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70章 董虎的偏爱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70章 董虎的偏爱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70章 董虎的偏爱

凉州有北地郡、安定郡、汉阳郡、武都郡、陇西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十郡。

并州有上党郡、太原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九郡。

当着数百大小将领的面,董虎还真没说大话,董卓入主雒阳后,韩遂就成了凉州事实的王,而并州呢?并州从始至终都没出现一个诸侯,至于吕布、张扬那都不算,吕布、张扬是跑到其他地方成为诸侯的,并州是一片没人管没人问的地方,一直都受到美稷匈奴人的威胁,只要干掉匈奴,或是打残了匈奴,董虎就是并州的王。

或许他人会说,董虎说这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可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是美稷匈奴最虚弱的时候,而且此时的草原部族远不似有了马镫、马蹄铁时候那般,没有马蹄铁,对于常年奔走的马匹来说影响不大,不会因为蹄甲生长过快而影响奔走,但没马镫却极大的影响了战马冲击速度以及控制力,会让骑兵将双手上注意力分散到双腿上。

或许正因没有马镫的原因,汉兵的长兵器基本上都是带有小支的步戟,钩住马速不是很快的骑马兵卒或是钩马腿,但在后来的王朝,大多都是长矛、步槊,步戟反而少了,钩不到马速更快且灵活的战马了。

大汉朝可以用步兵与等同的骑兵对抗,可后来的王朝,等同数量的步兵遭遇同样的骑兵,基本上都是一面倒的惨败。

美稷匈奴、鲜卑人都没有马镫,面对军阵严整的汉兵步兵,同等数量是很难占到多少便宜的。

骑兵呢?

董虎带出来的虽仅有五千骑,但却是一人双骑,想要临时组建万人骑并不困难,而在中原作战过程中,作战主力是孙牛名下五千步兵,是原本在允吾城屯田的五千步卒,董虎的精锐骑并未折损多少,基本保留着满员编制的。

骑战与步战有着很大的不同,骑兵与骑兵厮杀很少会正对面直接冲锋,主要作战方式是一前一后你追我逃的战斗,追杀的一方始终居于逃跑的一方左翼,也就是左手位置。

人的习惯是右手使力,无论是单手持矛还是双手持矛,都是右手使力,左半身就成了脆弱的一面,追击的一方又始终落后左侧后方追杀,逃跑的一方想要反击就要扭转大半个身子,而且还是不易发力的一面转动,更是增加了伤亡率。

配备了马镫后,战马提速更快,转动更为灵活,很容易抢占最佳攻击的左侧一面,同样的战力,董部义从战损要小的多。

董部义从游走了一圈中原后,先后两场大战,虽不能说全部都有了铁甲,但也差不了多少,最差的也是有一套硬实皮甲,着甲率极高,相反的,匈奴人、鲜卑人就差了些,除了将领外,大差不差都是一身破烂羊皮袄。

骑步对比,骑兵与骑兵的差异,着甲率的差距,若这些都不算,仅比较战斗意志,能趟着积雪,在冰冻三尺之下来到雁门的二三十万人,仅这些意志,董虎就不会觉得差了匈奴人半分。

匈奴人、鲜卑人呢?

自熹平六年时汉兵大败后,鲜卑大汗檀石槐不久就病逝了,继任者和连还没过了一年就死在了北地郡,不仅东、中、西三部鲜卑自立不遵号令,弹汗山更是因和连死后陷入叔侄争夺鲜卑汗的内斗中,此时的鲜卑,比大汉朝更早一步进入三国诸侯争霸期。

鲜卑人率先进入三国诸侯争霸,美稷匈奴人则紧随其后。

熹平六年时,匈奴中郎将臧旻、屠特若尸逐单于参与弹汗山一战,此战大汉朝惨败,万骑匈奴人死了个七七八八,屠特若尸逐单于仅一年便郁结病逝。

匈奴人与羌人继承制差不多,都是兄死弟及,由实力、威望最高的那个继承首领,这对于稳定族群较为有利,但车居儿单于更改了呼韩邪单于的祖制,在大汉朝的支持下,将单于继承给了儿子屠特若尸逐,这在美稷匈奴族内反对声音很大,所以屠特若尸逐单于才想着借着大汉朝狠揍一顿鲜卑人,以此用功勋堵住他人的嘴,可他没想到会如此惨败,把嫡系本部万骑折损了七七八八,嫡系本部损失惨重,屠特若尸逐仅撑了一年就死了,单于位子就又继承给了儿子呼征单于。

车居儿单于在继承单于位子时,地位就不稳固,是在大汉朝支持下继承的位子,儿子屠特若尸逐单于的地位更加不稳,再加上熹平六年大败,本部族众损失惨重,各部族对呼征继承单于也更为不满。

或许新任护匈奴中郎将张修觉得呼征单于不足以稳定美稷匈奴,就联合了亲近的右贤王羌渠,以宴饮方式诱骗呼征,在宴会上杀了呼征单于!

