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89章 雒阳也将成为边地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89章 雒阳也将成为边地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89章 雒阳也将成为边地

三国之西凉兵王

一群将领们不满,董旻气的脸红脖子粗,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日从美阳跑来雒阳时,就是问董瑁借的钱粮,可这都多久了?竟然还没将当日借的铜镚还上。

一群将领们若不叨叨这些屁事,董旻也将这茬给忘了,对于现在的董家来说,一两万万钱也着实不算个事儿,雒阳内富户不少,随意抢几家都能扒拉出来几万万、十几万万钱来,哪里还会在意当日借的那么点铜钱?关键是董部义从上上下下都是抠门的家伙,战场上缴获的东西,哪怕死人衣物也要扒拉个干净才埋掉,他人借了自己一万兄弟一两年的军费,那能不记得吗?

要说这几年董部义从上上下下也不算穷,虽说董虎没有给每个兵卒发放多少铜镚,最多一次也是在拿下整个凉州后,董虎希望刺激经济发展而对凉并境内一次注资行为,这才一次性多发了些钱财,而且还有一部分是用纸币来替代的。

人穷,兵卒的军饷就不能太多,与大汉朝正规军一年八千钱没得比,他给兵卒的军饷是三千至五千钱一年,除此外,衣食用度则由军方统一配给,虽然不怎么富裕,但董虎也没饿着、冻着他们,有雁门郡百姓在家织布什么的,兵卒也不用继续穿着死人衣物,但他们依然会将死人衣物扒了个精光后再掩埋,对于他们来说,就算自己不用穿死人衣物了,也还有人需要穿的,诸如刚刚拿下凉州时,无数遭受战乱的孤儿寡母,死人衣物洗洗后,照样能保暖御寒。

自建立佣兵营时,董部义从上上下下就是个老抠,兵卒们私下里总是有事没事就唠唠叨叨董卓借钱不还屁事,在孙牛面前叨咕无碍,在胡三面前不满也没事,可当着董旻、董瑁叔侄不满,这就让人尴尬了……

“行了!”

孙牛见情况差不多了,冷脸开口训斥,一群将领这才全都闭上了嘴巴。

“一群混账就知道整日叨叨咕咕……相国府是在乎那么点钱的吗?”

“都给咱滚一边去!”

孙牛训斥一通,这才向黑着脸的董旻冷脸抱拳。

“主公说了,董部义从是凉州军的一员,也是大汉朝军中的一份子,西园八营发了老鼻子财,雒阳营、五千骑营、十二城门全都吃了个肚儿圆,咱和兄弟们不眼馋……”

“但是!”

“二老爷、三老爷不给兄弟们发放粮饷,不配给军中兄弟养活自己的军屯百姓,也不还兄弟们用命挣来的钱财,甚至还要从兄弟们嘴里扒拉粮食……”

“这妥当吗?”

“三老爷,你可有拿咱凉并二十万兄弟们当成兄弟?”

董旻面色大变,正待开口训斥,董瑁忙将他拉住,拍着马骡脖颈站在所有人面前。

“正值朝廷困难之时,兄弟们就都不要争了,这些百姓暂时就留在河南县,当做董部义从的军户好了。”

一群营将有些不满董瑁的偏袒,但也知道董虎的态度,听他这么说,也只能与孙牛、胡三一样齐齐抱拳。

“诺!”

见将领们低头,黑着脸的董旻松了口气,他也怕这个时候董部义从上下公开不满,董瑁心下苦笑连连,知道眼前的将领们对董家不满,这种不满由来已久,可以推到中平元年李胖子坑害临洮百姓时候……若再向前推,在董瑁、华雄领着第三、第四佣兵大队救援狄道,结果却被饿跑了大半兵卒,在那个时候,董部义从的老骨干就不怎么满意董卓一系将领的所作所为,只是后来李胖子的行为让临洮一系将领们的不满推到了一个高峰,再加上董卓顺利成了相国后,董部义从各将并未得到屁点好处,以至于不满变成了愤怒,即便当着董瑁的面也让董旻下不了台。

董瑁知道军中将领因何不满董家,可他又没法子解决这些矛盾,除非董虎自己,包括二十个营主,两三百个营将,过万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全部离职为民,除非将二十万董部义从全部打散并入董卓名下,否则这种矛盾就永远存在,毕竟董部义从独立在外,不受董卓的控制是事实。

关键是,凉并二十万精锐,过万大大小小将领愿意放弃兵马大权吗?

董虎一系与董卓一系的矛盾由来已久,只是两个头领都比较冷静且有能力按住各自不满声音,这才能维持现在的局面,董瑁心下知道这些,叔父董旻开口“五十万石粮”只是激怒将士们的一个突破口,双方的矛盾并不会因为哪一方的退缩而消失。

矛盾暂时压下,原本还哭声震天的百姓也不哭嚎了,争先抢后的涌入河南县,也让情况显得乱糟糟的……

看着兵卒们纷纷用着鞭子维持秩序,董瑁苦笑摇头,与董旻一同前往雒阳,那里的乱糟糟百姓更多。

董旻、董瑁带着百十骑一路奔走,直至离开了河南县十里,两人竟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在董旻转身看向河南县方向时,董瑁也默默遥望……

“瑁儿你与三叔说句实话,虎娃究竟怎么想的?”

