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80章 打压也要按照规矩【第三章】

第80章 打压也要按照规矩【第三章】

庞大军阵直至与无数围城羌人拉开了一里地距离,严整的方阵开始拉伸变长,中军一万弓箭兵、辎重兵分出数个千人队向外扩散,左右两军各分出两支千人队加速向前,取代了孙牛的前锋营位子……

看着无数军卒逐渐远去,皇甫嵩突然一声苦笑。

“这哪里又是乡兵啊……”

众人一阵默然,站在人群中的阎忠却突然笑了。

“朝廷还是有识人之明的,至少虎娃是有能力担任西部都尉的。”

李文侯对阎忠颇为不满,冷声一声。

“那小儿确实善于训兵,但其人狡诈、跋扈不遵军令,不为恶还罢,若为恶必酷烈至极!”

就在众人点头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华雄突然开口。

“一小儿领数千家乡儿郎,不花费朝廷一文钱,不讨要一粒粮,仅用了数月时间便杀的贼人心惊胆战……”

华雄看向消失不见了的身影,心下竟生出后悔来,极为强烈的后悔,后悔没能与他们一同离开……

“呵。”

“但凡造反者,无不是想着王侯将相,十万贼人没能杀入三辅,没能成为一方王侯,确实有理由怨恨那小儿。”

“身为朝廷统兵大将,竟被区区一万五千贼人困于城中,一小儿却领千骑击败了困城贼军,之后更是一己之力夺回敌军前沿重城,一举打的十万贼人弃械投降……”

“身为平乱大军将军,却被一乡野小儿平定战乱,也确实有理由怨恨那小儿。”

华雄苦笑一声。

“那小儿在找死啊……”

又莫名点头。

“也是,能打又忠心的大将都不得……”

“华雄。”

就在华雄说出“不得好死”时,董瑁突然开口打断。

“华雄不得无礼,朝廷自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说着,董瑁向中常侍郭胜抱拳一礼。

“军中汉子多是耿直性子,若有言语不妥,还望郭公担待些。”

董瑁没有向李文侯或韩遂抱拳,也没有向皇甫嵩致歉,反而向郭胜抱拳,郭胜也是愣了下。

“呵呵……”

郭胜看了眼一干黑着脸不悦将领,上前拍了拍董瑁肩膀,笑道:“你们这些娃娃,全是一个性子,下次可不许这么莽撞!”

“郭公教训的是,晚辈一定三思而行。”

董瑁一阵低身抱拳,肩头又被郭胜拍了两下,这才看向一脸不悦的皇甫嵩,一脸的笑意。

“虽是些莽撞娃娃,忠心还是毋容置疑的。”

皇甫嵩苦笑道:“董都尉确实有练兵之能,若能持重些,日后必是我朝悍将,可若少年太过跋扈……终非善事。”

郭胜心下默默点头,任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只有如此才能更安心些,但董虎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人彻底安心。

别说郭胜、韩遂等人,就是董旻、牛辅等人同样心下暗自赞同,但董瑁一系像是对他们很是不满,也没法子在这件事情太过掺和。

董部义从摆明了独立一部的态度,他人也没有太多法子,但朝廷的态度却很明确,有一个让韩遂等人不安的人在他们背后,只要董虎待在河湟谷地不出来,顶多也就与之前的烧当羌一般,而且情况还要更好些,毕竟羌人内部已经分裂成了彼此对立的东西两部。

在朝廷将任职令送到董卓手里后,郭胜也接到了内廷宦官们的信件,知道内外廷的心意,对三万董部义从前往封闭的河湟谷地也算满意。

董卓、董虎在外面瞎跑了一个月,回到大变样的西宁时,才知道榆中发生的事情,但董卓没有想象中的恼怒,而是不屑扯了下嘴角,手中马鞭却轻敲在董虎头上。

“你怎么看?”

董虎沉默数息,又叹气一声。

“按理说,没人会真的如此愚蠢打压有功将士,就算打压,也不当用这么低劣、下作手段。”

董卓点头赞同道:“确实如此,牛羊是董部义从的,田里粮食是他们种下的,再如何缺粮,也不可能克扣董部义从的粮食,如此下作做法,只会冷了将士的心。”

董虎叹气道:“正如叔父所言,正儿八经的朝廷兵马也就长安虎牙营、扶风雍营,余者都只能算是朝廷抽调的民壮。”

“按照亲近远疏而论,第一序列是虎牙营、雍营,第二序列是各郡邬堡民壮兵卒,第三序列是董部义从这样的乡兵。”

董虎说道:“军队虽然有诸多不公平,会按照亲近远疏发放钱粮辎重,在他人眼里,董部义从是第三等人,最后获得粮食辎重也算正常,军中将勇并不会对此太过质疑,就比如叔父军中,身边亲兵牙将、千骑湟中义从肯定是要优先供应的。”

董卓默默点头,很是赞同这话语。

董虎又说道:“军中虽有诸多不公平,但又是最公平的地方,一军中,肯定会有分层的,第一等是亲兵牙将,第二等是主战青壮兵卒,第三等是辎重老弱,所得钱粮、赏赐自是不同。”

“看似不公平,却又最公平!因为亲兵牙将战力最强,因为辎重营老弱战力最差,军中待遇的诧异看似与亲近远疏有关,实则不是,真正的核心是根据战力强弱而定的!”

