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42章 气恼与无奈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42章 气恼与无奈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42章 气恼与无奈

皇宫的宫女、宦官、雒阳官吏人数虽然只有一两万人左右,可花费却抵得上十万兵卒用度,而雒阳“五千万亩耕田”数量也意味着河南尹二十一万户每个人都有五十亩耕田,是男女老幼人人都有五十亩耕田,五口之家有两百五十亩田,而且还不是歇茬的耕田,这怎么可能?难道大汉朝每户人家都有拖拉机、收割机、都用除草剂除草?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相信河南尹所属二十一城有五千万不带歇茬轮作的耕田,即便如此,所有赋税也仅有十六万万钱,而朝廷在养活内外廷的同时再养十万兵卒却需要四五十万万钱!

缺口四十万万钱,如此也就不奇怪董卓为何要弄小钱,为何要去扒宗室、富人家的坟茔。

董虎根本就不相信此时的大汉朝能养活这么多兵马,美阳大营那里是没办法克扣的,若是克扣引起了美阳大营的不满,大汉朝立马就会完蛋,西园八营也没法子克扣,就算皇帝想克扣,外廷文武也不会答应,到最后能克扣谁?反正董虎是不会相信皇帝刘宏会把宫内的无数宫女、宦官散了干净。

“呵呵……”

“估计胡三又要重温一下狄道时的憋屈……”

董虎苦笑叹息,董重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反而没心没肺咧嘴笑了。

“就该让那家伙遭些罪!看他还敢无令自作主张不?”

董虎心下颇为担忧,胡三所领的屯田兵卒还好一些,可北地营兵卒就麻烦了许多,不仅没有进行严厉的军规军纪约束,更为麻烦的是里面还有一两千匈奴人。

北地营是在董虎借粮给北地郡百姓基础上建立的,除了匈奴人外,余者基本上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蛋,若在董虎脸前看押着,他们还不会有其他心思,可一旦脱离了他的控制,谁也不敢说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心下担忧再多,一万五千兵马脱离了董虎的视线却是现实,无奈之下,只能让人前往井陉口通知难楼返回上谷郡,与此同时分别给小公主刘妍、胡三、董耀去信,与美阳大营的董卓、看守廉县的蔡邕送信,至于幽州三千骑,他才不管呢,公孙瓒愿意与张燕死磕也随他们。

上艾县隶属于冀州,但在张燕占据常山国境内的山岭后,井陉道事实上就已经断绝了,冀州自也没了法子通过井陉道治理上艾县,董虎占与不占都不会对冀州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上艾县对并州的影响却很大,不仅可以防备黑山军的侵入,同时也是进入冀州的重要通道!

裴元绍做上艾县屯田将军,黄龙做屯田长使,一个是原豫州黄巾军小帅,一个是原冀州常山郡黄巾小帅,两人直接挡在黑山军张燕所部面前,也算是董虎对黑山军的一次友好的态度,同时也算是“千金买骨”行为,兴许就能多拉拢了一些黑山军投靠呢。

东线军团没了,与黑山军使者见了面后,董虎继续待在上艾县也没了任何意义,只得带着人返回晋阳,前脚与出城迎接的董瑁一同进入州牧府邸,公主刘妍的解释信件后脚就送到了两人面前。

信件内容有些杂乱,东一榔头西一下的,但也算是将前因后果什么的说了一遍,小丫头像是担心他真的生气了,更多的还是劝解、保证什么的,让人又气又无奈。

“一群混蛋……”

董虎一边将信件送到董瑁手里,一边从他手里接过酒水。

“那王芬算计得颇为精妙,若没有小公主恰逢其时,大汉朝的天还真有可能变了。”

在董虎的记忆里,董卓废帝立帝时,曹操成为魏王时,以及曹丕逼迫刘协让位时,除了一个卢植一个荀彧外,衮衮诸公百十也没有几个人站出来大声反对的。

从前言不搭后语的信件中,两兄弟都能看出当日的凶险,但此时的董瑁并不在意这些,他更担心叔父董旻的所作所为。

“叔父他做的有些鲁莽了。”

董瑁做了数年的董部义从大总管,知道若无叔父董旻的点头,公主刘妍也好,尚书卢植也罢,即便是皇帝刘宏那也甭想真正调得动胡三所领万卒。

“你我就算不愿,你我也没有太好法子了。”

董瑁提着通质酒壶,董虎本能地端起粗瓷碗,眉头却依然愁眉不散。

“哥哥说的是,你我总不能再把胡三、董越调回来吧?”

董虎喝了一大口酒水,感受着喉咙中如刀子的浓烈,说道:“哥哥心下可能担心虎娃恼怒三叔调动胡三、董越……确实,虎娃心下是挺生气的,不是因为三叔不能调动胡三,而是因为胡三、董越、难楼所领的兵马是咱们兄弟的侧翼。”

“敌我两军争锋,胜负尚未分出,无论东线侧翼兵马是否发挥出作用,也不能轻易的舍弃主战场而走,哥哥明白虎娃所说的意思吧?”

