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 > 第349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不离他

大使馆......

闻所未闻的字眼,传入殿内紫袍大臣们耳中,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大唐驻高句丽大使馆......高句丽驻大唐大使馆......”

李世民此刻也在咀嚼着程俊说的话,许久,他看向了程俊,说道:

“你说的话,倒是让朕想起来,古时张仪魏国任相的典故。”

张仪魏国任相,说的是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跑到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的故事.......

程俊点了点头,迎上李世民好奇的目光,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张仪跑到魏国任相,和臣所说的驻外大使,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臣说的驻外大使,没有国相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只是外使,不参知国之朝政。”

“设立大使馆,设置驻外大使,主要作用,就是外交。”

程俊举例道:“比如今日调停三国之事,若是有他国大使在长安城的话,完全不用遣使远赴三千里,陛下就能让他国大使将您的申饬旨意带回去。”

殿内紫袍大臣们安静的听他说着,同时对“大使馆”和“驻外大使”的理解愈发深刻起来。

李世民若有所悟,但又皱起眉头,问道:

“朕刚才是听明白了,你这设立大使馆,设置驻外大使,和在他国安插探子没什么区别!”

“百济和新罗先不提,只说高句丽,咱们派人常驻高句丽国,那边能同意吗?”

程俊耐心道:“事情是相对的,咱们往高句丽派遣驻外大使,他们也能给咱们大唐派遣驻外大使啊,咱们会因此知道高句丽的一些动向,同样的,高句丽也能知晓咱们大唐的动向。”

“臣敢肯定,高句丽国的朝廷权衡利弊,一定会答应派遣驻外大使过来。”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程俊竖起一根手指,说道:“试想,如果咱们有对高句丽用兵的想法,他们会立即知道,就能快速做出反应。”

房玄龄好奇问道:“如此一来,他们对咱们大唐用兵,也会被咱们提前知道,他们不会担心?”

程俊看着他反问道:“他们敢对大唐用兵吗?”

“韩非子说: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我大唐多大的疆土,多少百姓,多少兵马,他高句丽有多少?他们对咱大唐用兵,实乃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房玄龄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朝中文武紫袍大臣们也是暗暗点头,这话说的没毛病, 高句丽、新罗、百济这海东三国加起来的版图,也没有大唐的版图大,何况大唐现在正处于生养休息阶段,正在日益强大,只要大唐安定,随着时间,海东三国只会越来越畏惧大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程俊看向了李世民,认真说道:“所以,臣敢肯定,只要我大唐一日强于一日,高句丽的不臣之心,便会一日弱于一日。”

“何况,我大唐对高句丽派遣驻外大使,高句丽国便能因此沐浴在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古典文籍之中,只要他们领悟到这一点,便巴不得我大唐对他派遣驻外大使。”

李世民摸着下巴道:“这对他们好处多多,对咱们没多少好处啊。”

“因为我还没说呢。”

程俊接着说道:“我大唐派遣到高句丽的驻外大使,除了让高句丽国沐浴我国的古典文籍以外,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

“驻外大使,要好好传播我们大唐人的生活方式,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邦之人。”

“长此以往,高句丽等国将心心念于我大唐的好,想着我大唐处于何等盛世,想着恨不能生为大唐人。”

程俊严肃道:“甚至要让他们有种感觉,长安城上空的月亮,都要比高句丽国的圆!”

“驻外大使要一遍又一遍的给那边的百姓灌输一种思想,否定他们本国的一切,全身心的认为大唐最好。”

“只要大使馆的同僚们,用心去做,等到时机成熟,不用我大唐出兵,海东之国,纵使不会举国而降,国也必乱。”

程俊正色说道:“这便是孙子兵法所讲的,‘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这就相当于投资者中流传的那句话,你要的是他的高利息,他要的是你的本金,高句丽惦记大唐的文化古籍,大唐惦记将他变成自己的版图.....程俊心里想着。

听到这话,殿内紫袍武官们眸光一亮,李靖更是目光灼灼望着程俊。

紫袍文官们也是一阵颔首,暗暗叫好,这小子可算是把兵法用对地方了。

“说得好!”

李世民听得欣喜,“听你这样一说,鸿胪寺显得至关重要了!”

程俊点头道:

“没错,所以,臣以为,应当立即设立大使馆,让鸿胪寺派人前往海东三国,一来是让这三国的朝廷同意设立大使馆,二来,让他们派驻外大使来我大唐。”

话音甫落,太极殿内霎时一静。

紫袍朝臣们这下彻底听明白了,目光古怪的看着程俊。

燕国地图到头了啊......李世民暗暗嘀咕一声,同时目光意味深长的看着程俊,故意问道:

“程爱卿,你觉得派谁去最好?”

程俊沉吟道:“这个人,需要在鸿胪寺有足够的资历,担任很重要的官职。”

“这样前去海东三国,才能让高句丽王,新罗王,百济王觉得我大唐对此事很是上心,也让他们感到我大唐对他们的尊重。”

“同时,这个人还得博学多才,年纪也不能太大,毕竟三千里地,路远途遥,年轻一些的能守得住折腾。”

程俊补充道:“最好,他出身门阀名望大族,这样的人,懂得很多礼数,能更好的让外邦百姓,沐浴在我大唐的悠久文化之中。”

李世民看着他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鸿胪寺卿郑元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