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喇布:输赢无所谓,打就行 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喇布:输赢无所谓,打就行(二合一)

将改革之事暂且按下,眼前与喇布的这场战争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刘大炮完全采纳了金光祖的建议,分别派遣了李成功与牛大彪两人分别带着雷神炮上了这两座大山,刘大炮为此还特意为这两座本无名的荒山取了名字,一个叫万胜山,一个叫葬清山,以暗示他对此战的期望。

要知道牛大彪和李成功,实际上就是原本的潮州镇绿营兵马,也就是接替了刘进忠和邓光明位置的两个人,是整个嫡系军事体系之内,刘大炮最戒备,但又确确实实是实力最强的两个人,如此安排,刘大炮也可谓是孤注一掷的拼了命了。

真正在正面战场阻击敌人的,赵荆山与刘应麟两镇都不是满编,刘应麟作为后来者,更是连基本的换装都没有完成,金光祖所部更是刚收编不久的纯绿营,不说当辅兵用,但确实只能算是杂兵。

除了刘大炮这次亲自带来的澄海两营,他这正面战场的军队中最强的反而是尚之信带来的藩兵,和祖泽清带来的兵马。

“祖泽清。”

“臣在。”

“待会儿作战时我可以允许你当做预备队袖手旁观,但是对你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当我军击溃清军的时候,这追击的歼敌的任务,就只能是交给你了,也让本相好好看看这传说中关宁铁骑的厉害,你,应该不会让我失望吧?”

祖泽清闻言心头微微一禀,知道刘大炮是在用话点他,连忙道:“丞相放心,此战臣一定竭尽全力,奋勇杀敌。”

他这次带来的一共也只有两千兵马,但好就好在全都是骑兵,都是他的嫡系,也就是他爹祖大寿留给他的老底子,说白了,本就是存着事有不顺就立刻开溜的心思。

而要是明军打赢的话,追杀乱兵的这种,功劳又大,战利品又丰富,关键是还不会有什么伤亡的任务,那做一做还是很好的。

刘大炮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知道这祖泽清心中的小算盘也不可能真的就真心实意的为自己卖命,但他也是真的缺少骑兵,对这货,暂时也只能惯着。

待各营各部的任务都交代完毕,刘大炮直接就下令:“开炮吧,把这些清军都轰出来”

…………

另一边,喇布军中。

事实上正如金光祖所说,刘大炮其实不知不觉中是已经走入了一点误区的,清军这头的组织架构,远比他们明军这边更乱得多。

不止是满人新不过汉人,满人自身其实也是信不过满人的,所以能领兵的只有爱新觉罗,老一辈爱新觉罗都死光了,自然就只能让新一辈的爱新觉罗上。

然而老一辈的爱新觉罗好歹都是辽东苦寒之地带领着族人奋力厮杀出来的,许多人也确实是当得起英雄好汉这四个字的,而新一茬的爱新觉罗么,其实其中绝大部分可能都没上过战场。

比如这个喇布。

他是顺治十一年生人,所以说算算时间今年还不到二十,作为济尔哈朗的孙子,十三岁当辅国将军,十八岁继承简亲王爵位,二十岁统帅三军,成为清廷方面的五个大将军之一,全权掌控江西战局。

真·生在罗马。

然而就是这么个出生时便已经锦衣玉食,一辈子连京城都没离开过的公子哥,真的有能力降服手下尼雅翰、朱满、希尔根、哈奇哈奇、根特巴图鲁等这些骄兵悍将么?

原本历史上,江西战场是清军唯一一个在前期就打开了局面的战场,但那时因为原本历史上江西派来的王爷是岳乐,人家岳乐好歹作为副将跟随豪格剿灭过张献忠,半辈子战功赫赫,谁也不敢不服,可是,喇布是个什么东西呢?

