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84章 汉中郡的争夺(上)【晚了点】

第484章 汉中郡的争夺(上)【晚了点】

三国之西凉兵王

董虎没能预料到各路诸侯会在短短三个月内聚起二三十万兵马,根据他的计算,各路诸侯就算要举旗造反,也应该在春暖花开后,毕竟冬日聚起兵马是很困难的,只是他犯了个常识性错误,以为此时还与中平元年之前的大汉朝一样。

在张角兄弟造反之前,大汉朝的此起彼伏造反大多都是羌、胡、蛮的造反,除了在这些易乱地方有些数千常兵外,就只有设立的半军事性质的坞堡,余者各州郡的兵卒是很少的,不是朝廷不想豢养大量兵马,而是糟糕的财政根本不允许。

但在张角兄弟造反后,虽然黄巾军遭受了沉重打击,但各州郡都有一些残部占山为王,也因这个缘故,各州郡就需要一些兵马剿匪,各州郡也都纷纷借此大肆征募兵卒,并以此为由截留送入朝廷的赋税。

不截留朝廷的赋税还好,雒阳太仓、敖仓内还能有些粮食,截留后,太仓、敖仓也成了能饿死老鼠的存在。

董虎本能的依照惯性思维,并不认为关东诸侯能在冬日征募到二三十万兵马,可当雒阳送来各路诸侯确切造反消息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但他也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要打一场的。

“夫人团”去视察各郡了,几个孩儿还需要他这个奶爸照顾,想偷偷跑去与人干仗也不能,只能坐在家中处理一些军政事务和调集粮草。

自太原郡运送粮食不需要他亲自过问,自有军中左右长使主持运粮事宜,当下的任务还是丈量田地、分田为主,无论河东郡各县名望家族愿意与否,他都极为强硬,旦有阻挠就抓起来砍了手指,直接将他们发配平城为奴,至于食邑什么的……谁爱承认谁承认,反正他是一概不认,自己的兵马还没有食户呢!

投票结果出来了,卫家便又寻到蔡琰哭诉哀求,这种行为也彻底激怒了董虎,无数兵马闯入卫府,卫家毫无意外的做了那只鸡。

抢了卫家的钱粮,卫家没了法子,除了在家院内指着将军府方向大骂外,也只能将田地分给族内家小、家丁家奴什么的,或许也只有如此,卫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田地,但这只是短时间内,一旦地契上标明了他人姓名后,卫家豢养的家丁家奴还认不认可自己是卫家的一分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卫家是河东大族,河东又有盐田、铜矿,家中谷仓满满且不提,仅金铜就超过十万万钱,也让董虎的嘴咧得老大,怪不得老话常说人无横财不富,但在抢了钱的第二日,卫觊、卫固都消失不见了,据说是前往雒阳告状去了。

爱告不告,他才不管这种屁事呢,哪怕跑去酸枣造反他也无所畏惧,只要卫家老实的分了田地,老实的遵守他的三成佃租规矩就成。

杀了卫家这只鸡后,其他的家族也都老实了,要么降低佃租,要么分散出去一些田地减负,至于心下有无怨念……怨念肯定是有的,甚至暗杀也算正常,他有这个觉悟,也再次在河东郡铺设起锦衣卫密探网络来。

蔡琰、刘辩主持丈量田地、分田事宜,各县县令、县尉都是军中抽调的大小将领担任,做的好不好且不论,至少听话就是了,董重、董罴、董放、董骨、庞德……甚至高顺也带着兵马各县走上一遭,任何一个县城都不敢给两个小从事闹事,都得老老实实带着人去田间地头丈量田地。

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远不似后世那样开荒都开到了山顶,整个河东郡现今也只有四五十万人,连后世的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人口都不如,即便每户人家分种百亩也算不得什么,与凉并的做法一样,除了民田外,还专门划分出一些军屯田、官田。

丈量田地,分耕田地本身并不复杂,乱七八糟的杂事却很多,因为这个时代的田地是没有化肥可用的,田地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休耕,或是三年两耕,或是五年三耕,有的田地在秋天已经种下了麦子,有的正值休耕时节没有耕种,重新分配田地,没有田地的百姓自然是想分得有麦苗的田地,除了有无麦苗田地,还有旱田、水田之分,旱田又有大田地和山田之分,田地也有肥田和贫瘠田地之分,还有各个村庄的田地数量多寡之分……反正是挺驳杂的,仅各县、各村争吵出来一个分配结果就需要不少时间。

分田事情本身不复杂,有多少田地分给多少人,即便是小董白也能用着铅笔计算出来,但却不是三日两日能够解决的,他也想趁机锻炼锻炼娃娃们,就让蔡琰、刘妍、刘辩带着一群幼军娃娃们主持此事,让整日黑着脸的高顺做娃娃们的保姆,专职负责他们的安全。

