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镇豫州的人选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镇豫州的人选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2:30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镇豫州的人选

三国之弃子正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坐镇豫州的人选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黄忠把书简还回去之后就沉默不语,这样的表现,证明这件事十分严重,严重到以黄忠的身份和地位都无法多说一句。以此也证明了,为何作为天子的刘玉为何如此动容了。

只是这豫州还有很多烂摊子要处理,总不能一句话说要走,就什么都不管了吧。

赵云这个比较负责的人,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豫州百业待兴,还需要定出一个章程出来,日后恢复民生啊。”

被赵云这么一提醒,刘玉当下就恢复了清明,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安排好,反正现在都不急于这一时半会的,还是先把事情都给安排好了再说吧。

“子龙说得对!诸位爱卿可有建策?”刘玉镇定起来的时候,帝王之气十足啊。

众人都从刚才的事情回过神来,毕竟还是国事要紧,至于什么事情让刘玉和黄忠那么动容,就先放到一边吧,日后是能够知道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庞统三个年轻的智者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庞统是一个急于表现的家伙,他可还是记得刘玉叫他回到洛阳之后,就要去小黑屋待上一段时间的,他必须好好地表现一下。小黑屋,庞统可不想去待。

“启奏陛下,臣以为豫州之事,需要设立州牧,一名大才坐镇,总管所有军政要务!”庞统拱手说道:“臣举荐张辽张文远将军为豫州牧!”

豫州牧!这可算是封疆大吏了。而庞统居然举荐了张辽,这让张辽震惊了。张辽自问自己还没有做到州牧的能力,但是个人都会想要往上爬的,一时间有点小激动。

“士元所提倒是一个不错的对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刘玉沉吟了一下。

对于刘玉的询问,在场所有人都不敢乱说话,以张辽在这此征战的表现,足以封侯了,如果他们提出反对的意见,那么就会把张辽得罪得要死。还是等别人先说吧。

司马懿则是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张将军足以坐镇豫州,实在乃是豫州牧最好的人选。”

司马懿是支持张辽的,张辽无论是在能力还在性格上,都足以胜任豫州牧。

诸葛亮是有些话要说,但是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说。正在犹豫的时候,诸葛亮发现刘玉正在看着自己。诸葛亮就知道刘玉现在就等着自己发话了。

不单单是诸葛亮发现了,在一边默默不说话的贾诩也发现了刘玉正盯着诸葛亮,心中对诸葛亮的得到刘玉的青睐而感到羡慕。

当今陛下都等着自己,诸葛亮要是不出来说道几句是不行的。

诸葛亮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于豫州设立州牧,实在很有必要。豫州靠近江东,江东孙策狼子野心,无大将坐镇不足以震慑孙策。然张文远将军数次败孙策!江东之人闻张将军之名而胆寒。只要张文远将军坐镇豫州,臣担保江东鼠辈于三年内不敢对豫州有丝毫幻想。”

众人听到这话后频频点头,张辽的确把孙策打得够呛的,这个是事实。

张辽被赞了,他自己都感觉脸红了。

诸葛亮继续说道:“豫州之事,更多在与恢复,征战之后,城池荒废、民生凋零,臣提议兖州、徐州两州之钱粮优先运到,解豫州燃眉之急。豫州现任官员原职待命,朝廷尽快派发官员到豫州,安抚百姓。”

诸葛亮考虑的东西就比较多了,从民生到吏治,都是考虑到的。其实诸葛亮还有很多的细节没说,张辽也不是弱者,其余的细节问题,诸葛亮觉得张辽是可以想到的。

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个后兴之大臣一直举荐张辽,就意味着张辽的上位已经成了定局。

黄忠作为大将军,当然也希望自己的手下得以上位,于是说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其余人都表示了赞同。

刘玉点点头,他也觉得张辽不错,于是对着张辽说道:“文远出列!”

