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操盘手札记 > 第一章 第一桶金

操盘手札记 第一章 第一桶金

作者:窗外斜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12

第一章 第一桶金

#12288;#12288;1995年,深秋。

#12288;#12288;虽然已是深秋季节,江南省省会江城市的阳光依然明媚,气候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深秋的寒意。北方城市那种秋风扫落叶的凋零景象在这里是很少见到的。午后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窗子斜照进来,整个办公室里明亮温暖。李欣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下午上班后就一直在统计数据,近两个多小时,还真有点困倦了。他走到窗边,掏出香烟,点上一支,美美地吸了一口,任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

#12288;#12288;身高1.75米的他穿一套烟灰色的西装,里面是一件白衬衣,三七开的小分头梳得一丝不乱,剑眉下是一双可以用漂亮来形容的眼睛,鼻梁挺直,唇红齿白,鬓角修得整整齐齐的,两腮和下巴刮得铁青,面部轮廓分明,整个人显得很精神。只是如果留心观察的话,应该可以发现他抽烟的样子略显文气,举止就不像是一个经常抽烟的人。也许是和他所学的专业有关,又或许是与生俱来的秉性,他心思缜密,善于逻辑分析,同时,身上又有些文科生的敏感,常常在不经意间触景生情,甚至会多愁善感。

#12288;#12288;就刚才站在窗边这一支烟的时间里,貌似静静地看着窗外欣赏景色,其实他内心深处波澜起伏,踌躇满志,有一种豪情激荡在胸中。他的思绪,早已像一只振翅高飞的海燕,飞入那一碧如洗万里无云的蓝天中,无边无际地翱翔着。他隐约觉得,眼下的一切只不过是开始,万里鹏程正向他轻轻招手。由于他心思很少外露,一件事情没有十分的把握,或者他不愿意提及的时候,即使内心深处风雷激荡,别人却难以看出一丝一毫的迹象。

#12288;#12288;抽完这支烟,将奔腾的思绪收住,他转身来到房间中央的皮沙发上坐下,随手翻看了一下茶几上搁着的报纸和杂志。这间宽大的办公室属于总公司行政办,平时就只有两个人,李欣和桌子对面的夏小娜。夏小娜是总经理秘书,今天随总经理到轻工厅开会去了。隔壁房间也是总公司行政办公室,办公室栾主任和另外两位同事在那边。

#12288;#12288;看了一会儿杂志,李欣起身给茶杯续上水,回到自己桌旁坐下来继续整理全省各地糖厂传真上来的资料。资料里包括各地糖厂本榨季预计的开榨时间、甘蔗的产量、糖度、蔗糖产量、收榨时间等信息。这些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据,在他眼里却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亲近感,即使他原本也很少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这些东西。白糖和甘蔗倒是吃过不少,但甘蔗长在地里是啥样,他还真没见过。这些指标对他来说,也还就只是一些指标而已。

#12288;#12288;李欣1993年7月毕业于江城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同年8月进入江南糖业总公司,两年多以来一直在总公司行政办公室,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与糖厂互通信息,收集汇总全省各地糖厂传真上来的资料。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实际工作中和所学专业不太相关,所做的都是些办公室里的杂务,他有一段时间确实是心神不定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顾左右,感觉在这公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慢慢的他也就静下心来了。

#12288;#12288;作为轻工厅下属的企业,江南糖业总公司下辖三个分公司:蔗糖销售分公司、酒精销售分公司和物资分公司。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目前该公司还肩负着行业管理的职责,在生产经营上对全省80余家糖厂进行管理和指导。糖厂所需的生产资料和设备,部分由该公司下属的物资分公司负责采购,各糖厂生产的蔗糖和酒精,部分由该公司下属的蔗糖销售分公司和酒精销售分公司负责销售。

