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523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523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523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三国之西凉兵王

在大汉朝,有自己田地的百姓还好一些,只需要供养朝廷、食邑诸侯,可若没有田地,在此基础上还要供养地主富户,而董虎给予他们的是什么?

十税一。

大汉朝的田赋发生过数次变更,但大差不差都是三十税一,比董虎的十税一要少得多,可若算上其他的税赋、供养诸侯的食邑,以价值而论,与十税一也差不了多少,但百姓能够承受十税一的赋税,却难以承受三十税一,原因就在于大汉朝缺铜,百姓能够承担实物十税一的赋税,却没办法承担有铜钱参与的三十税一。

当董虎告诉陈留郡百姓“十税一”时,就意味着他准备采用“三种”养兵制度,即在并州实行卫所制,在凉州实行府兵制,在雒阳实行募兵制。

府兵制、卫所制都是建立在兵卒的田地上,两者虽有一些差别,但内在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都必须保证供养兵卒的田地不流失,只有保证军府、卫所田地不流失,才能保证府兵、卫所兵卒的战力,可募兵不同,募兵是建立在赋税充足、军费充足情况下。

董虎的身体里有一个不一样的灵魂,他很清楚,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只要能够满足“强军”条件,都足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之所以他会同时使用三种形式来养活兵马,主要还是人丁稀少、外部环境的现实原因。

并州、凉州、雒阳都是一样的人丁不足,但三个地方的防务需求不同。

并州有个外在的鲜卑强敌,有个潜在的乌丸人敌人,除此外还要防御万里草原。凉州没了外敌,只需要稳住境内治安即可,而雒阳需要面临两三千万“敌人”的压力。

并州人丁不足,防御面又大,想要不死就需要所有人齐心合力,所以雁门关以北的百姓全部划入军户,有军屯田、自养田,田地虽然分了下去,但至今也没有真正分家,还是实行的战时经济,所有人一同耕种一同收割麦子,粮食、布匹收入府库后进行统一分配,与吃大锅饭差不多。

并州是没法子,人丁太少,防御面太大,需要常年戍边的兵卒较多,若不实行战时经济,并州十万兵马立马就会崩塌。

凉州远比并州的情形好得多,东南西北都已经没有外敌,也就不需要维持较大的军队编制,可以完全让百姓自由耕种、经商、做工、放羊……一方面取消口赋、更赋,只以“三十税一”低赋养民,一方面用“五百亩”田来维持境内常备兵,最大限度减少百姓的负担,同时又维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兵。

雒阳与并州的外部环境差不多,都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外敌,相比鲜卑人、乌丸人,关中诸侯更为强大,偏偏他还没法子照搬雁门郡的做法,原因就在于他需要与名门望族争夺民心。

仅以百姓私人财产而论,雁门郡的百姓与无数家族下的佃户、奴仆没有太大的区别,雁门郡的百姓同样没有多少私人财产,所有的产出都被董虎拿去供养兵卒了,这与各大家族通过高佃租拿走佃户的所有产出没有什么区别。

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一无所有,百姓凭什么要支持你?

民心即利心,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

老百姓又不是傻蛋,兜里有钱没钱能不知道吗?所以董虎就不能在雒阳做雁门郡那样的事情,他只有让冀州、兖州、豫州……等地的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原百姓才会往他兜里跑,可现实就是,中原任何一个州都有几百万人丁,随意一个州都比董卓、董虎叔侄控制的人丁都多。

袁绍,曹操,刘备,孙权,他们哪一个没有动用过几十上百万军队干仗的?面对如此压力,雒阳至少要保持十万兵马的常备兵,只有如此之多兵马才能自保。

十万兵马,若依照三十税一,需要多少百姓才能养活?

董虎在荥阳时就一再考虑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觉得雒阳与凉州雁门郡、并州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暂时的“大锅饭”也好,还是较低的“三十税一”也罢,这些都不怎么合适,只有增加一些赋税,达到“十税一”程度才成,即便如此,军中将士也需要自己屯田耕种来弥补钱粮的不足。

雁门郡是无税区,凉州是低税区,而雒阳则是“十税一”高税区,有层次感,百姓若是觉得在雒阳的生存压力较大,就会如流水一般自高处向低处流动,不需要用武力驱赶,百姓就会在利益驱使下自己充实边境。

当然了,他相信,“十税一”就算是高赋税,在他取消了口赋、更赋这样的杂七杂八税赋外,“十税一”也绝对比中原各州郡的“三十税一”低了太多。

不管多么的低赋税,此时也需要强行抓些百姓,最起码要将雒阳田里的麦子收获了不是?

