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操盘手札记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会议争论(4)

操盘手札记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会议争论(4)

作者:窗外斜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12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会议争论(4)

李欣说:“刚才我请教大家的那个问题,关于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说经济发展了,需求大了,铜价自然就上涨了。可这样的解释说得太笼统,至少我心里认为没把问题说清楚,所以我前不久还搞不明白铜价如此长期上涨的原因。”

说到这里,李欣又调出另外一张图表,说:“这个图表中,柱形图是国内历年来金属铜的需求增长对比,上面这条红色的曲线,是国内铜价的走势。从这上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最近三年来,铜价涨了三倍多,可是同期的需求增长却远远低于价格的增长幅度。对这些数据,我想大家可能比我还清楚。”

李欣停下来,他想看看会不会有人对这些数据产生质疑,见没有人说话,他又说:“坦白地讲,我看着这些数据,也觉得铜价继续上涨有些难了,可市场上的价格却还是一天一个样,看不出下跌的趋势。所以直到昨天以前,我对期货市场上的铜是既不敢买,又不敢卖,左右为难,看不准。”

说到这里,李欣又调出一张图表,话锋一转,说:“可是在昨天我看过这篇文章,仔细分析了这张图表后,我的看法有了转变。”

众人的目光此时随着李欣的话语,全部转到李欣用激光笔指着的那个图表上。

李欣说:“这篇文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第一次阐明了房地产业是金属铜消费比重最大的行业,占比高达近四成,远远超过占比两成半的电子电器行业。这张图表是伦敦铜价和房地产业增长的对比图,图上显示大约在九年前,发达国家的住房改善导致当时的铜价有一波价格翻番的上涨。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增长趋势,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增长的趋势也很明显。”

财务部长郑国瑞这时插话说:“你想说的是房地产业导致铜价上涨,对吧?可是就像图上显示的那样,近三年来它的增长也远远落后于铜价的涨幅啊,你这个理由不成立嘛!”

黄洪亮这时也附和道:“郑部长说得对啊,你说房地产业使得需求增长,然后需求导致铜价上涨,不是又回到刚才你的第一张图表上了吗?在那张图表上,你也说需求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价格的涨幅,对不对?你这是自相矛盾啊!”

李欣说:“我想说的是,房地产业是导致铜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重点不是看房地产业现在的数据,而是要想象将来的数据。”

薛晨志有些不耐烦地说:“你用想象出来的将来的数据来分析现在的铜价,你觉得这样靠谱吗?”

李欣笑笑,说:“薛副总,再给我几分钟,容我把意思说明白。”

李欣这时完全不看银幕上的图表数据了,转过头来面对着众人说:“刚才提到的发达国家的住房改善,是在原来住房条件就不错的基础上实行的,涉及到的人数不过一两亿,就能造成九年前铜价翻番的涨幅。而我们国内现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规模更大的住房改善,而且这是在住房条件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进行的,要论住房改善的目标,其增量要比发达国家住房改善的增量大得多,要论涉及到的人数,至少有三四亿,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那一轮住房改善涉及到的人数。各位想想,这么大的需求,会对铜价的走势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李欣接着说:“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这几年国内外的铜价才会涨得如此凶猛。毕竟国际市场上那些老道的投资基金在九年前就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国内经济基本面上发生的这一根本性变化理解深刻且先知先觉,敢于不断推高铜价。如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那么即使现在铜价即将突破四万元,已经是历史高位了,但是从长远来看,铜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铜价还会不会继续上涨我不敢说,但今后长期处于这样的高位也许会是一种常态,短期内要想暴跌怕是有些难。如果这样的推断成立的话,就没有必要做卖出保质,那样风险太大了!”

李欣说完后,室内没有人说话。刘中舟这时有些恼怒,李欣如此轻易地在会上做出和他完全相反的结论,很明显是会影响其他人的判断的,要是受他影响的人太多,就意味着自己提的那个卖出套期保值的建议完全不可行了。

可是因为有了刚才李欣暗中提醒他注意姿态的那句话,他又不便怒形于色。何况李欣说的这些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虽然他直来直去,意见毫不修饰,完全和自己的意见相反,但刘中舟能看得出来这是对事不对人的。

想到这,刘中舟说:“你的意见中,房地产的影响力是估计出来的,不是现实的数据,这点我没说错吧?”