偏偏江西这地方,还真就比较特殊,这地方既可以打衢州的吴三桂,也可以从梅岭三关入广东,可以顺东边就是耿精忠与杰书对峙的江浙战场,谁都能打,但哪都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说白了,就是个惠儿。

除了西线川陕战场够不上之外,其他的几处战场上他都可以做援军,但另一方面,他又哪都不算。

这职位落到岳乐这种老将的手里,那就是救火队长,哪里需要打哪里,落到喇布手里……

反正在郑经兵围澄海之前,他手下的哈奇哈奇希望去浙江帮杰书,根特巴图鲁认为应该打衢州分摊尚善的压力,折尔肯认为应该抓紧时间征集船只训练水师,尼雅翰则希望镇守重镇武昌,先打白显忠,朱满……他的意见不重要。

这些人的提议固然都是有各自的考量的,因为清廷万恶的投充之法在康熙初年时其实还是明亡实存的,孝庄主政的那几年把清廷早期的恶政几乎一样不落的全给复原了,而康熙亲政时日尚短,也没有威望像顺治一样拨乱反正,但不得不说这些将领们所提议的这些建议,其实每一条都有道理。

闭着眼睛选一条,都不能说是错的,江西战场就这么个形式,干啥都是对的。

但当这些代表了不同人不同利益的战略方向一股脑的都送到喇布眼前的时候,他怎么选,都必然让下面将领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服。

至于喇布本人,也是有一定的小心思的,所以干脆,喇布便下令,全军将士,干脆在南昌驻军,停下了,哪也不去,哪也不打。

他是个惠儿么,让其他四个王爷先打,哪里率先打开局面,哪里有了切实的需要,到时候再去打哪里,有毛病么?没有毛病,康熙都说不出来他的不是。

而屯兵南昌,又是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主意。

说到底其实还是两个字:投充。

这一招是多尔衮搞的,本是为了八旗子弟合法抢劫,简单说就是让汉人地主们“自愿”的献上自家土地给旗人老爷,从此“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旗奴。

不过后来搞着搞着,就变味儿了,因为汉人的地主老爷们发现,这些八旗老爷们好像一个个都挺缺心眼的,满人么,对土地没什么概念的,至少是远远没有汉人的精打细算。

比如说你献上一千亩的土地,但可以和八旗老爷们说,这是两百亩。

八旗老爷们也不会丈量土地啊,事实上他们对土地也不在乎,往往拿眼睛一看,对,是两百亩。

然后,剩下的八百亩就这样被稀里糊涂的隐匿下来了,就不用交税了。

八旗老爷是不会亲自种地的,到头来,真的掌控这些土地的还是那些汉人豪强,这每亩地到底有多少收成,还不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只需要将名义上投充过来的两百亩土地的产出,上缴一部分送给自己的主子,就完事儿了,平日里在乡里依然可以横行霸道,且仗着主子的势,那就更没人管了。

所以这个投充,诡异的就成为了满清八旗贵胄也汉人地主豪强心照不宣的一种勾结手段,到了康熙年间,强制投充的现象几乎已经没有了,但主动来投充的汉人豪强犹如过江之卿。

你叫我一声主子,每年给我上贡一笔花销,我当你的靠山,还能省下你一笔税金,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双赢啊。

好在,清廷的政治制度很高明的把绝大部分八旗都拴在了京城和直隶,这地方就算是再富,也经不住十几万八旗的盘剥啊,早就给刮得天高三尺了,这也是为什么京城作为首都,整个清朝时期周边百姓反而过得最穷最苦的原因所在,至康熙初年时,这投充之法有与没有,废与不废,差别已经不大了。

但是现在,打仗了啊!

八旗兵都被派出来了啊!

撒欢了啊!

