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85章 董家顶梁柱的坍塌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85章 董家顶梁柱的坍塌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85章 董家顶梁柱的坍塌

朝廷调周慎为安定郡太守的诏书送入金城塞,周慎正准备与皇甫嵩请辞时,皇甫郦一脸惊慌奔入厅堂,说出了句让周慎惊起话语。

“叔父,积石山造反了!”

周慎大惊,皇甫嵩却极为沉稳,对皇甫郦的慌乱颇为不悦。

“积石山仅有两千人,城内尚有四五千朝廷兵卒,更何况羌人已经散去了大半,如何可反?”

皇甫嵩冷脸不悦,周慎、皇甫郦皆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能够造反,且有能力造反的,只有那些带着牛羊离开的羌人,留在金城塞的数万羌人,看似人数众多,但他们都是被董虎吓破了胆的河湟羌人,就算心下因缺衣少粮不满,此时也绝对不敢反叛。

有能力反叛的羌人离开了,积石山一共才两千人,城内汉兵都是朝廷正规虎牙营、雍营兵卒,仅两营汉兵就有四五千,积石山马匪除非是疯了才会在此时反叛。

想了明白,皇甫郦也恢复了平静,抱拳深深一礼。

“是侄儿鲁莽了。”

皇甫嵩面无表情点头。

“究竟是怎么回事?”

皇甫郦把城外积石山大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默默退回到一旁,此时的他也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皇甫嵩沉默片刻,看向眉头微皱的周慎,突然笑了笑。

“孟都、孟威兄弟身死……”

“周将军以为如何?”

周慎叹气道:“那董虎自察觉了北宫伯玉等人欲要造反时,就想与积石山一同杀入河湟谷地,可他们却一再犹豫不决,甚至还想杀入空虚了的参狼谷,如此反反复复之人自是不可信。”

皇甫嵩默默点头,就算之前不知道积石山的事情,一年的时间也足够了解了,对周慎的话语也尤为赞同。

周慎又说道:“积石山大小头领数十,心思杂乱难以凝聚一心,若无他人逼迫,那孟都或许早就身死了,但在此时杀他……或许是积石山不满孟都与韩遂等人走的太近,他们兴许有投靠朝廷的心思。”

皇甫嵩笑了笑,说道:“周将军可能想错了,他们很可能想与董都尉和解,在朝廷拿不出钱粮时,想的更多的应该是离开金城塞吧……”

周慎一愣,又不由苦笑点头。

“当如将军所说,他们不在别处杀那孟都,偏偏在此处杀人,当是……当是做给那董虎看的。”

皇甫嵩微微点头,又莫名叹息一声。

“唉……”

“阉党……国之大贼!”

周慎再次一愣,随即便与皇甫嵩一般无二的满嘴苦涩。

没人是傻子,朝廷所作所为明显有针对董虎的意思,有将董虎当成另一个烧当羌的意思,积石山在金城塞杀了头领孟都,也如投名状一般,是在告诉他们与朝廷不一心,让董虎对他们放心。

投名状是不假,可这也是积石山当下的无奈选择,韩遂、边章、李文侯等人是不可能让积石山收拢数万羌人为己用的,不仅韩遂等人不允许,皇甫嵩同样不允许。

积石山两千马匪没有部族,没有粮食辎重,想活下去就必须寻个靠山,哪一方又能成为靠山呢?

韩遂?

皇甫嵩?

朝廷有钱粮时,即便积石山大小头领不愿意成为朝廷咬人的狗,下面小喽啰也会因没地盘、没族人、没粮食而选择朝廷,关键是朝廷就是压着钱粮不松手!

皇甫嵩、周慎不相信三公真的会连丁点粮食都不给,能做这些事情的,也一定是那些贪婪的宦官。

皇甫嵩不会在意积石山投靠与否,但他却能看到积石山在金城塞下杀人意味着什么,朝廷明明势强,韩遂明明势西凉名士,两千马匪却选择了一个尚未加冠的少年郎。

西北威望,人心得失,在哪一方?

皇甫嵩心下恼怒内廷阉党枉顾国事,同时又对董虎产生了诸多忌惮、不满,但他也只能再一次向雒阳遣派信使,催促朝廷尽快发放钱粮。

不仅皇甫嵩不满董虎,回到临洮的董卓同样郁闷不已,尤其是临洮百姓每每登门询问,询问虎娃啥时候再征募雇佣兵。

临洮在陇西郡最边缘的穷旮旯里,还在后世临洮县南面百里外,是堵住南面参狼羌、白马羌重要战略要地,可也正因“战略要地”四字而穷的叮当响。

山多地少,又易于发生战乱,穷的只剩下一张肚皮的人也愿意做个佣兵,反正平日里该干嘛干嘛,需要干仗时出去干仗,兴许就真的一次干仗一辈子不愁吃喝了呢?

有这种心思的人不少,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怎么靠谱,可当董虎带着佣兵干了两次仗,一次比一次赚的多,临洮不少苦哈哈大腿都拍肿了,极为后悔没跟着干仗,董卓带着儿子董瑁归乡时,可不就有无数人上门询问了么?

