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赏功臣 孔明上位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赏功臣 孔明上位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2:30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赏功臣 孔明上位

张机的不安预感是正确的,因为有一个全天下人都不敢面对的人会让他下半辈子忙碌异常。

长沙大战结束之前,以刘玉为首的朝廷大军已经回到了洛阳。

一路上,从汉中、关中、长安、最后到达洛阳,军民百姓、世家官吏都出来欢迎神武皇帝的凯旋。

整个天下都知道最为难打的益州被拿下之后,天下即将一统了,神武朝廷治下无不欢呼雀跃。

其实对他们来说,在刘玉的统治下,已经算是盛世了。赋税低、吏治清明,大汉经过恒、灵二帝的摧残之后,焕发了新生。刘玉统治最早的并州,更是繁荣得让人侧目。

可以说,在刘玉的手中,大战的情况是有,但次数不多。

群雄并起、相互攻击,百姓流离失所,在刘玉登基之后就慢慢减少了。

更为可贵的就是人口的稳步提升。

刘玉除了鼓励生育之外,就是对于屠城和残害百姓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打击。神武朝廷军中大将不可下达屠城指令,否则就拿他整个家族陪葬。敌对势力要是敢屠城,不管是针对刘玉的,还是其他势力的城池,只要落在刘玉的手中,除了死就没有别的选择。

有了刘玉的威慑,天下纷争这么多年,诸侯们都选择认可刘玉制定的潜规则。

所以说,哪怕打得在激烈,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诸侯们都不会对自己的百姓太过苛刻。

有了刘玉这样的明君在世,大汉的百姓自然是有福了。

百姓暗地里都说孝灵皇帝一生荒唐,但却给大汉生下了一个明君,算是弥补了自己的过错了。灵帝泉下有知,棺材板还按得住么?

一路都是欢呼和鲜花,百姓们的爱戴,刘玉非常的享受。

这可是他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这次出征,他看到了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益州,百姓们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而被世人公认为最为混乱的关中,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比起益州要强上不少。

这一切都是刘玉和麾下臣子的努力换来的。

看到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满足笑容,刘玉真的很高兴。

有这样的结果,也不枉费上天让刘玉穿越来这里一次。

经过长时间的赶路,刘玉终于回到了洛阳。太子刘玄带领大将军黄忠、太尉曹操及其洛阳文武百官出城十里地迎接刘玉。

凯旋的乐章不停地奏响!身穿天子服饰的刘玉已经站在了御驾之上。

“儿臣恭迎父皇凯旋!”刘玄身穿储君服侍站在最靠近刘玉车架的地方向刘玉行礼。

“臣等恭迎陛下!”黄忠和曹操也带领文武百官行礼。

“免礼,平身!”刘玉全身散发出霸气,让所有的文武百官和百姓心生震撼。

“谢陛下(父皇)!”刘玄等全部站了起来。

简单的迎接礼仪之后,所有人就往洛阳城进发。

刘玉的意思是不想要那么大的排场的,这得多浪费钱粮啊。

可是这次轮不到刘玉决定了。洛阳是国都,天子凯旋而归,总不能太寒酸了,大汉现在又不是缺了那么一点点的钱,这点支出是应该的。

刘玄也是力主,搞得太寒酸了,会使得别人以为自己不孝呢?

而且在刘玉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野心家希望刘玄取而代之。洛阳看似平静,实际上暗流涌动。刘玉这一回来,整个洛阳就真的安定了。

巍峨的洛阳皇宫,刘玉终于又再回来了。刘玉知道自己这次回到洛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出去了。

现在就剩下江东了,刘玉找不到什么借口可以御驾亲征了。

“嗨,以后就要在这么一点大的皇宫生活了,吃着腻歪的山珍海味,处理怎么都处理不完的国事。人生啊,真是乏味啊。”刘玉暗地里感慨着自己可能的后半生。

其他人要是知道刘玉是这么想的,内心一定会拿起板砖让刘玉好好说清楚的。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天天想着过上帝王般的生活,哪怕是一刻也好。刘玉倒好,每天都觉得皇帝这个工作不适合他。

当然了,现在的臣子们都是老实的。

很多人都预估到,刘玉回来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了。

听闻洛阳城中已经有好几个官员在家中上吊自尽了。这些人都是身上有屎的,他们害怕自己的罪行以暴露,连累了家人,又要接受酷刑折磨,还不如自己干脆点自我了断,希望刘玉可以仁慈一点,不要为难他们的家人。

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刘玉的威慑力有多大。

而大家都知道神武皇帝刘玉会不会放过他们的家人,还真的不要断定。

最为难明帝王心!

而刘玉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在朝议大殿之中对这次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了。

刘玉坐在了自己的专属御座上,看着脚下的文武大臣,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说道:“朕带领数十万大军,终于拿下益州。刘备俯首,益州安稳!诸位爱卿有功于大汉,朕要论功行赏。”

“臣都是惶恐!”臣子们都是谦虚的,他们知道刘玉一定会奖励他们的,心中高兴,脸上要保持着淡定。

首先要封赏的就是武将,其中吕布封为骠骑将军,官升一级,军中第二号人物。吕布现在就等着大将军黄忠退休了。

典韦升为卫尉兼执金吾。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官职原封不动,但都提升了一级的爵位,赏赐了不少的金银。

文臣这边,陈宫、沮授等老臣封赏都是简单的,赐予了田地金银等俗物。爵位什么的,刘玉倒是没有给。

可见刘玉对他们这几个老家伙很有意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诸葛亮了。直接被刘玉任命为光禄勋。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居然成为朝中的大佬,惹得洛阳城中的文武百官都眼红了。

