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16章 帅级大将【第三章】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16章 帅级大将【第三章】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16章 帅级大将【第三章】

董虎苦笑道:“咱虎娃与叔父身边大将尿不到一个壶里,也只有大公子成为叔父身边的左右手,在叔父身边拥有更多话语权后,将来咱才能在叔父点头下跑出河湟谷地,日后还能替叔父或大汉朝征战,兴许咱还能封了侯什么的。”

“让大公子领兵征战,更为符合咱虎娃的心意。”

董瑁饮了口茶水,点头笑道:“确实如虎娃所说,让你领兵征战,即便在中原立下功勋,也只会让朝廷或父亲忌惮,最后只能再次回返西宁城,并无太大用处。”

董虎点头苦笑道:“咱取代了烧当羌,此去中原,不死在中原已是侥幸,若是立下功勋,更是被人按着弹头皮,纯粹是出力不得好!”

“可李胖子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作死,非得把临洮百姓逼的造反!”

“临洮百姓造反,只有两条活路机会,一是咱带着人立马返回河湟谷地,自此不再过问任何事情,二是让他们立功赎罪,而能带着他们立功赎罪的,只能是咱虎娃,即便叔父……恐怕也难以让他们相信……”

“该死的李胖子太害人,害了咱,也害了大公子你……”

董瑁心下叹息,拿过董虎的茶盏,为他倒了杯茶后……

“哥哥已经与父亲说了,哥哥前往西宁城,虎娃你领兵前去河东,还有……正如你所说,那太平道张角造反了,一个叫唐周的人向朝廷告了密。”

“哥哥来的时候,朝廷已经确定下来了统兵将领,何皇后兄长何进任大将军,领左右羽林驻都亭,同时在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设都尉。

“何进领八关都尉防御雒阳京师,卢植任北中郎将,讨冀州贼;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领北军五营讨河南贼。”

董瑁又说道:“正如虎娃所说,朝廷文武没有应允父亲领兵平乱,但父亲也在内廷支持下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避免匈奴人趁机南下侵入并州,以及防御贼人在并州、河东造反作乱。”

董虎沉默片刻,又莫名的一笑。

“不管如何,叔父成了并州刺史也算是不错了,兴许叔父凭借着并州悍卒,不需要咱们前往也不一定。”

董瑁眉头微皱,说道:“虎娃,父亲真的会用并州兵卒征战吗?”

……

董虎皱眉了好一会,说道:“叔父忧虑的是没有精悍兵卒,大公子请看啊,卢植任北中郎将,卢植虽在江南平定过九江蛮,但他是幽州人,卢氏是幽州名门望族,想要招募些幽州悍勇兵卒自不在话下,而那皇甫嵩、朱儁统领的是北军五营,战力如何暂时还无法确定,但北军五营却是帝国装备最好的兵卒。”

“也就是说,卢植、皇甫嵩、朱儁都有数千核心悍勇将卒,而叔父呢?叔父只有一千湟中义从,卢植、皇甫嵩、朱儁都是清流名士,即便那朱儁出身贫寒,但却被士人所接受的,所以各世家豪门不仅不会扯后腿,反而会不断的为三人送去谋臣悍将、辎重、精悍家丁民壮,这三人在面对毫无作战经验的造反百姓时,即便获得大胜也毫不让人奇怪,若是败了,那才让人惊讶呢!”

“太平道造反的地方涉及两淮、河南、河北、山东肥沃平原,这里都是世家豪门云集的地方,各世家豪门都有些精悍家丁家将,在各家族不断为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增援时,三人获胜不稀奇,叛军唯一的优势就是数量足,初时造反时士气正旺,一开始时是可以与朝廷抗衡的,但造反的百姓在遭受打击下,士气很难持久,最终肯定是要被各世家不断增援的卢植、皇甫嵩、朱儁击败的。”

董虎说道:“叛乱骤起,皇帝肯定是惊慌失措,肯定是要让人去平叛的,若段颎没死,皇帝或许可以不使用外廷文武,由内廷来主导平乱,可内廷并无多少可用大将,只能使用被一再打压的外廷文武,只能对禁锢的党人赦免,外廷也会趁机竭力掌控权势,打压内廷。”

“打压内廷,其实就在某种程度打压皇权,要知道篡汉的王莽不是内廷宦官,还有那大将军梁冀,以及陛下亲身经历的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他们都不是内廷,要皇帝命的可不是内廷宦官,一旦被外廷文武掌握了天下大权,这对于皇帝来说是极为危险的。”

“所以,在外廷趁着这场反叛夺取权利时,内廷肯定会对卢植、皇甫嵩、朱儁使绊子、扯后腿,一旦三人因叛军人数优势、士气正盛时难以突破,就会对他们不断弹劾,皇帝也会为了今后的小命,趁机更换一两个将领,而这个时候就是叔父的机会。”

