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二十章 剖析人性

盛唐闲王 第二十章 剖析人性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二十章 剖析人性

李白领着汤成,直接往后院去,重新翻修过的后院,倒还算别致。庭院之中,有一座凉亭,其上有葡萄藤攀爬,碧绿的枝叶,能够带走少许的酷热。

“汤兄弟,请!”一碗冰凉的酸梅汤,放在汤成的面前。

“多谢编修大人!”汤成一饮而尽,一股爽快的凉意,游走全身,让他脑中变得格外清晰。

“谢什么,你们才是书局的主要顾客,能够体谅我们的难处,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李白起身,挑了一串最大的葡萄,摘下来分了一半给汤成。

此事不能急,太快了吧,就不稀罕了。

这葡萄看着还没熟,但是入口居然有一丝甜味,汤成觉得,以前传闻不可信。这诗仙李太白,哪有什么孤傲狂浪,很平易近人嘛。

“当然,我等也是饱读诗书,岂能强人所难?但是,编修大人也看见了,我等实在是排不上,总不能每日不去上课,来此排队吧。关键就这,还依旧不能买到。”汤成说起这事,就感觉亏得慌,连续排了三天的队伍,一无所获。

“确实给诸位添麻烦了,往日里,你们就多番照顾书局的生意,如今却是这般,着实不该。翠香,给汤兄弟再盛一碗酸梅汤来!”李白露出一副抱歉的神色,先给戴个高帽子。

他刚来书局不久,每日里都忙着半月刊的事情,如何能够知道这汤成是否是店里的常客。

“书局打开门做生意,规则都是定好的,是我等住得远了些!”汤成颇感不好意思,他平日里都在国子监附近买笔墨纸砚,极少往半月书局来,照顾个屁的生意。

而且李白如此客套,让他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已然萌生了退意。

“汤兄弟,他们推举你出头,想必是有想法的,你不妨说说看。”李白看出了他的退意,当然不能随意放走了,他还准备交好此人呢。

“这、这,咳!编修大人,能不能在明日的份额中,单独拨一部分给我们。”汤成说完,直接低下头,如此明目张胆的索要好处,他感觉自己面皮发烫。

一张半月刊,那就是百来文的利差,其实对方完全自己可以高价卖出去,为何要低价转给自己。

“多少份?”李白微微点头,这半月刊,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增加产量。

但是他不可能私下给对方,哪怕一张。这些天,想要私下弄些半月刊的,不在少数,都被他直接拒绝了,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就再也收不住了。

李白如此问,为的就是鼓励一下对方。

“一、一百份?”汤成好似听到了之音,厚着脸皮说了一个数字。

一百份半月刊,这背后就涉及到十贯钱的利益。

“够吗?我看外面远远不止,这一百份,你分给何人?”李白觉得,他要让对方明白这里面的为难之处。

“这......”

“那些没拿到的,会不会记恨于你?”李白端起酸梅汤喝了一口,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这,根本没法平均。除非,他给所有的仕子,人手一份。

“这......”汤成脑中飞快旋转,可他依旧无法给出答案。

“再有十天,下一期的半月刊就要出了,这一次你拿到了一百份,下一次呢?若是拿不到的话,他们一定以为,你有这个本事,肯定转手卖了出去,赚取了莫大的好处。”这世间,最难丈量的就是人心。

汤成的额头见汗,他突然觉得,这就是一个坑,他一旦拿到半月刊,以后就停不下来了。

半月书局怎么可能每一期都平价给他一百份?他又不是什么权贵高官,连內相高力士跟右相李林甫,眼前这位都不愿意虚与委蛇,自己何德何能?

“还请编修大人教我!”汤成猛得反应过来,眼前这位,既然能够看得这么透彻,或许有解决之道。

“从明日起,半月书局会再增加一百份的供应量,这一百份,是卖给书局的长期顾客。每月在书局消费满五百文,可以成为本店的贵宾,发给贵宾凭证。凭借这凭证,可以在单独的贵宾通道排队,而且会有专人提醒,一旦超过当日可以售卖的数量,就立即出告示,以减少耽误的时间,汤兄弟以为如何?”李白觉得,王爷的这条计策,简直就是人精。

