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24章 皇帝再次换将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224章 皇帝再次换将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224章 皇帝再次换将

张温以及下面属僚、将领们,不是激进清流文人,就是如孙坚、公孙瓒这样激进的将领,尚未击退后路威胁时就突军冒进,以至于前中后三军严重脱节,致使近十万汉兵全军覆没,只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场大败究竟意味着什么。

董虎先知先觉,他一直疑惑,不解董卓是如何由一直被朝廷打压的边军将领,骤然爬上的帝国权利巅峰?直至张温主持的这场惨败后,他才真正明白了,董卓的成功根本不是他人能够阻止的。

后世人一直以为董卓进入雒阳时,所领的数千兵马是凉州兵马,一开始的时候,董虎也是这么以为,事实上却不是!董卓手里根本就没有三千湟中义从,没有三千凉州铁骑!

湟中义从有三个聚居点,其一是酒泉、敦煌郡的湟中义从,这一支是所有湟中义从的老祖宗;其二是河湟谷地内的“湟中”地区湟中义从,湟中地区临近大小榆谷,算是半个高原人,这一支是大汉朝早些年从敦煌、酒泉那里迁入的;其三是令居塞的湟中义从,这一支是因为护羌校尉常年征募湟中义从作为兵卒,长时间当兵,久而久之就成了湟中义从的另一个聚居点。

湟中义从是白胡,与黄皮肤的汉人、羌人有明显的不同,因样貌差异很大,所以一直被凉州羌汉百姓排斥,定居点也被极大的限制住有限的范围内,远不是凉州羌人那般散落的到处都是。

湟中义从胡的三个主要定居点都在金城塞以西,都在纵向南北黄河的西面,黄巾军造反的同年十月、十一月时凉州各郡羌人造反,之后的数年中,朝廷平乱大军就没有一次越过金城塞,没有一次杀过黄河西岸,而且董卓一直都被张温、皇甫嵩按在后方,他根本没有机会征募河湟谷内湟中义从,没有机会接触到令居塞内湟中义从,更没法子跑去酒泉、敦煌征募。

在朝廷开始募兵征讨凉州造反羌人的全过程中,董卓除了在六路大军背后进入凉州出入口望垣外,董卓一直被张温、皇甫嵩按在美阳后方,别说征募到三千湟中义从,他就连三千凉州兵马都没有机会征募,又哪来的嫡系凉州兵马?

没有湟中义从,没有凉州兵马,但董卓却全须全影救回了三万汉兵!

各路大军折损殆尽,各路领兵大将军中威望一落千丈,十余万大军仅存董卓一路满员编制,无论朝廷如何扩兵,只要以三万汉兵为骨干组建,董卓就会成为朝廷大军背后的老大,而这些兵卒都是平定黄巾军的主力,是长安三辅的精锐。

平定黄巾军的主力是哪些人?唐周一月份告密,二月份时张角三兄弟被迫提前造反,三四月份卢植、皇甫嵩、朱儁各领数万兵马离京平乱,正值寒冬之时征募兵卒,兵卒又都是从雒阳出去的,平定黄巾军主力能是哪些人?除了雒阳本地人外,还能是哪些人?

贼人杀入右扶风,杀入了关中平原西面入口,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如此危急之下,在皇甫嵩尚未领雒阳精锐入长安三辅之前,抵御侵入右扶风贼人的数万兵马,又是哪里人?除了长安三辅本地的长安虎牙营、扶风雍营、扶风各邬堡兵卒外,又能是哪里兵马?

美阳十余万汉兵,除了雒阳、长安三辅兵马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地方的兵卒,六路大军仅剩下董卓路,也就是说,董卓已经成了雒阳、长安三辅所有兵马背后隐形老大,这与董虎对董部义从的掌控是一样的,哪怕董虎只是一介白丁,只要董部义从的临洮儿郎骨干听他的,数万、十万、二十万……哪怕百万董部义从,无论谁做统兵将领,那都得老老实实听从董虎一个白丁的军令!

六路大军仅剩下董卓一路的那一刻,董卓就已经成了美阳汉军大营的老大,已经雒阳、长安三辅兵马的背后老大,成了不是大将军胜似大将军的存在,只要雒阳朝堂发生变故,只要他进入雒阳,他就是帝国的太师,无人能够阻止!

