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33章 霸占太原郡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33章 霸占太原郡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33章 霸占太原郡

孙牛领一万朔方郡精锐步卒、一万平城屯田步卒,董小乙、董骨领一万朔方郡精锐轻骑,董骨领三千重甲骑,董虎、董瑁领一万汉军骑,一共四万三千董部义从精锐越过天门山,仅半日,在后压阵的董虎、董瑁两兄弟就进入了遭受了战乱的太原郡。

大汉朝叛乱此起彼伏,但四百年里,晋阳也没沦陷过一两次,而今日却被匈奴人一把火焚烧了大半城池,被烙了字的数万汉民也老老实实出城“投降”。

“州牧大人……”

不等董虎下马呢,一些老少就向着董瑁涌了过来,但他们还未来到人前就被一干按刀亲随拦住。

“哼!”

“匈奴人作乱,数万良善百姓被贼人烙了字,你们竟然安然无恙!”

“来人,把这些投敌献媚于贼的叛徒全部拿下!”

董虎大怒,数百兵卒如虎似狼上前拿人,他们可不管这些人是谁,上前就是将人绑了个死死。

“大人……大人我等冤枉……”

“冤枉个屁——”

董虎指着还在挣扎求饶的各大家族的人,大怒。

“把这群混账的嘴都给老子绑了!”

“吴霸、董箭!”

亲随吴霸、董箭两人想也未想上前抱拳。

“末将在!”

“他人都被烙了印记,这些混蛋却未曾被贼人烙下印记,定然是从了贼人,做了汉奸!”

“汉奸最是可恶!把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全都给老子绑了,全都送去河套赎罪!”

“立即派人前去太原郡各县,但凡有这样家伙的,全都给老子抓去来,人送去河套服役赎罪,家产全部充公!”

董虎大声说着,眼睛却向两人不住挤眼,话语更是把“家产”两字咬的很重,董箭跟在董虎身边时间还短,或许还不够充分了解董部义从的尿性,吴霸自定颍城下被俘虏后就一直跟随在董虎身边,这么长时间了,那能不了解董虎的意思吗?

“主公放心,吴霸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汉奸!”

董虎对吴霸能够心领神会很是满意,点头道:“咱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不管是哪一家,只要敢做汉奸,一律给咱抄家论罪!”

“你们二人暂领一万汉军骑,这事很重要,立即去办!”

董虎当着众人的面恼怒,并州牧董瑁却只是微笑不语,丝毫不在意董虎胡乱插手并州的事情,更不在意睁着眼睛明抢他人家财。

一群捆绑起来的各家族老少也明白了董虎想要做什么,一个个全都破口大骂,可也仅片刻他们就骂不出来了,兵卒连他们的嘴巴也被捆绑了起来。

汉军骑是董虎俘获的黄巾军,当年若不是太原郡上下的冷漠无情,也不会被冰雪生生冻死了过万人,不仅董虎心下记着这事儿,汉军骑上下同样极为愤怒,对他们可不会有任何怜悯,敢挣扎就是拳打脚踢,敢大骂就是一通大嘴巴子乱抽,最后还是被人用着绳索捆了个死死,连嘴巴也像牲口似的绑了死死。

无数人看着董虎的“残暴”举动,尽管有数万烙了“奴”字青壮百姓,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怒斥,敢怒斥……哪个敢怒斥就会被送入河套三郡流放为奴!

城门前,董虎一通瞎指挥,董瑁对此也不管不问,入了城后,看到被焚烧了大半个城池的残垣断壁,两兄弟又都莫名的生出伤感……

“唉……”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听着他说这话语,董瑁想起了当日临洮羊杂汤食肆里的事情,伸手轻拍了董虎一下肩背,轻声叹息。

“这些话语莫要说了,对你的前途不好。”

……

“虎娃想在晋阳重开羊杂汤食肆。”

沉默了许久,董虎突然说了句让人错愕话语,董瑁也不理会一旁女人的呆愣,只是笑了笑。

“你啊……”

“还是那个羊杂汤的小子!”

董虎一手取下头盔,挠头道:“不瞒大公子,咱虎娃早就想重开羊杂汤食肆了,就是吧……雁门郡里的百姓都穷的叮当响,即便跟着咱混事的大将,衣兜里也没几个铜镚,所有铜镚都在咱的库里……”

“咱开羊杂汤食肆,除了给娃娃们当食堂外,咱又能赚谁的铜镚呢?”

“你小子重开羊杂汤食肆,不会是想着挣钱给兄弟们发钱吧?”