五百文的消费,店里大概能够赚到一百五十文的毛利,就算半月刊一直保持这个溢价,商人通过这条贵宾线,也基本没什么赚头。但是这些年轻仕子不一样,他们每月本就要开支大量的笔墨纸砚,只要坚持在半月书局购买,五百文的消费,很容易就能达到。

而这条贵宾线,投入的半月刊只要控制好数量,让外面依旧保有一定的溢价,那些仕子就会对半月书局产生极大的黏性。

也许,以后靠这个挣的钱,比卖半月刊还要多。

“编修大人,若是,他们也都如此,该怎么办?”汤成是被搞怕了,这帮人简直无孔不入,无论什么规矩都拦不住他们。

“放心,所谓无利不起早,他们本用不着这些东西,不可能为了一张半月刊,先投入这么多。还不如早起去外面排队,那样赚头要大得多。”都是为了利而已,只要没有了利,自然也就没了动力。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编修大人看得透彻!”汤成眼中充满了敬佩,眼前之人,与传言中大相径庭,不仅诗词惊艳,对于世道也有足够的洞察力。

原先天下都以为,李太白不得重用,是因为仅靠诗词娱人,根本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而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汤成出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整个半月书局就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笔墨纸砚这些,谁还不得用啊,先买个五百文的,将坑位占好了。

武成益带着麾下弟兄帮忙维持秩序,这场面简直了。

李白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万千,王爷这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这么下去,半月书局的利润,那得翻一番都不止。

七月流火,比天气更火热的,就是半月刊的发售。

第一期的半月刊,在长安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大多数人依旧在观望,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能够长盛不衰,眼下还不能确定。

半月书局门前,李白打开投稿箱,依旧空空如也。

如今销售的局面一片大好,但是投稿依旧没有太多改善,也许他该做点什么。

半月刊第二刊,如约而至,这一次依旧是一张纸,但半月书局提前张贴了告示,里面有诗两首,作价五十文。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起哄说价钱贵,反而觉得定价低了,怎么也该是六十文才是。

这定价,是有讲究的,坊间最新传闻,第一刊的半月刊,价钱已经跌落到不足百文。

通过贵宾制度,半月书局加大了发行量,相当一部分仕子转到贵宾渠道,需求量自然跌了一些。

如今每日定期排队发售的一千一百份,只有少部分在长安城内,被那些权贵子弟收入囊中,大多都是转运往其他地方。

“公子,这是您的贵宾玉牌,请您收好!”书局中,侍女将一块玉牌递给对方,凡是在半月书局月消费大于五百文的仕子,就可以免费订制一块身份玉牌,正面是半月书局四个大字,后面则是仕子的姓名。

玉不算名贵,李白直接买了一车,人工自然是石哑巴。如今石哑巴的吃穿用度,那都是跟李白一般无二,干劲十足。

拿到玉牌的仕子,在手里摩挲了一下,这玉牌的材质只是尚可,但是这雕刻打磨的工艺,绝对首屈一指。

最近国子监跟各大书院,都掀起了一股风潮,普通仕子都以悬挂这种玉牌为荣。

以往,这些普通仕子大多是不佩戴玉饰的,因为便宜的戴不出去,贵的又买不起。

但是这半月书局的玉牌不一样,这代表的是半月书局的贵宾,能够更加容易买到半月刊,在第一批悬挂玉牌的仕子吹嘘下,余者纷纷效仿。

半月书局的第二期半月刊,在万众瞩目之下,如期而至。

与普通队伍大排长龙不同,贵宾区只排了一百人,后面再来的人,看见牌子就摇头散去,或是跟排在前面的好友谈天说地,一会拿到之后再一起拜读。

第一首诗“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依旧出自崇逊之手,通篇依旧流露出极致的思念。

第二首诗,出自半月书局编修李白之手,落款处清晰可见。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与崇逊的婉约细腻不同,李白的诗,一如从前的大气磅礴,气势非凡。

这两首诗,俱是足以传唱天下的上品,拿到手的仕子,不断诵读揣摩,世间竟然真有如此美妙的诗词,作为第一批见证者,该是何其幸运。

高力士拿着一卷半月刊,感觉脑仁疼,特别是那侠客行,怎么看着就像扇自己的耳光,一记又一记,疼得厉害。

“去,给太真娘娘送一份去,这一份,就送给袁公公。”高力士拿出两份递给孙六,剩下的三份,他一份,陛下一份,太子一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