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 第一百七十章 梅岭静坐(二合一)

第一百七十章 梅岭静坐(二合一)

曾养性的加入对刘大炮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套一句比较俗气的说法:这特么就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啊。

而事后在耿精忠得知了此事之后,却是干脆利落的,将自己的家人也送到澄海来了,同时向刘大炮发出了援兵的请求,甚至隐晦地表示,希望把整个王府都给搬到澄海来,以后他就在澄海养老了,但作为代价,公司必须给他足够多的股份,让他当一个闲散股东。

分明却是也存了让刘大炮干脆收编自己的意思,剩下的只是讨价还价而已了。

这当然不是说他耿精忠突然之间就大彻大悟,愿意当一个大明的忠臣了,而是实在是形势比人强,迫使他做了这样一个看上去最为聪明的选择罢了。

要知道三藩四镇之中,就属他的威望是最低的,因为人家吴三桂是王一代,尚之信和孙延龄都是王二代,只有他耿精忠是王三代,是个孙子。

而且还是个刚刚继承王位不久的孙子。

父辈遗泽是个好东西,但遗泽这东西只能留下位置,却是很难留下威望,最终这个位置能否转化为货真价实的权力,却还是要看这个坐在位置上的人的能力的。

更何况,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越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越是要担负至重的责任,而生逢乱世,作为一个起兵造反的领袖,身上最大的责任,也是唯一的责任就是:赢。

结果他这仗都打了快半年的时间了,愣是打不下金华,连李之芳都打不过,而名义上是他的藩下将的曾养性却都已经打下宁波了,更何况人家曾养性打的是什么对手,人家面对的是清廷的康亲王杰书,面对的是八旗天兵,自己带的是靖南王府主力,人家曾养性带的却只是一支偏师。

这样的既定事实之下,耿精忠他在军中本来就不怎么高的威望,自然就更是要大幅度下降了,本来还想着凭借澄海城支援的先进火器打那李之芳一个狠的。

结果特么的郑经这个臭表脸的货居然还把他的武器给劫了。

还把澄海城给围了。

而尽管耿精忠很清楚郑经绝对没有可能攻破澄海城,但人家刘大炮以此为借口拖延那批武器的交付的话,耿精忠也是一点脾气也没有,甚至完全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何况刘大炮答应他的水师支援啊,武器支援啊,本来不就都给了曾养性了么?

而此后曾养性在拜访过澄海城之后,直接决定在澄海安家,却分明已经是改换门庭的意思了,他能怎么办?他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是孤注一掷的全军押上,寄希望于速破李之芳,给自己找回一点颜面,然而他用兵太臭,李之芳又真不愧是天下汉奸武将中的翘楚,竟反过来利用耿精忠急于求胜的心里反向打了他一个埋伏,让他反而大败。

别说攻破金华了,都特么退守到仙霞关了,若非是李之芳担忧曾养性爆自己的后路,说不定都攻破仙霞关,帮清廷收复福建了。

所以遭逢大败的耿精忠,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也认定,自己好像确实不是争霸天下的料,都不用刘大炮做什么,他现在麾下的将军们就已经不太服他了,第一大将曾养性更是直接跳槽,再坚持自立割据的话,说不定就会有部下兵变了。

到那个时候,父祖两辈留给他的遗泽,就便变成他的催命符。

聪明人,最能审时度势了。

他本来野心也不大,如果清廷愿意让他继续当靖南王的话他压根就不会造反,此时既然遭遇了重挫,自然也就存了干脆找一条大腿抱的心思,选择也无非就是吴三桂与刘大炮两人而已。

而这两人中刘大炮又代表了明廷正统,且股东之间人格上完全平等的这个制度,又着实比较合他的胃口,再加上他与刘大炮又是邻居,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自己与刘大炮是相互互补的,说是雪中送炭或许不妥当,但也绝对好过去投靠吴三桂锦上添花。

