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神仙传 > 第13章 花钱

盛唐神仙传 第13章 花钱

作者:灵魂之独奏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6:21

第13章 花钱

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去长安买东西,需要买一些工具,斧子,锤子,麻绳之类的这些还要大量的采买,另外就是买鸡蛋和公鸡母鸡了,李盛夏还给出了一个比例,每买十只母鸡就要买一只公鸡,如此这样采买,鸡蛋则是多多益善,能买多少买多少。

听到李盛夏如此说众人的脸色都绿了,能买多少买多少?知道长安的鸡蛋多贵么?现在长安的米价是三十五文钱一斗,鸡蛋却是一百七十文一斤,昂贵的能吓死百姓,一斗米十二斤,也就是说一斤鸡蛋可以换大约六十斤米了,绝对不是普通人家吃得起的,就算富贵人家也不是经常吃的。

别说在大唐了,就算到了商业繁荣的宋朝鸡蛋的价格也是极贵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也不一定吃过一次鸡蛋,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到让人发指的程度,真不是开玩笑的。

电视上演的那种谁家生孩子了就送两筐鸡蛋这样的导演都该通通打死,太扯淡了,还有就是哪怕进入任何一个小店一开始就是切两斤酱牛肉,在古代牛是耕种的大牲畜,比人还要贵重的多,杀牛是犯法的,直接充军,还切牛肉,想啥呢,在唐朝一个村可以过百户,而百户也不一定有两头牛,就是这么穷。

鸡蛋很贵的原因和这个时代的鸡也有一定的关系,唐朝的鸡可不是一天下一个蛋,这时候的鸡和后世的鸡还不太一样,经常闹脾气,平均起来一只鸡一个礼拜能下一个蛋就不错了,就是这么坑。

之前李盛夏还想着什么时候能过上天天吃炒鸡蛋的日子也凑合啊,结果就绝望了,所以他决定自己养鸡,第一他要把手里的钱都花出去,李盛夏可不是唐朝这些土鳖,把钱财埋在土里发霉了依旧藏着,李盛夏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也知道钱流通起来才会越来越多。

第二就是再有半年光景大唐就会迎来巨大的蝗灾,到时候只要鸡鸭繁殖的足够多也可以大赚一笔,第三就是冬天实在没有什么活计,这周围六百多的灾民也不能天天在家里窝着啊,他打算雇佣这些人赚点钱,让他们也有个进项。

还有第四就是如果可以扩大成一个养鸡场那以后自己也不至于天天啃胡饼了,要吃继续吃几年胡饼他怕自己都会变成一张胡饼,李盛夏并不是一个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可是这个时代的饭菜真的是难以下咽,人活一辈子如果连口吃的都捞不着那还活着干什么呢?

种种原因李盛夏必须把这件事搞定,虽然这些人无法理解李盛夏为什么要去买那么昂贵的鸡蛋,可也无法阻止住,说了李盛夏根本不听,同时李盛夏也开始安排活计了,这里一共可以做事的人都加起来连男带女一共有不到五百人,剩下的那一百多老人孩子是彻底没有劳动力的。

一百多人去长安买东西,大量采买的就是麻绳,要编织足够结实的渔网,八水绕长安,这里的河流很多,旁边不远处就是渭河,里面鱼虾资源非常丰富,这时候的人也会去河里捕鱼钓鱼,但是设备非常落后,捕到的鱼并不多。

唐朝人主要是一些权贵富家子弟喜欢吃鱼,而且还喜欢吃生鱼片,普通的百姓也吃鱼,但是吃的极少,因为做鱼需要用到大量的盐,盐在大唐还是比较贵的,百姓不喜欢吃鱼最重要的就是鱼这东西不解饿,刺还多,最多也就是偶尔煮个鱼汤罢了。

当你看史料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记载关于唐朝吃鱼的大多数都是权贵子弟,基本不会记载百姓大量的吃鱼,这在唐朝是不现实的。

唐朝捕鱼就是用那种一两米见方的小鱼网或者直接垂钓,能捕到多少鱼?李盛夏可不是要做那种小鱼网,而是直接做大渔网,还是超大类型的渔网,一个是人吃,另外同时会把大量的鱼晒干喂鸡喂鸭用。

再让一批人去砍木头,建造一个室内养鸡场,没办法,现在可是冬天,太冷了,如果没有室内养鸡场恐怕孵化出来的小鸡全部要冻死,如果只有几个人李盛夏也不会这么干,现在几百人呢,这么多劳力建造一个室内养鸡场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有一批人就是跟着李盛夏去买一些特殊的东西了,主要就是李盛夏要打造一种特殊的炉子,李盛夏打算人工孵化鸡蛋,只要孵化出足够多的小鸡那自己的养鸡场扩张速度就可以非常迅速,半年后相信一定可以有足够多的鸡鸭了。

另外李盛夏还需要购买一些生铁,打造一些简单的器具,比如说搅拌饲料的搅拌机,送风的大型吹风机等等,这些需要用到比较特殊的齿轮,李盛夏要亲自去找铁匠打造,非常的麻烦。

最后就是李盛夏要打造一些最简单的机床,也是李盛夏的老本行了,其实早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发明了最简单的手工机床,就是用两根立木作为支架,架起来后可以不停的削木材,还可以手拉脚踩拉动上面的绳子,让刀具进行循环式的切削,虽然很简单但却也是智慧的洁净。

到了中世纪西方设计出了一种有脚踏板的旋转曲轴带动飞轮的旋转式脚踏车床,而到了十八世纪才出现了床头箱和卡盘这些稍微复杂点的机床,一直进入十九世纪中期各种先进的车床才逐渐出现并且完成了机械自动化。

李盛夏作为穿越来的现代人,又是专业玩高端机床的对于古老的机床也有着很深入的了解,虽然现在没有发动机,但是那边有渭河啊,只要造出一台水车来,然后用齿轮结构连接上机床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动力了,有了各种机床相信很多工作都可以变得非常简单了。

李盛夏手里还有五千贯,这五千贯足够这些开支了,好像当初借钱的时候利息是一千贯,却不想那个借钱的家伙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故意的,那一千贯并没有直接扣除,也没有来找自己要,让李盛夏心里也有些忐忑起来,算了,花了再说。

没有手机电脑的日子其实真的不是很习惯,等待的时候只能望天长叹了,不过这样忙碌的日子也不错,李盛夏带着五十个青壮年去了长安的打铁铺子,要定制打造一些特殊的零件,李盛夏甚至还画了一些图纸,却不想那打铁的师傅根本看不懂,李盛夏也是醉了,最后无奈李盛夏也只能现场指导了。

因为李盛夏打造的很多零件很特殊,所以要加钱,李盛夏自然不在乎这点损失了,现在是起步阶段,最艰难的时候,这笔开支可不能节省,有钱能使鬼推磨好像在什么时候都好使,整整十二天李盛夏都泡在长安的打铁铺子里,也是累的够呛,而剩下的五千贯也被他花了个七七八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