#12288;#12288;江南糖业总公司地处省城的中心地带,交通非常方便。十层的办公大楼鹤立鸡群地高耸在东郊路旁,对面是一个很大的物资仓库,左右两侧用围墙把仓库和办公楼连起来,围成一个很大的独立院落,不算办公楼和仓库的占地面积,光是院内空余的面积也大概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12288;#12288;办公楼的每一层都很大。一楼有两个房间作为物资公司的店面,其余部分出租给别的企业。二楼右边归总公司的各个部门使用,面积占二楼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的房间就是下属三个分公司的办公室。蔗糖销售分公司靠近总公司,物资分公司在二楼的最左侧,酒精销售分公司在楼层中间。

#12288;#12288;三楼至六楼出租给一家酒店。七楼及以上出租给各地糖厂在江城的办事处。由于交通、办事都很方便,所以很多糖厂在江城的办事处都设在这里。大院里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12288;#12288;整理完资料,看看时间已经过了16:30,李欣拿起电话,拨通江南商品交易所橡胶厂的交易席位,接电话的是王红,她是财务,兼作结算,负责每天交易结束后给各位客户的交易数据和持仓做结算。

#12288;#12288;李欣问了一下当天白糖主力合约的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和总持仓量。从数据看,全天价格变化不大,目前的主力合约是明年1月交割的T601,收盘价4353元/吨,和目前糖厂的销售价很接近。下一个主力合约是明年5月交割的T605,收盘价4385元/吨。他自己的期货账户内目前没有持仓,资金余额是48万元。

#12288;#12288;从省内各糖厂搜集汇总的数据看,今年本省的白糖总产量和去年相比略有增加,目前已经销售近90%。即将开始的新榨季,预计甘蔗原料供应有缺口,白糖总产量和今年相比略有减少。就是因为以上这些数据,李欣对未来两个月内糖价走势的看法是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所以除了参与少量的日内短线操作外,并不持有隔夜的仓位。

#12288;#12288;李欣参加工作不过两年,月薪将近500元,怎么会有几十万的资金做期货投资呢?这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12288;#12288;1992年4月,大三下学期系足球队集训的时候,李欣在系足球队的一个队友说,他妈妈的单位,江城市的华州商贸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司改名为华州股份有限公司,要发行原始股票。公司内部的职工根据职务高低,可以认购一定的股份,普通员工每人可以认购15000股,每股1.10元。这同学的妈妈是部门负责人,可以认购50000股。当时很多人对股票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该公司的许多普通员工名下的15000股认购名额都用不完,原价让给亲戚朋友来认购。当然亲戚朋友所认购的股票还是记在公司员工的名下,双方签一个协议,说明实际付款人所认购的股票数额,待将来合适的时候将实际付款人所认购的股票转到其名下。

#12288;#12288;听那队友的意思,他家也想转让一部分认购额度。李欣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12288;#12288;大二、大三在外面勤工俭学的时候就听人说过,东南沿海那边很多公司发行原始股票,买了的人都很赚钱。所以他就拿出大学期间在外勤工俭学攒下的8000多元钱,再向父母借了20000元,请这个同学的妈妈帮忙,在她和她介绍的其他两个同事名下认购了22000股,每股1.25元。

#12288;#12288;1993年11月,华州股份有限公司重新登记股东时,李欣把这22000股华州股份公司的股票过户到了自己名下。

#12288;#12288;华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百货零售企业,其最主要的业务是办公和家用电器的销售。这几年,彩电、冰箱、电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复印机、传真机、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销售异常火爆。华州公司有很好的进货渠道,和当地的百货大楼相比,他们总是能搞到最紧俏的商品。例如进口的彩电、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机、电脑、打印机等等。江城的市民和单位需要购买这些商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华州公司。一时间,这公司的生意好得出奇,在当地零售企业中一枝独秀。抓住了市场机遇,短短几年的时间,华州公司迅速壮大起来。李欣的这笔投资,也在不经意间搭上了顺风车。经过93年度和94年度两次分红送股、公积金转增股本,到95年7月份华州股份公司在股票交易所上市时,李欣股票账户里的22000股华州股份公司的原始股票,已经变成了57500股。这让他有些始料不及。

