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操盘手札记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有所长

操盘手札记 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有所长

作者:窗外斜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12

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有所长

楼曼这种表情杨行长也见了不少,以后床上床下他要求这个女人的地方还多得很,所以他也不敢跟楼曼翻脸。杨行长腆着脸说:“待会儿去逛商场,要买什么随你挑,晚饭要吃什么也随你点,咱们不生气了好不好?”

楼曼虽然心里憋屈,可她也不敢跟杨行长闹得太僵。她知道自己跟杨行长是半斤对八两,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不足。

杨行长虽然年老体弱,可是大权在握,手里有大把的钞票。

自己虽然年轻貌美,却也不是黄花闺女了,不但离过一次婚,还带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要不是有杨行长做靠山,自己每周都要到郊区去上班,一个星期才能见一次儿子,生活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滋润。

杨行长虽然生理上不能满足自己,但在物质上却没有亏待自己,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另眼看待自己带来的这个孩子。

楼曼到了这个年纪,也尝过了生活的辛酸,知道甘蔗没有两头甜的,不可能事事都能让自己满意。自己要是不跟杨行长,跟了另外一个男人,只怕总体上的生活水平还不如现在。

所以现在看见杨行长满脸堆笑地在讨好自己,楼曼也不再闹腾,她就坡下驴地说:“这可是你说的哈,别待会儿到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又小气,舍不得花钱!”她早就看中了几样贵重的黄金饰品,想以父母和儿子的名义买下来。今天应该是一个好机会,杨行长自己把话说在头里了,不怕他到时候反悔。楼曼知道自己将来的日子还长得很,而杨行长是肯定不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她得抓紧一切机会为自己攒下一笔养老钱,也为儿子将来的生活奠定一点物质基础。非常注重养生保健的她知道像杨行长这样整天大鱼大肉、烟酒无度肯定是会出问题的,而杨行长又不听归劝,一直我行我素。楼曼无奈之下,只好暗中为自己和儿子的将来做些打算。

杨行长一看老婆的面色缓和下来了,就大度地说:“那不可能,时间也不早了,你赶快收拾一下,我们准备出门吧。”

刘中舟以为杨行长马上就会打电话给李欣,所以他挂断电话后立刻就写了一条短信,在短信里把这件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再加上杨行长的电话号码发给了李欣。

可是杨行长忙着消除老婆楼曼的怨气,放下电话后就带着楼曼出去逛商场、吃晚饭去了,直到晚上将近19:00回到家里他看到刘中舟发过来的李欣的手机号码时,才想起来要找李欣探讨铜价的这件事情。这个时候老婆楼曼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杨行长嫌客厅太吵,就跑到书房去给李欣打电话去了。

李欣和夏小娜这次到嘉峪关去游览因为时间比较紧,再加上他在网上查询了一下旅游攻略,知道嘉峪关最好的景色是夕阳落山的时候,所以李欣制定的游览计划是先远后近。周六一大早他俩包了一辆出租车直奔71冰川,然后是悬臂长城,之后是长城第一墩,下午17:30的时候,他和夏小娜才登上了嘉峪关关城。

虽然今天天气很晴朗,但是嘉峪关这个季节的最低气温只有0c左右。站在城楼高处,从城外一望无际的荒原上迎面吹来的风更大、更冷,昨天才从温暖的江城来到这里的李欣和夏小娜虽然穿着羽绒服,还是被冻得不停地跺脚。

此时,城外远处的荒原上恰好走过一支驼队,迎面吹来的寒冷秋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悠扬的驼铃声。

“好一幅塞外边陲的风光啊!”夏小娜感叹道。

李欣也说:“西北的风光跟江南风光真是不一样啊!”

夏小娜指着远处的驼队说:“你猜我看着那只驼队,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情景吗?”

“什么情景?”

“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唐三藏西天取经!”

李欣笑道:“你可真能联想。”

“你仔细想一下嘛,这样的情景你站在江南的那些古城楼上是想象不到的,可是站在这里,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塞外风光,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海里的就应该是这种情景啊。”

李欣想了一下:“还真是。”

夏小娜还沉浸在她的想象中:“塞外的生存环境这么严酷,天寒地冻的,为什么皇帝还要把他的女儿嫁到这边来呢?”

