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五百九十四章 基础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五百九十四章 基础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7:27

第五百九十四章 基础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风起海贼第五百九十四章基础江南水灾过后,果然如同宋缺预料的那样,瓦岗军控制的江淮地区,出现农田大面积绝产,民众房屋也被淹没了不在少数。

对于古典时代而言,这种大灾难,可以瞬间让普通农民破产。

新历3年12月24日,雨势稍微变小一些,在边界上,就有大批拖家带口的难民,从瓦岗军境内涌入淮南州。

宋缺已经准备好了安置营地、粮食、取暖蜂窝煤和防疫消毒物资。

另一边。

在历阳城招待所的李秀宁一行人,也收到护送军官的通知,可以启程前往扬州城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青石板路车马多。

出了城区,就是新港大道。

这一条水泥路在此次暴雨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大问题,仍然可以畅通无阻。

马车上,李秀宁掀开窗帘,看着繁忙的道路上,很多民众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水灾的影响。

突然一声悠长的鸣叫,引起了她的注意力,在新港大道和港口的交界处,似乎有大批劳工在忙碌着。

发出鸣叫的庞然大物,并不是人革联的蒸汽机,而是一头大象。

那大象正拉着一个巨大的钢滚轮,对路面地基进行压实,现场还有另外八头大象,除了棚子里在吃草的小象,其他六头都在忙碌着。

或者拉动斗车运输建材和土方,或者拉动压路钢滚轮。

这是目前还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南象,也是东亚地区的原生象种之一。

隋唐前期和中期,是东亚气候周期中的暖期,这个时代是美好的,因为江南地区还有大象和犀牛,岭南地区还有东亚韩愈鳄,而且种群数量相当庞大。

比起难以驯化的犀牛,大象倒是相对容易驯化一些。

比如很多百越部落,就有驯养大象的习惯和技术,作为运输畜力,或者作为战象使用。

人革联控制的地区,就要大量的百越小部落,这些部落被并入乡镇之后,会养殖和训练大象的人,就被抽调出来,组建了巨象公司。

目前这个公司有八千多人,6個大象养殖场。

分别是云梦泽养殖场、洞庭湖养殖场、鄱阳湖养殖场、大别山养殖场、太湖西原养殖场、扬州养殖场。

其中有野生大象5723头、驯化大象1248头。

至于其他地区的野生大象,也尽量驱逐到自然保护区里面。

这上千头被养殖的大象,并没有被作为战象培养,而是作为运输畜力培养,为了避免大象被突然的寒流冻伤,养殖场还准备了棕榈和麻编织的大披,以及建立了专门的保暖场地。

而这些大象也不是白吃白喝的,它们必须为建设工作和运输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体现出它们的存在价值。

在蒸汽压路机还没有成熟,以及泥泞、河流密布的江南,大象还真用非常巨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这些大家伙乖乖听话,还有给它们吃一些甘蔗、香蕉和专门的牧草。

至于采集象牙之类,除非大象老死、病死,不然是不允许锯象牙的。

更何况人革联境内也没有象牙的需求,民众用不起,郑森等人又严禁使用象牙制品。

大象在人革联境内的生态位,从之前的奢侈品、皮革来源,转变为运输工具和劳动力。

前者是杀鸡取卵,后者是可持续发展。

之前修建历阳的湖港,就有大象在其中劳动。

李秀宁看到的大象压路机,倒是没有让她感到意外,毕竟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和关中平原也有大象,只是后来气候突变,加上人类的扩张,大象不得不南迁淮河流域,现如今又迁移到长江中下游。

宋代之后,还会进一步迁移到岭南、云贵高原南部。

不过历史在此发生了偏移,以人革联的发展观念,这些大家伙或许可以长期生活在长江流域。

至于气候突变问题,其实全球气候总是在波动中,大象之所以一路南下,主要是因为北方的生态位已经被人类占据了,就算是气候变温暖,也没有办法返回北方了。谷榄

郑森还在扬州养殖场见过这个时代的江南大象,发现它们并不像现代的亚洲象,而是介于现代亚洲象与鲜卑利亚猛犸象之间的过渡性物种。

也就是说,这些江南大象其实是有相对浓密的体毛,这显然是为了抵抗寒冷天气,而进化出来的特征。

……

历阳新港。

码头上又增加了三台蒸汽机,给货物装卸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

港口除了装卸区,还有马车木轨道、仓储区、员工宿舍、商业街。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比起污水横流、一路臭烘烘的老式城市,人革联在这方面的政策,倒是让李秀宁大开眼界。

毕竟她是贵族出身,自然不会喜欢脏乱差的环境。

李秀宁轻叹道:“长安竟然也比不上小小的历阳城港口,人革联的实力可见一斑。”

“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做。”柴绍连忙安慰道。

但是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城市的环境问题,并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生产力跟不上,和分配不均的结果。

比如作为地主豪强、王公贵族,他们自然有物质基础,让自己的住所干净整洁。

可作为平头百姓,有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想干净卫生,而是条件不允许。

温饱都是问题的平头百姓,如何指望他们每天洗澡、喝热水、用肥皂?

很多百姓连木材、木炭都用不起,每天要起早贪黑的耕田,还整天为温饱发愁,强制要求干净卫生,是需要物质基础支持的。

人革联可以做到,不代表李唐可以做到。

为了实现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人革联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数量庞大的管理人员、各地设置烧水堂、木炭厂、蜂窝煤厂、石灰厂。

还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包括饮用水粗检技术、饮用水粗过滤技术、省柴灶技术、挤压式打井技术、手压水泵技术。

加上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大幅度提升,有充足的盐,还有相对便宜的糖、肉蛋、肥皂、其他工业品。

是制度、技术、收入的共同作用下,才让人革联可以完成这种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

李唐这种没有经过彻底变革的封建势力,就算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有心要改变,在庞大又顽固的既得利益者面前,也注定会撞得头破血流。

没有流血的革命,那是化疗后的癌症患者,看似活着,却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秦朝、隋朝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始皇帝就是太过于心慈手软了,才会给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机会,要是他当时痛下决心,直接将六国贵族全部杀了,大秦帝国至少可以再延续一段时间。

而隋朝的问题,就是杨坚得位不正,北周皇族的宇文氏,竟然还在隋朝活蹦乱跳。

其实隋朝不能看为一个单独的朝代。

北魏—西魏—北周—隋,这一路下来,从公元386到隋朝灭亡的618年,历时232年,内部都是通过分裂、篡位而来的。

这种情况下,隋朝内部残留大量的鲜卑贵族、胡化豪强、加上墙头草一般的中原大族。

与其说隋朝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还不如说隋朝是魏晋南北朝中,北魏这一脉的继承者。

232年的固化,杨坚给杨广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底子,奈何杨广眼高手低,加上他侵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最后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而同样得位不正的李唐,为什么可以延续几百年。

原因就在隋末的内部大放血,让中原分蛋糕的人少了一大半,世家大族也被洗掉一部分。

如果没有隋末大放血,李唐也和杨坚那样上位,估计也逃不过二世而亡的下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