更何况他在吴三桂眼里就是个孙子,想来真要到了吴三桂手下,日后免不得要憋屈一些的,相较之下还是年龄比他更小一些的刘大炮,日后相处起来才会更加舒服。

刘大炮对耿精忠的投诚当然也是要表达热烈欢迎的,不过这属于曾养性投诚之下的买一赠一,倒是也没有特别的兴奋。

只是这样一来,城外的郑军看起来,就着实是有点碍事了。

而就在刘大炮收到耿精忠的求援信,已经暗下决心要助他一臂之力攻下金华,收编他手中兵马之后,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神隐不见消息的海丰四镇,终于有了消息。

还是他主动派雷震天调查此事时得来的消息。

简单说,海丰四镇在惠州城下的时候遇到了金光祖和刘秉权的绿营军,简单的打一打,他这头再派出刘秉政作为说客逼逼一番,俩人直接就投降了,与此前计划并无任何出入。

再之后攻下梅岭三关,也是异常的顺利,要知道十七世纪是火炮的世纪,古时候留下来的所谓雄关壁垒,如果没经过特意的改造的话,在火炮齐射之下战略地位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海丰四镇的火炮持有数量本就远超清军,梅岭三关作为汉朝时候的要塞又是年久失修,打起来真的不要太容易。

然后,喇布就亲自南下,与冯振海交上手了。

“喇布居然要从梅岭的方向出来,绕路来打澄海?他居然要从南边来?他还真是看得起我。”

喇布要想打澄海,大体上是有三条路线的,一条是往北打,先破白显忠,再沿着白显忠的进军的路线一路收复失地,威胁福州耿军老巢,再顺势南下,攻打澄海。

这也是最为堂堂正正的方式,一路碾压下来,与杰书进行联手,将耿精忠与刘大炮一同搞定,一举为清廷平定整个东南。

刘大炮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是岳乐负责江西战事,一定会这么大,突出一个气势恢宏,堂堂正正。

再一条路就是中路,也就是从赣州走水路入汀州,再从汀州南下,作为郑经的援军继续合围澄海城。

这条路也是刘大炮乃至郑经俩人一致认定的,喇布最有可能走的一条路,胜在猥琐,直接,即使打不下来澄海城也可以考虑在泉州爆耿精忠的后门,给耿精忠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变相的也算是援助了杰书了,难度上也比打北路更小一些,进可攻退可守的,实乃是上上策。

结果人家喇布压根就不来。

反倒是选了最不可思议的南路。

南路是三条路中最顺畅的,最利于大军行进和补给运输的,相对也是平原最广袤,但问题是海丰四镇就在梅岭三关,而梅岭三关又是南路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仗……

好家伙,刘大炮自己的援军和郑经的援军互相之间打起来了?

可是,意义何在呢?

如此一来,郑经兵临澄海城下的天赐良机,不就这样浪费了么?

而且这一仗打的,就完全和耿精忠没有关系了,甚至西路军的白显忠的压力也一下子小了,轻了许多,他喇布与杰书就相当于是各打各的,完全没有了战略配合。

这是有毛病吧。

“那前线的战事现在到什么地步了,伤亡如何?已经都特么打起来了,为什么我今天才知道?”

“据天地会在广州的弟兄们说,喇布曾给平南王府下令,由尚之孝亲自带领兵马封锁驿站。”

“尚之孝?师叔你怎么看。”

“尚可喜和尚之信这一对父子……谁赢他们帮谁,但同时也至少没派出真正的大军来断绝老冯退路,说明他们这是也不想把咱们得罪得太死吧,我没猜错的话,他们与祖泽清的仗,打得应该并不顺利,吴三桂……可能确实也是做得有点过分了。”

“吴三桂做的过不过分和我有什么关系?到底谁才是大明的丞相,到底谁才是大明的皇帝?他们尚家到底是清廷的官员还是我大明的官员?孙延龄又在干什么,还在和马雄死磕么?我特么的到底在跟什么样的货色组成同盟,跟这帮虫豸在一起我建立个屁的大业啊!”

说道愤怒的时候,刘大炮一把将桌子给掀了,惹得雷震天一时都是心惊胆战。

既曾养性和耿精忠入朝之后,大炮的心态……似乎已经变了。

“战况呢?我就想知道我现在能不能看到战报,喇布手上到底总共有多少兵,十万?二十万?老冯的伤亡又是如何?”

