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神仙传 > 第111章

盛唐神仙传 第111章

作者:灵魂之独奏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6:21

第111章

用毛笔一笔一划的写着信,就连李盛夏自己都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从小到大自己写过的这种纸质书信全加起来也没有十封,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小的时候李盛夏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笔友,也没有人可以写信,等长大了电话就出现了,再大一大电脑就出现了。

在现代化这种纸质的信件就直接被淘汰了,一封纸质的信件要邮寄几天甚至几个礼拜,更长的还有几个月的,对方才能收到,而电子邮件只要轻轻一点对方在一秒钟后就可以收到了,快到古人无法理解的程度,谁还会用这种纸质的书信沟通呢?

想想自己穿越前的那段时间,好像已经没有那种老式的绿色邮箱筒子了,也就是说就算你写了这种纸质的信件也寄不出去了,至于邮票也只能在古玩圈子中才能看到了,别说邮票了,就连纸质的钞票都渐渐的不使用了,人人都是拿着手机刷微信支付宝,至少自己买东西一年也用不了一两次现金。

而穿越到大唐后别说手机电脑了,现在就连那种绿色的邮箱筒子还没有建立起来了,察觉真的是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唐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啊,不过李盛夏也想好了,既然已经做了改变那今后的改变就再大一些。

李盛夏不介意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些现代知识体系,现代社会架构体系,现代基础建设体系统统的搬到大唐来,虽然说这样发展对于大唐来说有些太跃进了,不过这种跃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基础科技发展必须跟上,要是跟不上那就会出大问题。

李丽质和李清缘写的信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自动李盛夏离开后她们俩去李家庄的次数就少了很多,有的时候一个礼拜也不一定可以去一次,虽然李盛夏不在李家庄了,可是李家庄的发展却从来没有停下过,包括李家庄那庞大的工厂所生产的物资。

比如说李丽质不停的埋怨家里一些人对于香皂和洗浴精油的抱怨,总是说分到的太少了,让母亲很是烦恼,多买一些吧,太贵了,少买一些吧,又不够分的。

化学一打开首先制造的就是肥皂香皂这些东西了,其实化学制品是最赚钱的,现代社会中你去超市买一块香皂要五六块钱,好一点的精致香皂甚至要二三十块,上百块钱的香皂也有,一块香皂你要是每天使用真的用不了多久,最多一两个礼拜就用完了,还要继续购买,这属于消耗品。

而一块香皂的真正成本又有多少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只有几分钱而已,就算是那些很贵的香皂成本也不过一两毛钱罢了,几分钱的东西买五六块甚至十几块算一算这里面有多少利润?不说卖一块赚一块的钱也差不多了。

其实更多的钱都用在了制造成本,比如说机器,人工,厂房,税费等等方面,而更多的钱都用在了打广告上,东西是真的不值钱,李盛夏对于这些还是了解一些的,所以也制造出了很多种肥皂香皂。

那些带香气的香皂就比较昂贵了,最便宜的一块也要上百文,好一点的精油香皂甚至要几贯钱之多,普通百姓是根本用不起的,别说用了,就是摸一摸都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点钱对于那些地主贵族就是毛毛雨了。

地主贵族家人也多啊,每家每户光是主子级别的人物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还有些管家之类的更是追求和主子一样的生活舒适度,也要买不少,有的大家族一个月光是香皂就要购买几百块之多,长安城大大小小的贵族有多少?太多了,所以每个月光是这香皂就可以大赚一笔,刮下这些土豪贵族的一层油来。

还有洗浴精油呢,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无非就是换个样子罢了,可是这些贵族老爷不懂啊,这个买一些那个也买一些,总之这东西在大唐就是奢侈品,结果就是李盛夏大赚特赚,一层一层的从这些土豪贵族身上刮油,李盛夏可是开心不已。

李世民虽然是李盛夏的本家,可是也不能太过于特殊,像是精油香皂这些小玩意也不好意思和李盛夏直接说什么,只能走正常购买的渠道了,无非就是不用排队,而且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钱还是要给的。

李世民作为帝王要是连这点小便宜都占那他的面子往哪里放?可问题是这些小东西别看并不起眼可真的贵啊,什么香皂,精油沐浴露,各种香水,漱口水,洗面乳等等,只是一些简单化学配料的不同调制而已李盛夏就搞出了超过七十种不同的各色产品。

李世民的后宫有多少妃嫔?他父皇李渊的妃嫔其实更多,长孙皇后可是一个很节省的人,现在是贞观初期,贞观二年还没有过去呢,长孙皇后的裙子都露脚面了,可见她这个皇后是有多么节省了,俗话说得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光是李渊的妃嫔采购的那些奢侈品就是一个吓人的数字了,李世民的妃嫔也不能不买啊。

造成的结果就是长孙皇后的郁闷了,几乎每天都要和女儿叨咕几句,但是这些东西还是要用的,无非就是用的更省一些,更精致一些,李丽质听了母后的抱怨后也有些郁闷,自然就把责任推给了李盛夏,在信中也埋怨起了李盛夏。

就连李清缘都抱怨了好几封信的,李盛夏看得好笑,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可是长安城反而更热闹了,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说起来这也是李盛夏的功劳,以前一到了这个时节几乎所有的百姓脸上都有愁苦之色,一到了冬季就要挨冻了,可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去年东西很多百姓没办法只能建造那种泥质的烟道,通过那种烟道取暖,李盛夏当然打造出了铁炉子,可问题是大唐太缺铁了,别说打造炉子了,平日里就连修理农具的铁都不够用,很多百姓都需要购买私铁,官方的根本不够啊。

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因为李盛夏指挥人大范围大规模的开始采矿,外加高炉炼铁技术的提升,让大唐的生铁产量大规模的提升了,现在生铁不再缺乏了,李盛夏建设了那么大的工厂可不是开玩笑的。

另外李盛夏还建造了很多模子,把铁水倒进去后直接就可以产出一个生铁炉子,无论是大块煤还是蜂窝煤炉子都是一次性成型,速度快,成本低,生铁的价格也是呈现空中飞人的形式直线下跌。

今年虽然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可百姓却再也不担心取暖的问题了,就是最普通的百姓家也可以买得起生铁炉子,外加煤炭也是十分便宜的,这也是一项特别的福利,就因为这件事现在长安城的百姓都在称赞李世民这个皇帝好,可以让百姓有了温暖的家。

无论在任何时代百姓都是最淳朴的,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可以安稳的生活那就是盛世,先是大唐盛世正在慢慢升起,而这个升起的速度还非常的快,为此李世民也是在心中感谢了李盛夏无数次,李世民自己都可以看到盛世的到来了。

可不要小看一个炉子,煤炭的使用显然让大唐的能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哪怕在现代化发电厂也是主要依靠煤炭发电呢,煤炭的开始大规模使用也代表着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开始到来了,以前的人们冬季取暖还依靠着木炭,那种过于原始的时代也将慢慢过去,真正的黎明也将露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