董卓点头道:“虎娃这话说的不错,再亲近,若打仗不行,那也甭想要了好待遇,要不然还不乱了套?”

董虎苦笑道:“叔父说的是,军队不是耕种农夫,打仗是要死人的,待遇也是根据战力强弱而定的,可回头再看,原本应该居于第三等的董部义从,不敢说战力最强,但军功排名第一却是事实。”

“董部义从军功第一,超过了虎牙营、雍营,杂兵军功超过朝廷嫡系正规军,想要打压一下也再正常不过,这种事情是不会有任何人反对的,侄儿也有这种心理准备,可却不能克扣口粮,不言此事会引起董部义从的怒火,又会让第一序列、第二序列的兵卒如何想?”

“第一序列的兵卒会自大、猖狂!会愈加看不起正规军之外的兵卒,会肆意折辱其他军卒,换了个暴躁易怒的军队呢?会不会因遭受羞辱而直接杀人造反?”

“第二序列是邬堡屯田兵卒,实则与民壮差不了多少,朝廷如此羞辱主动为国征战的乡勇,日后也没了乡勇出兵相助朝廷,至少大西北是如此,若再发生粮食不足时,各邬堡兵卒就会本能的拿董部义从遭遇做比较,不仅不会拼死厮杀,而且只要军中粮食稍有不足,一准会群起闹事。”

“兵卒又不是蠢货,有董部义从垫底时,朝廷可以欺负董部义从,没了董部义从呢?朝廷会不会以同样手段欺负垫底的邬堡兵卒?”

董虎叹气道:“军卒不是不可以打压,但这种打压要按照军中的规矩,要堂堂正正,有功不赏,反而用粮食逼迫军卒不满,逼迫军卒被迫造反,以此而罪军卒谋反,如何可让犯了过错兵卒心服口服?”

换了任何人遭受这种待遇时,那也绝对不会心服口服的,而且这种阴影、怨恨可能将伴随董部义从的一生,而且会口传给下一代、下下一代军卒。

董卓从伍二三十年,知道军队打压也要看实力、威望,在狄道时,第三、第四大队就是董虎嘴里说的第三序列,那个时候的两个大队处于绝对的劣势,人数、统兵将领、军功全面处于弱势,即便被人打压,他人也不会觉得如何,反而会有无数人认为是理所当然。

但后来就不成了,董部义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地位,想要再打压,就要极为谨慎,更不能用粮食逼迫一支强大军队造反。

朝廷平乱兵马仅有万人,金城塞作乱羌人号称十万,真正精壮也只有五六万,其中还有半数成了董部义从一员。

在董虎杀入河湟谷地后,北宫伯玉、烧当老王强行带着两三万本部追杀,在看到董虎竟短短时间内驱使了四五十万人,两三万本部逃散的逃散,没有逃散的又回头跑回了金城塞,即便没有韩遂砍了北宫伯玉、烧当老王脑袋,即便没有这一次的打击士气行为,一进一退过程中,这些又逃回金城塞的兵卒,内心就已经畏惧了董部义从。

看似围困榆中城有小十万,真正实力是不如充满怨气的三万董部义从的,如此情形,还要逼迫一支实力不弱于自己的军队造反,岂不是太过愚蠢?

董卓心下很是不屑皇甫嵩的逼迫,尤其是做了驴友闲逛了一个月,在见到西海万帐部数万幼军骑后,在看到一个个小部族小心谨慎样子,他就知道,眼前的小子已经今非昔比,想要强按着浑小子脑袋是不可能的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董虎在与积石山合计捅北宫伯玉、烧当老王的屁股时,那个时候他就有所考量,在没杀入河湟谷地前,他是没法子的,不得不被人强压着,可一旦杀入河湟谷地,情况就有了不同,了不起他就与当年的烧当羌迷唐一般,带着人跑去高原,跑去赐支河首,反正汉兵又不能跑去高原。

人就这回事,没有退路时,就会在现实强压下低头,可若有了退路,那还怕个鸟,就如一个亿万富翁买了辆豪车,了不起把车子砸了,不要了,又能有多大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