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动脉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动脉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7:27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动脉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风起海贼第六百二十四章大动脉黄河州,灵武府。

去年刚刚从关中迁移过来的莫小贝一家,一开始还以为是被流放北方,但是过来之后,才发现灵武也不比关中平原差到哪里去。

莫小贝趁着寒假,在家里面帮父母带弟弟妹妹。

她家一共有8口人,一共分到了160亩耕地,但是真正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家庭成员,却只有父母、大哥大姐四个人。

本来她大姐今年已经16岁了,按照这个时代旳结婚年龄,早就应该谈婚论嫁了。

但是人革联的土地分配政策,却是男女老少都一样的,这意味着如果嫁出去女儿,那就相当于陪嫁了20亩土地,很多父母自然不愿意轻易嫁女儿。

这也逐渐形成了一个风俗,那就是互嫁。

即双方家庭都有一男一女的孩子,然后年龄都差不多,通过互相嫁女儿,从而抵消了耕地被收回、流出的风险。

农户在这方面可是非常敏感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因此莫小贝的大哥大姐,她父母正在找合适的农户结亲,如果找不到,也要晚嫁几年。

反正人革联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中,女子要18岁之后,才允许登记结婚。

如果提前结婚,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

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难产率,年龄太小就结婚生子,后果非常严重,古代孩子夭折率之所以那么高,其实和太早生孩子有一定关系。

而男女老少一概平等的分田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婴的重要性。

根据户籍法和农田法,只要孩子满一周岁,就可以向当地农业司申请调拨土地。

如果孩子中途夭折了,那抱歉!土地要收回。

莫小贝轻轻的摇晃着摇篮,里面是刚刚出生的妹妹,而一旁的地上,则是到处乱爬的弟弟。

淡蓝色玻璃窗外,是白茫茫一片的冰天雪地,屋内却是暖烘烘的,她看了看壁炉里面的蜂窝煤,又用铁夹子夹了一个蜂窝煤放进去。

这种壁炉,其实是省柴灶的变种,也是专门为室内设计的,底部有一条连接外面的进气道,加上合理的设计,可以避免室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毒。

而壁炉上方,则放着几个大铁壶,这是烧水用的。

另外还有室内地暖,其实就是铝管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壁炉可以持续加热储水管道,然后屋顶有风车,通过风车进行机械力带动水管的水循环。

只要地下铺上水管,就可以让壁炉的热量,布满整个屋子。

和南方的冷气系统一样,北方的暖气系统,也是各地的民生工程之一。

要让北方的人口可以长期定居下来,合理、优质的配套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就在莫小贝添加了蜂窝煤之后,前院的大门打开了,她定睛一看,原来是父母和大哥大姐回来了。

“小贝,开门。”

“来了!”

提着大袋子进门来的莫大虎,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小贝,你祖母呢?”

“祖母在后厨做饼子。”莫小贝提着大铁壶,给父母和大哥大姐倒了热水。

大哥莫小豹脱下羊毛大衣,哈着白气说道:“这天真的太冷了,比关中还冷上几分。”

“快去洗手,待会吃饭了。”母亲宋秀兰连忙去后厨帮忙。

虽然灵武府才被人革联控制了两年,但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

这里的人口并不算太多,之前被兼并的牧民,加上向关中和华北迁移的人口,加起来才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2万人。

虽然银川平原拥有2000万亩的耕地潜力,但是目前却只开发了300万亩耕地,剩下的都是牧场和林场。

那300万亩耕地中,农户才占一半左右,剩下的150万亩,是官营农场的耕地。

莫小贝一家只是普通的农户,但却拥有160亩耕地,这对于旧时代而言,基本是不用想的。

别看隋朝男丁会授田80亩隋亩,可很多农户仍然活得食不果腹,这其中的问题,就是官吏、豪强在搞事情。

而人革联对于豪强,那是严厉打击的,任何试图进行土地兼并的人,都会被盯上。

但这也形成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劳动力问题。

莫小贝一家才4个青壮劳动力,要耕种160亩农田,确实存在不小的麻烦。

“阿耶!村里面要我们去农业司学习开拖拉机,我想去学习。”莫小豹向他爹小心翼翼的问道。

正在烤火的莫大虎愣了一下:“拖拉机?就是那种大铁牛?官府还有这种安排?”

