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78章 忽悠右贤王(上)【第三章】

第178章 忽悠右贤王(上)【第三章】

董虎带着人来到雁门郡时正是大冬天,只能等待春暖雪融后种植春麦、谷子、大豆、高粱这样的粮食。

若让人挖窝窝栽种,那能把人活活累死,种植是需要农具的,或许是百姓较穷缘故,所用的农具大多都是木头的农具,用木掀刨土?那要刨到什么时候?

也幸好董虎斩获里有不少生铁以及一些破损的刀剑,就算他再如何缺铁,再如何希望多打造些兵甲兵器,也要将肚子问题放在第一位,也要第一时间将所需要的农具打造出来。

临洮人知道董虎年幼时跟着人学习过铁匠、木匠甚至泥瓦匠活计,知道他会打铁,虎口堡就有董虎的工匠作坊,但却没人见识过两刀、三刀……多刀犁子,刚弄出来的时候,不少临洮儿郎全都围着观看,用了几次后,所有人就都喜欢了这些犁子。

大汉朝所用犁子大多都是一刀犁子,主要原因是畜力不足,临洮地少人多,又不是中原平原地,即便做出多刀犁子也没多大用处。

先把天冷冻死的枯草焚烧一遍,然后用牛马驴骡拖拉着多刀犁子耕一遍,但犁子耕过的土块较大,需要用牛马拖拉着耙子来回耙地两遍,将田地耙平整、松软后,就可以用耩子种下了种子。

一般情况下,耩子可以耩种麦子、高粱,诸如太小的谷子、太大的豆子,耩子就没办法耩种了,盖因谷子太小,耩子孔洞太小的话就易于被泥土堵塞,孔洞稍大,种下的谷子太稠密,肥料不足不结种子,豆子植株之间需要一定的间距,不似麦子那般稠密。

谷子是没法子的,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农人自己条播或撒播,但董虎可以解决豆子耩种问题,为耩子安装车轮,车轮上设置个牵扯机关,在行走时,耩子漏口会一收一放,实在不行,就用通透竹管往地上一插,不需要弯腰,直接将豆子丢入竹管里种下,效率也要高上不少。

自春暖雪融后,董虎就一直带着人种地,从南向北一路耕种,具体种下多少他也不知道,至于雒阳、凉州送来的消息,他也只扫了一眼就不再理会,直至并州刺史张懿送来“护匈奴中郎将”一职后……

“娘地……”

“都是一群混蛋!”

苦娃见他生气,忙将酒囊送到他面前,看着肚子微鼓的女人,董虎一阵苦笑摇头,刚成年就要有了第三个娃娃,这要是在后世,那还不知要被人骂成什么样子呢!

“唉!”

董虎捏了捏苦娃有了些丰盈脸颊。

“幸亏苦娃比咱年岁大些,要不然……”

董虎微微摇头,心下轻叹,这是个逼着女人嫁人的时代,十三四岁女娃生娃娃比比皆是,他就是想严令禁止也不能。

苦娃不明白他话语里的意思,但还是轻抚着微鼓的肚子。

“娃!”

见她如此,董虎不由笑了。

“呵呵……”

见他笑了,苦娃也很高兴,拿着他粗糙大手放在脸颊上……

“主公……”

半大小子张辽急匆匆闯入帐篷,见人家夫妻俩正恩爱时,顿时将急躁话语堵在了嘴里,迈入大帐的大腿又忙收了回去……

“毛毛躁躁的……”

在电视里,董虎一直都认为张辽是个极为沉稳的统兵大将,可看着这性子……也不怎么沉稳啊?心下想着是不是张辽需要更多磨练问题,张辽也低头走入大帐,不敢抬头去看正起身坐在董虎大腿上的苦娃……

“主……主公……”

“匈奴……匈奴人又派人来了……说是……说是右贤王呼厨泉……”

看着低头的小子,董虎不由笑了。

“呵呵……”

“右贤王呼厨泉……看样子,匈奴人对咱们挺重视的嘛!”

董虎笑了笑。

“匈奴单于把亲儿子派了出来,咱若不正式些也失了礼数,你去把十副将寻来。”

张辽郑重抱拳。

“诺!”

张辽抱拳退出中军大帐,董虎尤为喜爱这个五子良将,尤其是张辽在称呼自己为“主公”而不是“大兄”时。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想要走捷径的人,但却少有恭谨持重的人,尽管张辽此时还只是个半大娃娃,有时也确实毛躁了些,可在大事上确实符合印象中统兵大将的形象,唯一不足的……

“或许欠缺了些历练……”

董虎低头倾听着苦娃肚子里孩儿的轻微韵动,脑中却想着怎么欺负身边爱将,苦娃不大会说话,一整日都很安静,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人,但却极为喜欢他现在的样子,这让她很安心,好像曾经的磨难只是上一个世纪的影像……

“主公……”

孙牛、胡三是董虎十营副将……甚至是他身边所有将领中两大活宝,却也是最为死忠的两人,很像争宠的两个娃娃,一听到董虎召见,孙牛、胡三毫不顾自身形象,撒丫子就向中军大帐狂奔,这让一队匈奴人很是讶然。