诸葛亮不动声色地领旨谢恩。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就是各方势力的打压了。这也是刘玉对诸葛亮的考验,要是承受不了,以后刘玉还怎么可能重用于他。

要知道朝廷之中,还有司马懿这样的能人在呢。

随军出征的文官都有封赏,而逢纪和辛评两人就不在这个名单之中。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在成都的时候,做了一些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如今在家中闭门思过,什么时候出来都不知道。两人的遭遇,大家伙都装作不知道。要是在这个时候说出去这两人让刘玉不高兴,不单单会害了逢纪和辛评,也会害了自己。不划算的买卖不能做。

留守在文武百官也都得到一定的赏赐。

“传朕旨意,免去益州百姓一年的赋税。”刘玉大手一挥,直接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益州再富庶,经历过大战,之后要恢复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免去一年的赋税其实已经在陈宫他们制定的计划当中。当着所有臣子的面说出来,并且下旨,是为了体现刘玉仁慈君王的光辉形象。

这样捞取名声的好事,刘玉当然会去做。

臣子们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全部都是笑容满面。

“朕御驾亲征在外,然洛阳之中,居然有人狼子野心!端的不为人子!”刘玉的脸色突然变得冷峻了。

本来笑容满面的大臣们,瞬间就严肃了起来。

今天的朝议之中,有好几个大臣没有在场。除了那几个自我了断的之外,剩下的那些都是被黄忠和曹操给弄死了。

“父皇,儿臣监国,出现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乃是儿臣之罪,请父皇责罚。”太子刘玄果断地出来揽下责任。

作为一个储君,该承担的责任是必要的。刘玄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而且也希望刘玉能够消消怒火,免得制造更多的杀戮。

“太子监国,有责有功,功过相抵。”刘玉很严肃地说道:“朕最不容忍的就是挑拨朕的父子之情,不杀之,难以平息朕心中之怒!司隶校尉!这事情就交给你!”

李贵立马出来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调查得清清楚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说完话之后,李贵阴笑地看着所有的大臣,仿佛所有人都是可疑分子。

交给李贵去办,刘玉相信没有人可逃脱得了。

刘玄只能叹息了。之前刘玄和黄忠、曹操采取雷霆手段,就是为了快速平息,免得刘玉震怒。只是刘玄低估了刘玉对此事的重视。

有人挑拨离间,让刘玄继位。不仅是捅了刘玉一刀子,还挑拨了刘玉和刘玄之间的父子之情,而且一个不好,刘玉在前方的大军收到影响,江东孙策又趁机进军。刘玉费了很多年而达成的完美局面就瞬间崩塌。大汉真的就进入三国时代了。

刘玉每每想到这种情况,半夜之中都会惊醒。

所以刘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分子的。

如今刘玉手中的人才也变多了起来,处理一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可以更多的去提拔有能力的新人。

比方说张松这个御史中丞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

“朕回去更衣。待会朕要与诸位爱卿共饮!”刘玉坐了这么久,想起了自己的老婆,还有自己未见过的已出生的孙子。正事处理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见见他们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刘玉要去干嘛,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上书和进言。天子高贵,但总还是人。

这是文武大臣对刘玉的了解。刘玉从来不装作什么圣人,但却做得比自认为圣人的帝王要好得多。

在众人的欢送声中,刘玉和刘玄走向了后宫。

其余的大臣就在原地等候了,他们也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相互交流。

除了几个固定的大佬之外,新上来的大佬诸葛亮,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与诸葛亮关系不错的武将们一个个都来向诸葛亮恭贺,诸葛亮很是感激。

一些官职比较低的文臣就直接来向诸葛亮恭贺了,希望诸葛亮日后可以好好关照一下他们。当然也很多不爽诸葛亮的大臣,他们都一脸铁青地看着与众人不停交流的诸葛亮。

曹操来到诸葛亮的面前,指着一个位置,说道:“孔明,以后你就坐在这边。”

朝堂上的位置有讲究,越是靠前,越是靠近刘玉的御座,证明你的身份越尊贵,而在你身后的,绝对身份、官职都是在你之后的。而曹操指的这个位置,就是很靠前的了。曹操隐隐是文臣之首,他说的话,仅次大臣中的黄忠。

大将军黄忠轻轻点头,

“遵命!”诸葛亮不卑不亢地说道。

现在的地位,是诸葛亮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坐在这个位置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曹操微笑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而他的心里却是想着:奉孝这小子比起诸葛亮、司马懿等人还要强,为何那小子就不愿意为官呢?可惜啊。

在曹操的心中,什么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都不如郭嘉。可是郭嘉和荀彧一样,一直都在曹操的太尉府上当幕僚。郭嘉这人每天在曹操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干,整天喝着小酒,没事就找个地方睡大觉,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曹操也说过郭嘉,郭嘉却是说现在朝廷人才济济,有他没他都是一样的,他还不如过着几天舒服的日子。

曹操想到郭嘉这样的人才被埋没了,很是遗憾。曹操很清楚郭嘉这是做给刘玉看的,让刘玉觉得曹操的手下们没有什么野心,让刘玉安心用曹操。

但是你让郭嘉效忠于刘玉,那是不可能的。从一而终,乃是郭嘉和荀彧等人的信念。

刘玉也是无所谓了,反正只要把曹操给控制住了,郭嘉和荀彧等人就都是大汉的臣子。

只要为大汉好的事情,效忠谁不重要。

这一点,曹操清楚,刘玉清楚,很多人都清楚。

而大将军黄忠看着诸葛亮的表现之后,微笑地抚摸着胡须,心中暗道:“此子有丞相之才!一身正气,真是大汉的福气啊。吾也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