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30章 小公主代天行走【第二章】

第130章 小公主代天行走【第二章】

董虎恼怒,半夜还让兵卒打扫营内卫生,消息传入各家耳中,对他嗤之以鼻,可当郭胜、高望回宫向皇帝汇报,何苗向何皇后交代,曹操与何进言语……当各家知道了董虎的话语后,能否防止时疫且不论,但他“规矩”话语说了出来后,即便是一向不靠谱的皇帝也久久沉默不语……

董虎不想去猜测各家的心意,这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了不起还做他的河湟羌王就是了,而且此时太过掺和进漩涡也太早了些。

董虎不愿意掺和朝堂事情,但军卒出征的辎重却不能不重视,防雨的蓑衣、雨伞,春夏所用的单衣、草鞋,治疗一些伤病草药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所用甲胄、兵器,好不容易让朝廷奢侈一回,若不捞到些好处又如何对得起一万人急行千里?

大汉朝原先是全民义务兵役制,因种种原因而变成了临时募兵,由全民通过人头税、更赋税来供养招募兵卒。

招募兵卒,所用兵器是不能随意留在兵卒手里的,战前发放,战后是要收缴入库的,几百年积攒下来,大汉朝武库里的兵器堆积如山,别说装备董虎一万兵马了,就算再来十万、二十万的也不在话下。

大汉朝有重甲骑的马铠,或许是因没有马镫缘故,马铠远不是董部义从重甲骑那种马铠,而是仅能护住战马上半身,像是为了避免弓箭抛射伤到战马,而不是将马铠一直护佑到腿脚位置。

铠甲是铠与甲的合称,铠是皮甲,只有外面又增加了铁片才是铠甲。

皮甲是复合甲,制造的材料不同,价格也不同,上好的皮甲是两层牛皮夹着麻布或丝绸布,用些胶质压制黏合做成,而且还要经过硬化处理,不仅抗重兵器击打,也不惧一般的刀剑劈砍,相比铁甲也轻了不少,但皮甲扛不住长矛、步槊等尖锐兵器的刺杀。

一般的将领差不多都有一套皮甲,兵卒所用大多都是竹片做成的札甲,是只能护住胸腹的札甲,高级将领可以配备铁甲,有铁片札甲、片状鱼鳞甲、锁子甲,但鱼鳞甲、锁子甲很少,是稀罕货。

郭胜带着董虎进入武库,看着一个个库房里的成堆兵甲、武器,董虎心脏就没有平静过,结果……董虎讨要了三千套皮甲,讨要了五千张弓弩和二十万支箭矢,还有一大堆因时间太长而损坏的散落铁片,都是铁甲因时间太长而绳子断裂散落的铁片。

除了给数百大小将领人人整了套铁甲外,他也只要了三千皮甲和辎重兵需要的弓弩,至于一堆锈迹斑斑的铁片,堆在库里也是无用,董虎想要,郭胜也只是摆了摆手。

第二日,董部义从鸟枪换炮,虽还有些人穿着垃圾竹片盔甲,如今却人人整了件甲胄,算是与大汉朝正规军差不了多少。

第三日,董虎去了城南外的明堂,明堂上圆下方,有八窗四闼、九室重隅十二堂,是皇帝祭告天地、通达神明的地方,而史子眇居住的地方就在明堂不远的竹林,是一处极为幽静的地方。

史子眇的家院与董虎记忆中的清修道人差不多,显得极为简朴,院墙不是石头或土坯垒就,只是简简单单竹子篱笆墙,或许是为了保护帝国皇长子的人身安全,外围还驻扎了武骑常侍。

皇城兵马大致隶属于三个系统,其一是郎中令统辖的“五位中郎将”及下设中郎、郎中、议郎、侍郎、侍中等,诸如卢植、朱儁、皇甫嵩以及成了羽林中郎将的董卓,守卫在史侯刘辩外围的武骑常侍,都隶属于郎中令统辖。

其二是中尉统辖的北军五营,其三是卫尉统辖的南北两宫军。中尉与卫尉的区别就在于,中尉管着皇宫以外雒阳城以内事情,而卫尉负责皇宫之内的事情。

郎中令下辖的郎中最初的原型是东西两周时的门客,豢养的人才也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文武两种,其中守卫在皇帝身边的就是武骑常侍。

大汉朝太子不掌兵,况且刘辩还不是太子,用中尉、卫尉所属兵卒守卫是不合适的,也就由私人性质的武骑常侍守卫在史子眇家院的外围,不仅仅如此,在董虎踏入篱笆墙内后,这才发现与枪王童渊、戟圣李彦、刀王宋朝齐名的剑神王越守在刘辩身边。

