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神仙传 > 第27章 没钱了去赚点

盛唐神仙传 第27章 没钱了去赚点

作者:灵魂之独奏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6:21

第27章 没钱了去赚点

“掌柜的,你这马车多少银钱?”东市还真有车马行,而且还是很高端的那种,李盛夏进入后直接指着一架看上去很不错的车架问道,那掌柜的随意的扫了李盛夏一眼后连理都没理会,李盛夏无语的撇了撇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看来都是一个德行啊,李盛夏并没有生气,哪怕在现代社会你要是穿着一身百元套进入宾利卖场你看看人家售车小姐姐理你嘛,和这掌柜一个德行,扫你一眼就不错了。

“怎么?你想要买这辆马车?你有钱么?”李世民此时已经跟了进来,李盛夏却是苦笑了一下,买马车?他连这马车多少钱都没问出来,买什么买,心里有些郁闷。

“这位小郎君,这辆马车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马车了,三百五十贯”,刚才还不理会李盛夏的略胖掌柜看到李世民后手里的账本直接就掉落下去了,慌张的跑了出来,急忙开口补救。

这家卖马车的店铺偏偏就是长孙无忌的产业,有一次这位掌柜见到了长孙家的掌舵人也就是长孙无忌,而家主长孙无忌也要对这个人恭恭敬敬的,可见此人身份之高,这位掌柜的已经隐约猜出了这位的身份,没想到今天他进来自己掌管的这家店铺,还被自己怠慢了,虽然自己不是直接怠慢了此人,可也是怠慢了跟他一起来的这个少年。

此时这掌柜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刚才看这少年穿着一身比较普通的皮袄也只是以为是一些小商贾的次子跑到东市来玩耍的,便没有理会,却不想好想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闯祸了,掌柜脑门上现在都是汗水,是这得被吓坏了,弯着腰脸上一副死了爹的表情,真的快哭了。

“买不起,另外这掌柜的也是狗眼看人低,哼!”李盛夏听到这个价格后扭头就走了,其实李盛夏并没有太过于在意这掌柜的前后变化,这种事情很正常,古代现代都是如此,他早就习惯了。

话说当年吕洞宾还是一位神仙呢,穿着破烂的道袍去访友,结果友人家的看家狗看到那破烂的道袍后汪汪乱叫,企图把吕洞宾轰出去,吕洞宾气愤不已,身边走过了一副富商,穿着一身华丽的衣裳,那看家狗就摇起了尾巴来。

吕洞宾心中一动,原地转了个身,身上那破烂的道袍就变成了一身丝绸的锦缎袍子,重新向着老友家走去,那看门狗看到这华丽的锦缎袍子立刻就摇头摆尾的欢迎起来,同样是一个人,穿的衣服不一样就连狗都会区别对待,那看门狗根本不看穿衣服的是谁,只要换了衣服他就会讨好,吕洞宾摇了摇头说了一句果然是狗眼看人低。

当然这个故事也是传说,但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此时就是如此,李盛夏刚才问个价都被掌柜的直接无视了,而李世民这位穿着不俗的贵人进来后那掌柜的立刻就变了态度,点头哈腰的样子让人看着都恶心。

李世民看着李盛夏转身出去了也没有多说什么,也转身离开了,那掌柜的看到这位有可能是皇帝的客人一句话不说就走了,以为自己真的惹恼了这位,哏喽一声就被吓晕过去了,过去了足足五分钟才被后院出来的其他人看到,直接抬了进去。

李盛夏站在这卖车马的门口惆怅了起来,三百五十贯?太贵了,贵到吓人的地步了,大唐时期的物价变化非常大,现在是贞观元年,物价还是比较昂贵的,按照米粮价格来换算吧,一斗米要三十五文,好一些的米还要更贵一些,简单的换算一下现在贞观元年的一贯钱大约合现代的一千五百块左右。

普通人家一个月的花费也就三百文到五百文左右,也许有人问了,三五百文怎么可能吃饱饭,买米不够吃啊,好吧,你以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天天都能吃饱饭么?想多了,而且百姓家也不是天天吃米的,很多时候都是野菜里放些米,煮野菜粥,这种情况到了贞观四年粮食彻底大丰收了才会好一些。

而且这个时代的物价也是有高有低的,有的东西卖的特别贵,有的东西则比较便宜,现在明白为什么李盛夏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把一万贯花光了就连皇帝都要惊骇了吧,这一万贯就相当于一千五百万,等于是李盛夏不到十天时间花光了一千五百万,这样的行为哪怕在现代也会被称为超级败家子的,更何况是物资匮乏的初唐时期呢。

“得赚点钱买辆车啊”,李盛夏站在东市的街上四处看了看,嘴里还在嘟囔着,李世民却是听得好笑,赚点钱?你以为钱那么好赚么?还没等李世民心里嘲笑完李盛夏就向着一家笔墨行走去。

无论在东市还是西式都有卖笔墨纸砚的所在,很多时候都是单独卖的,比如说笔行就是专门卖笔的,墨行就是专门卖墨的,还有专门卖纸的纸行,当然也有合起来的,不过合起来卖需要的资金更多,后台自然也要足一些。

在大唐读书都是有钱人的行为,这些笔墨纸砚都是极其昂贵的,一支好一些的毛笔都要几贯钱,几十贯甚至上百贯的也有,能吓死个人,在现代你听过有几个学生每天写字用的是几万块一支的笔?

试问一个班里有六十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用五六万一支的笔写字那一个教室里光是这笔就需要多少钱?家长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如果一支笔都要几万块,又有多少家庭能供应的起孩子读书的?还有纸呢?还有墨呢?还有砚呢?再加上束脩费等等,现在明白为什么唐朝读书人那么少了吧。

并不是寒门出不了学子,而是代价太大了,寒门想要培养出一个学子太难太难了,光是笔墨纸砚的钱都花不起还怎么培养?这也是为什么五姓七望以及一些中小型家族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各方面命脉的原因。

从隋朝就开始了科举制度,就是想打破这种世家的垄断,可惜的是隋朝并没有成功,现在是唐朝了,李世民这个帝王也很努力了,可是依旧是无能为力,科举的确可以选拔寒门学子,用寒门学子来对抗世家,可是寒门学子连书都读不起又拿什么和世家子弟比拼呢?根本就是做梦。

同样是两个人,一个天天吃野菜稀粥,根本吃不饱,拿着木棒训练,另一个则是天天肉食管够,拿着锋利的宝剑,穿着坚硬的盔甲,就这样训练一年后相比比拼,你认为哪个人的胜算大一些?能大多少?一年后光是两个人的体型也会相差很大的,第一个会变成猴子一般瘦弱,另一个则是狗熊般强壮。

李世民是越来越看不懂李盛夏了,你口袋里都没有钱,你去笔墨行里做什么?李盛夏就那样很随意的走了进去,这家笔墨行也是东市排名前三的,里面卖的笔墨都是最好的,里面的文人学子也有不少,二十多个学子一边试着那些笔墨一边议论着什么,竟然还有五六个女子。

大唐十分开放,要是在宋清两朝的话恐怕就见不到这样的场面了,李盛夏扫了一眼这些人后嘴角微微翘了一个弧度来,大声的咳嗽了两声后立刻引起了屋子里所有人的注意力,这家笔墨行的地方还是很大的,看上去有着三百多平方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