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13章 私欲的陷阱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13章 私欲的陷阱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13章 私欲的陷阱

曹操转头看向王允,知道他因为得罪了张让等人,在豫州一躲就是数年,知道他被何进极为看重……

“王从事说的没错!若不能消除掉董卓的威胁,大将军无论如何针对内廷宦官,都不宜动乱了西园八营。”

曹操向何进抱拳道:“操以为更应稳妥些,宦官所做不法之事甚多,当以朝臣弹劾为上,以刀兵除贼为下,还望大将军三思。”

何进心下一阵苦涩,绕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谁都知道宦官做了许多违法事情,想揪小辫子那还不容易?关键是亲妹妹何太后要力保那些宦官啊!

心下有苦说不出,亲妹妹不愿弄死所有宦官,弟弟何苗也极为反对此事,一想到亲妹妹、亲弟弟与自己不同心……

“唉……”

“若真的能用弹劾杀贼,阉党又岂能为祸至今?”

何进苦笑摇头,他不怕董卓所领的五千骑,说到底,那五千骑也还是汉兵,还不至于敢明着反叛大汉朝,可山字营、北地营却敢,这才是所有人都极为担心的事情。

听着何进的话语,曹操再次抱拳开口。

“那董虎数次与人大战争锋,数度利用他人内斗上下人心不一之时大获全胜,诸如他利用匈奴人的内斗不和,轻易夺回了河套三郡,利用匈奴人内斗厮杀之时,一举吞下了上郡、西河郡匈奴。”

“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但陛下晏驾时,山字营并未有任何异动,以操看来,不是那胡三不想趁机动乱朝廷,而是史侯顺利登基,朝廷并未因为陛下的晏驾而发生变故,没有给心怀不轨之徒任何可乘之机!”

“操以为,大将军宜稳宜缓,不宜大动干戈,以免给了虎狼可乘之机!”

长使王谦抱拳道:“大将军,孟德所言颇有道理,此时宜稳宜缓,不宜太过急躁,当以朝廷稳定为重。”

席间坐着的卢植突然开口道:“那董虎已经击败了十余万凉州贼人,董卓之子亦是并州牧,当此之时,朝廷确实不宜大动干戈,当以稳妥为先。”

卢植地位不同于他人,当他开口后,所有人都相视不语,就在袁绍皱眉反对时,何进的儿子何咸急匆匆奔入厅堂,正待何进有些不喜训斥……

“父亲大喜!”

何咸猛然跪在地上,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和狂喜。

“董卓……董卓答应了!”

……

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呆滞、不信,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董卓会在这个时候调离山字营、北地营兵马。

“哈哈……”

何进狂喜大笑。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哈哈……”

何进狂喜,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大的反转,不仅是他,袁绍、曹操、王允、陶谦……全都一脸的狂喜。

“大将军,当此良机,正是一举灭亡所有阉党天赐良机!”

“哈哈……”

“本初说的好——”

“哈哈……”

何进大喜。

“来人!”

“立即摆上酒宴!”

“哈哈……”

……

何进有理由狂喜,他不担心董卓手里的五千骑,西园有两三万兵马,外面还有河东郡丁原、东郡太守桥瑁的兵马,董卓有五千骑又如何?难道还敢违抗大汉朝吗?

不怪何进如此自大,董卓名下五千骑本身就是雒阳、长安征募的汉兵,而且董卓被打压了二三十年,直至现在,他董卓不也是皇甫嵩名下一将?

董卓历经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两代帝王,被打压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敢造反,何进相信,再继续打压十年,董卓也绝对不敢反叛,唯一担心的是那个“准反贼”董虎,是朝廷无法控制的二十万董部义从!

识人善用的曹操同样担忧,但他也能看出董虎这些年所作所为的不同,正如他所说,朝廷只要不乱,只要不给虎狼任何机会,董卓、董虎也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凉并戍边。

蔡邕自河南县带回来一个让人沮丧消息,可这还没天黑呢,董卓就给皇帝上了一封奏表,说是山字营、北地营太过扰民,已经严令让其三日后返回并州戍边,不仅何进、袁绍、曹操等人没能想到董卓的低头、后退,刚刚入宫汇报工作的蔡邕也傻眼了,他可是明明白白被董卓拒绝了啊!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蔡邕来说,一群浑小子不再趴在帝都边上也确实是件好事,心下也大大松了口气,皇帝刘宏病逝,新皇帝登基了,大汉朝兴许自此中兴了也不一定,如此他就不会再在朝廷与那小子之间忧虑不断。