董虎也弄不清后世评定的三大或四大宗师是不是真的,他本人是怀疑的,怀疑那些个人武力值较高悍将有无老师一说。

董虎是凉州人,凉州是个极为混乱的地方,十几岁半大娃娃杀人越货是常有的事情,能在厮杀中活过十年的,多多少少都有些活命本事,他的武艺就是从一些百战老卒经验中学来的。

据他所知,后世评定的排名前三十的大将,他们所处的环境无一不是在大汉朝边缘、混乱地方,境内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胡人、蛮人,诸如……

吕布是五原郡人,是河套三郡人,河套三郡是后世漠南草原,北面的漠北草原是鲜卑人的天下,河套三郡的南面是美稷匈奴人的地盘。

北面是鲜卑人,南面是匈奴人,这样混乱争斗的地方,别说出了一个悍将吕布,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浪淘沙下,就算培养一百个吕布都不稀奇。

赵云是常山郡人,是临近乌丸、鲜卑人的地方,大汉朝在常山郡设置了三百邬堡,是大汉朝经常征调兵卒的地方,算是用来镇压乌丸、鲜卑人的军镇。

刘备、张飞……包括在河东犯事跑到幽州混饭吃的关羽,三人都可以看做是幽州人,中山马贩子张世平、苏双往来乌丸、鲜卑贩马,若无特殊原因,两个马贩子又凭啥支持刘关张三人?至于刘姓皇族,那就更可笑了,冀州是刘姓皇族打堆的地方,仅诸侯国就有百十个。

典韦自幼是山中猎户,每每与虎狼相搏。

马超是扶风郡,看似是三辅较为平和的地方,但大汉朝同样在扶风郡设立了一百多个邬堡,凉州东西羌起起复复造反,朝廷平乱大军首先征调的就是扶风郡邬堡兵卒。

曹操家乡,许诸、黄忠所在地是有着诸多南蛮,同样是混乱频繁地方,诸如丹阳兵,丹阳精兵实际上就是另一个湟中义从,是南蛮人。

……

据后世人评说,童渊教授过赵云、张绣、张任枪术,李彦教授过吕布戟法,董虎至今也没有与这些人照过面,甚至连听人说过都没有,但他是有些相信的,概因燕赵出侠客,河北有不少百人邬堡,是大汉朝的屯田兵较多的地方,有些人专门教授枪、戟教头也很正常,可若说那昆仑刀客宋朝的徒弟是黄忠、关羽,董虎就觉得扯淡了。

但凡能练出名堂的武人,无不是自幼习武,黄忠与关羽年岁相差如此之大,黄忠在南而关羽在北,再加上关羽一向高傲看不起黄忠,若真是师兄弟,就算各为其主拼个你死我活,那也没理由彼此看不起。

董虎无法确定有没有童渊、李彦、宋朝三人,但王越却是真的,既是刘辩的剑术先生,又是贴身武骑常侍,在他踏入篱笆墙小院后,第一眼不是喂鸡的小道童刘辩,而是站在阴暗角落里的保镖王越,但两人没有交手,只是默默对视了数息。

董虎喜欢小孩,喜欢看着孩子深邃、纯净的眼睛,对哄小孩颇有经验,兴许是中常侍高望与外围的武骑常侍、贴身武侍王越、史子眇提前打了招呼,即便董虎好好的院门不走,非得跳过五尺篱笆墙,也没人管没人问一大一小撅着屁股下了半日五子棋。

一连九日,每日上午在军营内整理辎重,午时前就跑到史子眇家中,老道医术很好,道风仙骨的道人时不时就会出去与人治病,带孩子却差了些,一连七日,午饭、晚饭都是董虎做的,除了初次见面时,刘辩有些畏惧他的身高带来的压迫力,剩下几日里,只要他前去竹林小院,小刘辩都是早早的站在院门外翘首以盼。

但在第八日时,董虎就不得不领兵离开雒阳,因为颍川战败的消息再次送到朝堂。

豫州刺史王允拿着的紧急求援竹简上所得信息太少,只知道是反贼彭脱领十万贼军强攻颍川郡阳翟,阳翟危急,右中郎将朱儁、羽林中郎将董卓领一万五千卒杀出长社,两人领兵与十五万贼军大战不胜,折损过半后撤入颍阴县等待救援。

求援竹简上信息太少,在雒阳的数日里,董虎从太尉张温、司徒袁隗、大将军何进手里得到的豫州各郡县信息,也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信息,比如明明正在围困长社的波才,竟出现在了陈留郡济阳县外,董虎将豫州各县送来的贼人大致计算了下,不算还好,计算了后,仅豫州一地就有一百四十万黄巾贼。

各县送入雒阳的竹简全是求援,很难从紧闭城门的他们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只能董虎亲自前往获取。

皇帝刘宏下令董虎救援颍川,可他想不明白,皇帝怎么还让小公主刘妍代天随军出征,更想不明白外廷文武竟无一人反对,全都默许了皇帝的胡闹,默许了“虎娃虎娃”的小公主的离京。

心下气恼,却又没法子大骂郭胜、高望的愚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