升官发财本来是个极为喜庆的事情,偏偏没人询问董卓升大官事情,反而问起一天两斤粮食的佣兵屁事,也让一向好面的董卓郁闷不已。

董卓不仅对佣兵屁事郁闷不满,还有董氏的病情让他消沉了许多。

所有人都知道董卓在外多么风光,却很少知道董氏对他一生的影响,平日里不觉得如何,可真当董氏病重快死了时,董卓才发觉心下的失落。

董卓心情不好,一连十数日陪在董氏身边,董氏的起居饮食也不让他人插手,都是董卓亲力亲为,直至董旻送来朝廷第三次催令……

“哼!”

董卓也不知在不满冷哼着什么,只是将催令“啪”的扔在床榻边缘,这才从董瑁手里接过药碗,正准备将董氏搀扶坐起,董氏却摆了摆手,而是用着枯瘦至极的手指向扔到一旁的调令……

“有啥可看的?左右就是那些屁事!”

董卓嘴里不满,却还是将药碗放了下来,一边见她搀扶坐在自己怀里,一边拿过催令竹简,当着她的面打开。

董氏消瘦的不忍让人直视,若非是自己枕边了几十年的女人,董卓或许会逃离不愿去看,可此时,眼眶深陷的女人却露出了笑意……

“夫君……”

“咱家……终于要有一个太守了。”

董卓心下没由来的一阵酸楚,过了许久才轻声开口。

“嗯。”

“咱要做太守了。”

……

“虎娃……虎娃怎么样了?”

董氏突然开口,董卓愣了下,又露出些苦涩来。

“虎娃就是个浑小子,在河湟羌老巢内大肆杀戮,就是咱也没想到,虎娃竟逼着四五十万羌人与二十万烧当羌血拼。”

“虎娃杀戮太多,把你阿爹都吓住了,白雅带着那迷阔的脑袋寻到了虎娃,虎娃担心你阿爹多想,就又去了白马羌,与你阿爹解释一下。”

董卓把河湟谷地血腥简单说了下,董氏听的却极为认真,过了许久才轻声叹息。

“可惜了,若是在虎娃前往榆中塞时,夫君能跟随就好了。”

董卓张了张嘴,心下苦涩不已,正如董氏所说,若他跟着小混蛋,无论是夺回榆中、勇士两城,还是迂回千里奔袭河湟谷地,所有的功劳都将是他的,仅凭此功,即便封侯那也不在话下,可他又哪里能想到董虎会如此轻易夺了榆中、勇士两城?

金城、榆中、勇士三城相距很近,叛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想要彼此救援是极为容易的事情,如此情形下,又如何可能轻易夺取?

事后,董卓从儿子嘴里得知了董虎建造了一辆庞大的投石机,说是大号的投石杆,但他没有见到就被小混蛋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说是羌人都是每每造反的坏蛋,不能让羌人学会了攻城法子。

听了儿子这话语后,董卓也觉得在理,可……可投石机的事情咋不提前告诉他呢?若是知道小混蛋还有这本事,他能不跟着前往吗?

董虎自幼生长在临洮,奶娘任氏前往雒阳时,他只有三四岁,从那个时候,他就基本上算是个孤儿了。

挖坑设陷阱抓野猪,在獾狗子洞口设陷阱,做鸟网抓野鸡,做鱼篓抓鱼……

董卓知道董虎会做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知道跟人学会了打铁,还会木匠活计,董家厅堂内供桌、太师椅就都是董虎做的,可董卓又哪里知道小混蛋还会做攻城器械?要是知道,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获得军功机会的!

听着董氏话语,董卓满腹的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没了法子。

董氏要远比董卓心胸豁达些,只是轻叹了声后,转而看向床边低头不语的儿子。

“瑁儿。”

“今日你就与你爹一起去河东,在你爹身边好好辅佐,若是……若是有一日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就让人去寻虎娃。”

董氏叹气道:“你爹性子暴躁、冲动,瑁儿你腿脚虽不好,心性却是不错的,虽不喜多言,才智却不比牛辅差了,但你性子怯懦了些,能谋却难断,虎娃若在身边相佐自是最佳,只是……”

董氏苦笑一声,又向董瑁招了招手,董瑁默默来到近前坐下。

“你爹性子暴躁、冲动,易于得罪人,娘亲不在后……”

董氏突然笑了笑。

“娘亲若不在了,你爹还不知会惹出多大祸端呢,在凉州,即便惹出再大的祸端也无碍,咱董家压得住。”

“中原不同,咱董家在中原只是个无根浮萍,你爹若真的惹出大祸来,咱一家老小可就真的全完了。”

“但有了虎娃后,情形又有些许不同,若你爹真的惹了大祸,若我儿有了过不去的坎,能救咱家的,只有虎娃。”

董氏轻拍董瑁手掌……

“虎娃远比他人性纯,即便我董家一无所有,亦可托生死。”

“记着了?”

董瑁突然眼角湿润……

“孩儿……孩儿记下了!”

……

“唉……”

董氏轻轻拍了拍儿子头颅。

“娘亲亏欠我儿太多,五百白马义就从全与了我儿。”

董氏又轻拍了两下。

“去准备吧。”

“带着白儿一起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