……

“三叔,若侄儿说,父亲活着,虎娃不反我董家,若父亲出了意外,叔父……包括侄儿在内,只要能控制住牛辅他们,虎娃依然不会反叛。”

董瑁转头看向董旻,笑道:“侄儿这么说,三叔相信吗?”

董旻皱眉道:“依照今日的情景,瑁儿觉得虎娃话语可信吗?”

董瑁笑得更加灿烂。

“呵呵……”

“三叔说将领们不满,可三叔想过没,我董家的所作所为……又凭什么让他们满意?”

谷飰

董旻眉头更加紧皱,董瑁却一脸的笑意。

“自虎娃征募两千佣兵开始,参狼谷是虎娃打下来的,河湟谷地是虎娃领五千骑夺来的,雁门郡、河套三郡、上郡、西河郡、太原郡、上党郡、河西三郡、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整个凉并……哦对了,还有河东郡、汉中郡。”

“这些地方都是虎娃和二十万将士们打下来的,凉州牧也好,并州牧也罢,或是河东太守、汉中太守,这些都是虎娃和将士们应该得到的。”

“瑁儿你……”

“三叔!”

董旻刚要开口辩解,董瑁神情瞬间郑重。

“三叔你是想说,凉州牧也好,汉中太守也罢,这些都应该是朝廷的,是如此吧?”

“可我董家呢?”

“父亲呢?三叔您呢?是不是那个小皇帝开口罢去父亲的相国,罢去三叔的车骑将军,父亲和三叔是不是就此在家为民?小皇帝若说我董家篡逆谋反,要杀我董家老少,三叔是否就愿意自缚双手?”

董旻面色狂变,董瑁面无表情看向河南县方向……

“朝廷没有供养董部义从,即便当日朝廷任命侄儿为并州牧、虎娃为凉州牧,那也是为了驱使虎娃与那些贼人拼命!”

“是朝廷利用虎娃,不是信任!”

“虎娃又不憨不傻的,难道不知道利用和信任的区别?又如何愿意做韩信第二?”

董瑁正色看向董旻,说道:“虎娃和二十万将士无论得了多少,那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是他们一刀一枪用命换来的,我董家越是学朝廷那般,将士们越是厌恶我董家,今日不仅仅是朝廷内忧外困,我董家同样处于水火之中,三叔与将士们开口五十万石粮岂不是太过愚蠢?”

“至于雒阳八关之内的麦苗……三叔若想要,让雒阳营、长安八营停留在雒阳,夏收时自己收割也就是了,又怎能以此为由向虎娃要挟?”

“更何况,山字营、破军营若要收割麦谷,就要面临二三十万贼军的围攻,怎能说雒阳八关内的粮食白白便宜了虎娃?”

董虎在开口迁都后,董卓一系将领就得了红眼病,全都认为八关之内的麦子全都丢给了虎娃,也正基于此,董旻才开口讨要五十万石粮,可他们也不想想,朝廷或者说董卓,又给了董部义从什么?

供养兵马的粮饷?

高官厚禄?

啥都没给,又凭什么让董部义从上下满意?至于地里的粮食那就更加可笑了,麦子就在地里,百姓都迁入了长安,麦子全都是无主之物,谁想收割谁收割,就是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也没人问。

董部义从能挥舞镰刀收割麦子,难道董卓就不能?自己不想挥舞镰刀,还总想着扒拉他人的粮仓,别说孙牛、胡三等人恼怒不满了,就是董虎听了这话语,那也想把人捶个半死。

董瑁看了眼叹气的董旻,说道:“三叔应该明白,虎娃与父亲、三叔是不同的,三叔看到虎娃对待解渎亭侯时,就该明白一件事,虎娃与父亲是不同的。”

“父亲虽心忧虎娃所领兵马,却从未如先帝在时那般对待虎娃,虎娃也非乱臣之人,所言所语无不是以我董家所虑,可若……可若父亲有了意外,三叔继任父亲相国,会不会让虎娃和将士们感觉……三叔要杀虎娃……三叔在逼迫虎娃和将士们造反?”

董旻心脏陡然一紧。

“呵呵……”

董瑁突然笑了,鼻头竟有些酸楚。

“不算上乌丸义从部,华雄名下有一万五千骑、一万五千屯田步卒,平城有一万河湟羌骑、五千屯田步卒,燕然山有一万五千骑,姑衍山有五千精锐骑,廉县有五千步卒,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有五万屯田卒,共计十一万五千卒。”

“凉州境内留有副将董小乙、刘三山、董信,以及刚刚杀入汉中的徐晃、嗣节、嗣义,共计三万兵马,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万帐部。”

“三叔……看到这些兵马时,你就应该知道虎娃的心意,就应该知道,虎娃与父亲是不同的,虎娃将最精锐兵马全都放在凉并边地,而父亲……父亲却将所有精锐放在了身边。”

……

“虎娃是边将,他之所以看重雒阳……”

“那是因为……”

“雒阳也将成为边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