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521章 心思各异的诸侯们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521章 心思各异的诸侯们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521章 心思各异的诸侯们

朱儁若逃亡家乡会稽郡,无论是不是参加伐董诸侯中一员,他的政治前途也就此止步,他是不可能从会稽郡招募兵卒,然后再不远千里跑到酸枣的,但他可以跑到荆州,可以凭借平定南阳黄巾军时的人脉、威望获得一些南阳大族的支持,可以招募到一些兵卒,但这会损害袁术的利益。

孙坚自长沙郡一路北上,杀了荆州刺史,杀了南阳太守,孙坚的作为或许不会对荆州其他地方产生太大影响,但这不包括南阳郡。

在南阳郡没了太守后,袁氏兄弟高举大旗讨伐董卓后,袁术就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南阳太守,朱儁逃入了南阳郡,而且还在南阳郡颇具影响力,袁术会希望朱儁待在南阳郡?

或许有人会说董虎的想法有些扯淡,但有件事情却不能不提,从豫州牧孔伷病逝后,袁术就推荐孙坚继任豫州牧,而不是推荐朱儁。

朱儁明明是剿灭黄巾军的四大中郎将之一,无论是在官场职位上,还是在军中威望、征战经验上,那都不是袁氏兄弟能够比拟的,而且孙坚在中平元年时还只是朱儁的别部司马,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加入讨董联盟,怎么着也当有个相当的地位吧?

就算不是盟主,也将车骑将军送给了袁绍,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下的“前后左右”四将军总应该给一个吧?袁术一个纨绔子都能成为后将军,各路诸侯中最有作战经验的老将,难道还不能做个“前后左右”级别的将军?

就算不给“前后左右”四将军名头,孔伷病逝后,豫州牧总是可以吧?

事实却是没有,直至酸枣联盟解散后,没有参加酸枣联盟的徐州牧陶谦这个时候才像是睡醒了似的,竟要支持朱儁为车骑将军,要让朱儁带头造反,而朱儁这个时候却一反常态,接受了李傕送来的诏书,又回到了朝堂上……

听着好像难以理解,董虎却并不认为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选择,要么接受诏书回到朝堂上,要么一撅腚回乡养老,再不过丁点天下事,否则他必死!

袁绍、袁术、袁遗三兄弟造反,组建了酸枣伐董联盟时,其实是没有公孙瓒、陶谦啥事儿的,更没有“十八路”诸侯的马腾,可在酸枣联盟解散后,陶谦竟一反常态支持朱儁取代袁绍为车骑将军,而这就有意思了。

人家造反时,你陶谦不造反;人家都各自回家各自奶娃了,你陶谦又要造反了!你陶谦啥意思?各路造反诸侯们会咋想?

陶谦成了各路造反诸侯中的异类,偏偏还提议朱儁取代袁绍的车骑将军,且不管陶谦是不是想借助朱儁的威望而抬升自己的想法,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朱儁事实是与袁家兄弟有利益冲突的,表面嘻嘻哈哈,相公恭维算不得什么,关键是真正的所作所为。

朱儁不被各路诸侯所容,他的威望远比他人高得多,冀州牧韩馥、兖州牧刘岱、豫州牧孔伷都是董卓上位后一手提拔上来的,之前都是些小吏或是平民,他们有资格与朱儁比拼威望吗?

没有!

太傅袁隗有这个威望,袁绍、袁术有这个威望吗?

同样没有!

朱儁无论到了哪里,都会直接影响一群想要自立为王的诸侯们的权威,自然不会真心接纳,万一兵卒都跟着他朱儁混事了,这些诸侯们还混个屁!

被人多方排挤后,朱儁就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老老实实回乡养老,彻底退出政坛;其二是拼一把,夺取董卓死后遗留下来的权利,诸如进入长安后,先是担任太仆,之后是太尉,之后又是骠骑将军,镇抚关东诸侯……

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镇抚关东诸侯,关东诸侯又都是哪些人?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公孙瓒、陶谦、刘表……这些家伙听他朱儁的吗?自然是不听的,要是听话,朱儁也不会自己又跑到李傕郭汜狼窝里,所以朱儁就没有离开关中,没有跑去督镇关东各路诸侯,他就又转而担任大司农,再之后……朝廷局势彻底失去了控制,李傕与郭汜干架,李傕抢了皇帝,郭汜就扣住了朱儁、杨彪和一干大臣,朱儁就气的一病不起……

董虎的出现确实影响了一些人的轨迹,但有些东西是没法子影响的,朱儁在官场、军中威望都碾压各路诸侯,能在军中与朱儁比拼的只有卢植、皇甫嵩、董卓三人,在这方面上,即便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都无法与朱儁对抗。

当然了,“军中威望”是大汉朝军中体系中的威望,而不是当下各路诸侯的军中,各路造反诸侯的军队,从将领到兵卒都不在大汉朝将领体系中,都是趁乱骤然崛起的人,但不管怎么说,天下人还是知道四大中郎将都是谁的,而这也是威望的一部分。