蔡邕不善军、政,精擅词赋、音律、书法,性子单纯柔和,他知道董部义从将领们更愿意争霸天下,但也能察觉到董虎的不同,知道那个小子的造不造反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朝廷自身上,只要朝廷不乱来,老老实实把天下治理的妥妥的,那个精明小子就不会乱来。

事实还就是如此,董虎不认为仅凭凉并一两百万人就能够虎吞天下。一两百万人,二十万兵马连守护数千里的疆域就极为困难。

此时的凉、并两州,不仅汉人稀少,羌胡的人口也达到了历史低谷,如此才能让他用一二十万兵马控制住了漠南漠北草原,才能控制住了数千里的疆域。

控制数千里疆域已经极为困难了,更别说虎吞天下了,而且凉并是混乱的边地,羌胡人的性子也好,汉人的性子也罢,都是一般无二的冷漠无情,一般无二的重视眼前利益,若不花费大量力气来改变百姓的性情,董虎几乎可以百分百肯定,只要他病死或战死,董部义从立马就会成为董卓死后的情景。

而且,董部义从实力越强,对天下造成的危害性越大!

他内心里是不太重视中原王朝的归属,更为在意“凉并幽”三州,盖因此三州关乎着天下未来几百年的荣衰,甚至中原千年荣辱。

若大汉朝能够趁着匈奴、鲜卑提前进入三国争霸时,趁着北匈奴西迁后空虚时,极为重视并州、草原,若不是曹操将於夫罗、呼厨泉匈奴残部安置在太原郡,若是弄死了匈奴、鲜卑人,也就不会有了后来的五胡、南北朝。

若大汉朝极为重视辽东的治理,又怎么会有后来的高句丽、契丹、女直?

他来到了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来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高原吐蕃人还没有踪影,高原上只有一个“世外桃源鱼儿”的象雄部。

在北匈奴西迁过程中,极大的重创了西域各国,西域各国被西迁的匈奴人肆虐、掠夺后,虽然北匈奴最后一次西迁距离现在仅有十余年,但这么短的时间还不足以让遭受重创的西域恢复原有的人丁。

西域遭受重创,漠北草原更是千里无人,成了空荡荡的万里废地。

匈奴人、鲜卑人、凉州羌人都比大汉朝还要早一步进入三国争霸。

……

董虎出生在一个混乱的世界,匈奴人、鲜卑人、羌人、汉人相继混战不休的时代,但他也极为幸运,幸运的出生在所有羌胡都极其衰落的时代。

没有机会,只是一个在混乱中挣扎求活的普普通通人,与五千万中仅剩下八百万汉民挣扎求活的普普通通人一样,他不会去考虑其他事情,能努力成为八百万幸运儿中一员,他就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儿,又如何敢奢望其他?

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降生到了这么一个残酷世界,对他又极为眷顾,给了他一个强健体魄,临洮还有一棵大树让他倚靠……

天予不受,必受其咎!

没有机会时,董虎只会考虑肚子问题,有了机会改变历史,改变未来几百年胡人对中原王朝的影响,他自然会将“凉并幽”三州放在首位,而不是中原王朝。

这个世界是世家望族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用尽一生也未能一统天下,真的是因为曹操没有能力一统三国吗?

一个谁也不知最后能否获得的天下,一个是趁着最佳时期,一举弄死了凉并幽的羌胡,当两个选择摆在面前时,他人又会怎么选择?

别人如何选择,董虎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更为在意凉并幽三州的。

董虎更为在意凉并幽三州,先知先觉的他不愿意五胡崛起,不愿意高句丽人、鲜卑人、女直人崛起,只是此时的他还没有办法插手幽州事情,而且凉并人丁太少,凉州又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乱,需要更多精力治理,治理不是单纯的把百姓整得富有,而是扭转百姓的思想,需要更多的文治教育,而这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数代人治理。

正如蔡邕亲身感受一样,董虎更希望大汉朝从此雄起,从此走上中兴道路,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不介意自此跑到高原老老实实趴着,但这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一个王朝的没落,不仅仅只是将领的叛乱,更多的还是各种矛盾积累,是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大乱已经无可避免,但他不想在手下兄弟们面前表现出太多造反意愿来,尤其是为了私欲而造反的意愿。

天下大乱,起兵造反诸侯无数,真正为了“天下百姓”四字者几人?九成造反者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私欲?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天下大乱后,诸侯争霸,无论愿不愿意,董虎都会陷入这个漩涡中,凉并人的根性原本就不好,他是二十万兵马统领,若他这个顶层统领造反的原因是为了荣华富贵,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王朝,他这个头领一开始就三观不正,下面的将领们岂不是更加为了私欲而混账胡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