董虎又苦笑道:“宦官不愿让外廷文武拿到所有权利,只要叔父稍微表现出意愿,内廷当会支持叔父任一主帅,但叔父的核心精锐只有一千,各世家豪门为了打压内廷,也肯定会不断扯后腿,如果在这个时候,叔父背后若无他人支持,战败几乎无可避免。”

“叔父的最大的短板就是精锐兵卒不如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以及背后没有坚定权势支持者,而现在,叔父已经有了后戚、内廷宦官的支持,又成了并州刺史,可以抽调一些并州精锐,两个短板也就补上了,只是……并州兵卒精锐是精锐,毕竟他们也是与匈奴、鲜卑人干架的,只是叔父出任并州刺史太短,短时间内很难做到上下一心,但叔父也曾在并州任职过,也说不好叔父能否短时间内获得并州兵卒的认可,如果被并州兵卒认可了,虎娃去不去相助,估计问题都不是很大了。”

董虎也挠头了起来,他也无法确定董卓能不能短时间内被并州认可,毕竟他所知道的事情里,董卓确实短时间内收服了那吕布的,进而短时间内吞并了丁原所领的并州军。

听了董瑁话语里的“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时,他一点都不奇怪,所知道的真实中也确实是他们率先领军平乱的,可听了“并州刺史”后,他就有了不确定,不确定他还有没有必要领一万五千人入中原。

华雄听着这番话语,眼中不住闪过讶然,但董瑁却神色如常,至于房内一些少男少女若无所觉,依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叔父成了并州刺史,咱们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做了,是继续留在临洮,还是返回西宁城?咱虎娃可是自作主张的给乡亲们分田了啊……”

董虎挠头不断,分田的基础是五千临洮汉子前往中原戴罪立功,只有立了功,不要任何赏赐,朝廷才能不再追究杀官造反的事情,才能任由这些百姓占有田地,要不然,陇西郡太守李参这一关可不好过呢!

看着董虎又挠头,董瑁知道他是真的犹豫不定了,将茶盏推到他面前,笑道:“想这么多作甚,来了都来了,先把临洮请罪平叛的奏表送上去,让朝廷做选择好了。”

董虎正要点头,又想起一事来,说道:“五千戴罪立功的军卒正在山上砍树,虎娃已经让刘校尉……就是那个自称清河王刘蒜孙子的刘胜。”

“在前几日时,刘校尉就已经向金城塞、冀县、雒阳送了信件,咱也让忠叔带着信件前往了河东,若要得到朝廷具体消息,估计需要半个月左右。”

董瑁一愣,随即就明白了他想要做什么,不由点头道:“不错,刘校尉若主持五千临洮兵卒,不仅临洮的罪责小了些,还能得到皇族刘姓的支持,对父亲那里也有颇多好处。”

董虎挠头道:“此事也是巧了,若不是护羌校尉夏育让老刘做咱的司马,咱也没想到此事。”

又想到让人头疼的问题,董虎叹气道:“咱出来的时候已经把允吾城还给了蔡博士,大公子前往河湟谷地时,直接前往西宁城即可,咱已经与大丫、三丫她们仔细交待过了,只是嫂嫂那里……还望大公子说和一二,省的嫂嫂埋怨咱。”

董瑁摆了摆手,叹气道:“岳父自寻死路,那是谁也阻止不了的,虎娃你能领兵前来护住临洮乡亲们,已经是替我董家补过,一娘不会怪罪。”

两兄弟相视,又露出一阵无奈苦笑,全都对李宽李胖子的作死无可奈何。

董虎苦笑道:“咱虎娃是彻底得罪了嫂嫂……只希望嫂嫂不会因此悲伤过度。”

摇头轻叹后,又抬头看向华雄。

“华雄,你是想跟在咱身边做司马,还是想给刘校尉做副手,直领五千临洮儿郎?”

“你知道的,咱原本是想让你成为大公子副手,直领万卒的,只是情况有变。”

看着华雄不知该如何回答时,董虎又说道:“在咱身边做司马也好,做刘校尉副手也罢,实则还是在咱手下,唯一的差别就是五千临洮儿郎训练不足,暂时只能充任辎重兵,不是主战兵卒。”

“虽看似辎重兵很难在战场上获得较大战功,可你应当知道一件事情,即便让大公子统领万卒,你华雄为副,即便让你直领万卒董部义从,所获战功再大,也要低于叔父,低于大公子,而叔父即使功劳再大,朝廷也是要打压一二的,如此落到你头上的战功也就成了那回事。”

“但是呢,身为将领,统兵五百、两千、一万是有区别的,能统领超过一营兵马的将领,那就是一营将,能统领千军万马的,那就是帅级大将,功劳不功劳的算不得什么,关键是能力!”

“你懂本将军的意思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