“是陈宣讲官和我们青年学堂的人说的,只要年轻人。”

莫大虎有些不高兴:“那学习之后,家里面的田怎么办?”

“听说供销社有拖拉机出售,一台才5万元。”

听到5万元,莫大虎跳了起来:“你个败家子,5万元你知道要卖多少麦子吗?要卖7千公斤麦子……”

“阿耶!咱们家里的田,去年可是收了2万公斤,要不是听陈宣讲官的话,下了化肥,收成又怎么会这么高?”莫小豹也硬气了一点。

思想保守的莫大虎却不这么想:“可这2万公斤麦子,也不能全卖了,要是遇到灾荒年,咱们一大家子吃什么?”

“可以贷款呀!购买大型农机,银行可以贷款,年息才10%。”

“逆子!你……”

父子俩的新旧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其实这也是当前乡村的时代缩影。

“好了!你们父子俩吵什么吵?还吃不吃饭了?”彪悍的宋秀兰直接拿着一大盘饼子走出后厨。

有些惧内的莫大虎顿时蔫了。

但是不死心的莫小豹却继续说道:“我用自己的钱去买拖拉机,大不了明年去农场做短工。”

宋秀兰拍了拍儿子的头:“好了,不就是一个拖拉机吗,咱家凑合一下,还是可以买得起的。”

“哼……败家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莫大虎在一旁碎碎念着。

但是宋秀兰却没有理睬他,这么多年夫妻,她早就知道莫大虎是一个纸老虎:“开饭。”

餐桌上是一大盘烤馕,还是3个咸鸭蛋、炒洋葱,还有一大壶奶茶。

咸鸭蛋是高邮来的,洋葱则是灵武本地的官营农场种植的,这是从天竺引进的农作物之一。

而奶茶就更加简单了,灵武的官方营牧场,有大量的山羊、绵羊、黄牛,每天都生产大量的鲜奶,哪怕是冬天都可以产奶。

茶叶是江东州、淮南州、鄱阳州、东南州的支柱产业,那种最便宜的红茶碎一公斤才80元,用来制作热奶茶最适合不过了。

白糖也是南方各地大产业,目前南方各州的甘蔗种植面积为1580万亩左右,年产白糖130~160万公斤。

虽然人均才0.036公斤左右,但南方各州对白糖的消费量其实不高,主要是水果生产量太丰富,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白糖消费。

因此北方各州才有相对充足的白糖。

但是白糖仍然供不应求,为了缓解白糖的供应不足,目前郑森已经在南方各州增加甘蔗种植面积,同时还有各个控制的天竺总督区,这里也是甘蔗的核心种植区域。

同时在北方各地推广甜高粱的种植。

预计到新历7年,将形成甘蔗5000万亩、甜高粱2000万亩的种植规模,实现年产白糖600~700万公斤。

另外还有优良品种培育工程,要培育出更加高产和适应北方气候的新品种。

……

灵武比河套的五原府纬度低,因此春天更早到了,农历2月底就开始解冻。

随着河面解冻,而河套平原为了防止凌汛,则会提前炸掉一部河冰。

3月中旬,灵武港变得异常繁忙起来。

几十艘300吨级的水泥船,在蒸汽机的推动下,从灵武港顺流而下,前往河套平原的阴山港。

一艘满载生活用品的运输船,无视河道还有零零星星的浮冰,这一次向北航行,也是今年北进渠开通以来,第一次正式进行河运。

北进渠经过两年多的连续冲击,目前河道已经扩大到230~380米,平均水深为3.2~8.3米,坡度经过微调之后,也有一开始的急促。

现在北进渠的一部分区域,已经开始修建河堤,开始遏制河水继续冲刷两岸的土层。

黄河北进之后,之前的中游和下游,每年将减少300~400亿立方米的水流进入,看起来水少了很多。

实际上,却没有少。

因为之前的黄河下游,由于地上河的原因,根本没有人敢引水,反而导致黄河水白白流入渤海。

而上游被截断之后,晋陕阶梯水库也在一个个从上游向下推进,导致泥沙输入逐年减少。

以渭河、汾河为上游之后,黄河下游的河水迅速变清,然后通过束水冲沙,让河道高度不断下降。

估计不用几年,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情况,就可以获得根本性解决。

北进渠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运输船进入北进渠的河道之中,这里的河水并没有太急,而到了靠近瀚海低地的时候,才稍微急促了一些,但是由于河道的调整,这里的平均坡降并不高。

