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操盘手札记 >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低头

操盘手札记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低头

作者:窗外斜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12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低头

现在做销售可比在糖业公司的时候要轻松多了,根本不用出差到省外跑,省内外的客户都挤在门前要货,带客户到仓库里看货、提货就是常态了。

最辛苦的,也不过就是去厂里进货的时候要跟车下去来回跑一趟。这对原来早已习惯了全国各地到处跑的高辉来说,简直是太轻松了。

这还不算,工资待遇也比在糖业公司的时候要好得多,想想当初糖业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自己为找工作四处奔波的情景,仿佛就像是昨天一样。

还好自己当初缓了一步,没有辞职去别的公司,不然的话,就错过了眼前的好机会了。

和黄洪亮等人不一样,看着节节攀升的铜价,刚从冶炼厂视察回来的刘中舟心里却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现在,已经按预想控股了两大矿山的南方集团,主要矛盾已经从原料紧缺转变成了产能不足。

冶炼厂的产能就是再扩大一倍,原料供应也完全没有问题,那样的话,集团的利润就能成倍增长。

可是这个问题想想容易,实施起来就难了,其难度与之前收购矿山解决原料供应问题的难度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在原厂基础上扩建,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另建一个厂,那么选址、环保、设备、技术升级等等问题,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和十几个亿的资金投入是根本不可能见效益的。

别说现在这个想法还仅仅只是出现在他脑海里,离具体实施尚有很大的距离,就算是此时马上能拍板动工建厂,也还有一个大问题在他心里悬着,让他看不清现在投资建厂扩大产能到底能不能赚钱。

让他担忧的那个问题是:现在铜价一路上涨,可是谁能说得清楚两三年后的铜价会是怎样的情况?现在铜价已经涨了两三年了,此时建厂的成本早已不是十几二十年前建一个冶炼厂的概念了。

要是此时投资十几个亿新建一个冶炼厂,两三年后的铜价不是在目前每吨三万元左右的基础上继续上涨,而是跌回到几年前的每吨一万多元的水平,那新建这个厂就会面临着连本都收不回来的境地。

刘中舟渐渐意识到,能不能看清未来几年铜价的走势,是关乎南方集团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

即使不考虑投资扩大产能,能对铜价的走势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目前集团的生产和销售也是有极强的前瞻意义的。

他最近总是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担忧,现在铜价的上涨已经突破了历史高点,后面还会不会继续上涨?还会涨多少?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目前这种情况,包括南方集团这样的生产企业在内,大家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着往前跑,跟着市场上的价格走。

可这样的价格走势什么时候会终结,连自己这个业内的资深人士看了都一脸茫然,市场上跟风的人估计就更是说不清楚了。

这种担忧一直萦绕在他心里,挥之不去,不知道哪天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情景。

这就好比是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只要能看清路况,何时到达终点只是时间问题。

可要是行驶过程中突然闯进一团迷雾里,那可就危险了,此时无论你是继续行驶还是停车,都面临着冲出公路或者被别的车辆撞击的危险。

关于将来铜价走势的问题,刘中舟也和副董事长薛晨志、销售公司总经理黄洪亮等集团的高管探讨过。

可对这个问题,即便是在冶炼厂当了这么多年厂长的薛晨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黄洪亮就更是答非所问了:“董事长,操心几年以后的事情干啥?现在就是按您的安排,薛副总能生产多少,我就加紧销售多少,趁着价格上涨,抓紧机会赚钱最重要了,呵呵。”

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刘中舟一想也对,黄洪亮说的也是实情,既然看不清楚,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先顾好眼前再说。

这天,满腹心事的刘中舟在楼道里碰见李欣迎面走过来,他一时想不起这个年轻人的名字,直到李欣走近,对他点头打招呼时,他才猛然间记起他的名字,说:“那个……李欣,最近情况怎么样?”

李欣让他这么没头没脑地一问,搞不清楚他指的是啥,不知如何作答,迟疑了一下,说:“还好吧,上面安排下来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着。”

刘中舟问道:“铜的相关情况你熟悉得怎么样了?”

