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八十七章 君前交锋

盛唐闲王 第八十七章 君前交锋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八十七章 君前交锋

石堡城那一战,他本就是反对的,都是陛下坚持,李林甫这个奸相在旁附和,才导致了如此局面。

可如今石堡城大败,这厮居然恬不知耻的说成大胜,他兼着兵部尚书,如何不知道这一战,消耗了多少的物资?

“其他边军如何想?皇城献俘,必然引得边军士兵奋勇杀敌,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也能来见一见长安的繁华,看一眼千古难有的圣君。”李林甫当然知道,这么做不合适,但是他若想握住权柄,斗倒政敌,就必须跟陛下站在一起,这才是他屹立朝堂十数年的资本。

李林甫当然有才华,处理政事的能力也是一流,可这天下,有才华的人太多了,可以从长安排到东都洛阳,但说到体察君心这一点,外朝无人能出其右。

当然,这只是目前,很快,有一个叫杨钊的人,同样看透了这一点,同样会体察君心。

“陛下,臣以为,此例不可开。皇甫大将军之前确实连战连捷,但并不能掩盖石堡城战败的事实,皇城献俘不合适。”李适之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跟李林甫掰扯,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皇甫惟明此番,确实有一些瑕疵,但总体还是好的。边军艰苦,朕,好些年没见过他了,也该回来见见了。”李隆基还是要脸的,有些话,李林甫可以说,他不能说,哪怕想也不能说,不然史官那里肯定是要记录下来的,哪怕明面上没有。

李林甫这么些年,背了很多不好的名声,李隆基心知肚明,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他背的,所以他对李林甫也是极力支持。

“右相大人,本官当初便说过,这石堡城,该从长计议!”李适之也不傻,听出了李隆基的意思,不敢明着指责李隆基,只好对着李林甫开火。

若是没有石堡城兵败这事,皇城献俘也是说得过去的,李适之也一直想要斗倒李林甫,眼下虽然不是什么好机会,但并不妨碍上眼药。

“左相大人,本官一心为公,石堡城极为重要,非取不可。哪怕此番兵败,本官还是坚持认为,应该继续挑选精兵强将,对石堡城发起攻击,无论是多大的代价,都必须拿下!”李林甫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李适之愣住了,原本他以为,李林甫会想着办法给自己开脱,没想到对方却一条道走到黑,以至于他都看不懂了。

“陛下,臣以为,万不可因为一时的失败,就放弃攻取石堡城的计划。若是如此的话,我大唐何以有这万里锦绣江山?这都是我大唐将士,在陛下的英明决策下,在一次次失利中,不放弃,最终将敌人踩在脚下,才有今日!”李林甫才不管,在揣摩李隆基心思上,他完全可以吊打李适之。

他很清楚,李隆基对于石堡城,那就是一种极度的渴望。

石堡城在手,他才有圣君的可能。

陇右之地,是京兆府右边的屏障,石堡城在吐蕃手中,陇右随时都可能有吐蕃军队出没,甚至威胁长安。

若是真的有一支吐蕃士兵出现在长安附近,他的名声就完了。

当初太宗皇帝,无论怎么美化渭水之盟,实际上都是一种耻辱,这也是后来他疯狂报复,将突厥完全剿灭的原因,要用他们的鲜血,来铸就自己的威名。

“右相大人,你这是要用我大唐将士的性命去填?”李适之气得直吹胡须,石堡城的情形他知道,强行去打,得不偿失。

“怎么?左相大人觉得,我大唐将士是怕死之辈?功名但凭马上取,陛下还会亏待他们不成?付出才有回报!”李林甫的心,早已坚如磐石,石堡城的情形,他当然熟记于心。

石堡城并不大,只要用人命去填,是一定可以拿下的。

难度在于,究竟是何人,可以不断驱使麾下去消耗对方的防御物资,而不会发生哗变的风险。

只要防御物资消耗掉,区区小城,易如反掌。

这种攻城战,被选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踏上必死的路,这就很容易造成军心不稳。

“陛下,右相大人完全就是不理会将士的生死,哪怕石堡城不在,我相信士兵们依旧可以牢牢把控住陇右之地,将所有敢东进的吐蕃士兵斩杀殆尽。”李适之觉得,一个小城而已,用那么多人命去填,意义不大。

陇右之地,唐军本就占据足够的优势。

“好了,此事容后再议,先将皇甫惟明他们召回来吧。征战这么多年,想必他也累了,你们回去再议一议,朝堂之中,给他安排个差遣。”李隆基一锤定音。

内心深处,李隆基对于皇甫惟明是失望的,一次次的希望能够来捷报,终究是一场空。

李适之突然有些乱,怎么就将皇甫惟明留在朝中了?