朱儁的威望太大,直接威胁到各路诸侯的实际权利、威望,自然也会被所有人排挤,就如袁绍等人正在商议的厅堂上就没有朱儁本人的身影,虽然都是反董的一员,却又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人。

董卓迁都,显然是要钻入长安三辅不出来了,各路诸侯巴不得董卓在关中过自己小日子呢,如此他们也能安心的各自抢占地盘,可董虎的出现却成了最大的威胁,尤其是他抢夺陈留郡人丁带来的威胁。

董卓迁都,无数百姓被强制性的迁入关中,雒阳八关之内就算是彻底废了,即便想坚守也不可能,没有人丁为兵卒提供粮食辎重。可董虎现在却在抢夺陈留郡人丁充实雒阳,雒阳也就成了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时威胁,谁受得了?

董虎越是抢夺陈留郡人丁,袁绍心下越是不安,也越想弄死了董虎,可他们战场经验着实差了些,唯一有丰富经验的就是朱儁,可……

袁绍左思右想,想了再想,最后还是苦笑摇头,连一个明面上的反对理由都没说,他人却像是知道原因,既不开口支持,也不明面反对。

“本将军思虑再三,觉得刘兄所言有理,那董虎最善奔袭他人脆弱后方,此战由本将军亲领十万大军剿贼,酸枣则由伯业、元伟和大将文丑坚守,公伟驻兵浚仪,元伟驻兵封丘,文举驻兵小黄,如此贼人就休想断绝我军退路,军心亦能安定。”

说着,又看向张邈。

“孟高前往了阳翟,公绪肯定是要出兵相助的,如此之下,我军不仅十数倍于贼,更是两相夹击,贼人必然败退奔逃。孟卓无需太过担忧。”

听到袁绍这番话语后,张邈才真正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袁绍不愿出兵相救。

与朱儁的情形差不多,张邈是清流党人中的大佬,是经历党锢时期的元老级大佬,不仅在清流士人中威望很高,与此同时,他的弟弟张超才是酸枣联盟的真正联络者,在酸枣联盟中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而这也直接威胁到了袁绍的“盟主”位子。

袁绍私下里与张邈的关系极为紧张,甚至多次生出弄死张家兄弟的念头,而曹操却极为反对,这也是张邈对曹操心生好感的重要一点。

只要牵扯到权利、地位,即便是亲哥俩的袁绍、袁术也一样成为死敌,更别说袁家兄弟和其他人的关系了,但事关生死时,再如何不喜张邈,袁绍也只能亲领大军救援,至于杀向荥阳,直接杀到董虎面前……袁绍还没有这么愚蠢。

袁绍、曹操都是亲眼见识过孙牛、胡三是如何全歼十万黄巾军的,当日定颖城下才有多少董部义从?今日又有多少?

不算抓获的两三万俘虏兵卒,破军营有一万五千轻重步卒,山字营有一万轻步卒,张辽、庞德共有七千骑,四人合兵共计三万两千精锐。

袁绍自北杀向陈留县,孔伷自南杀入,联军可以南北夹击张辽、庞德等人,可若袁绍向着董虎杀过去,那就是董虎与张辽、孙牛、胡三等人前后夹击他袁绍。

陈留是座重城,荥阳更是一座坚城,因看守雒阳粮食中转站敖仓的特殊地位,与其说荥阳是座县城,那还不如说是座军城呢,是比陈留城还要坚固、高大的存在,董虎若不逃跑,就是死守荥阳城,袁绍也休想轻易拿下荥阳,只需要坚守两个月,即便董卓不派兵救援,大丫、三丫、姚山、姚勇、华雄、董小乙也会从凉并抽调十万兵马救援。

而这些还只是从战术、兵力、兵卒动员能力来考量,而军队最核心的是兵卒自身战力,各路诸侯匆匆举兵,匆匆会盟,根本没有时间整训兵卒,别说让各军相互熟悉、适应了,各军将领们能否有效指挥得动兵卒都是个问题,如同散沙一样的兵卒,董虎又怎么可能会畏惧这样的兵马。

董虎根本不担心袁绍全力杀到荥阳城下,事实也证明了袁绍还没有这么愚蠢。

酸枣距离陈留县仅有百十里,骑卒急行军仅需要一日,步卒急行军需要两三日,可若十万人行军,那就要慢的多,需要准备的东西较多,而且袁绍一旦越过汴渠,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张辽、庞德等人的偷袭、围攻,很难说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情况下,击溃一部后会不会引发大溃败,所以就要更为小心准备,需要的时间就不好说了。

与之不同的是,张辽、庞德等人所领的都是一人双骑的骑卒,即便从最边缘的己吾县跑到开封,若舍下俘获的百姓,急行军也仅需要一日夜,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董虎根本不担心,但当无数陈留郡百姓进入开封县后,当探子送来酸枣县出兵的消息,他也带着刘辩和三千重甲骑赶往开封,不是他想要开战,而是为了安置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