“咱虎娃还真是这么想的……”

“哈哈……”

看着挠头小子,董瑁突然仰天大笑,跟随在旁的一干将领、亲随们却苦笑不已,羊杂汤再如何赚钱,那也甭想赚够一二十万军卒的军饷的。

董虎自然是知道这不可能,太原郡的人口市场仅有二十万,可不代表太原郡没有这个市场潜力,也不代表六十万人丁的河东郡、八十万人丁的河内郡以及六百万人丁冀州也没有这么大的市场潜力。

卖羊杂汤是不可能赚到多少铜镚的,可贩卖其他的东西呢?诸如铁器、皮货、粮食、布匹呢?一想到自己成了大富翁,董虎的小心脏就狂跳不止。

董虎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立马在各个城内抢占一些店铺什么的,立马就要创办自己的商行,但此时还有更多的事情要他去做,匈奴人自冬日造反,田地里的麦子虽然被匈奴人收割了,但麦谷却还在粮仓里,匈奴人撤离的时间太过仓促,虽然被扒拉走了一些,但大多数也还在库里,或许是匈奴人担忧焚烧麦谷而饿死太多人,担心因此事而被朝廷拒绝招抚,并未一把火将粮食焚烧一空,有这些粮食打底,即便还有些不足,董虎也能从雁门郡调拨一些。

在董瑁点验了库里的粮食后,知道太原郡今岁不至于发生饥荒,但若没有雁门郡的粮食补入,年后肯定会发生饥荒,即便秋天种下麦子,那也是明年五月份粮食收割后的事情,此时正值五六月份,抓紧耕种,还能收获一击豆子,更善于内政的董瑁立即组织百姓耕种,除了这些事情外,还有被匈奴人毁坏的屋舍也要重建,不管好孬,至少要有个茅草屋避寒。

董虎、董瑁兄弟的分工很明确,董瑁主理内政,包括民政、律法诸事,而董虎主掌兵事,在两兄弟进入晋阳后的当日,董虎就亲自带着一千汉军骑沿着洞过水向东入上艾。

上艾县隶属于冀州,这里就是后来“故关”所在,是井陉道的西面出入口,东面的出入口就是井陉口,冀州井陉县不是井陉关,井陉口才是井陉关,在井陉县的南二十里……说到这里时,董虎心下就是一阵别扭,上艾县本来是应该隶属于山西的,本应该被划入并州的,结果却成了冀州的辖区,进出并州的井陉道两个出入口都是冀州的!

井陉道有南北两条,东西出入口就是井陉口和故关,这些都不重要,即便董虎跑到冀州的上艾县他也不顾了,在他心里,上艾县在太行山西面,与河北平原还隔了一个太行山呢,怎么就应该属于冀州的地盘?反正他心里是不认可的,并州已经被他划拉到了自个衣兜里,跑到上艾县他也没有丁点心理负担。

在他前往上艾县时不久,董小乙就传来了於夫罗、呼厨泉两兄弟逃亡上党郡的消息,看到这里时,董虎就有些感慨两人的逃跑本事,但他还是对孙牛下了军令,匈奴人爱往哪逃往哪逃,就是不能待在自己的地盘上祸害百姓!

董小乙、孙牛南下上党郡,追着匈奴人屁股狠揍,而董骨领着五千骑南下至河东地界后便止住了脚步,匈奴人没有逃亡河东郡,董骨自也没了必要越界进入河东郡,毕竟河东郡隶属于司隶校尉部。

董骨派人去联系白波军,董虎则亲自进入上艾县,并让手下黄巾军降将刘辟、裴元绍、黄龙三人入山去寻张燕,三人都是董虎在定颍、下曲阳战场上俘获的黄巾军小帅,多多少少也算是表达一些诚意。

董虎仅带入雁门郡的黄巾军就有二三十万人,仅烙了字的大小头领就有万人,而这些人偏偏又都是乱糟糟百姓中的佼佼者,一刀砍了太过可惜,放到任何地方都无法让董虎安心,干脆就把他们全都留在自己身边,组成了万人亲军随从,时间长了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被下放到了各军,有些人成了两千人营将,有些人则成了大队长、中队长什么的,有些人也还一直跟随在董虎身边。

数万董部义从精锐杀入太原郡,各地动荡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下来,除了董小乙、孙牛一万五千步骑外,余者兵卒在镇压太原十六城的同时,兵卒也放下一切,一边帮助百姓栽种大豆、伐树建屋,一边在百里大湖昭余泽周边的祁县、京陵、中都、邬县、界休、大陵、平陶、兹氏以及晋阳、榆次、上艾设立军屯重镇。

匈奴人在太原郡抓捕了五万青壮男丁,董虎大手一挥,将五万青壮全部并入董部义从一员,组建太原郡的屯田兵团。

五万人分属于十一个军屯重镇,若不算上井陉道的西面出入口的上艾县,每个军镇也就有五千屯田兵,就变成了匈奴人把他们从各县抓到晋阳后,董虎又把他们各自遣散回乡,无非是这些人身上又多了一个“屯田兵”的身份,而且这些兵卒也因“屯田”而多了些军屯田、自养田,并无多少抵抗行为,也都老老实实在各自的屯田长使带领下各自返乡耕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