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99章 河套草原的现状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99章 河套草原的现状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99章 河套草原的现状

段颎是凉州三明里最能打仗的一个将领,在全面投靠了内廷宦官后,名下左右司马田晏、夏育也是水涨船高,田晏成了度辽将军,夏育成了护乌桓校尉,两人都是大汉朝实权营将。

鲜卑人每每劫掠大汉朝边境,在熹平六年时,田晏蛊惑中常侍王甫出兵攻打鲜卑,因此由度辽将军改任破鲜卑中郎将,仅从官职来看,此次出兵攻打弹汗山的主将就知道是谁,然而此次大败,逃回来的仅一二。

三大营将大败,三人全被皇帝锁拿回京治罪,然而此次大败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乌丸、匈奴各自死了近万骑,乌丸人恼怒不满,匈奴人更惨,短短一两年死了两任单于,羌渠虽然坐上单于宝座,但因匈奴中郎将张修诱杀呼征单于,各部恼怒羌渠勾结汉人阴谋杀害呼征单于,皆不愿意低头臣服,整日与羌渠单于闹腾。

熹平六年惨败,匈奴死了近万单于本部骑,短短时间内死了两任单于,各部皆不愿服从羌渠单于,看起来美稷匈奴是挺惨的,但也恰恰因这些事件造成了匈奴没了限制,匈奴中郎将没了,度辽将军没了,看押匈奴人的两大营将都没了,河套三郡的百姓全呼啦啦往南逃亡……

匈奴人头上的枷锁没了,大量的匈奴人涌入河套三郡,中部鲜卑同样也虎视眈眈,但鲜卑也陷入了三国争霸之中,短时间内很难腾出手来与匈奴人争夺河套三郡,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董虎会突然发动攻击。

去岁时,董虎领兵北上雁门郡时,匈奴人、鲜卑人就注意到了他,但董虎一直没有太大动作,与普通汉民一样,到了冰雪融化后就开始拖拉着牲口耕种田地,从三月一直耕种到五六月,匈奴人都是不耕种的牧民,哪能总盯着董虎而不放羊,结果就成了这般情景,在河套三郡匈奴人最空虚的时候,董虎杀了进去,而且还是从东一直捅到西,人没杀多少,俘虏也仅有万人老弱,斩获甚至还不够俘虏的口粮呢!

顺利抢回了河套三郡,数万将领们却提不起兴致,见面就唉声叹气,哀叹这次亏的掉了底裤,直到董虎狠敲了两下孙牛大脑袋,孙牛才咧着嘴跑了没影,不一日,垂头丧气的过万兵卒全向着廉县狂奔,唯恐那里的金娃娃被人抢跑了。

廉县是块宝地,有照壁山铜矿,有麦垛山铁矿,有适合烧制顶级陶瓷的黏土,有巨量煤炭,有建造高炉所用的顶级耐火砖土,贺兰山盛产宝石、制造顶级砚台的石头……总之就是块什么资源都不缺的宝地,

一帮混账将领可不在乎什么陶瓷、砚台石头,一听董虎说到照壁山有铜矿、麦垛山有铁矿,那还哪里坐的住,一群将领全带着兵卒往廉县狂奔。

照壁山有铜矿,自春秋战国时就有开采,汉朝时也有零星采挖,但照壁山并不是特别安全的地方,北地郡羌人时不时闹腾,黄河北面的西部鲜卑也偶尔跑过来抢掠一番,再加上匈奴人各部,久而久之,原有的矿洞就都荒废了。

董虎原本也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的,也是上一世时,村里一些人去宁夏打工,说是宁夏偷挖矿山的人挺厉害的,都把照壁山给挖没了,这才知道宁夏中卫有这么一个地方,当时还挺奇怪不解的,自秦汉之后各王朝,哪一个不是缺钱的主?难道一座铜矿还能挖了两千年也没挖完?

直到莫名跑到了大汉朝的天空下,董虎才切身感受到,即便是一处富裕金矿,整日兵荒马乱的,那也只能用眼睛看着!

董部义从是什么人?死人破烂衣服都要扒拉下来的主,有了个金娃娃,那还哪里愿意放手,天王老子敢觊觎也敢拿刀砍了,自是不会畏惧已经跑去造反的先零羌,而西部鲜卑远不如东、中部鲜卑强大,有一万兵卒镇守看押,一干为了财货敢捅天的家伙自不会害怕。

郭胜不知道照壁山有铜矿,汉朝有一段时间采挖过照壁山铜矿,但那都是宣帝、武帝极为强盛的时候,都是大汉朝打的匈奴人嗷嗷叫不敢觊觎时候采挖的,可这都是老黄历了,郭胜哪里知道这些,一听到照壁山竟有铜矿,立马就要扒拉进朝廷兜里,气的一干将领老脸拉的多长,若不是董厚亲自拿着一封封信件找到他们,若不是看了董虎说的那番“争霸天下”话语,早就一刀子砍在了郭胜脖子上了,哪里会让他急赤白脸的寻董虎告状的机会。