李欣说:“是的。”

刘中舟接着说:“那么问题就来了,就像薛副总说的那样,你用想象出来的需求来预测价格,而我们是用你图上显示的实际需求来预测价格,而且我们是多数,你是一个人,你怎么敢肯定你的意见一定是对的呢?”

李欣听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刘中舟说的这些也有道理啊。李欣眨眨眼睛,迟疑了一下,说:“我倒也没说我的意见一定就是对的,可能刚才表述的时候语气上太过于强调我自己的看法了,所以让大家有些误解。这个要说明一下,我这仅仅是个人意见,一个不同的看法而已,谨供参考。”

刘中舟听了说:“这个没问题,这是允许的,就是要各抒己见嘛。”

刘中舟说完,看看其他人,问道:“现在无非就是两种意见,涨的可能性大还是跌的可能性大,各位怎么看,都说说吧?”

黄洪亮说:“当然是下跌的可能性大了,只是什么时候开始跌、会跌多少?这很难说啊!”

薛晨志点点头说:“对啊,这是最关键的!”

在这个问题上,刘中舟自己心里也没底,入场的时机选择不好,也会有大问题的,于是他说:“这两个问题如果一时看不明白,我们可以再观察一下。现在能不能把做卖出套期保值这个事定下来?至于何时实施,那是时间问题,可以根据价格走势再定。”

薛晨志说:“可以,我同意董事长的意见,这个事可以先定下来,什么价格卖出,观察一下再说。”

黄洪亮问道:“我也同意,只是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的数量到底是多少呢?”

刘中舟说:“对了,这也是个问题,要讨论一下。下半年的铜产量有三万多吨,是全部都做套期保值,还是只做一部分,大家也说说看法。”

薛晨志问:“做这个套期保值的资金需求是什么情况?”

刘中舟看着李欣问道:“你说资金大致要在货值的三成左右,是吧?”

李欣点点头说:“是的,三成是最低标准了。”

刘中舟说:“就以货值的三成为标准,你现在算一个大致数额出来。”

李欣不假思索地说:“好的,铜价就以四万元/吨计算,一万吨铜的货值是四亿元,为一万吨铜做套期保值,期货账户里应该有一亿二千万元。如果为三万吨铜做套期保值,期货账户里应该有三亿六千万元。”

刘中舟看着薛晨志说:“要三亿六千万?这个数额太大了,估计有些困难啊!”

财务部长郑国瑞这时瞅了一眼李欣,心想:你刚才不是说资金问题不重要吗?现在看看这个问题到底重要不重要!

薛晨志说:“资金太大是个问题,还有啊,有没有必要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这么大的量?先卖一部分看看如何?毕竟是第一次做,留点余地也好。”

黄洪亮听到这里,说:“我觉得拿一万吨出来做套期保值就足够了。”

刘中舟本来想问黄洪亮,那剩下的两万吨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价格往下掉,一点也不管吗?可是资金问题还是让他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就算自己想做,资金也确实是个大问题。

刘中舟转念一想,既然薛晨志和黄洪亮都只愿意拿一部分产量出来做套期保值,再加上资金确实也不宽裕,不如就按他们的的意见办。

他转过头和薛晨志商量道:“那就先做三分之一,一万吨的量?”

薛晨志说:“可以。”

刘中舟又问郑国瑞:“一亿两千万的资金,有没有问题?多长时间可以准备好?”在他映像中,这个数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郑国瑞说:“没有问题,一两天之内就能准备好。”

此时的李欣,又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坐在一边插不上话了。

薛晨志和黄洪亮同意刘中舟的提议后,其他参会的各位也都纷纷表示赞同,李欣此时就是唯一的一个持不同意见者,成了孤家寡人。刘中舟在商量后面的问题时,眼睛都不再往李欣这边看了,只是顾着和薛晨志、黄洪亮、郑国瑞等人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