董瑁默默点头,於夫罗、呼厨泉、郭太等人在太原郡造反,朝廷是如何出兵的且不论,董部义从却分兵两路,北路由董虎亲领三四万大军南下强攻天门关,东路由公主刘妍、卢植、董旻、郭胜统兵两万。

两路共计五六万精锐兵马,尽管匈奴、白波军联军将近二十万,五六万董部义从也占据绝对的战力优势,更何况两兄弟在杀入晋阳时根本就没见到白波军的踪迹。

即便尚未开打之前,即便没有东路兵马牵制,董瑁也不相信董虎会拿不下天门关,一旦让三四万精锐骑越过天门关,即便五万匈奴残部绝地拼命,最后获胜的也一定是自己的兄弟,对此他有着绝对的自信,自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的兄弟!但这不代表东线兵马就可以擅离职守!

没有在主帅军令前脱离战场,这与叛乱没有任何区别,今日可以擅自脱离战场,明日依然可以,这是极为危险的行为,无论有怎样的理由!

董瑁什么话语都未说,只是与他添加着酒水……

“无论三叔有怎样的理由,他都不再适合统领我军将领,虎娃与叔父去了封信件,最好能让徐荣将军前往雒阳,咱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今日之事,也是……也是因日后之事。”

董瑁默默点头,又无所谓笑了笑。

“三叔做的确实有些不稳妥,徐荣性子沉稳又久在军中,统领胡三、董越也算不错。”

“咱虎娃心下确实有些恼火三叔,魁头四兄弟逃离了弹汗山,华雄、耀、文远领兵驻扎弹汗山,虽说他们暂时还没有足够实力干掉鲜卑人,但也足以自保,胡三所领万卒是平城内屯田兵,董越所领北地营是北地郡青壮,咱抽调北地郡五千青壮,就是为了减少北地郡、朔方郡的危险,即便北地营五千人全都死了精光,即便没了胡三所领万卒,也不会对并州和草原产生太大的影响。”

董瑁默默点头赞同,若是两年前,有美稷匈奴、弹汗山鲜卑左右钳制下,董虎即便想抽调兵卒护佑帝都也不可能,但现在他却能够抽调出来一些兵马。

董虎皱眉道:“咱不是不能让三叔领着兵马前往雒阳,事实上,此时领兵前往雒阳,对叔父,对我凉州一系将领都有莫大的好处!”

董虎拿起小几上信件,看着董瑁说道:“哥哥从公主信件上也能看出些端倪,若无朝堂文武的纵容,若无伴驾数千兵卒的配合,即便那王芬领兵两万,那也休想逼迫陛下退位!”

“今日之事与当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作乱何其相似?那王芬所作所为更胜一筹,不仅要清君侧尽诛内廷宦官,连皇帝也要一举干掉,偏偏伴驾文武、西园八营兵卒坐视此事发生,皇帝还如何继续信任他们?”

“外廷文武不可信,西园八营兵卒不可信,在这个节骨眼上,三叔领兵入京戍守,所获必多!正如公主信件所说,叔父成了光禄勋,三叔和董越分别成了越骑校尉、屯骑校尉。”

董虎说道:“陛下登基之时尚还年幼,亲身经历过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的事情,今岁二月说是帝星异变,鬼神之事尚不好说,但史侯尚且年幼却是事实,陛下再如何不像是个帝王,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皇帝一旦有了病痛之事,肯定不希望其亲子也要经历一次大将军凌威之事,肯定是要打压一下大将军何进的,正如八营上军校尉是那中常侍蹇硕,而不是让何进统领西园八营。”

听着董虎说着这些,董瑁神色郑重,赞同道:“正如虎娃所说,西园八营不可靠,大将军何进不能重用,这个时候能够信任的只有公主所领的我军,胡三、董耀领兵入雒阳确实是件好事,至少对于我凉州一系将领们来说是如此。”

董虎点头赞同,又苦笑摇头,看的董瑁有些不明所以。

“哥哥说的对,但也不对……怎么说呢,若仅有胡三领平城万卒前往雒阳,对叔父和我凉州一系将领是件好事,因为平城兵马都已经被军规军纪约束了三年之久,并不会因为外在因素而轻易变质,可北地营……”

“北地营的兵卒太过驳杂且短于约束,五千人全都是些无法无天的混蛋,若咱们看管的紧实些,远离繁华之地时,只要没有人挑拨,他们不会发生太大变故,可三叔却将他们带去了雒阳!”

董虎心下生气,董卓入主雒阳后,名下将领是凉州将领……至少各军主将是凉州一系将领,但底下兵卒却不是凉州兵,而是雒阳、长安兵马,可即便如此还是造成了雒阳、长安三辅诸多灾难。

雒阳、长安兵马都能把十里繁华的雒阳、长安变成人间地狱,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五千混蛋们组建的北地营动乱雒阳,又是怎样的情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