张辽刚才是有点小激动,可是激动过后,他却感受到一股重任在自己的肩上,不是能人是不能坐上豫州牧这个位置的。

摆正好姿态后,张辽严肃地出班,半跪拱手说道:“臣在!”

“此次征伐豫州,汝冲锋陷阵,立功甚多,朕现在任命你为豫州牧,征南将军,总管豫州军政之事!”刘玉严肃地说道。

张辽重重地给刘玉磕头,感激地说道:“臣谢主隆恩!”

关羽和张飞两人是一脸的羡慕啊,在刘玉麾下能够做到州牧和刺史的武将,在这之前就只有赵云的兖州牧,如今张辽也做了州牧,羡慕死人了。

武将们都是很羡慕张辽的,张辽日后封侯拜相估计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刘玉本以为张辽会退回去,只见张辽依旧跪在中央,纹丝不动。

“文远,你还有什么事情么?”刘玉很是疑惑,这家伙不会是太高兴了,而忘记起来了吧。

张辽当然不是那种人,他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乃是一介武夫,对于军略倒是有一番心得。可至于如何治理和安抚百姓,臣是一窍不通,恳请陛下为臣增添副手,安抚百姓。”

一些武将听到张辽这样的提议,瞬间第一个想法就是张辽太傻了,明明都可以自己做主,偏偏还要增加什么副手,这不是给自己添乱么?

这些武将的脑子转不过弯来。张辽是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哪里行,哪里不行。对于打仗,张辽自问可以胜任所有的战斗。然而要是让张辽静下心来,好好地研究一下如何治理百姓,张辽的头都要大了。做了州牧之后,豫州所有的事情都会集中到张辽这边,张辽一想到那么多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放在自己眼前就觉得有点头大了。

州牧不是说当就可以当好的,张辽要是处理不好豫州之内的事情,那就是失职。失职就算了,还会让满朝文武觉得张辽他不行。这样的话,张辽岂不是丢人了。还是干脆点,让刘玉现在就给安排一些治理百姓的好手过来,最好是那种除了军事之外,什么都行的人,那样,张辽就可以轻松一点了。

“哦?朕其实觉得文远是文武双全的。估计是不用什么副手了吧。”刘玉有点半开玩笑地说道。

张辽就没有把刘玉的话当成玩笑了,严肃地说道:“陛下,臣自己有多少能耐,臣清楚得很。一州之地,事务繁杂,臣恐误了陛下的大事。还请陛下恩准!”

张辽的谦虚和务实深得刘玉的赞赏,只有这样的大将才是朝廷和大汉最需要的,才能够把豫州带向更好的明天。

“你这个豫州牧都提出这样的要求,朕要是不同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刘玉还是同意了张辽的要求。

张辽很是欢喜,只要有人帮忙,那么豫州就可以很快稳定下来。

刘玉看向了陈宫,问道:“公台,你可有人选可推荐一二?”

在文人方面,在场的众人没有陈宫了解得清楚的。刘玉询问陈宫也是在理。

陈宫沉思了一会后说道:“崔均崔州平乃是一个可造之才!”

刘玉也想起来,崔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而崔均此时正在兖州,来到豫州就很快速了。

“好!就依公台所提,命崔州平为豫州别驾,协助豫州牧处理军民大事!”刘玉很是果断地下达了圣旨。

赵云则是说道:“陛下,州平在兖州同样是要职在身,这来到豫州,兖州那边就空出来了。”

兖州州牧现在是赵云,崔均的离开无法避免,但是他要为兖州多多考虑啊。

刘玉突然间感到赵云似乎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崔均离开了,用其他人顶上不就是了么?有必要说出来么?这凡事都要麻烦他这个做皇帝的,那他还不累死啊。赵云以前不是这样的,难道是因为结婚之后,整个人变得迟钝了?