李欣挠挠头,说:“这工作倒是一直在做,可还是有很多搞不明白的地方。”

刘中舟吩咐道:“不懂的多找别人问问,这事儿要尽快熟悉起来。”

李欣说:“好的。”

就在李欣准备离开的时候,刘中舟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说:“诶,我记得你几个月前说过一只股票,现在价格怎么样了?”

李欣一听,心想:当时跟你说的时候你不以为然,现在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你才想起来问,真是的!

“哦,你说的是那只彩虹电器的股票吧,现在涨得挺好的,价格已经是三十二块多了。”李欣答道。

刘中舟印象深的是李欣当时在姜华办公室里面对众人谈话时的表现,对李欣推荐的那只股票却没怎么太在意。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他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儿,可李欣推荐时那只股票的价格是多少他完全没有印象了,就问:“当时的价格是多少?”

李欣说:“七块多吧。”

刘中舟一听,这下有些惊奇了:“涨了三倍多?”

李欣说:“是啊。”

刘中舟现在回想起一些当时的情况了,他记得李欣说这股票一年内能上涨两三成。对这样的估计,他完全没有当做一回事。

可是现在听说涨幅是三倍多,他就有些不敢掉以轻心了,赶紧问道:“你买的卖了没有?你觉得还会再涨吗?”

李欣说:“还没有卖,我觉得还会再涨的。”

刘中舟说:“我记得你说这个厂家是生产家电的,对吧?”

李欣说:“对,是电视机。”

刘中舟此时的心情有些复杂,似乎有好多东西要找李欣聊聊,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他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李欣站在一旁有些为难,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几秒种后,刘中舟摆摆手,没有再问什么就走了。

转身离去的刘中舟一路上心里却暗想: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感觉是对的,他看问题比别人要深刻得多。这支股票就是一个例子,又被他说对了,回去得仔细看看这只股票。

朱方正等了好几天都不见高辉的动静,心急如焚的他赶紧打电话给高辉:“高经理,上次我们的意见你给黄总反映了没有,他的意思是?”

那天高辉把朱方正的意见跟黄洪亮说了,知道了黄洪亮的态度后,就想把结果告诉朱方正。

可仔细一想,现在告诉他,没准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和他磨嘴皮子,自己可没有这个闲工夫。

不如就按黄洪亮说的办,晾他几天,等他着急上火来电话的时候再告诉他,这样省了好多麻烦。

现在还没过多久,朱方正就来电话追问了,高辉心里明白了,电缆厂这边嘴上在讨价还价,其实心里是虚的。

他们肯定一直在计算着日子,想着如果价格谈不拢的话,最坏情况下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提到货。

不然的话,朱方正是不会这么着急来电话的。

因为如果按原来的价格政策,电缆厂这边现款现货,下一批货他完全可以在月底再来谈。

他以往每个月进货的时间也大致都在月底,此时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找到别的进货渠道,依然还得靠南方集团才行。

于是高辉说:“朱经理,我当时不是就告诉你了吗?这个价格政策是集团定的,黄总的意见很明确,就按这个政策执行,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不你找黄总再谈谈吧。”

朱方正听了心里一凉,其实这样的结果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可无奈厂长侯贵要求这样做,他也就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现在此路不通,他只有赶紧挂断电话,一刻也不敢耽误,到厂长办公室去把结果汇报给侯贵,看看他怎么安排。

就算此时按南方集团的要求打预付款过去,提货时间也是月底了,要是再耽误几天,原料断了顿,生产线停下来,自己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更要命的是,当初厂长侯贵的指示是只在南方集团订了三分之一的货,另外三分之二怎么办还没有着落。

侯贵听了朱方正的汇报,心里也犯了难。

完全答应南方集团的要求吧,心里实在是堵得慌。要是不同意的话,下个月马上就面临着无米下锅的情况。

这一动荡起来,厂里少说要一个季度才能从原料供应商的变更中恢复过来。如果后续原料供应商经常出点状况的话,厂里的生产就波动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