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14章 曹操的归隐山野(上)【第三章】

第214章 曹操的归隐山野(上)【第三章】

……

一个看似强大但却是散沙的部族不可怕,可怕的是强大且统一的部族,这不是董虎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才要威胁皇甫嵩。

但董虎无法确定,他无法确定皇甫嵩的意图,究竟是依然将他当成了另一个威胁大汉朝,或威胁天下汉民的羌胡部族,还是为了获得五千匈奴义从来应对正在发生的凉州羌乱。

但不管怎么说,董虎都必须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匈奴人,甚至一再强压下立即与美稷匈奴厮杀一场的强烈冲动,但鲜卑人的杀入,也不得不强压下心中忧虑、不安,仅与中常侍郭胜去了封信件,向上郡右部匈奴散播无数谣言……

中常侍郭胜成了雁门郡的监军,督军丁原所部以及防御雁门山以南地域,算是堵着董虎南下太原郡的道路。

正值冬月时节,三尺大雪极大的迟缓了信件送达,直至华雄领五千骑与鲜卑人厮杀时,才收到董虎送给他的高望身死美稷的信件,脸上阴沉的让一旁小宦官害怕……

“皇甫嵩……”

“砰!”

“混蛋——”

郭胜极为愤怒,董虎的信件比皇甫嵩的信件晚了一些时日,毕竟皇甫嵩才是直接参与者,而且董虎的探子得知高望身死消息要迟缓一些,再加上探子要将消息先送到董虎手里,皇甫嵩却可将奏表直接送往雁门,继而直接送去雒阳,不需要折腾一圈。

皇甫嵩的奏表没有提到“於夫罗误杀中常侍高望”话语,只是说了羌渠单于的忠贞,愿意拿出五千匈奴人为国征战,以及希望求得一个“晋国公主”的事情,郭胜看到皇甫嵩奏表时,心下也是极为满意的,无论是为了避免董虎造反,还是让匈奴人南下长安三辅为国平乱,对大汉朝都是极为有利的,至于讨要一个公主……郭胜并未太过重视,能用一个公主稳住匈奴人,继而控制住董虎,他心下是赞同的。

身为大汉朝身上的蔓藤,即便贪财,郭胜也是不希望大汉朝坍塌了,更希望董虎是可控的,更愿意朝廷可以平定凉州羌乱,前几日还暗赞皇甫嵩的忠义妙计,可他又哪里想到高望会身死美稷……

“混蛋——”

郭胜一脚踢翻小几,在房内一通摔砸,与董虎一样,他根本不相信“误杀”这种事情,可皇甫嵩的奏表先一步送往雒阳,正值大汉朝需要兵马的时刻,陛下和内外廷看到“五千匈奴义从”时,会做出如何的选择?用一个贪财阉奴的命换取五千匈奴铁骑,用一个公主控制住两头饿狼,就算自己现在送信雒阳,又能如何?

越想到这些,高望越是愤怒,心下越是恐慌,恐慌丁原也趁机杀了他。

郭胜在房内打圈圈摔砸了好一会,一把抓住青衣小宦官的衣领,一脸的阴沉。

“立即回京,立即把虎娃送来的信件交给张让、赵忠,告诉他们,那该死的皇甫嵩在报复,与他无仇的高公公都能弄死了,但凡让那该死的皇甫嵩抓住机会,也一定弄死了他们!”

“带着信件,立即回京!”

青衣小宦官不敢反对,忙点头答应。

“公公放心,三儿这就回京!”

郭胜阴沉着脸点头,又低声嘱咐了几句后,这才让青衣小宦官拿着信件离去,他则一个人坐在杂乱房中……

“皇甫嵩……你想前往长安三辅……想也别想——”

郭胜愤怒暴吼,心下却知道,此事恐怕他想阻止也很困难,外廷文武绝对会为了五千匈奴义从,绝对会为了控制匈奴、董部义从而倾力支持。

……

辞旧迎新又一年,外面的纷纷攘攘并未对雒阳造成太大影响,但曹操却知道市面上萧条了许多,不仅往日热闹的金市没了多少人,就是五十钱一斗的醇酒也卖到了三百钱一斗。

坐在马车里,曹操脑中却有些混乱,一会想到前几日并州送来的消息,一会想到看到的萧条金市,又想到亲生父亲的不满训斥……

“主公。”

曹操不知马车何时停下的,直至许褚大脑袋伸入呼喊,这才惊醒了头脑杂乱的曹操,但他没有立即下了马车,而是突然开口询问让许褚呆愣话语。

“许褚,当日在定颍城外时,那孙牛想要让你成为董部义从一将,你可有后悔拒绝了他们?”

许褚一时没明白曹操为何突然这么问,呆愣了下,挠着大脑袋开口。

“虽然许褚心下不喜那帮狡猾的家伙,心下却知道他们确实有些本事,但许诸追随了主公……人家不是说了么,忠臣不事二主。”

“若操不想做官了,想回家种地,你又当如何?”

“啊?”

许褚又是一愣,脸上也挂满了疑惑不解。

“为什么啊?主公在济南国不是做的挺好的啊?贪官都害怕主公,百姓也都敬仰主公的仁德,有主公在济南,就是泰山贼都不敢骚扰……这不是挺好的吗?”