当然了董虎是不会答应的,已经将廉县吞入了肚子里,哪里还愿意吐出来。

七八月时,董虎领四五万兵卒全部吞下了河套三郡二十九城,因防御东面鲜卑人侵入,董虎在强阴塞城的二十里外又令董耀修建了一处凉城,因时间太短缘故,凉城只能算是一座万人营寨,凉城、强阴各一万屯田卒,两万兵卒足以抵挡鲜卑万骑,在南面长城之内平城另有华雄两万兵卒,以及自平城至马邑沿线十数万人,防御是足够了,至少足以应对四分五裂相互征战不休的鲜卑人了。

西面鲜卑实力最弱,部族与沙漠里的沙盗差不多,零散且人丁较少,他们要想攻打廉县,从河套西部进入就只能在荒漠里行走数日,如此就不能携带牛羊辎重,只能携带数日干粮,即便西部鲜卑能够拿出万骑,也很难自廉县杀入,一旦被董部义从万卒阻住,一旦抢不到足够万骑食用的牛羊、粮食,不用攻打就会惨败。

西部鲜卑拿不出攻占北地郡、安定郡的兵卒,一直都是与沙盗差不多,顶多千骑呼啸而来呼啸而去,但这不代表河套三郡的西面就真的安全无虞,居住在河套三郡北面的漠北中部鲜卑是能够从河套的西端杀入的。

檀石槐分东中西三部鲜卑,朔方郡以西的鲜卑是西部鲜卑,主要有鲜卑乞伏部、鹿结部,河套三郡北面漠北鲜卑主要是拓拔部。

鲜卑原本是辽东部族,在与匈奴人逐渐争斗获胜后,为了控制整个草原,也为了压制日薄西山的匈奴人,就将居住在辽东更加北方的大鲜卑山各部鲜卑迁往漠北、陇右草原,也就有了西部乞伏部、鹿结部鲜卑,以及漠北中部拓拔部鲜卑,除此外还有一些高车族。

中部、西部鲜卑原本是居住在辽东更加北方面的部族,在鲜卑人强盛了后才向漠北、陇右草原迁徙的,远不似檀石槐所领的本部东部鲜卑那么强大,但漠北草原是匈奴人的核心族地,尽管北匈奴向西迁徙,还是有一些不愿离开的部族,在北匈奴西迁后,河套三郡北面几乎成了真空般存在,于是就有一些居住在更加北方的高车族部落南下迁徙,填补了这块肥沃真空地。

中部、西部鲜卑成分复杂,在檀石槐活着的时候,尽管乞伏、鹿结部、拓拔部人丁少一些,但东部弹汗山鲜卑太过强大,所有人都不得不低头臣服,檀石槐死后,不仅鲜卑本部东部鲜卑陷入混战厮杀中,中部、西部鲜卑同样陷入彼此混战融合当中,想要短时间内对董虎造成强大威胁是很难的。

但是,这不代表中部鲜卑就不能从河套三郡的西部杀入河套草原。

中部鲜卑霸占了原匈奴人的故地,在河套三郡的北面,双方隔着一道阴山山脉,在这道山脉上,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曾修了一道长城,其中有两处关隘塞城最为重要,一处是当年王昭君出塞走的鸡鹿塞,一处是高阙塞,这两处关塞是中部鲜卑自河套草原西部朔方郡杀入的关键。

鸡鹿塞比高阙塞稍微大一些,长宽各八十步,城高三丈,是一座石城,或许是大汉朝与匈奴人战争的缘故,这座重要险关要塞要坚固的多,自汉宣帝时修建,历经两百年依然坚固异常,除了城门不知被哪个混账烧毁了外,余者基本上没有遭受太大损坏。

长宽各八十步,想要驻扎多少兵卒也不可能,但鸡鹿塞东二十里就是方圆几十里的屠申泽,是河套西部最大的淡水湖,只要有淡水,那就能够在周围营建屯田邬堡,为了对鸡鹿塞足够的重视,董虎在此处驻扎了两千屯田兵。

高阙塞小些,只能驻扎两三百人,此处城塞是在两处谷**汇处,地势险要,虽然屁股后面没有几十里大湖,但此处城塞距离黄河仅有三里,董虎为了稳妥,同样在黄河沿岸驻扎了两千屯田兵卒。

河套三郡原有的百姓都逃了没影,河套平原几乎就是一个空壳,董虎只有加强东、西两个出入口防御,尽可能将所有外敌阻拦在外围,给予内部更多的安全环境。

河套三郡人丁稀薄,短时间内很难确定具体数量,董虎只能从东至西一路推进过程中进行估算,算上他从雁门郡带入的四五万人,差不多有六万余人,基本上除了他自己的兵马外,就只剩下一群俘获的万人奴隶。

河套人丁少的让董虎想哭的滋味,很想挥挥手让逃跑的混蛋们跑回来,雁门郡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己带入的一二十万只能沿着马邑直线排列到平城,只能沿着这条直线耕种、布防,余者都是空无一人的荒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