真的都不用他们主动去逼迫,汉人中有不少的奴才,都是愿意主动来投充的,而他们这些八旗的老爷,收了旗奴的土地,自然也要保护那些土地了,因为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土地。

所以根据这些八旗将领们第一时间驻扎的地方的不同,他们的利益自然也就各不相同,有了各自想去的地方了。

所以,五大大将军南下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明君对峙,除了川陕战场王屏藩和莫洛打得比较激烈之外,其他人全都在静坐,和吴三桂根本就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

吴三桂在忙着消化他刚打下来的大片地盘,清廷这边,除了畏惧不前,几个网页确实怯战之外,自然就是都在忙着接受给汉人地主的投充了。

至此,八旗老爷们和江南豪强们才终于勾搭到了一起。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其他人相对就也都还好,贪点银子么,康熙甚至都是默许的,但到了喇布这里就比较麻烦了,他年纪太轻了,压不住,关键是江西战场本身还没有一个主线任务,反倒是有好几个支线任务。

所以,喇布就在南昌枯坐了仨月。

南昌这地方,刘大炮之所以将其选做了迁都备选是很有原因的,这里是整个岭南与北方货物流通的中转站,又是大平原,耕地多人口也多,这地方又是唯一一个可以同时扼守赣江航道、浙赣走廊、梅岭古道三条战略及商路要冲的地方

在这里建都,可以同时掐死江、浙、徽、广、桂、闽六个省,而湖南湖北毕竟与江西接壤,所以基本也就控制了。

换言之,这地方四通八达,人口土地众多,这边的地主豪强们又全都很有钱,战略意义上不如武昌,但也差不太多,大家距离又不远,但经济上这里可比武昌发达多了,喇布在此驻军,那是又能刮地皮,又能履行自己预备军的使命,哪出事儿他都可以第一个上,还能照顾到下面所有骄兵悍将的利益的,完美。

南昌在明朝时可是很有钱的,这是真正的国家经济中心之一,比之扬州,苏州,也是不差的,明朝时曾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说法,所以喇布在进入南昌之后,每天那真是纸醉金迷,日子过得要多爽有多爽,也狠狠地发了好大一笔财。

然后,郑经就打澄海了。

直接把喇布的好日子给打没了。

狗日的郑经啊!

人家郑经的求援信都送到他手里来了,郑成功儿子这样大的身份在这摆着呢,澄海城作为明廷首都的重要性更是不用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喇布都不敢当做看不见这封信,偷偷地隐瞒下来。

他要是敢继续待在南昌按兵不动,康熙能气得把他给剐了。

再说澄海哪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攻破的?他一个预备军,也不想打主力啊,所以,他才选择了南下梅岭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进军路线。

压根就没想去救援郑经。

而待他在梅岭终于与明军交手一番,丢掉了军中所有的火炮,见识到了明军的火器之利之后,更是下定了决心,这特么澄海爱谁打谁打,我是不打。

只要他在此地与冯振海磨磨唧唧的多打一段时间,等郑经的兵马都死光光,那自然也就不用援了,他自然也就可以回南昌继续吃香喝辣的了。

最妙的是,喇布还留下了尼雅翰镇守武昌,而他本人也还在赣州地界,在与冯振海静坐的时候,冯振海是真静坐,狗屁没干,喇布可没闲着,每天都能收获好多主动来投充的土地。

所以事实上,昨天听说刘大炮已经弄死了郑经,并且亲自率领大军来到了梅岭的时候,喇布其实一定继续打的想法都没有,他现在只想赶紧带兵马回南昌继续刮地皮。

但是啊,但是,大明丞相刘大炮近在眼前,一仗也不打就跑,像话么?这太不像话了啊,他是大清的王爷,是要脸的,何况真要这么干了你看康熙会不会活撕了他。

怎么也得打一仗,打赢了,固然是好,打输了,再逃回南昌也不迟啊,反正明军几乎没有骑兵,打不赢,跑还不简单么?

他在武昌可是还有一半兵马两万多人呢,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绿营兵,等他回了南昌,随时能聚起六七万以上规模的大军,难道还守不住南昌城么?

早上正吃着饭,一边和部将们商议要如何跟刘大炮好好打这一仗,突然就是好几枚炮弹落到他们营地之中。

“王爷,明军打过来了。”

“打过来了?好,全军听令,杀出去,跟他们拼了。”

说着,喇布居然还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终于开打了。

至于打不打得赢,反而都不重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