许褚疑惑不解,曹操脸上却露出些疲惫、无奈……

“百姓满意,有些人却不满啊……”

曹操苦笑叹息,起身钻出马车,抬头看向大将军府门外的数辆马车,拍了拍一脸疑惑的许褚。

“所有人都不满意你的时候,就只能远走避祸,就如……就如那临洮虎娃。”

许褚一脸的不解,他知道曹家老爷子发话了,让自家主公不要在济南国胡来,可那又如何,也不至于弃官为农吧?

想了好一会,许褚还是没想明白……

“主公,那虎娃说了许多混账话语,就是许褚这么混账,那也知道‘上中下’什么的不能说,可主公什么话也没说啊?”

“呵呵……”

曹操不由轻笑摇头。

“你怎知那虎娃不是故意为之?不是为了避祸而故意说了那番混账话语?”

“这个么……不管了!主公去哪里,许褚就跟着去哪里!”

脑袋都快挠秃了,许褚也没能想明白,难道那并州有金娃娃?

曹操对许褚的回答极为满意,重重拍打他肩膀两下后,大步走入大将军府。

心下有了决定,在他当场提出归乡务农后,何进、袁绍等人大惊失色,全都开口劝解,但曹操像是对天下极为失望,铁了心要归隐乡野,仅片刻后就离开了大将军府。回家后,再次与父亲曹嵩提及归乡……

曹嵩没想到儿子会突然有归乡务农心思,他是不想让儿子太过得罪内廷宦官,但也不希望儿子真的归隐,继续做个谁都不得罪的议郎也不是不可以。

一通劝解,曹操却一言不发,直至父子两人对坐沉默不语……

“孩儿若还担任济南国相,内廷肯定不满孩儿,孩儿若不低头,他们就会将不满矛头对准父亲,然……父亲也知孩儿的性子,想让孩儿低头是绝对不可能的,孩儿也只能离开济南国。”

曹嵩张了张嘴,想要开口说些什么,最终却只能暗自轻叹,曹家本就是内廷宦官一脉,若非如此,内廷早就对曹操下狠手了。

不下狠手,那是因为曹操是宦官们的子孙一脉,张让、赵忠若是对同门前辈曹腾的子孙下狠手,他们若死后,其他宦官同样也能对他们的子孙下狠手,诸如针对张让的儿子太医令张奉,正因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内廷宦官虽对曹操这个“小叛徒”作为不满,但也没有下死手。

可若曹操一直这么“梗”下去,不分青红皂白把内廷所有宦官全都得罪了个遍,那就不同了,也因这个原因,曹嵩不得不打压、训斥儿子,让曹操少在济南国得罪人。

有些话语不需要说的太过通透,父子两人都极为清楚因果,要么曹操辞去济南国相,要么内廷宦官对整个曹氏下黑手,两条路摆在面前,结果自不用多说。

曹操一脸的平静,低眉看着对坐中间的香炉,双目中略有些涣散,也不知他在想着什么,过了好一会……

“孩儿没办法继续做济南国相,前往他地任一太守、刺史也是一般无二的结果,孩儿秉性如此。”

“若如父亲所言,孩儿继续担任议郎,父亲觉得……陛下还能否听得进去忠良之言?”

“我朝大吏,三公之要职不以品德而论忠良奸恶,不以清廉任事而论高低之能,却以商贾所出钱粮多寡而论,父亲真以为陛下听得进去忠良劝谏之言?”

曹操面无表情抬头,看向头发霜白却一丝不苟的曹嵩。

“父亲。”

“陛下听不进去忠良劝谏,孩儿留在朝堂,孩儿担任议郎于国又有何益?”

话语说罢,曹操又低眉不语,曹嵩张嘴数次,最后也只能无奈苦笑。

“唉……”

大司农曹嵩主管天下钱粮,自是知道府库里有多少钱粮,可这些钱粮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天下,心下自是知道根结是什么,对内廷宦官的胡作非为也没法子阻止。

宦官不贪,皇帝不四处扒拉钱财,国库里没钱,皇帝刘宏问他曹嵩要钱,他去哪弄钱去?

现有的税赋是没法子支撑朝廷的用度的,不是大汉朝没有钱财,而是大汉朝的分封制度,而是大汉朝几百年豢养的无数世家豪门,这个食邑一万,那个食邑八千、三千,仅冀县一处就有诸侯国百十,这还是刘姓宗室诸侯,非刘姓的世家豪门呢?究竟又有多少?

没人知道,但曹嵩知道一件事,国库没钱,正常税收是没办法供应朝廷用度的。

扒拉他人钱财是极为得罪人的事情,外廷文武厌恶内廷宦官,不可否认是有些清正廉明大臣纯粹是因为宦官的贪而不满,但更多的是内廷动了他们的奶酪。

没了宦官,没了贪,国库没钱却是事实,这里需要钱,那里需要,钱从哪里弄?凉州造反羌人杀向美阳,要挖开帝陵,为什么?不还是没钱?还不是历代帝陵中的陪嫁金银铜器?

董卓挖帝陵,挖王公大臣坟墓,曹操难道就没整个“摸金校尉”一职?

国库里没有足够用度的钱财,绕了八百圈,还是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对现有的纳税百姓加税,一个是触动世家豪门的奶酪,现有的大汉朝只有这两个途径。

对现有纳税的百姓加税,不被穷的叮当响的百姓咒骂?不被清正廉洁的爱民好官咒骂?

触动世家豪门的奶酪,执掌天下话语权的世家豪门不恼怒大骂祸国奸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