨铸对这事很显然没什么兴趣。

于晓华恨恨地看了这货一眼,咬牙切齿地说道:“上面让你来双庆,是让你过来开展帮扶项目的……结果你倒好,现在什么事情都让我来出面。”

“人家这些企业是得到双庆领导们的指点,跑过来寻求帮助来了,我对于市场这一块压根底就不精通,你不在,我一个人怎么对付?”

“寻求帮助?”杨铸皱了皱眉,既然是得到了双庆领导的指点才寻上门来的,作为结伴帮扶的齐鲁企业,那于情于理都得见上一见。

于晓华有气无力地吐了口气:“那些人不方便直接打你电话,于是只能把话带到我面前……”

“自打90年代起,国内的咸菜市场就一片混乱,各种各样的价格战层出不穷,利润也越来越低,到了现在,哪怕是双庆地区的这些大型咸菜厂都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人家说了,不指望你杨老板下场出手,只要你肯指点指点出路,那些企业就感之不尽了!”

这倒是事实,如果湾湾人民知道华夏90年代-千禧年这段时间里,咸菜市场的竞争惨烈程度的话,就绝对不会说出“大陆人民吃不起榨菜”这种不经脑子的言论。

事实上,如果说五年前的咸菜市场,99%的品牌企业在经历过数轮价格战后还能勉强保持微利的话,到了现在,95%的品牌企业全都是在亏本经营。

但是,别看小小一袋咸菜很不起眼,但是由于其生产加工和原料种植的特性,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此一旦有一个大型咸菜制造企业倒闭,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动则上万人的就业问题,除此之外,种植户的“业务改道”和欠款问题也绝对是一个令当地政府头大的麻烦。

“成吧,今晚上我陪你走一遭!”既然事情的牵连不小,杨铸也不再推辞,从石头上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

于晓华见状,赶紧叫住他:“等一等,我先找个信号好的地方给他們去个电话……该死的,这里怎么不多建几个信号基站!?”

看着夕阳下,花花同学举着电话跟猴子似的上蹿下跳找信号,杨铸忍不住一乐,打开自家兄弟寄过来的那盒蓝色香格里拉,慢悠悠地靠在车身上抽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