李欣说:“这叫和亲,是中原王朝对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安抚政策,希望用联姻这种手段避免战争。其实很多和亲的女子并非皇帝的亲生女儿,而是宫女。”

“不管怎么说,古代和亲嫁到这边的女人应该生活还是很苦的。”

“那当然了,皇帝一纸诏书就把一个女人远嫁到几千里以外的部落里,彼此生活习惯差距很大暂且不说,古代的游牧民族大多没有什么文化的,这些和亲的宫女、公主怎么说也是初通文墨的小家碧玉和皇室的金枝玉叶,要和一个素未谋面,语言都不通的人在那种环境里生活一辈子,真的是难以想象。可是为了皇帝的宏图大业,为了边境的安宁,她们个人的幸福就顾不上了。”

“你说北方这些游牧民族干嘛要不断地侵犯中原呢,他们好好的过日子不行吗?”

李欣呵呵一笑:“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古诗的原因了。”

“什么意思啊?”夏小娜不解的问道。

“你刚才不是也说了吗?塞外的生存环境这么严酷,天寒地冻的。现在还只是深秋时节,在江南还可以穿衬衣,气候依然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可是在这里裹着羽绒服还冻得瑟瑟发抖。这要是到了隆冬时节,这里的气候跟江南的鱼米之乡相比又会有多大的差别?这样一对比,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眼里,中原就是一块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黄金宝地,必欲取之而后快。据史书上记载,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娶了中原王朝派来和亲的女子之后,有很多其实也并没有停止对中原王朝发动战争。在他们眼里,一两个漂亮的女子跟中原富庶的疆域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事儿。”

“所以才有了眼前的这座军事要塞,对吗?”

“对喽。和亲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效果怎么样很难说,最关键的还得是要做好防范。你看我们今天早上去参观的长城和现在的这座城堡,就是和亲政策失败后的防范手段。”

夏小娜说:“刚才回来的路上,从远处看嘉峪关古城的时候,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

“想起了什么?”

“看见那幅美景时,我又想起了那句古诗:一片孤城万仞山!当时嘉峪关古城的背景就是白雪皑皑、连绵不绝的祁连山,这句古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对那个情景的描述完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此时落日的余晖下,周围的一切渐渐变暗,只有远处的雪山依然明亮,眼前的景色虽然壮美,但却有一种苍凉的意味。李欣说:“我估计站在这里遥望远处的祁连山,你又该想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句古诗了吧?。”

夏小娜高兴地说:“就是就是,我刚想说,你怎么知道的?”

李欣说:“刚才说的是王之涣的《出塞》,现在说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两首诗几乎是古代边塞诗里数一数二的扛鼎之作,想起第1首肯定就会联想到第2首的。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现在眼前的这幅情景跟这句古诗完全是绝配,看见这个情景,脑海里就油然而生闪现出这句古诗。”

夏小娜说:“这次来嘉峪关旅游真是不虚此行哈!”

“确实是。仔细想想,古代那些边塞诗人真是不简单啊,如果没有那份情怀,没有和戍边的将士一起爬冰卧雪,没有经历塞外的雨雪风霜,怎么可能写得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美诗句?怎么可能有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气概!”

夏小娜意犹未尽地说:“旅游就是应该到这种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景点来才有意思,下次你准备带我去哪里旅游?”

“你想去哪?”

“地点由你挑,只要是这种风景好,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你带我去哪里我都喜欢。”

“好啊,那就一切都由我做主了,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哈。”

“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提醒:“游客们注意了,这个景点再过10分钟就关闭了,大家抓紧时间。”

李欣说:“赶紧走,我们回去吃饭吧,跑了一天,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夏小娜说:“我也饿得很,我们回去吃什么呢?”

“在这里当然是吃羊肉了,听说这里最有名最好吃的就是羊肉泡馍和烤羊肉串,这么冷的天,多吃点羊肉晚上睡觉身上暖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