两大活宝唯恐不能第一个前来,争抢着闯入帐内,正见董虎整个大脑袋都埋在苦娃怀里,两人瞬间老实下来,在董虎随手指了下,老老实实寻了个位子坐下。

整个临洮,甚至整个凉州都知道苦娃的事情,但却没人敢在这件事情多嘴一句,即便现在造反的韩遂、边章等人,他们也不敢轻易用口舌激怒二愣子董虎,谁也不敢保证临洮小儿会不会带着万骑奔袭他们。

张辽寻到正在处理军务的华雄后,华雄没敢耽搁,带着人急匆来到中军大帐,果然见到孙牛、胡三两大活宝正低头老实坐在位子上,而他人入帐时,同样见到华雄一般无二的低头老实坐着……

董虎对华雄的感情较为复杂,既想着将他留在自己身边,与九副将一般无二称自己主公,又希望他能留在董卓身边,成为董卓身边重将。

之所以会有这种纠结,主要还是董虎希望董瑁可以继承董卓的一切,而不是满肚子坏水却怯懦畏死的牛辅,但董瑁有个先天的缺陷,在董卓一系军中无资历和威望,如此就需要一个保驾大将,可看着低头老实坐着的华雄,董虎心下就是一阵叹息……

十副将很快就都一个个低头老实坐在大帐内,董虎这才随意躺在帅椅里,哪里有丁点一军主帅威严。

“文远。”

董虎看向坐在末位的张辽,张辽忙站了起来。

“去把郭司马、右贤王一同请来。”

张辽不敢稍有犹豫,忙抱拳。

“诺!”

张辽大步走出军帐,在董虎随意躺在帅椅里时,十副将这才松了口气……

“大帅,在这些日子里,匈奴人、鲜卑人都时不时前来骚扰咱,咱们是不是先按着一个很揍一顿?”

孙牛率先开口,众将齐齐点头,华雄起身抱拳。

“末将觉得当先打匈奴人,侵入河套三郡的就是匈奴人!”

众将又是一阵点头赞同,董虎心下也有些认同先揍匈奴人,不是因为匈奴人侵入河套三郡,而是匈奴人在雁门郡的侧翼,一旦董部义从与东部鲜卑人发生战争,很难说侧翼美稷匈奴会不会与鲜卑人夹击他。

并州九郡所属地域比后世的山西大了将近一半,但人口却不及后世普普通通一个市,若董部义从窝在并州腹心太原郡境内,还不至于让美稷匈奴紧张,可一旦二三十万人跑来雁门郡,就成了美稷匈奴与董部义从争夺并州九郡的话语权,只有并州九郡话语权决出胜负后,获胜方才会转而对外与鲜卑人争斗。

谁都知道并州空虚,大汉朝没有黄巾贼、凉州羌造反,凭借着大汉朝击败了强大匈奴人战绩,匈奴人并不敢轻易南下太原郡,但匈奴人拥有并州九郡绝对话语权,并州刺史张懿绝对不敢激怒美稷匈奴,可董部义从领二三十万人北上了,如同一个上山虎挑战虎卧山岗的虎王,敢北上雁门郡,就已经发出了挑战。

董部义从是并州话语权的挑战者,当半大少年呼厨泉走入军帐内,人也显得极为高傲,并未与草原礼节那般率先抚胸弓腰,身为主人的董虎自然也不会主动先行见礼。

董虎看了眼明显是汉军将领的太原郡司马郭缊,这才向呼厨泉笑了笑。

“今日倒是巧了,不仅右贤王前来雁门郡,朝廷也送来了张任命令。”

呼厨泉有些不明所以,不由顺着董虎的目光看向郭缊。

“郭司马,还请将朝廷的任命令给右贤王看一看,本将军是匈奴中郎将,日后也还需要羌渠单于多多配合,两族百姓才能和平相处……”

“什么?”

不等董虎话语说完,呼厨泉大惊出口,太原郡司马郭缊很恼怒这段时间里董虎的猖狂无礼,面无表情从怀里拿出一卷竹简和一方木盒,看样子像是印信什么的。

见到郭缊拿出竹简、印信,呼厨泉登时怒了,一脸愤怒看向董虎。

“临洮虎娃!”

“你是在羞辱我族,想要与我族开战吗——”

呼厨泉暴怒,因上一任匈奴中郎将张修在宴会上擅杀呼征单于,以至于匈奴各部极为恼怒,反对者指责羌渠为了单于位子而勾结汉人杀害了呼征单于。经过好几年时间,羌渠、於夫罗、呼厨泉父子三人好不容易稳固了些美稷匈奴,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又派了个匈奴中郎将,偏偏呼厨泉还跑了过来,这要是传回族内,岂不是说他们父子再次勾结汉将坑害族人?

呼厨泉开战威胁话语一出,席间坐着的十名营将轰然站起,或阴沉着脸,或愤怒……

“呸!”

孙牛重重吐了口唾沫,拔刀指着呼厨泉等人。

“小杂碎……信不信老子现在剁碎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