夫人团视察并州各郡,娃娃们整日也挺忙碌的,军卒们要往来太原郡运粮,因为七个儿女要照顾,董虎也不敢轻易出门,除了与几个爱哭闹娃娃较劲,就只是在将军府教授娃娃们读书识字,公务什么的只当是批改娃娃们的家庭作业,除了偶尔前往军营视察一下将领们有无松懈训练外,安定时节的他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自他开始供养弟弟妹妹时就是如此。

对于董虎来说,性格决定命运,而真正影响性格的却是教育,虽然读书识字不能让每个弟弟妹妹成为天下名士大儒,也会因他教授的知识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仅仅只以儒家典籍而论,董虎那点知识连寻常的寒门书生都不如,可他记忆里的知识驳杂,随意掏出一点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比得了的,就如算数,就如拨打算盘加减,这就是大大的进步,学会了这些,即便小董白这样的娃娃也能做个账房先生,也比扒土种地强了不少不是?

谷捐

一开始时,他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只是本能的觉得弟弟妹妹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有义务将还记得的知识流传下来,所以他打小就亲自教导弟弟妹妹,除了为了活命必须在外奔波外,一直都是老老实实待在临洮,与董卓年轻时的游侠儿生活不同。

他自觉是个挺老实的娃,从小就挺老实的,可在雒阳内所有人眼里,他却是个爱闹腾的浑小子,但在进入二月时,董卓也将目光从河东郡转到了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人身上,尤其是河东郡王匡。

在徐荣领万五兵马越过虎牢关后,曹操带着五千兵马日夜救援陈留,等他跑到陈留时,徐荣已经领五千兵马进入敖仓与王匡所领河内军对峙,双方进入短暂对峙平稳期,在袁绍领五万兵马进入河内郡后,王匡退军回到黄河北岸,但却在孟津屯兵,一副随时杀过河直击雒阳架势。

王匡在黄河渡口威逼雒阳的同时,徐荣也押解着这段时间内搜刮的钱粮返回雒阳,可就在这个时候,袁绍转而从河内进入酸枣,与各路诸侯共同举兵讨伐董卓,一时间景从者无数,各路英豪纷纷向酸枣汇聚,然而没等到关东诸侯战鼓敲响时,汉中郡率先发生了激烈厮杀……

武都郡将军徐晃率先领五千精锐自沮县杀出,张鲁大惊,急令韩遂领五千兵马抵挡,双方兵力相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韩遂手中尚有三千凉州精锐,都是与董部义从结下死仇的悍勇兵卒,双方厮杀的极为惨烈,就在马腾又领五千兵马准备加入尚未分出胜负的战斗时,董小乙、董嗣节突然领一万步骑自大散关杀出。

“杀——”

董小乙率先领五千骑杀出,尚在百步外,无数铁骑拉开弓箭奔射,一波又一波箭雨,尚未等到陷入混战的韩遂大败奔逃,马腾竟然率先溃散,看的盔歪甲斜的韩遂大骂。

“马腾你混蛋——”

阎行奋力砸出一击,拨转马头就逃,气的韩遂……猛然一抽战马。

“撤——”

阎行、韩遂有顶级的战马可以奔逃,厮杀了整整一日的兵卒如何逃得掉?

“杀——”

见到马腾、韩遂等人狂踢战马奔逃了,董小乙也不追杀,而是用数千骑大范围圈住惊慌奔逃的溃兵,弓箭、飞石更加急切,手持木盾兵卒想要三五人聚起抵挡,却不断惨叫栽倒在地……

董小乙不给敌人机会,忽近忽远,无数铁骑不断交叉奔射,中箭惨叫声此起彼伏。

“杀——”

无数步卒杀入战场,激烈厮杀战场上突然响起一阵长长号角声,正在厮杀的无数铁骑纷纷舍下敌人,转而向东奔驰离去,很短时间内就又汇聚成了一支钢铁洪流,向着韩遂、马腾奔逃方向狂奔远去……

徐晃自武都郡西面杀入汉中,董小乙、董嗣节沿着陈仓道向南杀入,董嗣义领五千兵马自褒斜道杀入,两万兵马自三个方向同时杀入,实力最强的董小乙、董嗣节一路兵马几乎没有遭到任何阻拦,径直杀到了韩遂背后,但徐晃、董嗣义都遭遇到了益州兵马的顽强抵抗。

徐晃被阎行砍了一刀,幸亏他身上甲胄还算不错,虽然肩膀遭受重创无法抬起,还不至于伤及性命,董嗣义在杀入谷道后遭遇了马超,双方在褒斜谷道中浴血厮杀了整整两日,若非亲随拼死抵挡,董嗣义已经死在了马超手中,就在马超咬牙要一举击败了董嗣义所部时,无数铁骑出现在了箕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