李林甫跟太子不和,他当然知道,李适之也是心向太子的,与韦坚、皇甫惟明等人关系也不错,斗倒李林甫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今日他对石堡城之战的言论,主要是为了针对李林甫,当初他是极力赞成此事的。

皇甫惟明与太子交好,留在陇右之地的边军中,随时可以策应长安这边,显然比留在朝堂强多了?

“臣遵旨!”就在李适之胡思乱想的时候,李林甫直接接了下来。

“臣遵旨!”李适之这才反应过来,也赶紧应下来。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安排,就让李适之有种不好的感觉,难道陛下对太子不满了?

以前,李适之总感觉,太子之位稳如泰山,朝中韦坚的一路飞升,如今更是掌握了户部,财权在手。王忠嗣跟皇甫惟明等西北边军大将,也都跟太子交好,而李林甫,不过跟范阳的安禄山眉来眼去,那厮不过粗鄙之辈,如何能跟王忠嗣他们比肩?

李适之带着疑惑离开御书房,眼下这局面,他倒是看不清了。

“左相大人,皇甫大将军回朝,任何职为好?”李林甫心情不错,一切都吵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至于这个李适之,也在他的算计之中。

“皇甫大将军劳苦功高,当然不能薄待了他!”李适之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算盘,也只能含糊其辞,朝中的职位,特别是能够配的上皇甫惟明的,本来就不多。

“嗯,陛下命你我好好合计一下,总得拿出个章程来。”李林甫笑笑,在这件事上,李适之怎么做都是错。

方才他可是说了石堡城之战是大败,若是推荐了好的职位,那陛下怎么看?若是推荐的是不好的职位,太子一系的人怎么看?

“右相大人执掌吏部多年,此事想必极为擅长,本官就不献丑了。”李适之含糊其辞,只能先糊弄过去。

李林甫有成竹在胸,哪怕什么都不说,屎盆子也是扣定了。

可惜,李适之之前不知道陛下有将皇甫惟明留在朝中的意思,眼下已是没有回头箭了。

“左相大人太谦虚了,本官回去再合计合计!”李林甫心中暗笑,等到结果出来,恐怕你在太子那就要不受待见了。

兴庆宫中,三姐妹今日进宫陪玉环闲聊,随着中秋佳期的临近,贵妃之位也越来越近了。

“大姐,三姐,你们帮我看着些,该有的布置,不能马虎了。八姐,你随我进去摆弄一下头饰,也不知道到底该选哪些。”杨玉环接收到了八姐的暗号,准备跟杨玉约单独相处一会。

杨玉皓跟杨玉腕不疑有他,中秋佳节,这宫里得好好布置一番,她们帮着巡视一番也是应有之意。

“琼娘,你去门口守着!”杨玉环对着琼娘吩咐一声,就带着杨玉约去了内室。

梳妆台旁的盒子里,琳琅满目的首饰让人应接不暇,刚开始,杨玉环也是沉迷了好久,这些年下来,倒也慢慢习惯了。

“我,见过他了!”杨玉约拿起一根簪子帮杨玉环插好。

“他,还好吗?”杨玉环之前就猜到了,能够让她瞒着两位姐姐的事,恐怕也就只有这个了。

“都还好,只是,还是心中不定罢了。”杨玉约在斟酌措词,这个小妹,在众姐妹中本就是最聪慧的。

若是被她听出什么来,那她该如何自处?

“他该放下才对,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或者,当曾经的我,已经逝去了。”杨玉环虽然想给他一个承诺,免去心中的惶恐,可这一切,并不是她能做到的。

“小妹,王爷他至情至性,或许,很难忘怀!”杨玉约心中感慨,一道宫门,两人基本已是永隔。

“这不是他说的话才是,八姐,你告诉我,他到底是怎么说的。”杨玉环摇摇头,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可能了,放手是唯一的路,对彼此都好。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杨玉约心中一怔,他们之间,居然还有默契?

“是啊,相忘于江湖,至少,都能活得痛快一些,不用在淤泥中受罪。除此之外呢?”杨玉环点点头,这才是李琩该有的态度,哪怕再不舍,却也拎得清,不然,当初怎么会放手?

“他想离开长安。”杨玉约想起李琩深情的样子,爱情如此美好,不该变成这样。

“离开长安,一个亲王,难啊。”杨玉环点点头,若是易地而处,她也会这般,走得远一些,应该能够过得轻松一些。

“有什么难的,又不是要裂土封王,就是出去走走看看,换一个生活环境罢了。我们姐妹尚能如此,他一个王爷,如此尊贵,还不行么?”杨玉约不太懂这些,只是想换个环境罢了,又不缺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