掌控了雒阳、长安三辅兵马,掌握了帝国所有精锐,进一步是帝国太师,退一步也是关中王!

无人能阻!

之前董卓也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朝廷兵马背后老大的事实,直至先知先觉的董虎送了一封信件后,这才突然意识到,帝国权倾朝野的权利正向自己一步步走来。

董虎太过年轻,他只是看到了天下大乱后兵权的重要性,但董卓是谁?在大汉朝体制内混迹了二十年,远比董虎沉稳的太多,他很清楚兵权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世家豪门认同的重要性,很希望倾向于文人士子的儿子能够回到自己身边,能够帮助自己笼络住一些可用的文人谋士,可牛辅内心不愿让董瑁前来,一个远在并州的董虎就让他不知减少了多少威望,并不愿意让董瑁待在董卓身边。

看了董虎信件后,张辽在第二日就领着五千幼军骑离开了美阳,让得了消息的张温、皇甫嵩等人很是不满,纷纷寻到董卓冷脸询问。

董卓对自己一再遭受打压极为不满,见两人不悦质问,同样黑着脸对怼。

“若没有美稷单于庭变故,五千幼军骑自然是可以留在美阳,可虎娃与匈奴人大战后,折损了如此之多兵马,又要看押二十万匈奴人俘虏,就算咱不愿又能如何?”

说着,董卓又看向阴沉着脸的於夫罗、呼厨泉兄弟,再次开口。

“五千幼军骑还都是些十五六娃娃,远不如左右贤王兵马更为精锐,皇甫中郎又何必在意那些胡闹娃娃?”

於夫罗尤为恼怒皇甫嵩,若不是他前往美稷一阵假醉忽悠,自己也不会杀了那阉奴,父汗更不会讨要个汉国公主,那该死的混蛋也没有借口杀入美稷,一听到董卓又要忽悠仅存的族人送死,拉着弟弟呼厨泉手臂就走。

“哼!”

“我族惨遭劫难,已经无力再战,今日就回返西河郡!”

於夫罗、呼厨泉极为恼怒,美稷是别想回去了,那该死的小混蛋绝对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两人也不敢前去,唯恐最后的四五万族人也死了个干净。

匈奴人丢了族地,事前又有相助朝廷功劳,张温、皇甫嵩心下也极为恼怒或忧虑董虎的继续做大,在董虎信件送来之前,两人就分别往雒阳送了封奏折,希望将残存的四五万匈奴人继续安置在西河郡,安置在离石周边,阻止董部义从继续向南侵入。

西河郡的吕梁山以西、以及整个上郡都是黄土沟壑,地形复杂是复杂了些,却无法真正阻止羌胡部族南下脚步,只有南下临近长安三辅时,才会被真正山岭阻拦住。

但很少有羌胡大军向南侵入,主要原因是西河郡、上郡是真的穷,这里黄土、沟壑较多,面积较大的土坝塬还能存着水源,还能挖深井取水,而这里并没有太大的土坝塬,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方,羌胡大军南下,就算想要劫掠到足够的粮食辎重也极为困难。

若董虎没有挑拨上郡右部匈奴与左部西河郡匈奴厮杀,并一举干掉了他们,朝廷并不需要太过担心董部义从闹腾,可现在的匈奴人残了,理论上董虎已经霸占了整个上郡和半个西河郡,朝廷就不得不考虑到董虎对长安三辅以及并州太原郡的威胁,也就有了将残存匈奴人安置在西河郡治所离石周边。

皇帝对董虎攻打美稷匈奴极为恼怒,但也只能干生气,尤其是朝廷六路大军五路全军覆没后,对浑小子反而没了丁点脾气,等到郭胜日夜返回雒阳,将小混蛋的奏折摆在了皇帝案头……

“陛下。”

郭胜没敢抬头去看皇帝,心下更不知是什么心情。

“老奴……老奴以为……虎娃并无反叛心思,只因……只因那羌渠求亲晋国公主,这才彻底激怒了他,还请陛下三思。”

……

“哼!”