#12288;#12288;更没想到的是,上市的当日,华州股份的股价最高达到12.3元。那天上午,在证券公司柜台前,李欣用颤抖的双手填了个市价成交的单子,在11.2元时全部卖出了股票,账户上本利合计一共有64万余元!此后的一星期内,李欣似乎都活在一种不太真实的虚幻中,不敢相信自己转眼间就有这么多钱。待心情平静下来后,李欣给父母寄去12万元,自己留有52万元。

#12288;#12288;毕业短短两年时间,除去每月的工资以外,李欣比其他同学多了几十万元的资本。也正是这样,让他这个办公室的小职员在心底深处多了一份只有他自己才能觉察到的豪气。

#12288;#12288;今年9月份的时候,江南商品交易所来公司介绍白糖期货业务的时候,李欣参与接待。后来由于业务拓展的需要,公司总经理吴斌让李欣到对方单位进一步了解参与白糖期货业务的细节。这让李欣又有了一个深入接触资本市场的机会,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期货是什么。

#12288;#12288;近几年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蔗糖不再统购统销,糖厂可以自主销售,私营企业也可以参与蔗糖的批发业务,蔗糖逐渐成为省内比较引人注目的大宗农产品。作为全国范围内三个产糖大省之一,江南省所产的蔗糖畅销全国各地,是省内很重要的农产品。江南商品交易所目前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就是蔗糖,很多糖厂、私营企业和个人都来开户进行交易。

#12288;#12288;经过几次接触,虽然糖业总公司对江南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货业务仅限于了解,没有继续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多次现场观看期货的交易过程,期货市场上以小博大和双向交易的特点把李欣吸引住了。学电脑软件专业的李欣,对数字极为敏感,电脑屏幕上那些不断变化的数字和奇妙的K线图,令他感到异常兴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到书店去买回很多关于期货投资的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

#12288;#12288;在这个市场上,价格的涨跌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一切都是围绕着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变化的。如果能对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以及生产成本这些数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就在市场所有的参与者中处于一个优势地位,对价格的变化就能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价格的变化能有预先的预判,获胜的概率就很高。

#12288;#12288;李欣在糖业公司工作两年,对白糖业务相对比较了解。每日接触的都是省内各糖厂的产销信息,对其他产糖大省的产销数据也能随时掌握。在江南商品交易所和各方接触的过程中,李欣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自己手里边这些看似平淡的信息,其实左右着蔗糖价格的涨跌,而对这些业内信息,其他人员几乎完全不了解,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自己会处于一个很有利的地位。

#12288;#12288;他尝试着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做了一个月的模拟操作,结果非常不错,比最近在股市上跟风炒作要强得多。说到底,这还是因为自己熟悉蔗糖的基本情况,抓住了价格涨跌的根本因素,不像前几个月在股市里面,完全是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联想到最近在股票市场上的屡战屡败,李欣觉得做蔗糖期货自己的胜算更大一些,于是就在江南商品交易所橡胶厂的交易席位开了一个账户,把股市里的资金全部转到期货账户里来了。

#12288;#12288;但是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新的问题又来了。基本面的数据变化不会很频繁,可是每日的行情却是千变万化的,即使预判是对的,价格却不会到了预判的位置就停止不动,要是没有及时平仓,赚了判断亏了资金的事天天都有,何况谁也不是神仙,预判不可能每次都正确。频繁交易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心太累,很容易让自己忘记初衷而随波逐流,到后来完全是为了交易而交易,错了对了都找不到坚持的理由。这就是近期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他一直想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好让自己的交易轻松一些。一直想着这个问题,他在办公室呆到很晚才走,回到宿舍后,又看书,冥思苦想,很晚了才睡。

#12288;#1228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