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14章 过家家似的造反与平乱【第一章】

第114章 过家家似的造反与平乱【第一章】

临洮百姓杀官造反,董虎领万卒离境进入陇西郡,无令而擅动兵卒,已经成了事实的造反,偏偏他人还无可奈何,夏育更是让人前往冀县向凉州刺史报备平叛。

董虎在别的地方还不显得如何,在临洮,在陇西,一场大战后,即便是董卓这般几十年的威望老将都有些压不住了他,更何况一般的人,他的生死威胁可比刘胜等人的威胁大了太多。

拿了府库里的刀兵甲具,拿了李家的五万石粮食、千万钱,董虎没有拿府库里的钱粮,没有向各家族讨要钱粮,除了蛮横不讲理的抢了李家的粮食铜钱外,任何一家都未前往。

一日入城,一日携带着五万石粮食离去,一万兵卒半数成了辎重兵。

董虎极其蛮横,就算李参吐血大骂,也只敢在他离去大骂,在他面前敢开口说个“不”字,他不介意亲手做一次临洮百姓做的事情。

陇西道路不是很好,辎重运输速度要缓慢一些,董虎领着五千骑先行,孙牛、胡三领五千步卒在后缓行。

出来时人人骑马,是万骑,实际上只有五千骑,是一人双骑的五千骑,只因让孙牛名下步卒加快行军速度,这才分乘马匹,但当董虎蛮横抢了李家五万石粮食后,无论愿意与否,行军速度都快不了,步卒也就还是步卒。

董虎善于长途迂回奔袭,而这就需要更多轮乘马匹,若不是考虑到粮草辎重问题,他身边带着的就不是万匹战马,而是一万五千匹战马,一人三骑才更符合他的口味。

临洮很混乱,当董虎五千骑先行赶到临洮时……

陌生。

一二十里没有一个放羊娃,没有一个背着筐篓拾牛粪的老汉,途径的村寨甚至连个人影都没有,除了紧闭的城门和城头的黄色大旗,什么都没有,没有乡亲们远远招呼,没有孩子们追着讨要麦芽糖……

“虎娃——”

城头一人大喝,董虎只是冷漠抬了抬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神上使说了,虎娃你若愿意,可做一方大帅!”

董虎抬眼看向城头,一边踢马上前,一边向后摆了摆手,阻止了四个养子上前护卫……

“虎娃……”

城头汉子刚要开口,董虎手臂微抬。

“朱三,咱今日只说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老老实实开城,你们可活。”

“第二件事,你们每家出一人,随虎娃前往中原厮杀,你们既是佣兵,也是为自己赎罪。”

“第三件事,临洮的田地都是咱虎娃的,老老实实出城的,咱虎娃按照人头分田,甭管是男娃还是女娃,甭管是不是还吃奶娃娃,咱虎娃给你们按人头分田,咱不要你们一粒粮食佃租,你们只需要向官府纳三十税一田税。”

“临洮是边陲重地,是陇西郡南部校尉驻地,百姓皆是为国戍边百姓,没有人头税,没有更赋税。”

董虎拨转马头,转身就走。

“一炷香,一炷香不出城者皆是反贼,咱屁都不给你们,咱把田地全分给其他乡亲们!”

原本城头就只有一个黄袍道人一个朱三,董虎话语说完后,躲在女墙下的百姓全都冒出了头,看的一干将领们全是无语……

“虎娃你别走啊……”

“虎娃你回来!”

“快开城门……”

……

城头道人大急,慌乱高声阻止,可他又哪里阻止得了这么多人?

西北人穷,但凡穷地方,人就会在窘迫的现实面前低头,不想低头都不行,毕竟饿肚子的滋味是真不好受。

治病是好事,假借鬼神心理暗示也好,药石针灸治病也罢,只要能救人命,董虎都认为是件好事,只是凉州人命贱。

耕地少且易旱,东西羌又时不时反叛杀人,就算没有一场又一场的时疫,凉州也很少有长寿的人,老百姓也就不把自个命当回事。

不死是命,死了也是命。

死活都不是个事儿,可饿肚子吃土的滋味着实不好受,一听到虎娃要给他们分田,那哪里还能忍得住,全大叫“虎娃虎娃”呼啦啦往城下跑……

看着城头大乱,无数人大吼着“虎娃等等、别走啊”话语,刘胜满嘴的苦涩,造反的不像造反,平叛的不像平叛,与胡闹娃娃过家家又有多少区别?