陈宫也感觉赵云这个问题有点唐突,于是说道:“子龙放心,州平到豫州,兖州的空缺,本官定会安排妥当,不会误了兖州之事。”

听到陈宫能够保证,赵云就不在多言了。

事情说到这里,刘玉觉得豫州的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于是说道:“豫州之事已定,张文远率领五万精兵坐镇豫州,其余人等立刻回去整顿兵马,明日一早随朕班师回朝!”

说完这句话之后,刘玉就从御座上起来,而后快速离开了大殿。

“恭送陛下!”在场众人都急忙向刘玉行礼。

在刘玉走后,众多武将都来到张辽的身边,不断地向张辽贺喜。

“文远,你这次要是不请客都不行了。”张飞这个好酒之徒大声地说道。

吕布更是笑道:“对!一定要请客!”

“诸位要是有兴致,在下一定请客!不过咱们不能喝多了。否则要是误了大事就不好了。”张辽不是那种小气之人,那么多人当中就他一个升职了,这请客是一定要的。

众多武将一个个心中有数,但那么多人,听者有份,张辽这次可是要大大的出血了。

应付完这些武将之后,张辽来到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的身前,感激地说道:“多谢三位先生举荐!在下感激不尽。”

“呵呵,文远,为国举荐贤才,是我等的本分,你不必如此!”司马懿微笑地说道。

诸葛亮则是淡淡地说道:“豫州甚为重要,文远日后可是多多小心,一定要小心江东的孙策,他可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主。”

张辽很感激诸葛亮的提醒。

庞统就有郁闷了,明明是自己举荐人才,搞到最后,刘玉一句好话都没有给他,看来这小黑屋他是待定了。想到这里,庞统的心情就大大的不好。

“士元先生可是有什么不舒服么?”张辽敏锐地发现了庞统的不高兴。

庞统尴尬地说道:“无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知道庞统回到洛阳之后会有什么待遇,心中默默地对庞统表示了悲哀。那可是文人方面第一次被关小黑屋,绝对是神武朝廷的第一文人啊。诸葛亮和司马懿决定在庞统从小黑屋出来之后,一定要好好地和庞统探讨一下小黑屋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典型的就是吃饱了不怕事大。

黄忠则是来到陈宫的身边,抱怨地说道:“公台,这么大的事情,你应该早点和老夫说一下。搞得老夫很是尴尬。”

“大将军,不是下官不告诉您,实在这事有点巨大,下官不得不谨慎行事。这不,陛下也是把书简给您过目了啊。”陈宫打死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故意不给黄忠看的。

黄忠白了陈宫一眼,这家伙说谎话实在是太差了。只不过这事情已经过去了,黄忠和陈宫一样都是希望刘玉早点返回洛阳。刘玉现在急火燎燎想要回去,这个结果对黄忠而言是最好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庞统很知道一下那份书简里面写的是什么,三人向黄忠和陈宫这边走来。

只是黄忠和陈宫都不给他们机会,两人携手先一步离开了。

诸葛亮三人只能看着黄忠和陈宫的背影默默不语。

唯有贾诩这个老狐狸若有所思的回味着刚才刘玉的所有反应。慢慢的,贾诩似乎猜到了些什么。

刘玉急忙回去是有原因的,他要让李贵把刘玄和马云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调查清楚。

李贵是一头雾水,直到刘玉把自己老婆写给他的书简递给了李贵。

李贵看完之后,惊叫道:“太子真是够给力的!”

“仲允,你说什么?”刘玉脸色变了。

李贵笑道:“陛下,这是好事情啊。反正太子和马小姐的事情是迟早的事,臣早就想喝这杯喜酒了。”

“朕差点被那小子给气死了。你还有心情说风凉话?给朕调查清楚!看这里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刘玉直接说道。

“是!”李贵笑嘻嘻地退了回去。

四下无人的时候,刘玉拿出自己老婆写的书简,嘴角上扬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道:“没有想到朕都快当爷爷了。”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