“这……喇布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推测应该是三万左右,毕竟他北边还有个白显忠,应该就是一部分先锋营,加上一部分镶蓝旗精锐,以及一部分江西本地的绿营兵马。”

“三万多人,这人数上,不比老冯多啊,战果呢?”

“这……”

雷震天一时之间也为难了起来。

“说,没什么不好说的,老冯毕竟不是正经将军出身,如果他打输了,我也可以接受。”

“事实上……据咱们的探子与老冯沟通的消息来看,梅岭方向的战事,烈度很低,至今为止,喇布还未组织过一场真的像点样子,给他造成过压力的进攻。”

“嗯?那伤亡呢?伤亡多少?”

“从老冯的战报上看,不超过一百。”

“斩获呢?”

“恐怕……也不超过一百。”

刘大炮闻言闭着眼睛想了想:“原来是这样,我明白喇布的想法了,他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跟冯振海梅岭静坐呢。”

“他特么恐怕是压根就不想给郑经当援军,但郑经的求援信到了他又不能装没看见,索性选了这最奇葩的南线。

如此,既能保存实力,又能推卸责任,万一战败,或是郑经身死,责任往尚藩的脑袋上一扣,在当前满汉对立的这个大背景下,恐怕反而是清廷的政治正确。

再说的透彻一点,我和郑经打得是政治仗,他喇布打得未尝不也是政治仗,当然,也可以说明这个喇布确实是个草包,可是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如果喇布只有三万多人,海丰四镇的新式火器普及率就算是还没到人手一把,两人一把也肯定有了吧?为什么不尝试反攻呢?是畏惧所谓的八旗天兵么?都特么已经打得是静坐战了,为什么没有一支援军回来支援澄海呢?耿精忠,曾养性,陈近南都派了援军回来了,结果人手一张股票的海丰四镇反而在静坐?冯振海,到底要干什么?”

雷震天闻言也是心里发堵得慌,叹息一声道:“老冯他……已经上折子在请罪了,同时也表示,他回师之后愿意自请辞职。”

“他这个时候请罪还有个屁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天地会不应该是我最坚实的根基么?这消息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老雷你又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我一个孤家寡人,如果连天地会都不能倚仗了,那我特么的还能去倚仗于谁?海丰四镇是何等重要,说是国之根基,不为过吧?他就是这么报答我的么?那里面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天地会成员,就是这么报答我的么?”

雷震天闻言,也不知是委屈还是什么,居然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哭了。

“哭什么?你又在哭什么?你想给老冯求情?”

“哎~”

好半天,老雷才道:“冯振海也好,赵荆山也罢,甚至是我也好,天地会也好,对你的忠心天地日月可鉴,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啊。”

“…………”

“说到底天地会以前只是一个秘密结社的造反组织,冯振海以前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江湖中人,你让他管理海丰四镇委以重任是出于信任,可是他管得了么?没有这个能力啊!李成功,牛大彪,刘应麟,都是沙场宿将,互相之间还谁都不服谁,四镇之间本就矛盾重重,他冯振海……实话实说也确实是不会打仗,他管不住啊!”

“现在梅岭就是这么个情况,喇布见识到了我军新式武器的厉害,不敢再打,但要说出城迎战,大家又都畏惧八旗精锐的野战厉害,谁也不肯做先锋折损了自己的实力。

老冯能怎么办?派老赵上么?且不说老赵的兵马是四镇中最少的,老赵本身也不会打仗啊!万一打输了呢?万一要是损失惨重,老冯可是一点嫡系就都没有了,那他这个大将军岂不是更没法干了么?”

“至于您说回援澄海,回来干什么呢?将军们都看得出您是在钓鱼,回来挨你臭骂一顿么?谁都不愿意回来,耿精忠和曾养性那是在表忠心,师兄他是远在海外不知道具体情况,海丰四镇,需要表这个中心么?”

“回来当援军,挨训,留在梅岭打仗,就是磨洋工也有战功拿,喇布徘徊于城下既然不敢动手,撤军那是早晚的事儿,真动了手,也没人怕他,到时候大胜了你发股票,谁回援谁不就是缺心眼了么?冯振海,他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