可现实情形还就这般,无数男女老幼呼啦啦打开城门,有不少人头顶还绑缚着黄布条,吓得刘胜一阵哆嗦,唯恐里面夹杂着一些贼人什么的……

“你这娃子怎地还是这般性急……”

“不是叔想造反,是那李胖子真不给大家伙活命机会……”

“虎娃去三婶家,三婶给你做最喜欢吃的……”

“虎娃哥,六娃子也想做佣兵……”

……

无数人围着董虎,说啥的都有,还有不少娃娃乱摸他腰身,看看能不能找到几颗糖什么的,看的郭胜一干人额头冷汗直冒,这要是有几个反贼拿着刀子乱捅,大罗神仙那也救不得董虎。

董虎却不甚在意,双臂扬起,仰天怒喝。

“都闭嘴——”

仰天怒喝,原本还乌压压乱嚷嚷的人全都静了下来。

董虎指向一抱着个娃娃的黑瘦妇人,很是不满道:“三婶你一个妇人也跟着他们瞎胡闹作甚?就凭羊娃子跟着咱卖过命,咱能不管你们娘俩吗?没了吃的……难道咱的羊杂汤食肆还能饿着你们娘俩?”

“还有你三阿翁,您老都快埋土的人了,咱虎娃啥时候没不管你吃饭了?”

“还有你……”

……

董虎一通指指点点,上至要埋土老人,下到流鼻涕娃娃,甭管男人还是妇人,全被指着大骂一通。

“一个个的……”

“李胖子不讲究,抢了咱给你们发的钱,咱撒出的钱是这么好抢的?他李家敢抢咱撒给你们的百万钱,咱就敢抢他李家千万钱——”

“可你们杀人造反了!”

董虎指着一个个人,尤其是人群里还顶着黄头巾的汉子,他的手指更是连连点动。

“你们杀李胖子一家老小,杀县令孙老财一家老小……那是他们该死!杀了也就杀了,了不起你们跑去河湟谷地寻咱,咱护着你们也就是了,可你们为何要跟着那黄头巾道人瞎掺和?”

“你们知不知道——”

“杀李胖子,杀县令你们不一定会死,可你们跟着他们瞎整,一定会死——”

“你们知不知道,因他们,会有几十万人惨死——”

“你们知不知道——”

“因为他们,朝廷会把你们全都砍脑袋——”

……

一群被董虎大骂,听着他要为自己杀李胖子、孙营等人扛事儿,所有人心下也安定了许多,可听着那些施水救人道人会害死他们,就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了。

挨了骂的枯瘦三阿翁,张着没几颗牙的嘴说道:“虎娃你这么说神使就不对了,神使是施药救人的,是好人!”

三阿翁开口,无数人点头,董虎苦笑一声。

“三阿翁,您老还别犟,您孙子二虎,脸肿的老大,是谁给二虎治好的?”

“虎娃……”

“嘚嘚,您老也别与咱说神神叨叨的,咱就问你一句,治病救人是好事,可咋还造反了呢?”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您老知不知道陛下是天子?”

“陛下是老天爷的儿子,这老天爷都死了,陛下也就该让位了,咱这大汉的天就要变了,以后就不是大汉了……”

“三阿翁,您老自个说说,陛下和朝廷会放过你们吗?你们这可不是因为贪官污吏逼迫,不是因为没了吃的而杀官,而是要让大汉朝变天——”

“你老自个说说,朝廷会饶了你们吗?”

“您老自个说说,咱西凉羌人造反了几百年,打了这么多年都没干过大汉朝,几万、十万、几十万羌人都被打的哭爹喊娘,就你们这些人……你们干得过大汉朝无数军队吗?”

乌压压人群无一人开口,西凉杀官造反的无数,大多都不会斩尽杀绝,只要打不过时老实低头,大汉朝都会给个招抚机会,原因是什么呢?

身为西凉人,三阿翁和乌压压人群很清楚,可以说自己活不下去了,希望大汉朝能减免些赋税,取消人头税、更赋税,让大汉朝换个清廉官吏……这些理由都是可以的,也是所有人常用的造反理由,可若以“推翻大汉朝”为目的,那还如何招抚?

董虎走到一半大少年前,一把拍掉他头上黄布条,看向被镇住了的所有人。

“咱也不与你们废话!”

“哪家若还与那些人胡混,就给咱滚出临洮,省的给家乡招惹祸端,害了家乡父老乡亲!”

“各家各户,两个男丁的出一人,跟着咱去立功赎罪,剩下的人,各村老人都把田地丈量丈量,咱说话算数,每个人都分地,甭管男人还是女人,甭管是老人还是娃娃,地多就多分些,地少就少分些,每个人都有!”

“为了不让你们因穷把田卖了,也为了不让他人抢你们的田地,田地都是咱虎娃的,咱在临洮城外立碑,日后咱虎娃不要你们佃租,除了给官府的三十税一外,你们没有其他税!若哪一日咱虎娃……或是咱虎娃的子孙收了你们的租子,田地就是你们自己的!”

“田地是咱的,平日里归各村子管着,有的家里死了人绝了户,田地就归村子里种着,谁种谁就将租子交到村子里,这部分租子就用来救济些穷户人家或孤寡。”

“三十年,三十年一重分,你们也别与咱说你家人多你家人少,说咱虎娃不公平,三十年后一分地。”

董虎大手一摆。

“行了,该干嘛都去干嘛,自个去寻自个村子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