在张辽、庞德跑去陈留郡抓人时,他就特意嘱咐了“十税一、分田、借粮”的事情,只是他没想到,路上一再有百姓跪着高喊“大王”屁事。初时他没有在意老人嘴里的“大王”话语,只以为老人认识他,知道他是河湟羌王、虎娃大王,可当第二波、第三波……俘虏百姓跪在地上,高喊着“大王”时……

“哼!”

“凉并羌蛮都是些没见识的混蛋,叫咱虎娃大王也就罢了,咱大汉朝又无异姓王,百姓张口闭口大王的,岂不是告诉他人咱就是个小反贼?见到文远那小子,咱一定狠狠敲他脑袋!”

“太浑了!”

董虎气哼哼跑到开封,当着众将的面狠狠说了董卓常说话语,董重有些无语,心下却不怎么在意。

“大兄说的是,可大兄也知文远所领的右骑营都是哪些人,他们本来就是凉州羌人,开口大王也并无过错的。”

“你还说?”

董虎瞪眼,董重、孙牛、胡三等人全一副无所谓模样。见他们一个个无所谓模样,他能不知道他们心下所想吗?可张辽、庞德已经将“大王”流传出去了,就算生气也是白生气。

“唉……”

“一个个的,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董虎狠狠指了董重一下,又拿起一封探报……

“袁绍那小子跑了过来……”

“重,你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董重无所谓道:“哪个敢跑过来,咱们就打他,打的他不敢再招惹咱们为止!”

“咱黑牛愿为先锋!”

“胡三也愿意!”

胡三又落了孙牛一步,董虎却一脸无语看向董重带头的一干将领,又转而看向老实待在一旁的刘辩。

“辩弟以为当如何?”

刘辩有些紧张看向董重等人……

“往哪看呢?”

“他们还能吃了你咋的?”

董虎瞪眼,刘辩忙抱拳。

“大兄怎么说就怎么做。”

“……”

众人一阵无语,董虎反而微笑摆了摆手,刘辩忙又退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重,立即传令文远、令明等人,让他们立即回返开封。”

“啊?”

“啊什么啊?”

董虎一瞪眼,董重忙抱拳。

“诺!”

董虎神色郑重了些,起身站起,一一看向诸多兄弟。

“有些战争,即便胜了也是败了。”

“为什么?”

“因为根基不稳,或者说咱们在中原就没有根基!”

董虎一脸的郑重。

“无论承认与否,今日已是天下人心丧乱之时,咱们有击败十余万贼人的精兵强将,但咱们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至少当下是如此,没有别的原因,只因咱们都是他人看不起的凉州乞儿,士人嘴里的临洮董家子!”

“天下十三州,一百零三郡、除了咱们真正控制住的凉州、并州外,余者州郡不会有任何人听咱们的,即便干掉了正在造反的混蛋们,即便把韩馥、刘岱、孔伷、张邈、张超、袁绍、袁术、桥瑁、鲍信、袁遗、孔融、曹操、公孙瓒、孙坚、朱儁等人全都剥皮抽筋,即便把二十万贼军全部坑杀殆尽,余者各州郡也不会听咱们的,不会承认叔父相国身份,但他们会向朝廷低头!”

“会与当年的韩遂老小子一样!”

“会成为起起复复造反的凉州羌人!”

“他们不会真正认可叔父,不会真正认可我凉州军,但却向朝廷低头,是真心的低头吗?”

“不是!”

“他们会与韩遂老小子一样,会等待,等待着下一次造反机会。”

看着一个个挺胸凸肚的兄弟……

“什么时候,他们才能真正低头,是天下百姓认可了咱们的时候。”

“如何做才会让百姓认可咱们,认可由咱们来治理天下,而不是那些家伙们?”

董虎指向门外。

“无他。”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做到了这些,诸位就有资格治理天下,诸位就是百姓眼中的千古名臣!”

厅堂内瞬间充斥着粗重喘息……

“诸位都是我凉州大将,对我凉州的事情最是了解,北宫伯玉、烧当老王、韩遂、边章、李文侯、王国、马腾等人造反,今日活命的还有几人?”

“北宫伯玉、烧当老王是朝廷斩杀的吗?边章、王国是朝廷杀死的吗?”

“不是!”

“凉州贼子数月间聚起十万贼人,结果又如何?黑牛只是轻轻一碰,十万贼人瞬间崩塌,全他娘地成了咱们的俘虏。”

听到主公夸奖,孙牛陡然挺直身子,见他如此,董虎也不有笑了。

“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