张修想的是挺好,匈奴各部族对呼征继承单于不满,整日吵吵嚷嚷、骂骂喋喋的,右贤王羌渠实力强些,让他继承单于,可以稳定美稷匈奴……

可呼征毕竟是美稷匈奴单于!

就如同董卓废了刘辩的皇帝,单于是你张修想杀就能杀的?人家老爹屠特若尸逐单于跟着大汉朝揍鲜卑,死了万骑都没说啥,你却借着宴请杀了人家儿子,杀了匈奴人的单于……

与董卓擅自废立皇帝差不多,原本不满意呼征就任单于的各部族,纷纷指责右贤王羌渠勾结大汉朝,以卑鄙方式诱杀了他们的单于!

熹平六年一战,护乌桓校尉夏育把乌丸万骑丢了个七七八八,气的乌丸人整日怨恨大汉朝。

匈奴中郎将臧旻把匈奴单于的本部精锐丢了个干净,以至于一两年内死了两任单于,让匈奴各部族尤为恼怒大汉朝阴谋杀害了他们的单于。

破鲜卑中郎将田晏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河套三郡没了万骑精锐,直接导致河套三郡无数人南逃,以至于河套三郡只是地图上的领土。

张修擅杀呼征单于,被皇帝刘宏下狱论死,但匈奴各部不满,也趁机侵占了河套三郡,各部也整日与羌渠闹腾,尤其是上郡右部醢落部和休屠各最是不满羌渠单于,整日闹腾不满。

简单的说,此时的美稷匈奴、弹汗山鲜卑都处于四分五裂中,而董虎呢?二三十万黄巾军俘虏可以拿出十万敢战兵卒,甭管杀人手艺好孬,黄巾军也是打过仗的,只要敢杀人,那也比见了刀子就跑的百姓强!黄巾军所欠缺的不过是战阵杀敌的经验,不懂军阵厮杀,只知道一股脑的冲上去。

董虎还就不信了,一群混账羌人都能训好,很听话的十万中原兵卒能训不好?十万军阵严整的汉兵还能打不过一群散沙牧民?

雒阳破烂事情一概不问,并州刺史若捣蛋扯腿,董虎就敢在人脑门上盖大印!

任务分配下去,该砍树的砍树,该撅腚挖煤炭的撅腚挖煤炭,该训练兵卒训练兵卒,老弱全躲在土坑里烤火做饭,娃娃们则交给一些书生们读书识字……

黄巾军虽然造反,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人,寒门士子、工匠都有不少,这些人被单独踢了出来,皇甫嵩在广宗砍了将近十万人,用十万尸体做成了京观后,二三十万俘虏原本对董虎还有些心理抗拒,在皇甫嵩举起屠刀后,抗拒也彻底没了踪影,对董虎的话语也不再抵抗。

董虎对待普通的黄巾军与对待良善百姓差不多,但对于俘虏的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大小将领、渠帅就没那么宽松,脑门上全都盖了大印,全部单独编为一营,由董虎亲自看管,他可不敢对这些家伙放松。

按理说,这些黄巾军将领都该砍了脑袋一了百了,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能在乱糟糟黄巾军中担任头领的,也都是其中勇力佼佼者,二三十万人的规模,仅大小将领就有一万多人,这么多人若一刀全都砍死,董虎着实有些犹豫,也就将他们单独编练为一营,

将他们直接充当自己的亲兵营,一者是想告诉他们,自己虽然在他们脑门上盖了大印,但也是愿意接纳他们的,盖大印是因为他们犯了错,犯了错就要受到惩罚。二者是他亲自看着较为稳妥,他人对教派认识不足。

“忠孝节义”四个养子与张辽年岁差不多,五人全被他扔到了亲兵营中历练,“忠孝节义”是董虎的养子,进入亲兵营不稀奇,众将却对张辽颇有些不解、好奇,皆不明白董虎怎么对张辽如此偏爱,可他们又哪里知道五子良将的事情。

董虎重视兵卒,重视调度军阵杀敌大将,而不是两员大将在阵前乒乒乓乓,谁干赢了对方,谁的一方士气就起来,谁就一窝蜂把对方杀的大败,那样的军队……董虎很怀疑,那样的军队还能叫军队吗?与一群混混群殴又有多少差别?

不错,军阵混合在一起后,与混混打架也没有太大区别,但真的没区别吗?军队即便混战在了一起,也是会组成小型军阵的,并不是真正的一窝蜂。

反正董虎极为顽固,在上一世时,看到电视里的两员大将乒乒乓乓后就一窝蜂时,他就很生气,这样的一窝蜂,那还是军队吗?若手下有这般将领,即便是武神在世,只要不懂军阵厮杀,那也甭想领兵,顶多做个护卫装点门面。

董虎喜欢五子良将胜过五虎上将,根子就在军阵上,五子良将个人武力或许差了些,但他们都是以军阵杀敌,而并非依仗个人武力。

但不管如何,张辽绝对是个好苗子,这点董虎极为确定,而且张辽还是个半大少年,这点最是重要,若是成年了,有了独立人格,董虎就算再如何喜爱,恐怕也只能放弃,这个时代是世家子时代,又有几个能看得起临洮羊杂汤小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