过了许久,刘宏重重将董虎的奏折摔在桌案上,冷哼恼怒。

“那小混蛋与那帮匈奴人说了些什么?”

“说那个什么有罪推论,说谁得了好处谁就有罪!”

刘宏又拿起奏折,重重扔在郭胜脑袋上,幸好董虎的奏折一直都是纸张而不是竹简,并未把郭胜砸了个满面桃花开。

“谁得了好处?”

“是匈奴人吗?”

“是朝廷吗?”

“还不是那个小混蛋——”

刘宏大怒,大步站在郭胜身前,照着伏在地上的郭胜就是一脚。

“那小混蛋骂朕是爷卖仔田不心疼……若不是那小混蛋整日要造反,朕能这么做吗——”

皇帝大怒,郭胜挨了一脚也不敢开口辩解,只是撅腚趴在地上……

“哼!”

“诸位爱卿,那小混蛋就是个白眼狼,如今又当如何?”

一干大佬相视,最后也都默默不语,朝廷十余万大军惨败而回,就算想征募兵卒攻打也不可能,至于对鲜卑人抛媚眼……

司徒崔烈上前一礼,满嘴的苦涩。

“老臣以为……此时不宜继续激怒了那小子,还请陛下三思。”

刘宏张了张嘴,最后又一阵郁闷重重踢了郭胜一脚,这才又一声冷哼。

“哼!”

“给朕滚回雁门!”

“你个奴才给朕听清楚了,若那小子敢踏过雁门一步,朕就砍你脑袋!砍你郭家满门!”

皇帝大怒,郭胜更是心神惊惧。

“老奴誓死守住雁门,绝不让任何人踏过雁门一步!”

……

“哼!”

皇帝恼怒,又踢了郭胜一脚才算作罢,回到座位前,正待开口询问新晋宠臣盖勋,嘴巴张开,这才发觉盖勋已经前往了长安出任司隶校尉。

“临洮小混蛋的事情暂且不提,美阳大败又当如何?”

一干大臣左右相视后……

“陛下,贼人正值兵盛之时,我军小败也算不得什么,只需多招募些敢战将勇,定然可一战胜之。”

见何进开口,他人心下苦笑,但也不得不点头赞同,一旁的张让等人却有些不满开口。

“大将军说我军小败,真是小吗?近十万兵卒丢了个干净也叫小败?”

张让抱拳道:“陛下,臣以为我军初败,军中肯定怨气深重,若不更换战败之人,来日再与贼人厮杀,军中将士肯定疑虑重重而不敢再战,唯恐再遭惨败而死。”

一干宦官全点头赞同,何进皱眉不悦。

“黄巾贼人作乱之时,我军初时也因贼人士气正旺而难以击败贼人,之后不也是捷报连连?臣以为当此之时不宜临阵换将而动摇军心。”

自王允不知从哪弄了封张让勾结贼人信件后,张让就有些恼怒了何进,见何进再次开口支持张温等人,阴沉着脸不悦。

“不宜临阵换将而动摇军心?十万大军几尽全军覆没,大将军以为军心就不动摇了?”

“哼!”

“今日能丢了朝廷十万大军,明日是不是也要让朝廷再丢十万大军?大将军知道这些阵亡兵卒抚恤是多少?”

“四万万钱!”

“四万万钱只是抚恤!再次征募十万兵卒,又需要多少钱?”

张让对皇帝的性子极为了解,提什么都不好使,可一提到“钱”时,立马面色大变。

“换!”

“立马与朕换人!”

张让提到“钱”时,不仅皇帝刘宏面色大变,其余人也跟着面色大变,他人想要开口阻止,皇帝却恼怒一摆手……

“赵忠。”

赵忠精神一振,忙上前跪倒。

“老奴在。”

“你来做车骑将军,征募兵卒皆由你去做,绝不能让他人再贪了朕的钱财!”

“老奴遵旨……”

“陛下万万不可……”

大将军何进面色大变,不等他人焦急开口阻止,皇帝刘宏像是极为担心他人又扒拉他的小金库,大手一摆。

“朕意已决!”

“就这么定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扒拉的钱财被人扒拉一空,那种痛苦是他人很难体会到的,根本不等他人力谏阻止,刘宏大手一摆,带着几个小宦官就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