出了北进渠,就是北沙大湖,人工制造出来的大湖,经过两年多的河水注入,此时面积已经扩大18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11.7米。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还残留着不少浮冰。

北沙湖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在西南方向,河口附近有一个港口,叫北沙港;另一个河口在东北方向。

运输船在北沙港停泊。

船长张明道和港口运输公司交接好,码头上的力工们迅速搬运大量物资。

他靠在船舷的护栏上,静静地看着一望无际的湖面,那一抹碧蓝,比天空还要深沉。

不少水鸟,盘旋在半空中,似乎在疑惑着,这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大湖泊。

湖岸的高地上,很多人将红柳、胡杨的枝条插在沙土之中。

远处还有十几辆推土机,在平整着沙漠,准备将这些沙地重新变成草原。

突然张明道注意到旁边的泊位上,开进来了一艘运输船,上面是一个个麻袋。

“原来是老侯。”

那大胡子船长,转过头来笑道:“小张!你也跑瀚海这边?”

“我临时跑一次,大龙的蒸汽机故障了,我被接了他的任务,你运啥东西?”

老侯摇头干笑道:“一大船发酵肥。”

发酵肥……张明道忍俊不禁。

由于附近的沙地沙化了几千年,表层的腐殖质早就流失了,虽然苜蓿草耐贫瘠和盐碱,但也需要一些腐殖质的。

因此北沙港的官营牧场,采购了一大批发酵后的牛粪和羊粪,作为沙地的腐殖质补充剂。

实际上,瀚海低地的面积非常广阔,东西长度1400公里,南北宽度在40~120公里左右,总面积达到了9.7万平方公里左右。

而这些狭长的地形,一旦瀚海运河长期存在,这里就可以变成一大片草地。

9.7万平方公里的草地,即1.455亿亩,则相当于整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半。

只要有水,加上肥料和合理的规划,瀚海低地的草场可以养殖2000万~3000万头绵羊或者山羊。

当然,人革联的牧场都是固定的,是不会采用传统的放羊模式,而是采用圈养、温室、播种牧草、青储料的方式养殖。

放养和冬季硬抗寒冷的游牧,没有办法快速提升产量,只有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才可以让所有人都吃得起肉。

两个小时后。

张明道的货物卸下了三分之一,他便和三个水手,开船继续向西,进入了瀚海西渠。

瀚海西渠全长567公里,沿途有11个乡镇,这也是瀚海低地城市分布的特点,那就是沿着运河两岸分布。

不过张明道的船并没有在中途停靠,而是直接前往最后的目的地,居延州的州府——居延城。

一路上,河流非常平缓,还有大量湖泊存在。

以蒸汽船的速度,也用了两天时间。

如果靠马车运输,船上一百多吨物资,没有一个月别想到居延城。

居延城就设立在居延海旁边,这里港口同样非常繁忙,因为这里还有另外一条运河,那就是弱水河。

从河西走廊的张掖港出发,可以顺弱水河北进,最后抵达居延城。

如果是之前的弱水河,流量根本不足以支持运河,也不存在开发运河的条件。

但是随着河西运河的开通,从西南注入河西走廊的水量将越来越庞大。

弱水河之前的年径流量才20~30亿立方米,而随着河西运河的水流注入,直接突破到50亿立方米的水平。

不仅仅让弱水河两岸的水资源更加充沛,也让弱水河可以通行150吨级的内河运输船。

河西运河未来还会继续升级改造,将河道通过上限提升到1000吨级。

------题外话------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